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型煤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16054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型煤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型煤炉。
背景技术
现有型煤锅炉存在或节能效果不够高、或清灰不便不够卫生、或炉温调控不便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效果好、清灰方便卫生、炉温调控方便的型煤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它由炉壳、炉箅、保温层、内炉盖、外炉盖及灰斗构成,炉壳为上侧部设有烟道,下侧部设有灰斗口,顶部设有灶口,除底部外,其余部分均为水套层的方壳状体,炉壳的下部和上部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灰斗位于炉壳内底部,炉箅位于炉壳内灰斗的上部,保温层贴靠在炉箅上部与烟道下部炉壳的内壁上,内炉盖固定在炉壳内烟道下部保温层上部,外炉盖盖在炉壳的灶口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它具有节能效果好、清灰方便卫生、炉温调控方便的优点。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半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它由炉壳1、炉箅2、保温层3、内炉盖4、外炉盖5及灰斗6构成,炉壳1为上侧部设有烟道7,下侧部设有灰斗口8,顶部设有灶口9,除底部外,其余部分均为水套层的方壳状体,炉壳1的下部和上部分别设有进水口10和出水口11,灰斗6位于炉壳1内底部,炉箅2位于炉壳1内灰斗6的上部,保温层3贴靠在炉箅2上部与烟道7下部炉壳1的内壁上,内炉盖4固定在炉壳1内烟道7下部保温层3上部,外炉盖5盖在炉壳1的灶口9上。炉壳1上面边部呈向外探出状。炉箅2为方格状铸铁。内炉盖4由外向内依次由一个方框12、两个相对置中部为圆孔的方板体13和一个圆盖14构成。
权利要求1.一种型煤炉,它包括有炉箅(2)、保温层(3)、内炉盖(4)、外炉盖(5)及灰斗(6),其特征在于,炉壳(1)为上侧部设有烟道(7),下侧部设有灰斗口(8),顶部设有灶口(9),除底部外,其余部分均为水套层的方壳状体,炉壳(1)的下部和上部分别设有进水口(10)和出水口(11),灰斗(6)位于炉壳(1)内底部,炉箅(2)位于炉壳(1)内灰斗(6)的上部,保温层(3)贴靠在炉箅(2)上部与烟道(7)下部炉壳(1)的内壁上,内炉盖(4)固定在炉壳(1)内烟道(7)下部保温层(3)上部,外炉盖(5)盖在炉壳(1)的灶口(9)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壳(1)上面边部呈向外探出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箅(2)为方格状铸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炉盖(4)由外向内依次由一个方框(12)、两个相对置中部为圆孔的方板体(13)和一个圆盖(14)构成。
专利摘要一种型煤炉,炉壳(1)为上侧部设有烟道(7),下侧部设有灰斗口(8),顶部设有灶口(9),除底部外,其余部分均为水套层的方壳状体,炉壳(1)的下部和上部分别设有进水口(10)和出水口(11),灰斗(6)位于炉壳(1)内底部,炉箅(2)位于炉壳(1)内灰斗(6)的上部,保温层(3)贴靠在炉箅(2)上部与烟道(7)下部炉壳(1)的内壁上,内炉盖(4)固定在炉壳(1)内烟道(7)下部保温层(3)上部,它具有节能效果好、清灰方便卫生、炉温调控方便的优点。
文档编号F24B1/00GK2893453SQ20062002068
公开日2007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25日
发明者宋国宇 申请人:宋国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