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54156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
背景技术
JP-A-H6-2886中公开了一种传统空调。该空调是一体式的,其中,安置在室内的室内部分设置在前部,而安置在室外的室外部分设置在后部。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通过分隔 壁互相相邻。在室外部分中,设置有进行制冷循环的压缩机。在室外部分的后部,设置有连 接到压缩机的室外热交换器,并且面对室外热交换器设置有用于冷却室外热交换器的室外 风机。在室内部分的前部,设置有空气入口,并且在空气入口上方,设置有空气出口。在 室内部分中,空气通道由连接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的空气管道形成,而在该空气通道中,设 置有鼓风机。在鼓风机和空气入口之间,设置有通过制冷剂管连接到压缩机的室内热交换 器。在鼓风机和室内热交换器之间,设置有具有多个管状加热器的加热器单元。当冷却操作开始时,压缩机被驱动以进行制冷循环,此时室内热交换器用作制冷 循环的冷侧蒸发器,而室外热交换器用作热侧冷凝器。室外热交换器由室外风机冷却以散 热。当鼓风机被驱动时,房间内的空气流动经过空气入口进入到空气通道中,并且空气的温 度通过与室内热交换器的热交换而被降低,并且随后通过空气出口被吹入到房间中。这样, 房间被冷却。当加热操作开始时,压缩机被驱动以进行制冷循环,此时室内热交换器用作制冷 循环的热侧冷凝器而室外热交换器用作冷侧蒸发器。室外热交换器的温度由室外风机升 高。当鼓风机被驱动时,房间内的空气流动通过空气入口进入到空气通道中,并且空气的温 度通过与室内热交换器的热交换而升高。另外,加热器被驱动以进一步升高空气通道中的 空气的温度。温度已经升高的空气通过空气出口被吹出到房间中以对房间加热。在分隔壁的左侧部分中,以可打开/关闭的方式设置有用于将外部空气引入到房 间中的通风挡板;在空气管道的后表面中,设置有开口。在鼓风机被驱动的同时通风挡板被 打开时,外部空气流动通过通风挡板并经由开口进入到空气通道中。已经通过开口流入的 外部空气流动通过空气通道,并且通过空气出口流出。这样,房间得到通风。然而,根据上述的传统空调,加热器单元是具有多个由树脂模制的保持件保持的 加热器的单个单元,并且通过拧到外壳的保持件而被安装在室内部分的外壳内。这里,保持 件与加热器接触,并且因此需要是耐热(例如260°C或者更高)并且阻燃(例如,UL标准 945V级)的。因此,使用例如PPS(聚苯硫)树脂的昂贵的树脂作为保持件的材料,该不利 的增加了空调的成本。另外,根据上述传统空调,当从上方观察时,加热器单元设置在与鼓风机重叠的位 置,并且利用来自前部的螺钉紧固在空气通道中。在安置加热器单元之后,将室内热交换器 安装在前部。因此,当加热器有故障时,连接到制冷剂管的室内热交换器需要移走,从而加 热器单元可以从前部拆卸/附接用于更换。这不利的使得加热器单元的更换很麻烦并且使得维修很困难。另外,根据上述的传统空调,通风管道布置为偏向于左侧;因此,当通风时,流入到 空气通道中的外部空气的量在通风管道附近比远离通风管道处大。这不利的使得流动通过 空气通道的空气的量在其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之间是不均勻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可以降低的空调。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 可以容易对其进行维修的空调。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流动通过空气通道的左侧 和右侧部分的空气量均勻的空调。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 ;加热 器,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以加热已经通过空气入口流入到所述外壳中的空气; 保持件,所述保持件保持所述加热器并且安装到所述外壳;和间隔件,所述间隔件设置在所 述保持件和所述加热器之间以与所述加热器接触,其中所述间隔件的耐热性和阻燃性中的 至少一个比所述保持件的高。利用这种结构,通过空气入口吸入到房间中的空气的温度被加热器升高,并且通 过所述空气出口被吹出。这样,房间被加热。优选地,加热器的相对端由保持件经由间隔件 保持,并且保持件通过螺钉等固定到外壳,以使所述加热器布置在预定位置。与加热器接触 的间隔件由具有高耐热性和高阻燃性的材料制成,所述材料即使在加热器的加热温度由于 不正常情况而比正常使用过程中高时也不变形或者着火。由于间隔件的设置,保持件不直 接接触加热器,并且因此传导到保持件的热量比传导到间隔件的热量少。因此,对于保持 件,可使用耐热性和阻燃性中的一个或者两个比间隔件低的材料。这里,保持件由耐热性或 者阻燃性比间隔件低的材料制成,但是该材料的耐热性和阻燃性足够高以防止在加热器的 加热温度由于不正常情况而比正常使用过程中高时所传导的热量引起的变形或者着火。应 当注意,加热器可以具有用于热交换的散热片,该散热片固定到产生热量的发热器。另外,本发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 ;外盖,所述外盖覆盖 所述外壳;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连接所述空气入口和所述空气出口 ;鼓风机,所述鼓风 机设置在所述空气通道中;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设置为面对所述空气入口并且形成制 冷循环的一部分,以冷却或者加热通过所述空气入口流入的空气;和加热器单元,所述加热 器单元面对所述热交换器同时利用保持件保持具有发热器的加热器,并且加热流动通过所 述空气入口的空气,其中当所述外盖被移除时,能够通过所述鼓风机与所述热交换器之间 的间隙沿所述热交换器取出和装入所述加热器单元。利用这种结构,房间内通过鼓风机的驱动而被通过空气入口吸入到外壳中的空气 通过热交换器被冷却或加热,并且通过空气出口被吹入到房间中。这样,执行室内冷却操作 或者加热操作。在加热操作过程中,加热器被驱动,并且流动通过空气通道的空气的温度进 一步被产生热量的发热器升高。在加热操作过程中,也可停止热交换器并且仅利用加热器 进行加热。优选地,加热器的相对端由保持件保持,并且保持件利用螺钉等固定到外壳,以 使加热器单元布置在热交换器与鼓风机之间的间隙中。当加热器有故障时,外盖被移除,并 且通过热交换器与鼓风机之间的间隙取出和装入加热器单元用于更换。要注意,加热器可 以具有用于热交换的散热片,该散热片固定到产生热量的发热器。
另外,本发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 ;空气通道,所述空气 通道由连接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的空气管道形成;鼓风机,所述鼓风机设置在所述空气通 道中;室内热交换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空气通道中并且形成制冷循环的一部 分,以冷却或者加热通过所述空气入口流入的空气;通风挡板,所述通风挡板设置在所述空 气通道后面并且使外部空气流入到所述外壳中;和开口,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空气管道的 后表面中,所述鼓风机被驱动以将已经流动通过所述通风挡板而进入到所述外壳中的外部 空气经由所述开口引入到所述空气通道中以进行通风,其中所述通风挡板布置成偏向于在 左/右方向上的一侧,并且所述开口的每单位面积的开口面积在所述通风挡板的下游侧在 下风侧比在上风侧大。利用这种结构,房间内通过鼓风机的驱动而被通过空气入口吸入到外壳中的空气 通过热交换器被冷却或加热,并且通过空气出口被吹入到房间中。这样,房间得到冷却或加 热。当所述通风挡板打开时,外部空气通过鼓风机而被引入到外壳中。在通风挡板的下游 侧,外部空气通过每单位面积的开口面积较小的上风侧和每单位面积的开口面积较大的上 风测均勻地流入到空气通道中。另外,本发明包括外壳,所述具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 ;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 由连接所述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的空气管道形成;鼓风机,所述鼓风机设置在所述空气通 道中;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空气通道中并且形成制冷循环的一部分,以冷却 或者加热经过所述空气入口流入的空气;通风挡板,所述通风挡板设置在所述空气通道后 侧并且使得外部空气流入到所述外壳中;和多个开口,所述多个开口设置在所述空气管道 的后表面中,所述鼓风机被驱动以将已经流动通过所述通风挡板流入到所述外壳中的外部 空气经由所述开口引入到所述空气通道中以便进行通风,其中所述通风挡板布置成偏向于 在左/右方向上的一侧,并且设置有多个分开路径,每个所述分开路径将外部空气引入到 所述开口中的一个中。利用这种结构,鼓风机被驱动以通过空气入口将房间内的空气吸入到空气通道 中,所述空气然后被热交换器冷却或者加热并且通过空气出口被吹入到房间中。这样,房间 得到冷却或者加热。当通风挡板打开时,外部空气通过鼓风机被引入到外壳中。在通风挡 板的下游侧,外部空气均勻地分流以流动通过多个分开路径,并通过设置在所述分开路径 中的开口部进入到空气通道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在从前部观察到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在从右侧观察到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俯视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在从后侧观察到的立体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加热器单元的前视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加热器单元的侧视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加热器单元的右保持件的立体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加热器单元的左保持件的立体图;
图9是图5中的部分H的放大视图10是沿着图3中的线A-A获得的剖视图;图11是沿着图3中的线B-B获得的剖视图;图1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处于当加热器单元被附接/拆 卸时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3是沿着图3中的线A-A获得的剖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 空调处于当加热器单元被附接/拆卸时的状态;图14是沿着图3中的线B-B获得的剖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 空调处于当加热器单元被附接/拆卸时的状态;图15是与图12相同的立体图,除了省略了室内热交换器;图1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处于通风挡板打开的状态的立 体图;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室内部分的后视图;图1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室内部分的后视图,该室内部分在 空调的空气管道中具有其他开口;图1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室内部分的后视图,该室内部分在 空调的空气管道中具有其他开口;图20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空调的室内部分的后视图;以及图2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空调的室内部分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2、3和4分别是根据本发明 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从前面看的立体图、从右侧看的剖视图、俯视图以及从后面看的立 体图。图1、3和4示出了外盖30(参见图2)被移除的状态。空调1是一体型的,其具有安 置在室内的室内部分2和安置在室外以邻近室内部分2的室外部分4。在室内部分2的前部,设置有空气入口 21 ;在室外部分4的前部,设置有室外热交 换器42。在下面的描述中,空气入口 21侧将被称为前侧,而室外热交换器42侧将被称为后 侧(背侧)。另外,当从空气入口 21的前侧观察时的右手侧和左手侧将被分别称为空调1 的右侧和左侧。室内部分2和室外部分4安置在基座3上,并且被分隔壁5分成前部和后部。室 内部分2形成由基座3、分隔壁5以及外盖30围住的外壳20。在外壳20内的右端部,设置 有电气部分20a,在该电气部分20a中布置有电气部件。类似的,室外部分4形成由基座3、 分隔壁5以及外盖(未示出)围住的外壳40。在室外部分4中,在其右端部,设置有操作制冷循环的压缩机41。在室外部分4的 后部,设置有通过制冷剂管47连接到压缩机41的室外热交换器42。包括螺旋桨式风机的 室外风机43设置在左/右方向上的重要部分以面向室外热交换器42从而冷却室外热交换 器42。室外风机43和室外热交换器42设置在机壳44内部,并且所述机壳44形成将来自 于室外风机43的气流引到室外热交换器42的管道。机壳44通过托架45支撑在分隔壁5 上。在分隔壁5的左端部,设置有通风挡板31,该通风挡板31打开/关闭并将外部空气引入到室内部分2的外壳20中。冷凝在室内热交换器27 (将在下文中描述)上的水被 排出到基座3上,并且室外风机43的部分叶片浸入在收集于基座3上的冷凝水中。室外风 机43旋转以使冷凝水向室外热交换器42分散以便进一步冷却室外热交换器42。
这里,如果通风挡板31布置在室外风机43附近,则冷凝水通过通风挡板31进入 室内部分2。因此,通过将通风挡板31布置为在左/右方向上偏向于一个端部而远离室外 风机43,可防止水进入室内部分2。在覆盖室内部分2的外盖30的前部,设置有空气入口 21 ;在空气入口 21上方,设 置有空气出口 22。在室内部分2的内部,空气通道23由连接空气入口 21和空气出口 22的 空气管道24形成。空气管道24在其顶部具有管道构件29,当外盖30被移除时该管道构件 可附接/拆卸;管道构件29形成空气通道23的空气出口 22附近的下壁。在空气通道23中,设置有包括横流式风机的鼓风机25。在空气通道23中的空气 出口 22附近,设置有用于调整风的方向的天窗26。在鼓风机25和空气入口 21之间,设置 有通过制冷剂管47连接到压缩机41的室内热交换器27。在鼓风机25和室内热交换器27 之间,设置有加热器单元28。室内热交换器27和加热器单元28用管道部件29从上面覆

ΓΤΠ ο图5和6分别是加热器单元28的前视图和右截面图。加热器单元28是具有多个 加热器53的单个单元,所述多个加热器53在左/右方向延伸,它们的右端部和左端部分别 由保持件54和55保持。在加热器53中,产生热的发热器51和与流过空气通道23的空气 交换热量的散热片52交替布置并且固定在一起。每个发热器51均包括PTC(正温度系数)加热器,其中相对的第一和第二电极51a 和51b将半导体装置51c (参见图9)夹在中间。如在部分G中所示,每个散热片52形成为 蜂窝状以允许通风。温度传感器63设置为与散热片52接触,并且基于温度传感器63的检 测,来控制加热器53的驱动。温度传感器63设置为在发热器51上方与散热片52接触。这样,在鼓风机25不 能正常操作的情况下,温度传感器63可较早检测到非正常加热,因为热量倾向于向上运动 而不是向下运动。图7是右保持件54的立体图。在该图中,X方向表示左/右方向,Y方向表示前/ 后方向,而Z方向表示上/下方向。设置有多个保持件54以与多个加热器53对应,所述多 个加热器设置为一个在另一个之上,每个保持件54固定加热器53。保持件54由托架60 (参 见图5) —体地保持。如将在下文中所述,托架60安装到空气管道24的内表面。保持件54具有安装到加热器53的安装部54以及端子部54b,第一和第二电极51a 和52b连接到端子部54b。间隔件59安装在安装部54a的顶部和底部的内表面。间隔件 59具有由垂直部59d形成的方角C形截面,所述垂直部59d从水平部59c的前端和后端垂 直延伸,所述水平部59c沿着安装部54a的顶部和底部内表面水平设置。在安装部54a的顶部和底部表面,设置有接合孔54d ;在间隔件59的水平部59c 上,设置有与接合孔54d接合的接合爪59a。间隔件59插入到安装部54a中,并且通过接合 孔54d与接合爪59a的接合而被锁定。这样,加热器53可以被安装到保持件54,其中间隔 件59被预先锁定在该保持件54中,这有助于加热器单元28的组装。在安装部54a和间隔件59中,分别形成有孔54c和59b。插入到孔54c和59b中的螺钉57(参见图5)被拧到加热器53中,使得加热器53由保持件54保持。这里,在加热器53和安装部54a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间隔件59。因此,加热器53设置为与间隔件59 的水平部59c和垂直部59d接触,并且与安装部54a的顶部/底部和前/后的内表面分开。 另外,加热器53利用螺钉紧固,使得在加热器53与安装部54a的面对加热器53的侧端表 面的底部表面(端子部54b侧的内表面)之间提供预定量的间隙。与加热器53接触的间隔件59由具有高耐热性和高阻燃性的材料制成,即使当加 热器53的加热温度由于不正常而比正常使用过程中高时,该材料也不变形或者着火。由于 间隔件59的设置,保持件54不直接与加热器53接触,并且因此传导到保持件54的热量比 传导到间隔件59的热量少。因此,对于保持件54,可使用耐热性和阻燃性中的一个或者两 个比间隔件59低的材料。这里,保持件54由耐热性或阻燃性比间隔件59的耐热性或阻燃 性低的材料制成,但是该材料的耐热性和阻燃性足够高以防止当加热器53的加热温度由 于不正常使用而比正常使用过程中高时传导的热量而变形或着火。例如,间隔件59由PPS (聚苯硫)树脂制成,并且保持件54由PPE (聚苯醚)树脂 制成。PPS树脂具有大约260°C的耐热性和UL标准945V级的阻燃性。PPE树脂具有大约 130°C的耐热性和UL标准945V级的阻燃性,并且比PPS树脂更便宜。只要可以保证充足的 安全性,可以使用其耐热性和阻燃性比PPS树脂低的PPE树脂(例如,大约130°C的耐热性 和UL标准94V-0级的阻燃性)。这使得可将具有更高耐热性和阻燃性的间隔件59设置在与加热器53接触的部分 中,并且可使用耐热性和阻燃性比间隔件59低并且更便宜的材料用于具有较大体积的保 持件54。因此,可减少加热器单元28和空调1的成本。图8是左保持件55的立体图。在图中,X方向表示左/右方向,Y方向表示前/后 方向,而Z方向表示上/下方向。保持件55具有多个安装部55a,设置为一个在另一个上, 每个安装部55a安装到设置为一个在另一个之上的多个加热器53中的一个。在安装部55a 的顶部和底部内表面上,安装有如上所述的相同的间隔件59。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在每个 安装部55a的顶部和底部表面中设置有接合孔55d,并且插入到安装部55a中的间隔件59 通过接合孔55d与接合爪59a的接合而被锁定。在保持件55的顶部和底部表面中,形成有螺纹孔55c。插入到螺纹孔55c和59b 中的螺钉56和57(参见图5)被拧入到加热器53中,使得加热器53由保持件55保持。这 里,在保持件55的顶部表面55c的螺纹孔55c周围,形成有环形凸起55e。如在前面描述中的图3和5所示,凸起55e插入到长孔61a中,该长孔61a设置在 安装到空气管道24的内表面的托架61中,如后面描述的。然后,螺钉56固定在凸起55e 的顶部表面上,从而确保在螺钉56和托架61之间有预定的间隙。因此,当加热器53在长 度方向(左/右方向)上膨胀时,保持件55与加热器53 —起相对于托架61滑动和移动。 这使得可吸收加热器53的膨胀并且因此防止对托架61安装到其上的空气管道24的损坏。右保持件54也可以相对于托架60 (参见图5)滑动。另外,与加热器53 —体的间 隔件59可以形成为可相对于保持件55滑动。特别的,保持件55的螺纹孔55c形成为长孔, 在间隔件59上设置有穿过螺纹孔55c和长孔61a的凸起,并且螺钉56固定在间隔件59的 凸起的顶部表面上。这样,也可吸收加热器53的膨胀/收缩。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在加热器53和安装部55a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间隔件59。因此,加热器53设置为与水平部59c和垂直部59d接触,并且与安装部55a的顶部/底部 和前/后的内表面分开。另外,加热器53利用螺钉紧固,从而在加热器53与安装部分55a 的面对加热器53的侧端表面的底部表面55f之间提供预定量的间隙。与保持件54类似,保持件55也由具有耐热性和阻燃性比间隔件59低并且更便宜 的PPE树脂制成。这使得可减少加热器单元28和空调1的成本。例 如,假设在加热器53的正常操作过程中,加热器53的温度是80°C,并且传导到 保持件54和55的温度是60°C。当加热器53非正常地进行加热并且其温度升高到100°C 时,安全装置(例如温度传感器63、温度保险丝(未示出)等)操作,并且对加热器53的电 能供应被停止。这里,由于非正常加热,传导到保持件54和55的热量比传导到间隔件59 的热量少,并且保持件54和55的温度最高升高到例如80°C。因此,即使保持件54和55由 具有比间隔件59低的耐热性和阻燃性的PPE树脂制成,也可防止变形或着火。保持件54和55以及间隔件59可以由其它材料制成。虽然保持件54和55具有 比间隔件59低的耐热性和与间隔件59相同的阻燃性,但是保持件54和55也可以由具有 低耐热性和更高阻燃性并且更便宜的材料制成。另外,保持件54和55也可以由与间隔件 59相比具有更低的耐热性以及相等或者更高的阻燃性并且更便宜的材料制成,或者由与间 隔件59相比具有更低的耐热性和阻燃性并且更便宜的材料制成。作为上述安全装置的例子,温度传感器63可以是自动复位的恒温器。在所述自动 复位的恒温器中,触点在正常操作过程中保持闭合以让电流通过,但是在加热器53非正常 加热并且其温度升高时变为打开。因此,停止对加热器53的电能供应。为了进一步增强安全性,可以一起使用一次性(仅仅一次)的温度保险丝。在这 种情况下,将温度保险丝操作(跳闸)的温度设定为比自动复位的恒温器操作(跳闸)的 温度高。例如,使用在100°c操作(跳闸)的自动复位的恒温器和在130°c操作(跳闸)的 温度保险丝。这样,在自动复位的恒温器失效的情况下,温度保险丝操作,使得可双重保证 安全。另外,热敏电阻可以被用作温度传感器63,并且控制装置(例如微型电子计算机) 可以监视热敏电阻的温度以进行控制。这使得可通过软件进行控制以便在加热器53非正 常加热时停止电能的供应。图9是图5中的部分H的放大视图。在保持件54的端子部54b,设置有多个端子 54g,所述多个端子54g将从加热器28的发热器51延伸的第一和第二电极51a和51b夹在 中间。引线61 (参见图5)连接到端子54g从而将电能供给到发热器51。在保持件54中,在发热器51附近,安装有使第一和第二电极51a和51b在图中的 上/下方向上保持分开预定间隔的分离器58。分离器58具有设置在保持件54和第一及第 二电极51a和51b之间的基底部58a。这样,被加热的第一和第二电极51a和51b设置为与保持件54隔开。另外,与第一 和第二电极51a和51b接触的分离器58由具有高耐热性和高阻燃性的PPS树脂制成。因 此,可降低加热器单元28和空调1的成本。保持件54的耐热性和阻燃性中的一个可以比 分离器58的低,而其中的另一个可以与分离器58的相等。图10和11分别是沿着图3中的线A-A和B-B所取的剖视图。在空气管道24的 底部右侧,设置有与空气管道24—体的支持件64。支持件64向前凸出,并且在其顶部设置有带有螺纹孔(未示出)的螺纹部64a。在空气管道24的左基板部分上,由金属制成的角材65直立地设置。该角材65在其顶部表面中设置有带螺纹孔(未示出)的螺纹部65a。在加热器单元28的托架60和61中,形成有具有孔的固定部60b (参见图3)和 61b,螺钉插入到所述孔中。使用插入到室内热交换器27与鼓风机25之间的间隙D的改锥, 用螺钉将托架60和61的固定部60b和61b紧固到螺纹部64a和65a的螺纹孔。这样,力口 热器单元28固定到室内部分2的外壳20。图12是空调1处于当加热器单元28附接/拆卸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3和14是沿 图3中的线A-A和B-B所取的那时的剖视图。在附接/拆卸加热器单元28时,外盖30 (参 见图2)和管道构件29被移除。随后,固定托架60和61的螺钉被拧出,并且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7与鼓风机25之 间的间隙D沿室内热交换器27向上移除加热器单元28。另一方面,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7 和鼓风机25之间的间隙D沿着室内热交换器27从上部插入加热器单元28,并且随后将托 架60和61拧上。这样,不用移除通过制冷剂管47连接到压缩机41 (参见图1)的室内热交换器27, 就可以附接/拆卸加热器单元28。因此可容易地在空调1的组装过程中附接加热器单元 28,并且可在有故障时很容易更换加热器单元28。图15是与图12相同的透视图,除了省略了室内热交换器27。在空气管道24的后 表面中,设置有多个矩形开口 24a。如图16的后视立体图中所示,当鼓风机25在通风挡板 31打开的情况下操作时,外部空气通过开口 24a流入到空气通道23中,并且因此对房间进 行通风。图17是室内部分2的外壳20的后视图。开口 24a的每单位面积的开口面积在偏 向于左侧(在图17的后视图中,朝向右边)的通风挡板31的下风侧比在上风侧大。这样, 可使得经过开口 24a流入到空气通道23 (参见图2)中的挖补空气的量在左/右方向上是 均勻的。因此可减轻流经空气通道23的空气量的不均勻性,并且因此使得空气量均勻。因 此,可减少当空气量不均勻时产生的噪音。如图18和19所示,开口 24a可以是正方形、圆形或者任何其它形状。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空调1中,当冷却操作开始时,压缩机41被驱动以进行制冷循 环。因此,室内热交换器27用作制冷循环的冷侧蒸发器,而室外热交换器42用作热侧冷凝 器。室外热交换器42由室外风机43冷却以散热。当驱动鼓风机25时,房间内的空气流动 通过空气入口 21进入到空气通道23中,并且空气的温度通过与室内热交换器27的热交换 而被降低,然后空气通过空气出口 22被吹入到房间内。这样,房间被冷却。当加热操作开始时,压缩机41被驱动以进行制冷循环。因此,室内热交换器27用 作制冷循环的热侧冷凝器,而室外热交换器42用作冷侧蒸发器。室外热交换器42的温度 由室外风机43升高。当鼓风机25被驱动时,房间内的空气流动通过空气入口 21进入到空 气通道23中,并且空气的温度通过与室内热交换器27的热交换而被升高。当加热器53被驱动时,空气通道23中的空气的温度被进一步升高。这里,由于流 动通过空气通道23的空气与加热器53的散热片52交换热量,所以可防止包括PTC加热器 的发热器51由于过热而产生更少的热量。因此可增大热效率。另外,鼓风机25和室内热交换器27形成为侧向延伸的比加热器53更远,并且面对加热器单元28的保持件54的端子部54b。这样,可使得室内热交换器27的热交换面积 较大并且另外通过空气流冷却端子部54b。其温度被室内热交换器27和加热器53升高的空气通过空气出口 22被吹出到房 间中以对房间加热。也可在加热操作过程中停止压缩机41,并且仅利用加热器53升高空气 的温度。另外,也可将加热器53设置在专用于仅通过制冷循环的操作进行冷却的单体式空 调中,以便使其能够通过加热器53进行加热操作。当通风挡板31随着鼓风机25被驱动而打开时,外部空气经由空气管道24的开口 24a流入到空气通道23中。因此,已经与室内热交换器27或者加热器53交换热量的空气 与外部空气混合并且被吹入到房间中。因此,可以对房间通风。根据本实施方式,与加热器53接触并且设置在保持件54和55与加热器53之间 的间隔件59的耐热性和阻燃性中的至少一个比保持件54和55的高。因此,可使用具有较 高耐热性和阻燃性的材料用于间隔件59,并使得保持件54和55的耐热性和阻燃性更低。 因此,可减少昂贵材料的使用并因此降低空调1的成本。要注意,当没有设置散热片52的 加热器53被保持件54和55保持时,也实现了类似的效果。由于保持件55相对于将左保持件55安装到外壳20的托架61以可滑动的方式安 装,所以可吸收加热器53由于加热引起的膨胀,并由此防止对外壳20内的空气管道24的 损坏,其中,托架61安装到所述外壳20。类似的,右保持件54可相对于托架60滑动。与加 热器53 —体的间隔件59也可相对于保持件55滑动。由于间隔件59具有与保持件54和55接合的接合爪59a,所以可在间隔件59安装 到保持件54和55的情况下通过保持件54和55保持加热器53。因此可很容易组装加热器 单元28。由于使PTC加热器的相对的第一和第二电极51a和51b保持分开的分离器58的 耐热性和阻燃性中的至少一个比保持件54和55的高,所以可使用具有较高耐热性和阻燃 性的材料用于分离器58,并且使得保持件54和55的耐热性或阻燃性较低。因此可进一步 减少空调1的成本。由于都与加热器53接触的间隔件59和分离器58由PPS树脂制成,所以可获得高 的耐热性和阻燃性。另外,由于保持件54和55由PPE树脂制成,所以可以更低的成本制成。当外盖30被移除时,加热器单元28可以通过鼓风机25与室内热交换器27之间 的间隙D沿着室内热交换器27取出以及装入;因此,当加热器53出现故障时,在不移除室 内热交换器27的情况下,就可很容易地取出和装入加热器单元28用于更换。因此可很容 易对空调1进行维修。发热器51包括PTC加热器,并且该加热器53具有固定到发热器51的散热片52 ; 因此,可通过流过空气通道23的空气与散热片52之间的热交换来防止由于PTC加热器的 过热导致的所产生热量的减少。通过间隙D,加热器单元28通过螺钉被紧固到室内部分2的外壳20内的空气管道 24 ;因此,可容易地附接/拆卸加热器单元28。发热器51的第一和第二电极51a和51b连接到其上的端子部54b设置在加热器 单元28的一端,并且都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鼓风机28和室内热交换器27布置为面对端 子部54;因此,可使得室内热交换器27的热交换面积较大,此外还可通过空气流冷却端子部 54b。在设置于空气入口 21上方的空气出口 22附近、形成空气通道23中的下壁的管道 部件29以可附接/拆卸的方式设置,并且在管道部件29被拆卸的情况下,加热器单元28 被从上侧取出和装入;因此,加热器单元28可以沿着室内热交换器27从上侧容易的取出和 装入。设置在空气管道24的后表面中的开口 24a的每单位面积的开口面积在通风挡板 31的下游侧的下风侧比在上风侧大,因此外部空气通过开口 24a均勻地流入到空气通道23 中。因此可减轻流经空气通道23的空气量的不均勻性并且因此使其均勻。因此,可降低当 空气量不均勻时产生的噪音。通风挡板31布置为在左/右方向上偏向于一个端部并远离浸入在收集于基座3 上的冷凝水中的室外风机43 ;因此,可以防止水进入室内部分2。在这个实施方式中,虽然加热器单元28被从上侧取出和装入,但是加热器单元28 也可沿着室内热交换器27从下侧或者从一侧取出和装入。另外,虽然所给出的空调1的描 述中室内部分2与室外部分4为一体的,但是空调1也可以是室内部分与室外部分4分开 的类型。接下来,图20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空调1的室内部分2的外壳20的后 视图。为了描述方便,该图中与可在图1到19中所示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找到它们的相同 部件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这个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在于设置在空气 管道24中的开口 24a与通风挡板31之间的流动通道的结构。在其它方面,这个实施方式 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空气管道24和分隔壁5之间,设置有多个被肋24b分开以具有基本相等的面积 的分开路径24c。肋24b与空气管道24整体形成。在空气管道24中,多个开口 24a设置在 左/右方向上的一条线上,并且开口 24a通过分开路径24c连接到通风挡板31。这样,可使在左/右方向上流经开口 24a进入到空气通道23 (参见图2)中的外部 空气的量是均勻的。因此可减轻流经空气通道23的空气量的不均勻性并且使其均勻。因 此,可降低当空气量不均勻时产生的噪声。根据该实施方式,所述多个分开路径24c设置为每个都将外部空气通过通风挡板 31引入到设置在空气管道24的后表面中的多个开口 24a之一中,因此外部空气通过开口 24a均勻流入到空气通道23中。因此可减轻流经空气通道23的空气量的不均勻性并且因 此使其均勻。因此,可降低当空气量不均勻时产生的噪声。接下来,图20是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空调1的室内部分2的外壳20的后 视图。为了描述方便,与在图1到19中所示的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相应部件相同的部件 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这个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在于设置在空气管道24中 的开口 24a与通风挡板31之间的流动通道的结构。在其它方面,这个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 方式相同。在空气管道24和分隔壁5之间,形成有被肋24b弯曲成U形的流动通道。肋24b 与空气管道24 —体地形成。开口 24a的每单位面积的开口面积在通风挡板31的下游侧在 下风侧比在上风侧大。这样,与第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减轻流经空气通道23的空气量的 不均勻性并且因此使其均勻。因此,可减少当空气量不均勻时产生的噪声。
在通风挡板31和开口 24a之间的流动通道内部,设置有多个具有小孔24e的防护 板24d。利用该防护板24d,形成消声器(消声器),这使得可进一步减小通过通风挡板31 流入的空气流的噪音。另外,三个或多个防护板24d以多个间隔Ll和L2设置及布置。这 样,可减弱多个频率的声音,并且因此进一步降低噪声。防护板24d也可以设置在第二实施 方式的分开路径24c (参见图20)内。根据该实施方式,多个具有小孔24e的防护板24d设置在通风挡板31和开口 24a 之间的流动通道中;因此,可进一步减少通过通风管道31流入的空气流的噪音。
另夕卜,防护板24d以多个间隔Ll和L2设置;因此,可减弱多个频率的声音,并且因 此进一步降低噪音。应当注意,可以设置四个或者多个防护板24d。应当理解,本发明可以以不同于上面作为实施方式而特定描述的任何其它方式实 现,并且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有很多改变和变化。
权利要求
一种空调,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以加热已经通过空气入口流入到所述外壳中的空气;保持件,所述保持件保持所述加热器并且安装到所述外壳;和间隔件,所述间隔件设置在所述保持件和所述加热器之间以与所述加热器接触,其中所述间隔件的耐热性和阻燃性中的至少一个比所述保持件的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 其中所述加热器形成为在一个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加热器在纵向方向上的相对端由所述 保持件保持,设置有托架,所述托架将所述保持件安装到所述外壳,并且 将所述保持件安装为能够相对于所述托架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 其中所述加热器形成为在一个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加热器在纵向方向上的相对端由所述 保持件保持,设置有托架,所述托架将所述保持件安装到所述外壳,并且 固定到所述加热器的所述间隔件设置成能够相对于所述保持件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间隔件具有锁定到所述保持件的接合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间隔件由聚苯硫树脂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保持件由聚苯醚树脂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加热器具有正温度系数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保持件中并且包括 端子部,所述正温度系数加热器的相对的第一和第二电极连接到所述端子部;和 分离器,所述分离器设置在从所述正温度系数加热器延伸的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所 述分离器将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引导到所述端子部,并且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保持 预定间隔,其中所述分离器的耐热性和阻燃性中的至少一个比所述保持件的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分离器由聚苯硫树脂制成。
9.一种空调,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 ; 外盖,所述外盖覆盖所述外壳;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连接所述空气入口和所述空气出口 ; 鼓风机,所述鼓风机设置在所述空气通道中;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设置为面对所述空气入口并且形成制冷循环的一部分,以冷 却或者加热通过所述空气入口流入的空气;和加热器单元,所述加热器单元面对所述热交换器同时利用保持件保持具有发热器的加 热器,并且加热流动通过所述空气入口的空气,其中当所述外盖被移除时,能够通过所述鼓风机与所述热交换器之间的间隙沿所述热 交换器取出和装入所述加热器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发热器包括正温度系数加热器,并且所述加热器具有固定到所述发热器的散 热片。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加热器单元通过间隙利用螺钉紧固到所述外壳。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保持件具有端子部,所述发热器的电极连接到所述端子部,并且所述保持件 设置在所述加热器单元的一端,并且所述鼓风机和所述热交换器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并且布置为面对所述端子部。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空气出口布置在所述空气入口上方,以可附接/拆卸的方式设置有管道构件,所述管道构件形成所述空气通道中的所述空 气出口附近的下壁,并且在所述管道部件被拆卸的情况下,能够从上侧取出和装入所述加热器单元。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 其中所述鼓风机是横流式风机。
15.一种空调,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 ;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由连接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的空气管道形成; 鼓风机,所述鼓风机设置在所述空气通道中;室内热交换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空气通道中并且形成制冷循环的一部 分,以冷却或者加热通过所述空气入口流入的空气;通风挡板,所述通风挡板设置在所述空气通道后面并且使外部空气流入到所述外壳 中;和开口,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空气管道的后表面中,所述鼓风机被驱动以将已经流动通过所述通风挡板而进入到所述外壳中的外部空气 经由所述开口弓丨入到所述空气通道中以进行通风, 其中所述通风挡板布置成偏向于在左/右方向上的一侧,并且所述开口的每单位面积的开口面积在所述通风挡板的下游侧在下风侧比在上风侧大。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其中在所述通风挡板与所述开口之间的流动通道中设置有多个具有小孔的防护板。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其中三个或者更多个防护板被设置,并且以多个间隔布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还包括室内部分,所述室内部分设置在室内并且形成所述外壳;室外部分,所述室外部分设置在室外,以通过间隔壁与所述室内部分的后部邻近;基板,所述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安置在所述基板上;室外热交换器,所述室外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室外部分的后部;和冷却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室外风机,其中冷凝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上的水被排出到室外侧的基板上,所述室外风机的一部分浸在所述基板上的冷凝水中,以将所述冷凝水朝向所述室外热 交换器驱散,并且所述通风挡板布置偏向于在所述间隔壁的左/右方向上远离所述室外风机的一侧。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 其中所述鼓风机是横流式风机。
20.—种空调,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 ;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由连接所述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的空气管道形成; 鼓风机,所述鼓风机设置在所述空气通道中;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空气通道中并且形成制冷循环的一部分,以冷却 或者加热经过所述空气入口流入的空气;通风挡板,所述通风挡板设置在所述空气通道后侧并且使得外部空气流入到所述外壳 中;和多个开口,所述多个开口设置在所述空气管道的后表面中,所述鼓风机被驱动以将已经流动通过所述通风挡板流入到所述外壳中的外部空气经 由所述开口引入到所述空气通道中以便进行通风, 其中所述通风挡板布置成偏向于在左/右方向上的一侧,并且 设置有多个分开路径,每个所述分开路径将外部空气引入到所述开口中的一个中。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多个具有小孔的防护板设置在所述通风挡板与所述开口之间的流动通道中。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空调,其中三个或者更多个防护板被设置,并且以多个间隔布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空调,还包括室内部分,所述室内部分设置在室内并且形成所述外壳;室外部分,所述室外部分设置在室外,以通过间隔壁与所述室内部分的后部邻近;基板,所述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安置在所述基板上;室外热交换器,所述室外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室外部分的后部;和冷却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室外风机,其中冷凝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上的水被排出到室外侧的基板上,所述室外风机的一部分浸在所述基板上的冷凝水中,以将所述冷凝水朝向所述室外热交换器驱散,并且所述通风管道布置偏向于在所述间隔壁的左/右方向上远离所述室外风机的一侧。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空调, 其中所述鼓风机是横流式风机。
全文摘要
一种空调,具有外壳20,其具有空气入口21和空气出口22;加热器53,其设置在外壳20中并且加热已经通过空气入口21流入到外壳20中的空气;保持件54和55,其保持加热器53并且安装到外壳20;以及间隔件59,其与加热器53接触并且设置在保持件54和55与加热器53之间。间隔件59的耐热性和阻燃性中的至少一个比保持件54和55的高。
文档编号F24F12/00GK101813341SQ20091020543
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4日
发明者上前博一, 内田敬介, 冈孝纪, 瀬津道生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