一种用于烟囱的自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0806发布日期:2019-03-30 07:55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烟囱的自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烟囱的自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烟囱是一种排烟装置,在我国农村广泛应用,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平房住宅家庭多会使用煤或柴草取暖做饭,由此必须排放烟雾,使得烟囱成为家家户户必备的排烟装置。传统的烟囱一般装有防风罩用于防止风雨灌入或装有引风电机用于防止风向造成倒烟现象。然而防风罩或单独的引风电机存在着不能保温的缺陷,当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的温差较大时,室内温度通过烟囱迅速外流而导致室内保温;此外,引风电机长期装在烟道内,其叶轮会阻塞烟道,特别是夏季潮湿度较大且风向多变时,容易引发倒烟,从而不能很好的解决烟雾排出不畅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许多家庭选择在烟囱上加插板,但插板需要人工晚插早拔,十分费时费力,特别是忘记拔插板时,室内生火产生的烟雾便不能排放,容易引发二氧化硫中毒,造成人体健康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烟囱的自动控制装置。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烟囱的自动控制装置,包括上罩、连接板、连接盘、支座;上罩的下端设有设置有加强板,加强板通过支架与连接板相连接,连接板通过连接盘与支座相连接;连接板、连接盘、支座的内部相互连通;

支座由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构成;左侧板、右侧板的内侧对称设置有导轨,导轨内设置有挡板;挡板为两个,两个挡板的左端、右端分别滑动设置在导轨内;前侧板、后侧板上对称开设有挡板进出口,挡板进出口与导轨位于同一高度;

左侧板、右侧板的外侧对称设置有拉动机构;拉动机构包括拉臂、开闭电磁开关、开闭长支臂;拉臂的一端通过开关销轴与挡板活动连接,拉臂的另一端与开闭长支臂活动连接;开闭长支臂的中部垂直设置有驱动横轴;驱动横轴上固定设置有开闭短支臂;开闭短支臂与开闭电磁开关的一端活动连接,开闭电磁开关的另一端与支撑座板活动连接;支撑座板固定设置在支座上;

连接板的上方设置有叶轮罩,叶轮罩内设置有叶轮;叶轮通过叶轮轴承连接有引风电机;叶轮上滑动设置有叶轮拨叉;叶轮拨叉通过销轴连接有升降电磁阀;

开闭电磁开关、升降电磁阀、引风电机均连接有单片机;单片机连接有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继电器;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烟囱的末端;继电器设置在引风电机的一侧并与引风电机相连接。

进一步地,挡板进出口的高度不小于挡板的厚度。

进一步地,驱动横轴贯穿支座且驱动横轴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支座左侧板、右侧板对称设置的开闭长支臂上。

进一步地,引风电机、升降电磁阀均设置在加强板的上方。

进一步地,叶轮拨叉通过滚动轴承滑动设置在叶轮上;滚动轴承的外侧设置有轴卡簧、轴承套。

进一步地,叶轮拨叉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支撑轴;支撑轴固定设置在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烟囱的自动控制装置,实现了烟囱智能管理控制,根据温度以及烟雾的变化情况,自动实现挡板开闭、引风电机转动、叶轮升降,有效的解决了室内温度降低、倒烟的问题。此外,本装置无需人工晚插早拔,使用便利,及时将室内的烟雾排放,保障了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纵剖图。

图4为图1的叶轮放大示意图。

图中:1、上罩;2、加强板;3、支架;4、连接板;5、连接盘;6、支座;7、挡板;8、拉臂;9、支撑座板;10、开闭电磁开关;11、开闭长支臂;12、开闭短支臂;13、驱动横轴;14、导轨;15、引风电机;16、叶轮拨叉;17、叶轮;18、叶轮轴承;19、支撑轴;20、升降电磁阀;21、销轴;22、开关销轴;23、滚动轴承;24、叶轮罩;25、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4所示的一种用于烟囱的自动控制装置,包括上罩1、连接板4、连接盘5、支座6;上罩1的下端设有设置有加强板2,加强板2通过支架3与连接板4相连接,连接板4通过连接盘5与支座6相连接;连接板4、连接盘5、支座6的内部相互连通;

支座6由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构成;左侧板、右侧板的内侧对称设置有导轨14,导轨14内设置有挡板7;挡板7为两个,两个挡板的左端、右端分别滑动设置在导轨14内;前侧板、后侧板上对称开设有挡板进出口,挡板进出口与导轨14位于同一高度;

左侧板、右侧板的外侧对称设置有拉动机构;拉动机构包括拉臂8、开闭电磁开关10、开闭长支臂11;拉臂8的一端通过开关销轴22与挡板7活动连接,拉臂8的另一端与开闭长支臂11活动连接;开闭长支臂11的中部垂直设置有驱动横轴13;驱动横轴13上固定设置有开闭短支臂12;开闭短支臂12与开闭电磁开关10的一端活动连接,开闭电磁开关10的另一端与支撑座板9活动连接;支撑座板9固定设置在支座6上;

连接板4的上方设置有叶轮罩24,叶轮罩24内设置有叶轮17;叶轮17通过叶轮轴承18与引风电机15相连接;叶轮17上滑动设置有叶轮拨叉16;叶轮拨叉16通过销轴21与升降电磁阀20相连接;

开闭电磁开关10、升降电磁阀20、引风电机15均连接有单片机;单片机连接有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继电器;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烟囱的末端;继电器设置在引风电机15的一侧并与引风电机15相连接。

上罩1的下端设置有加强板2,既增强了上罩的结构稳定性,还具有美观的作用。加强板2通过支架3与连接板4相连接,支架为三个,均匀的分布在加强板下端,维持了装置的稳定性。

上罩1、加强板2、支架3、连接板4、连接盘5、支座6构成了总体支撑,保障了本装置的结构稳定性和支撑强度。其中,连接板4、连接盘5、支座6的内部相互连通,为烟雾的排放提供了一个气体通道。

支座6的内侧设置有导轨14,导轨14内设置有两个挡板,挡板通过开关销轴22与拉动机构活动连接,由此使拉动机构根据烟雾的情况,控制挡板的打开和闭合。其中,支座上还设置有挡板进出口,挡板进出口的高度不小于挡板7的厚度,确保了挡板能够顺利的打开或闭合。

拉动机构包括拉臂8、开闭电磁开关10、开闭长支臂11;其中,开闭电磁开关10的一端与开闭短支臂12活动连接,开闭短支臂12与驱动横轴13固定连接,驱动横轴13贯穿支座且驱动横轴1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支座6左侧板、右侧板对称设置的开闭长支臂11上,因此,开闭电磁开关控制驱动横轴的运动,从而带动开闭长支臂转动,开闭长支臂的转动带动拉臂上下转动,从而拉动挡板活动;其中开闭电磁开关是由与其连接的单片机控制。

连接板4的上方设置有叶轮罩24,叶轮罩24内设置有叶轮17;叶轮17通过叶轮轴承18与引风电机15相连接;叶轮能够沿着叶轮轴承上下滑动并由叶轮拨叉16调节其转动速度和上下滑动。

叶轮拨叉16通过滚动轴承23滑动设置在叶轮17上,滚动轴承23的外侧设置有轴卡簧、轴承套,从而有效的确保了叶轮拨叉上下移动,更好的发挥作用。叶轮拨叉可用来拨动叶轮,调节叶轮的转动,并且叶轮拨叉的上下移动带动叶轮上下移动。此外,叶轮拨叉16上开设有滑槽25;滑槽25内设置有支撑轴19,支撑轴19固定设置在支架3上,支撑轴19使叶轮拨叉的设置更加稳定,滑槽25使叶轮拨叉的活动更加灵便。

叶轮拨叉16通过销轴21与升降电磁阀20相连接,升降电磁阀20通过控制叶轮拨叉的运动情况来控制叶轮17的上下滑动;其中,升降电磁阀20由与其连接的单片机控制。此外,引风电机15、升降电磁阀20均设置在加强板2的上方,如此设置,使得整个装置更加简洁美观。

开闭电磁开关10、升降电磁阀20、引风电机15均连接有单片机;单片机连接有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继电器;其中,单片机为STC12C5A单片机,具有价格低性能稳定的特点,烟雾传感器为MQ3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为DHT11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均为两个,设置在烟囱的末端,通过感应室内的烟雾情况、温度情况,将信息传递给单片机,从而控制开闭电磁开关、升降电磁阀;继电器设置在引风电机15的一侧并与引风电机15相连接,引风电机15的一侧与单片机负极相连,继电器也是有单片机进行控制,从而控制引风电机的工作,使其与开闭电磁阀的开路同步,只有开闭电磁阀打开时引风电机才会旋转。此外,结合A/D转换电路、阈值寄存电路、复位电路及超值报警电路,并采用LCD1602液晶显示器,实现按键设置掉电储存的功能。

本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为:当不生火时,挡板关闭,叶轮提升,引风电机不工作。当生火产生烟雾时,烟雾传送至烟囱的末端,烟雾传感器快速感到烟雾,将信息传送给单片机,单片机判断烟雾值是否超出设定的阈值,当烟雾值超过烟雾阈值时,则挡板开启、叶轮提升(不挡烟雾排放通道)、引风电机关闭;当监控时间内烟雾传感器没有感受烟雾,即烟雾值未超过烟雾阈值时,证明排放通道潮湿或风向不对,此时,叶轮下降同时引风电机旋转排烟;当温度升高并没有烟雾时,温度传感器感受到温度上升,将信息传送给单片机,单片机判断温度值是否超过温度阈值,当温度值未超过温度阈值时,挡板关闭、叶轮提升、引风电机关闭。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