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及其节流消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2695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及其节流消音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空调及其节流消音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空调中,采用毛细管作为节流元件进行节流,但由于管道直径变小使液体的流速加大,因而会出现喷射液体的噪音。若将节流元件安装在空调室内侧,则会有明显的液流噪声,使空调的舒适性变差;因而,为解决此问题,选择将节流元件安装于空调室外侧;但是,若将节流元件安装于空调室外侧,在空调制冷时,冷媒节流后属于气液两相态, 故在冷媒输送的过程中,沿程阻力高于纯液态输送,会降低系统制冷性能,增加空调功耗。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及其节流消音器,所述节流消音器不仅具有节流分流的作用,且噪音低,满足安装于空调室内侧的要求,从而降低空调的功耗。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节流消音器,其包括有消声管、分别与所述消声管连接的进口管、出口管、阀座及节流阀芯,所述节流阀芯设有节流通孔,所述节流阀芯的外周设有冷媒流道,所述进口管的在靠近其出口端的内壁上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阀座与所述进口管的出口端连接,所述节流阀芯置于所述阀座与所述限位结构形成的空腔内,且该空腔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节流阀芯的轴向长度,所述节流阀芯塞住或打开所述阀座的进口端。当冷媒从所述进口管进入所述消声管时,由于冷媒具有一定的压力,将所述节流阀芯推至所述阀座处,而塞住所述阀座的进口端,使冷媒从所述节流通孔进入所述出口管, 起到冷媒节流及降低噪声的作用;而当冷媒从所述出口管进入所述消声管时,由于冷媒的压力,促使所述节流阀芯与所述阀座的进口端脱离,冷媒从所述节流阀芯的冷媒流道进入所述进口管,冷媒不受节流影响,直接通过进入所述进口管。优选的是,所述节流阀芯包括本体、配合端及至少三条凸棱,所述凸棱设于所述本体上,并沿所述本体的轴线方向分布,所述配合端的末端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节流通孔连通所述配合端和所述本体,相邻两条所述凸棱与所述本体形成冷媒流道。为了能够使所述节流阀芯在冷媒压力的作用下,所述节流阀芯能够塞于所述阀座的进口端处,所述配合端的形状为圆台,所述配合端的上底面的直径小于所述阀座进口端的直径,所述配合端的下底面的直径大于所述阀座进口端的直径,且所述配合端的下底面与所述本体连接。优选的是,所述阀座上设有多个流通孔。优选的是,所述节流消音器还包括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与所述进口管的出口端连接,并包围于所述阀座的外周。优选的是,所述限位结构为环设于所述进口管管壁的凹槽。优选的是,所述节流消音器还包括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固定于所述限位结构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所述空调包括有室内侧、室外侧及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节流消音器,所述室内侧包括有换热器,所述节流消音器安装于室内侧,所述节流消音器的进口管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室外侧连接,所述节流消音器的出口管与所述室内侧的换热器连接。本实用新型空调及其节流消音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节流阀芯与阀座的配合,改变冷媒的流动流道,降低冷媒流动的噪音,使节流消音器可以安装于空调的室内侧,从而降低冷媒在输送的过程中的阻力,降低空调的功耗,提高空调的性能;另一方面,在多流路换热器上,通过多个所述节流消音器的组合,可对各流路进行冷媒流量的微调,起使各流路冷媒流量均衡,从而提高空调制冷系统的性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节流消音器的剖视图一,其中,冷媒从进口管进入消音腔体;图2为本实用新型节流消音器的剖视图二,其中,冷媒从出口管进入消音腔体;图3本节流阀芯的立体图;图4为节流阀芯的后视图;图5为节流阀芯的前视图;图6为节流阀芯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或图2所示,节流消音器10包括有消声管1,分别与所述消声管1连接的进口管2及出口管7,节流阀芯4及阀座5,所述节流阀芯4设有节流通孔44,所述节流阀芯4 的外周设有冷媒流道45,所述进口管2的内壁设有限位结构21,所述阀座5与所述进口管 2的出口端连接,所述节流阀芯4置于所述阀座5与所述限位结构21形成的空腔22内,且该空腔22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节流阀芯4的轴向长度,使所述节流阀芯4能够在该空腔22 内滑动,从而使所述节流阀芯4塞住或打开所述阀座5的进口端。如图3至图6所示,所述节流阀芯4包括本体41、配合端42及至少三条凸棱43, 所述凸棱43设于所述本体41上,并沿所述本体41的轴线方向分布,所述配合端42的末端与所述本体41连接,所述节流通孔44连通所述配合端42和所述本体42,相邻两条所述凸棱43与所述本体41形成冷媒流道45。当媒从所述出口管7端进入,所述节流阀芯4打开所述阀座5的进口端时,冷媒能够沿所述冷媒流道45流动。当所述节流阀芯4遇到冷媒的压力在所述空腔22内滑动时,所述凸棱43起到滑动的作用,且当所述凸棱43碰触到所述限位结构21时,所述节流阀芯4停止滑动。为了能够使所述节流阀芯4能够塞住所述所述阀座5的进口端,所述配合端42的形状为圆台,所述配合端42的上底面的直径小于所述阀座5进口端的直径,所述配合端42 的下底面的直径大于所述阀座5进口端的直径,且所述配合端42的下底面与所述本体41 连接。所述阀座5的形状为与所述消声管1配合的圆柱,所述阀座5的周壁上设有多个流通孔51,所述进口管2的出口端连接有所述第一过滤网6,且所述第一过滤网6包围于所述阀座5的外周。所述限位结构21处固定有第二过滤网3,所述第二过滤网3的设置方式已属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再赘述。优选的是,所述限位结构21为环设于所述进口管2管壁的凹槽。本实用新型空调,所述空调包括有室内侧、室外侧及节流消音器10,所述节流消音器10安装于室内侧,所述节流消音器10的进口管2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室外侧连接,所述节流消音器10的出口管7与所述室内侧的换热器连接。当冷媒从所述进口管2进入所述消声管1时,所述节流阀芯4受到冷媒的压力,所述节流阀芯4沿其轴线方向所述阀座5的进口端方向滑动(如图1箭头所示方向),使所述配合端42的斜面塞入所述阀座5的进口端,而将所述阀座5的进口端封闭,所述冷媒通过所述节流通孔44进入所述阀座5内,再从所述阀座5的流通孔51及出口端通过所述第一过滤网6进入所述消声管1内,之后再通过所述出口管7流出进入空调室内侧的换热器内。 当冷媒从所述出口管7进入所述消声管1 (如图2箭头所示方向)时,经过所述第一过滤网 6及所述阀座5的出口端及所述流通孔51而进入所述进口管2的出口端处,由于冷媒的压力,将所述节流阀芯4向右推至所述限位结构21处,因而冷媒通过设置于所述节流阀芯4 上的冷媒流道45,通过所述第二过滤网3进入所述进口管2内,之后再通过连接管进入空调的室外侧。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节流消音器,其包括有消声管,及分别与所述消声管连接的进口管、出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消音器还包括有阀座及节流阀芯,所述节流阀芯设有节流通孔,所述节流阀芯的外周设有冷媒流道,所述进口管的在靠近其出口端的内壁上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阀座与所述进口管的出口端连接,所述节流阀芯置于所述阀座与所述限位结构形成的空腔内,且该空腔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节流阀芯的轴向长度,所述节流阀芯塞住或打开所述阀座的进口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流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阀芯包括本体、配合端及至少三条凸棱,所述配合端的末端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凸棱设于所述本体上,并沿所述本体的轴线方向分布,所述节流通孔连通所述配合端和所述本体,相邻两条所述凸棱与所述本体形成冷媒流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流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端的形状为圆台,所述配合端的上底面直径小于所述阀座进口端的直径,所述配合端的下底面的直径大于所述阀座进口端的直径,且所述配合端的下底面与所述本体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流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上设有多个流通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流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消音器还包括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与所述进口管的出口端连接,并包围于所述阀座的外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流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环设于所述进口管管壁的凹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流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消音器还包括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固定于所述限位结构处。
8.—种空调,其包括有室内侧及室外侧,所述室内侧包括有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节流消音器,所述节流消音器安装于室内侧,所述节流消音器的进口管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室外侧连接,所述节流消音器的出口管与所述室内侧的换热器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及其节流消音器,所述节流消音器包括有消声管、分别与所述消声管连接的进口管、出口管、阀座及节流阀芯,所述节流阀芯设有节流通孔,所述节流阀芯的外周设有冷媒流道,所述进口管的在靠近其出口端的内壁上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阀座与所述进口管的出口端连接,所述节流阀芯置于所述阀座与所述限位结构形成的空腔内,且该空腔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节流阀。所述节流消音器噪音低,能够安装于空调的室内侧,满足安装于空调室内侧的要求,从而降低空调的功耗。
文档编号F24F13/24GK202133198SQ201120236338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6日
发明者曹泽标, 田云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