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油割焊炬上的喷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2664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燃油割焊炬上的喷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五金工具,用于金属加工中的切割与焊接。
目前,市场上的汽油氧气割焊炬,在工作时,燃油经喷咀内的燃油量孔雾化后由喷咀喷出,点燃后,产生高温火焰进行工作。由于喷油量孔孔径的限制,难于满足各种工况的使用要求,若孔径大,影响燃油的雾化,出现滴油,造成良费;若孔径小,流量不足,不能满足各种工况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满足各种工况的使用要求,又不会出现滴油的喷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改原有技术的燃油雾化为燃油气化。其特征是在喷咀与喷咀芯之间设有气化腔,利用喷咀壁上的较高温度对进入气化腔的燃油迅速气化,由于喷咀壁上的高温作用,使进入气化腔的燃油既不会出现油滴,又能提高燃油的燃烧效率,从而到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燃烧效率高、节约燃料等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中1是喷咀头、2是环形油槽、3是喷咀芯、4是气化腔、5是中心孔、6是喷咀、7是油孔、8是紧固螺母、9是油道、10是油管、11是氧气管、12是氧气道。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喷咀头(1)、喷咀芯(3)、喷咀(6)三部分组成。喷咀头(1)与割焊炬上的氧气管(11)和油管(10)紧固连接,并分别与设在喷咀头(1)中心的氧气道(12)和油道(9)相通。喷咀头(1)的底部设有环形油槽(2),并与油道(9)相通。喷咀芯(3)设有贯穿于中心线的中心孔(5)和油孔(7),由紧固螺母(8)拧紧装于喷咀头(1)的底部,使中心孔(5)与喷咀头(1)中心的氧气道(12)相通;其上的油孔(7)与环形油槽(2)相通。喷咀(6)套装于喷咀芯(3)上,其上部与紧固螺母(8)紧固连接,喷咀(6)与喷咀芯(3)之间的空隙设为气化腔(4),工作时,拧开割焊炬上的燃油旋钮,燃油由油管(10)经油道(9)、环形油槽(2)、油孔(7)、气化腔(4)、喷咀(6)底部喷出,点燃后,燃烧的火焰产生高温,经喷咀(6)很快传到气化腔(4)的外壁上,气化腔(4)内的燃油在高温作用下迅速气化,生成燃气,不断由喷咀(6)底部喷出燃烧。当需提高火焰温度时,开大燃油旋钮,并适当调节氧气旋钮,此时,虽然进入气化腔(4)的燃油量增加,但由于在气化腔(4)外壁的高温作用下,燃油迅速气化,防止了油滴的形成,并且所生成的燃气远较雾化的燃油燃烧完全,提高了燃烧效率。根据工况的需求,适当调节燃油和氧气旋钮,以满足使用。停止工作时,分别关闭氧气和燃油旋钮,停供燃油及氧气,火焰立即熄灭。
图2中,是在
图1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气化腔(4)内增设了螺旋油道(13),并套装在喷咀芯(3)上,使其外圆与喷咀(6)的内壁紧贴。工作时,燃气生成效果更佳,其燃烧效果更好。
权利要求1.一种燃油割焊炬上的喷咀由喷咀头(1)、喷咀芯(3)、喷咀(6)等组成,喷咀(6)套装于喷咀芯(3)上,并由紧固螺母(8)分别与喷咀头(1)底部紧固连接,其特征是喷咀(6)与喷咀芯(3)之间设有气化腔(4);在气化腔(4)内可设螺旋油道(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咀,其特征是气化腔(4)内的螺旋油道(13)设于喷咀芯(3)地外圆上,螺旋油道(13)外圆与喷咀(6)内壁紧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油割焊炬上的喷嘴,它由喷嘴头、喷嘴芯、喷嘴等组成,在喷嘴与喷嘴芯之间的空隙设有气化腔,利用喷嘴上的高温将燃油气化,生成燃气,使燃烧更充分、更完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燃烧效率高、节约燃料、工作适应性强等优点。
文档编号F23D14/48GK2402916SQ9925570
公开日2000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6日
发明者王锁海 申请人:王锁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