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干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燥器,尤指一种可避免凝结在干燥器内壁的水 滴掉落至干燥的物品中的干燥器。
背景技术:
干燥器用以蒸发物品中含有的水分,因此在干燥时,会产生大量 的水蒸气。一般来说,在越密闭的空间中干燥的速度越快,主要是因为能够 保持干燥器内部的温度,进而使干燥器内部快速升温并维持在高温。 但是在密闭的空间中,当水蒸气接触到干燥机的内壁,会使得水蒸气 凝结在内壁上形成水滴,而在内壁上的水滴则会受到重力的影响,掉 落到干燥的物品中,而又延长干燥时间因而耗费更多热能。因此,公知的干燥器1大多会设置有通风孔道1 1 (如图1)或是外接一空气干燥机l 2 (如图2)等,皆是为了避免水蒸气残留在干 燥器l中而凝结在内壁上,进而掉落到干燥的物品中。然而,将高温 的水蒸气排出,会使得较干燥的低温空气进入,而降低了干燥器l内 的温度,因而必须花费再升温的时间,而造成能源的浪费,也使得干 燥器内部无法维持在高温。而且持续排出水蒸气易造成被干燥的物品 气味外漏,使得干燥物品的风味降低。而且若被干燥的物品气味具有 毒性或臭味时,排出的水蒸气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为了以密闭空间增加干燥效果,并避免干燥器内壁凝结的水滴掉 落至干燥的物品中,以减少能源的耗费,避免产生污染的气味,本发 明人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发明内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燥器,其可引导凝结在内壁 的水滴,以避免水滴掉落至干燥的物品中而延长干燥时间,减少能源 耗损并维持高温干燥灭菌效果,及避免有毒气体污染环境。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干燥器,其包括一干燥器本体,其具有一向上的开口; 一驱动装置,连接该干燥器本体; 一控制装置,连接该干燥器本体; 一沟槽,设置于该干燥器本体的向上开口 周围;及一上盖,呈锥状,其锥端角度大于O度,小于等于3 5度,该上盖设置在该干燥机本体的开口上,该上盖的底部边缘置于该沟槽 上。使用该干燥器时,水蒸气会上升并凝结成水滴于该上盖的内壁上, 而上盖的角度使得水滴得以使沿着该上盖的内壁向下滑落,避免水滴 直接掉入干燥的物品中。该沟槽则用以搜集凝结的水滴,避免水滴沿 着该上盖的内壁向下滑落至干燥的物品中。本发明所提供的这种干燥器,其可引导凝结在内壁的水滴,以避 免水滴掉落至干燥的物品中而延长干燥时间,减少能源耗损并维持高 温干燥灭菌效果,及避免有毒气体污染环境。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F有关 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 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图1为公知具有通风孔道的干燥器的示意图。图2为公知外接空气干燥机的干燥器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A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A为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A为图5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主要元件附图标记说明 公知1 干燥器 11 通风孔道本发明2 干燥器 21 干燥器本体2 1 1 开口212 承载部 2 2 驱动装置 2 3 沟槽 2 3 1 排水管具体实鱅方式请参阅图3至图4A所示12 空气干燥机2 4 上盖2 4 1 锥端2 4 2 底部边缘2 4 3 散热片2 5 控制装置本发明的干燥器2包括一干燥器本体2 1 、 一驱动装置2 2 、 一沟槽2 3 、 一上盖2 4及一控制装置2 5 。 干燥器本体2 1具有一向上的开口 2 11,干燥器本体2 1内部设置 有一加热装置及一搅拌装置(图略,由于加热装置与搅拌装置为公知, 在此不予赘述)。驱动装置2 2为一马达,其设置在干燥器本体2 l下 方并连接干燥器本体2 1 ,驱动装置2 2用以驱动干燥器本体2 1内 部的搅拌装置,以搅拌欲干燥的物品,使得该欲干燥的物品得以被均 匀干燥。控制装置2 5用以启动与关闭驱动装置2 2及加热装置,以 控制干燥器2的运作。沟槽2 3环设在干燥器本体2 1的开口2 1 1 周围,沟槽2 3上并连接有一出水管2 3 1以排出搜集在沟槽2 3中 的水分。上盖2 4由散热效果佳的金属制成,如银、铜或铝等,其设 置在干燥器本体2l的开口21l上,以使干燥器本体21内部形成 密闭空间,进而增进干燥效果。而且上盖2 4呈锥状,且其锥端2 4 1的角度大于0度并小于等于3 5度,最佳则为3 0度,而使得干燥 器2在使用时产生的水蒸气凝结在上盖2 4的内壁上所形成的水滴能 够沿着上盖2 4的内壁向下滑落,而不会垂直掉落到干燥的物品中。 另外,上盖2 4底部边缘2 4 2置于沟槽2 3 h,因此沿着上盖2 4 滑落的水滴得以被搜集于沟槽2 3中,能够防止水滴滑落到干燥的物 品中。而且沟槽2 3连接有一出水管2 3 1 ,而得以将搜集于沟槽2 3的水分排出。使用干燥器2时,被干燥的物品会产生水蒸气,当水蒸气上升触 碰上盖2 4内壁时,则会在上盖2 4的内壁上凝结成水滴,而水滴沿 着上盖2 4的内壁滑落至沟槽2 3中,并被搜集于此。如此即可达到 在密闭空间中干燥,并可避免干燥的物品再次潮湿,而得以节省干燥 时间进而减少能源损耗,并达到良好的干燥效果。而由于是在密闭空 间中进行干燥,再加上水蒸气得以凝结在上盖2 4的内壁,避免水蒸 气外泄,因此干燥器2内部得以维持高温灭菌干燥,且得以防止部分 被干燥物所生成有毒或臭味的气体随着水蒸气外泄而污染环境。此外,本发明的沟槽2 3可与干燥器本体2 l—体成型,或者以 锁固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干燥器本体2l的开口211」"而且沟槽 2 3的形状可随着千燥器本体2 1开口 2 1 1的形状而环设在开口 21 l上,如开口2 1 l为四边形、五边形、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等,沟 槽2 3则相对为四边框状、五边框状、圆框状甚至是不规则框状。同 样地,上盖2 4的底部边缘2 4 2形状也可随着干燥器本体2 1开口2 1 1的形状改变而变成四边形、五边形、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等,进 而上盖2 4呈现除了如图3所示的平躺的三角柱状以外,也可呈现四 角锥状、五角锥状、圆锥状或不规则底面的锥状等。而只要上盖2 4 的锥端2 4 1的角度大于0度并小于等于3 5度,即可让凝结在上盖2 4内壁的水滴沿着内壁滑落。如图5及图5A所示,本发明干燥器2的沟槽2 3也得以设置在 上盖2 4底部边缘2 4 2上,而干燥器本体2 1的开口 2 1 1则设置 一承载部2 1 2以放置上盖2 4 ,而当上盖2 4盖上千燥器本体2 1 时,沟槽2 3得以借助承载部2 1 2的承载进而位在干燥器本体2 1 的开口 2 1 1周围,且沟槽2 3可与上盖2 4底部边缘2 4 2 —体成 型,或者以锁固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上盖2 4的底部边缘2 4 2上。 同样地,干燥时所产生的水蒸气向上窜升而凝结在t盖2 4的内壁上, 而水蒸气凝结而成的水滴也同样沿着上盖2 4的内壁滑落至沟槽2 3 中搜集。而沟槽2 3也同样可借助出水管2 3 1 (请参照图3),以排 出搜集于沟槽2 3中的水分,避免水分过度搜集而溢出。如图6所示,本发明亦可另外在上盖2 4锥端2 4 1的周围设置 散热片2 4 3或-一冷凝系统(图略),以加速上盖2 4锥端2 4 1降温, 使得上盖2 4锥端2 4 1的外壁与干燥器本体2 1内部具有一较大的 温差(如l 0°C,干燥器本体2 1内部温度为水的沸点,而上盖2 4 的锥端2 4 1则比水的沸点减少1 (TC),使得干燥所产生的水蒸气更 容易且快速的凝结在上盖2 4的内壁,以缩短干燥时间并增加节能效 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专 利保护范围,因此凡是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 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干燥器,其特征在于,该干燥器包括一干燥器本体,其具有一向上的开口;一驱动装置,连接该干燥器本体;一控制装置,连接该干燥器本体;一沟槽,设置于该干燥器本体的开口周围;及一上盖,呈锥状,其锥端角度大于0度,小于等于35度,该上盖设置在该干燥机本体的开口上,该上盖的底部边缘置于该沟槽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器,其特征在于,该沟槽与该干燥 器本体一体成型或者以锁固或'库接的方式固定在该干燥器本体上。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器,其特征在于,该沟槽呈四边框 状、五边框状、圆框状或不规则框状。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器,其特征在于,该上盖锥端的角 度最佳为3 0度。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器,其特征在于,该上盖呈平躺的三角柱状、四角锥状、五角锥状、圆锥状或不规则锥状。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器,其特征在于,该沟槽与该上盖 的底部边缘一体成型或者以锁固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该上盖的底部边缘。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器,其特征在于,该沟槽进一步连 接一出水管。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器,其特征在于,该上盖的外壁上 进一步设置多个散热片或一冷凝系统。
全文摘要
一种干燥器,包括一干燥器本体、一驱动装置、一沟槽及一上盖;该沟槽环设于该干燥器本体的开口周围,该上盖呈锥状,其设置在该干燥机本体的开口上,该上盖的底部边缘置于该沟槽中;借助该上盖锥端的角度,使得凝结于该上盖内壁的水滴得以沿着该上盖内壁滑落至该沟槽中搜集。
文档编号F26B19/00GK101236049SQ20071000323
公开日2008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31日
发明者李文富, 杨秋忠, 邱淑静 申请人:叶山控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