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油式机械雾化喷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0489阅读:6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回油式机械雾化喷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嘴,特别是一种机械雾化喷嘴。
机械雾化喷嘴是依靠油压进行雾化,一般的喷嘴无法均存在要求的进油压力高,雾化颗粒粗(一般在200μm以上),调节比小(一般为4以下),在小流量下难以保证良好雾化等问题。在小型鼓风式全自动燃烧器中,难以做到无级调节,目前国内外均采用多个喷嘴进行分段火力式调节,这势必造成锅炉或炉窑炉膛温度波动,影响设备正常运行,也难以适应某些温度控制要求严格等特殊场合的需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较低进油压力下运行的具有较大调节比的回油式机械雾化喷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压盖、喷嘴体、喷嘴座等组成。喷嘴座左端外侧的一个凸肩与喷嘴体右端的内圆柱形旋流孔紧密配合,喷嘴座中开有回油导管孔,回油导管孔左端靠近喷嘴体的喷油孔,喷嘴体外壁开有3~5个与喷嘴体内圆柱形旋流孔相切的切向小通孔,喷嘴座右端的进油孔,经压盖与喷嘴体、喷嘴座之间的环形间隙,喷嘴体上的切向小通孔,喷嘴体的内圆柱形旋流孔和内锥形旋流孔与喷油孔连通,喷嘴座中的回油导管孔经回油小孔与回油孔连通。喷嘴体外壁开有与喷嘴体内圆柱形旋流孔相切的切向小通孔一般为3个。喷油孔与回油导管孔的孔径之比为1∶1.1至1∶2.1。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给出本发明的细节。


图1.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图。
图2.本发明的A-A剖视图。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压盖1,喷嘴体2,喷嘴座5等。压盖1与喷嘴体5上均有螺纹,两者相配旋紧后,使喷嘴体2与喷嘴座5相互压紧并密封。喷嘴体2内腔为旋流室,旋流室右部为圆柱体,中部为圆锥体,圆锥体顶部为喷油孔3,喷嘴体2外壁上开有3个与圆柱形旋流室相切的切向小通孔8。
当有一定压力的燃油从进油孔7进入喷嘴座5,依次经喷嘴座5中部的凹槽,压盖1与喷嘴体2、喷嘴座5之间的环形间隙,进入切向小通孔8,由于切向小通孔8的导流作用,燃油的压力能转化为速度能,在旋流室内产生高速旋转,同时向喷油孔3移动,到达喷油孔3附近后,一部分燃油高速旋转并从喷油孔3喷出,由于与喷油孔3内壁和周围空气产生强烈的摩擦而雾化,另一部分燃油由回油导管孔4经回油小孔9、回油孔6进行回油。装设回油导管孔4的目的是保证旋转中心在喷油孔3附近。通过调整回油压力,可以调整进入回油导管孔的燃油量,从而调整了喷嘴的喷油量。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采用了回油导管孔,喷嘴的旋转中心始终在喷油孔附近移动,在回油压力降低,回油量增大时,喷嘴孔附近能始终保持强烈的旋转,从而得到良好的雾化(50μm以下);强烈的旋转抑制了燃油从喷油孔中喷出,从而保证喷嘴能在小流量下运行,(最小流量1Kg/h以下),大大提高了喷嘴的调节比(调节比达80以上)。本发明能满足无级调节全自动燃烧器的需要。
权利要求
1.一种回油式机械雾化喷嘴,它包括压盖喷嘴体,喷嘴座,其特征在于喷嘴座[5]左端外侧的一个凸肩与喷嘴体[2]右端的内圆柱形旋流孔紧密配合,喷嘴座[5]中开吸回油导管孔[4],回油导管孔[4]左端靠近喷嘴体[2]、喷油孔[3],喷嘴体[2]外壁开有3~5个与喷嘴体[2]内圆柱形旋流孔相切的切向小通孔,喷嘴座[5]右端的进油孔[7],经压盖[1]与喷嘴体[2]、喷嘴座[5]之间的环形间隙,喷嘴体[2]上的切向小通孔,喷嘴体[2]的内圆形旋流孔和内锥形旋流孔与喷油孔[3]连通,喷嘴座[5]中的回油导孔[4]经回油小孔[9]与回油导道孔[4]经回油小孔[9]与回油孔[6]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油式机械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喷嘴体[2]外壁开有与喷嘴体[2]内圆柱形旋流孔相切的相切的切向小通孔[8]为3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油式机械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喷油孔[3]与回油导管孔[4]的孔径之比为1∶1.1至1∶2.1。
全文摘要
一种回油式机械雾化喷嘴,包括压盖,喷嘴体,喷嘴座。喷嘴座左端外侧的一个凸肩与喷嘴体右端的内圆柱形旋流孔紧密配合,喷嘴座中有回油导管孔,其左端靠近喷油孔,喷嘴体上开有3~5个切向小通孔,进油孔经压盖与喷嘴体、喷嘴座之间的环形间隙,切向小通孔,旋流孔与喷油孔连通,回油导管孔与回油孔连通。设置回油导管孔,使喷嘴旋转中心始终在喷油孔附近强烈旋转,保证有良好的雾化,并能在小流量下运行,大大提高喷嘴调节比。它能满足无级调节全自动燃烧器的需要。
文档编号F23D11/38GK1204747SQ98115869
公开日1999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1998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1998年7月17日
发明者翁善勇, 赵虹, 凌柏林, 冯国华, 杨建国, 郑航, 谢名湖, 吕德寿 申请人:浙江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