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湿用过滤片及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22744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加湿用过滤片及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湿用过滤片及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
背景技术
作为加湿装置中使用的加湿用过滤片,有将具有吸水性的片状加湿用过滤片的一部分浸溃于水槽中,利用毛细管现象吸入水,通过通入干燥空气而得到加湿空气的加湿用过滤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但是,就利用毛细管现象吸入水的方式的加湿用过滤片而言,存在以下课题若所供给的水中的含有硅、钙、镁等元素的化合物形成水垢附着于加湿用过滤片,则吸入水的效果降低,加湿性能降低。·为解决这样的课题,提出了在吸水性低的发泡状底材上担载亲水性的无机化合物而成,即使附着水垢加湿性能也难以降低的加湿用过滤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另外,还提出了以下加湿用过滤片在相同的吸水性低的过滤片底材表层部设置适当的空隙,通过使该空隙保持水来改良加湿性能(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此外,提出了过滤片底材为使用树脂板或金属板制备的圆板状或环板状过滤片底材的加湿用过滤片,将多片该加湿用过滤片层压而成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设置于加湿装置中。这样,通过将加湿用过滤片的下部浸溃于水槽中来润湿加湿用过滤片,然后,进行旋转,水从与干燥空气接触的加湿用过滤片气化,得到加湿空气。作为这种圆板状过滤片底材的加湿用过滤片,由于即使附着水垢也可简单地清除洗涤,所以近年来制造量正在增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Γιο)。在构成该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的加湿用过滤片中,以增加加湿量为目的,研究了防止相互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的接触的方法、使水易从水槽中汲出的方法、使空气易于流动的方法等。例如,专利文献4中记载的加湿用过滤片为合成树脂制圆板状底材,在其表面形成有高度为Imm左右的圆形突起部作为隔离物。专利文献5中记载的加湿用过滤片也为合成树脂制圆板状底材。记载有在该底材的两面安装有半圆弧状的肋拱和与该肋拱相同高度的轴承片(軸受片),该肋拱与轴承片发挥作为隔离物的作用。专利文献6中记载的加湿用过滤片为环状板底材,在圆周方向形成有隔开相等间隔地排列从而作为整体形成环状的多个单位形状(肋拱、突条等)。这些单位形状在向圆周方向移动每一上述间隔时,以及将前面和后面反转时,作为整体具有对称性。记载有因而专利文献6的加湿用过滤片因前面和后面的各自的整体形状即使向圆周方向移动每一上述间隔或将前面和后面反转也不发生变化,而具有在拆卸清洗时,可不用介意方向而简单地组装的优点。专利文献7中记载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准备与加湿用过滤片分离的隔离物,配置于各过滤片间。记载有这样通过将加湿用过滤片与隔离物分离,而具有清扫或维修容易,保持清洁的优点。专利文献8中记载有沿圆周设置切开部的加湿用过滤片,记载有当通过暖风时,由于水在该切开部的前端蒸发,所以加湿用过滤片的蒸发量增加,具有可提高加湿装置的能力的优点。专利文献9中记载有在将形成有多个贯通孔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而成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中,空气流经由多个贯通孔从加湿用过滤片的表里两面流过,从而获得在可降低用以驱动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的动力的同时,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加湿能力的优点。另夕卜,专利文献9中记载有通过在外周缘部设置突起部,在中心部设置与突起部相同高度的轴承部来维持加湿用过滤片间的间隙的方法。专利文献10中记载有在中心部具有开口部的过滤片底材中,在该开口部的周围设置级差,作为隔离物使用。但是,专利文献Γ10中记载的加湿用过滤片普遍使用厚度为Imm以上的树脂制或金属制厚板,使用过滤片底材来制备,因而存在若层压多片,则形成大型且重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的问题。为实现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的轻量化,需要使用轻量的薄膜状过滤片底材层压加 湿用过滤片。使用膜状过滤片底材,根据专利文献Γιο中记载的方法设置肋拱、轴承片等突起部,切开部,级差,贯通孔等时,由于过滤片底材本身无刚性(〕^ ),所以存在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之间因水的表面张力而接触,使得风难以通过,加湿量降低的问题。另外,如专利文献10所记载,就包含树脂板的加湿用过滤片而言,为提高加湿量而实施亲水化处理。包含树脂板的加湿用过滤片普遍在通过使用模具的注射成型等手段制备圆板状过滤片底材后,通过浸溃法等实施亲水化处理,但将该方法应用于膜状过滤片底材时,存在因过滤片底材的强度小而产生过滤片底材弯折、形成损伤等与破损有关的问题的情况。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第2514145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5-315554号公报 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7-198685号公报 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2009-299950号公报 专利文献5 :日本特开2006-329532号公报 专利文献6 :日本特开2010-7885号公报 专利文献7 :日本特开2008-180397号公报 专利文献8 :日本实开平7-12832号公报 专利文献9 :日本特开2007-57188号公报 专利文献10 :国际公开第2009/063884号小册子。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如下加湿用过滤片和将加湿用过滤片层压而成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所述加湿用过滤片即使使用轻量的薄膜状过滤片底材,也可确保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之间的间隙,加湿量不降低,而且制备工序中的过滤片底材破损问题少。解决课题的手段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如下所示。(I)加湿用过滤片,所述加湿用过滤片在过滤片底材上设置有多个突起部而成,将多片层压作为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通过挤压底材的一部分形成。(2)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在将(I)中记载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而成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中,以不彼此重叠的方式设置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的突起部。(3) (2)中记载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其中,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的突起部设置于彼此不同的位置。(4) (3)中记载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其中,所述层压体将在圆周方向上偏离(90/N)°的位置设置有突起部的N种(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加湿用过滤片依次层压 。(5) (2Γ(4)的任一项中记载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其中,加湿用过滤片上设置有定位用标志。(6) (2Γ(5)的任一项中记载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其中,加湿用过滤片的中心部设置有穿轴用的孔。(7) (4)中记载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其中,加湿用过滤片的中心部设置有穿轴用的孔,使所述孔在圆周方向上旋转(90/Ν)°时的形状与旋转前孔的形状不全等。(8) (2) (7)的任一项中记载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其中,所述层压体以如下方式将加湿用过滤片层压而成仅在一面形成有加湿用过滤片的突起部,并且所述突起部朝向同一方向。(9) (I)中记载的加湿用过滤片,其中,突起部中存在具有比突起部的最下部的宽度长的宽度的区域。(10) (I)中记载的加湿用过滤片,其中,突起部通过切开底材的一部分并利用挤压将切开部的一部分弯折来形成,突起部中存在具有比折线长度长的宽度的区域。(11)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所述层压体将(9)或(10)中记载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而成。(12) (2)中记载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其中,突起部的加湿用过滤片的半径方向的长度> 突起部的圆周方向的长度,并且突起部的加湿用过滤片的半径方向的长度 <加湿用过滤片的半径。(13) (2)中记载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其中,加湿用过滤片上存在多个用以通过空气的孔。(14) (2)中记载的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其中,加湿用过滤片的外周部的形状在圆周方向上为凹凸状。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I)为加湿用过滤片,所述加湿用过滤片在过滤片底材上设置有多个突起部而成,将多片层压作为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通过挤压底材的一部分形成。由于突起部通过挤压底材而形成,所以可廉价且简易地制备突起部。另外,现有包含树脂板的加湿用过滤片普遍在通过使用模具的注射成型等手段制备圆板状过滤片底材后,通过浸溃法等实施亲水化处理,但将该方法应用于膜状过滤片底材时,因过滤片底材的强度小而产生过滤片底材破损的问题。根据本发明(I),由于在由实施过亲水化处理的大尺寸(広幅長尺)膜切出所希望形状的过滤片底材后,通过挤压形成突起部即可,所以能够过滤片底材不破损地制备加湿用过滤片。本发明(2)的特征在于,在将具备通过挤压过滤片底材的一部分形成的多个突起部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而成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中,以不彼此重叠的方式设置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的突起部。在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中,为防止加湿用过滤片相互间的接触,通常在过滤片底材上配备突起部作为隔离物,当通过挤压配备突起部时,突起部的凸出部进入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的凹陷部,产生无法确保加湿用过滤片间的间隙的问题。特别是膜状过滤片底材的情况下,由于无刚性,所以易发生此问题。根据本发明(2),在将多片具备多个突起部的加湿过滤片层压时,由于以不彼此重叠的方式设置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的突起部,所以突起部的凸起部不进入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的凹陷部,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之间不重叠,因此可不闭塞风通过的间隙而输出稳定的加湿量。本发明(3)的特征在于,在将多片具备多个突起部的加湿过滤片层压时,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的突起部设置于彼此不同的位置。所以,突起部的凸出部不进入邻接的加湿 用过滤片的凹陷部,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之间不重叠,因此可不闭塞风通过的间隙而输出稳定的加湿量。在本发明⑷中,通过将在圆周方向上偏离(90/N)°的位置设置有突起部的N种(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加湿用过滤片依次层压,突起部的凸出部不进入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的凹陷部,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之间确实地不重叠,因此可不闭塞风通过的间隙而输出稳定的加湿量。在本发明(2Γ(4)中,就在加湿用过滤片上设置定位用标志而成的本发明(5)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而言,可以不使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间的突起部重叠的方式而简单地层压,可不闭塞风通过的间隙而输出稳定的加湿量。在本发明(2) (5)中,就在加湿用过滤片的中心部设置穿轴用的孔而成的本发明
(6)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而言,能够不偏移地层压加湿用过滤片。在本发明(4)中,在加湿用过滤片的中心部设置穿轴用的孔,在以使该孔在圆周方向上旋转(90/Ν)°时的形状与旋转前孔的形状不全等为特征的本发明(7)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中,由于在层压加湿用过滤时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间的突起部不容易重叠,所以可不闭塞风通过的间隙而输出稳定的加湿量。在本发明(2) (7)中,以如下方式将加湿用过滤片层压而成的本发明⑶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在层压时能够不出错而层压仅在一面形成有加湿用过滤片的突起部,并且所述突起部朝向同一方向。在本发明(I)中,在该突起部中存在具有比最下部的宽度长的宽度的区域的本发明(9)的加湿用过滤片中,邻接的过滤片底材间的突起部不重叠。另外,在本发明(I)中,在突起部通过切开底材的一部分并利用挤压将切开部的一部分弯折来形成,突起部中存在具有比折线长度长的宽度的区域的本发明(10)的加湿用过滤片中,邻接的过滤片底材间的突起部也不重叠。因此,将多片本发明(9)或(10)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而成的本发明(11)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可不闭塞风通过的间隙而输出稳定的加湿量。在本发明(2)中,在突起部的加湿用过滤片的半径方向的长度>突起部的圆周方向的长度,并且突起部的加湿用过滤片的半径方向的长度<加湿用过滤片的半径的本发明
(12)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中,以如下方式设置突起部突起部的形状为椭圆状、长方形等,其长轴与加湿用过滤片的半径方向平行。这样形状的突起部有效地改变风的流动,可充分流通至风难以流动的部分,可增加加湿量。在本发明(2)中,在过滤片底材上开设多个用以通过空气的孔的本发明(13)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中,风能够通过过滤片底材间,通过增加风的滞留时间,可增加加湿量。在本发明⑵中,在将过滤片底材的外周部的形状制成凹凸状的本发明(14)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中,过滤片底材的侧面部的面积增加,可增加加湿量。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即使在使用膜状的薄且轻的过滤片底材时,仍可得到在制备工序中过滤片底材不破损,而且邻接的过滤片底材间的突起部不重叠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所以将本发明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而成的本发明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可输出稳定的加湿量。另外,还具有在洗涤后也可简单地层压,不费工夫的效果。


[图I]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加湿用过滤片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平面图。[图2]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加湿用过滤片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平面图。[图3]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加湿用过滤片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平面图。[图4]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加湿用过滤片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平面图。[图5]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加湿用过滤片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平面图。[图6]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加湿用过滤片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平面图。[图7]图I的虚线XY中的突起部的示意截面图。[图8]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加湿用过滤片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平面图。[图9]图8的虚线ST中的突起部的示意截面图。[图10]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加湿用过滤片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平面图。[图11]突起部的放大图。[图12]突起部的放大图。[图13]表示将加湿用过滤片浸溃于水槽中,在旋转方向上旋转时的风的流动的示意图。[图14]表示将加湿用过滤片浸溃于水槽中,在旋转方向上旋转时的风的流动的示意图。[图15]表示将加湿用过滤片浸溃于水槽中,在旋转方向上旋转时的风的流动的示意图。[图16]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加湿用过滤片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平面图。[图17]表示将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浸溃于水槽中使其旋转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图18]表示本发明以外(比较例I)的加湿用过滤片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平面图。[图19]图18的虚线UV下的示意截面图。[图20]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实施例7所涉及的加湿用过滤片的示意图和用虚线XY切断突起部的截面图。
[图21]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实施例8所涉及的加湿用过滤片的图。[图22]本发明的实施例9所涉及的突起部的截面图和从上方观察的图。[图23]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实施例10所涉及的突起部的图。实施发明的最佳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加湿用过滤片及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进行具体说明。作为过滤片底材,可所以树脂制的板、膜,不锈钢或铝等金属制的板、膜等。优选使用非发泡状的树脂制的板、膜,以使得能够在亲水处理后形成水膜,进而能够抑制水垢的附着。过滤片底材中使用的树脂无特殊限定,例如可列举出聚苯乙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等芳族类树脂,丙烯腈-苯乙烯树脂(AS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树脂)、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树脂(MS树脂)等苯乙烯类树脂,丙烯腈-丁二烯树脂(AB树脂)等丁二烯类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PM(M) A树脂)等(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等聚烯烃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等。通过使过滤片底材的厚度变薄,加湿用过滤片及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的小型化和轻量化成为可能。因此,作为过滤片底材,更优选使用膜。过滤片底材的厚度无特殊限定,但优选为50 1000 μ m,更优选为50 500 μ m,进一步优选为200 500 μ m。若过滤片底材的厚度低于优选的范围,则有引起过滤片底材变形或破损之虞。另一方面,若过滤片底材的厚度超过优选的范围,则在加湿装置内单位容积下可容纳的加湿用过滤片片数减少,所以有无法获得足够的加湿性能之虞。另外,从重量或成本的方面出发也优选为上述范围内。作为突起部的手段,使用挤压过滤片底材的一部分的方法。作为此挤压的方法,可列举出仅通过挤压形成突起部方法;将过滤片底材的一部分切开,通过挤压,相对于过滤片底材在垂直或倾斜方向弯折的方法等。与在切开过滤片的一部分后进行挤压的方法相比,优选仅通过挤压形成突起部的方法,这是由于可廉价且简易地形成突起部,而且无切开部的一方难以弓I起过滤片底材的破损的缘故。突起部的高度优选为O. 5^3. Omm,更优选为I. (Γ2. 0mm。若突起部的高度低于优选的范围,则无法充分确保加湿用过滤片间的间隙,使得风难以通过,有无法输出加湿量之虞。另一方面,若突起部的高度超过优选的范围,则在加湿装置内单位容积下可容纳的加湿用过滤片片数减少,所以有无法获得足够的加湿性能之虞。需说明的是,突起部的数量、宽度无限定,可根据加湿用过滤片的大小任意确定。在将加湿用过滤片层压而成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中,当以不彼此重叠的方式设置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的突起部时,突起部的凸出部不进入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的凹陷部,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不彼此重叠,所以可不闭塞风通过的间隙而输出稳定的加湿量。为使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的突起部不彼此重叠,例如可将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的突起部设置于彼此不同的位置。作为具体实例,在将在圆周方向上偏离(90/N)°的位置设置有突起部的N种(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加湿用过滤片依次层压而成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中,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的突起部不重叠,可存在于彼此不同的位置。图f 4为表示在过滤片底材10上设置有穿轴用的孔2和多个突起部3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加湿用过滤片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平面图。图I为依次示出在N = 2的情况下,在圆周方向上偏离(90/2)° =45°的位置设置有突起部3的2种加湿用过滤片的示意平面图。当依次层压2种加湿用过滤片IA和IB时,由于加湿用过滤片IA和IB各自的突起部3不重叠,可不闭塞风通过的间隙而输出稳定的加湿量。图2为依次示出N =3的情况的加湿用过滤片的示意平面图,图3为依次示出N = 6的情况的加湿用过滤片的示意平面图。作为其它的具体实例,如图4所示,加湿用过滤片IC的突起部3与加湿用过滤片ID的突起部3分别设置成半径不同的圆周状,在邻接的情况下也可使彼此的突起部3不重叠。优选在加湿用过滤片上设置穿轴用的孔或定位用标志。若设置穿轴用的孔,则可不偏移地层压加湿用过滤片。图5和6为依次示出N = 2,在圆周方向上偏离(90/2)° =45°的位置设置有突起部3的2种加湿用过滤片的示意平面图。穿轴用的孔的形状无特殊限定,但如图5的(I)那样的在穿轴用的孔为正圆的情况下,当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旋转时,加湿用过滤片也转动,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存在重叠的可能性。因此,优选穿轴用的孔的形状不为正圆。例如,如图5的(II)那样的在穿轴用的孔为正八边形的情况下,当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旋转时,加湿用过滤片不转动,所以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在旋转过程中不重叠,故优选。但是,如N = 2时的正八边形,在圆周方向上旋转(90/N)°前后穿轴用的孔的形状全等的情况下,当在加湿用过滤片上穿过轴进行层压时,存在加湿用过滤片旋转或穿过时的方向错误从而导致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的突起部罕见地重叠的情况。因此,如图
6(I)的加湿用过滤片,优选设置定位用标志11,或如图6 (Ι Γ( ν),优选使在圆周方向上旋转(90/Ν)°前后穿轴用的孔的形状不全等。定位用标志可通过印刷设置还可通过加入刻痕设置。在印刷的情况下,可仅设置于过滤片底材的单面还可设置于两面。如图I所示的加湿用过滤片为通过挤压设置突起部3的实例,突起部3仅在过滤片底材10的单面形成。图7为图I的虚线XY下的突起部3的截面示意图。图8为突起部形成于过滤片底材10的两面的加湿用过滤片IE和1F,加湿用过滤片IE和IF的突起部圆周方向上偏离(90/2)°。图9为图8的虚线ST下的截面示意图。在突起部3Α (图8 :实线)的相反面通过挤压设置有突起部3Β (图8 :虚线)。这样,突起部可在过滤片底材的两面形成还可仅在单面形成,但由于加湿用过滤片的制备不费时,并且通过使该突起部朝向同一方向而可以在层压时不出错地层压,所以更优选突起部仅在单面形成的一方。仅通过挤压形成的突起部的形状并不特殊限定为圆柱状、三棱柱状等棱柱状、圆锥、三角锥等多角锥状、碗状等。但是,在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的突起部的位置相同的情况下,当突起部的最大宽度为突起部的最下部的宽度以下时,在层压加湿用过滤片的情况下,突起部进入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的凹陷部,加湿用过滤片间的间隙消失,使得风难以通过,加湿量降低。因此,通过使突起部的最大宽度大于突起部的最下部的宽度,即使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间的突起部的位置相同,仍使得突起部不彼此重叠,可确保加湿用过滤片间的间隙,可确保稳定的加湿量。在切开过滤片底材的一部分,相对于过滤片底材在垂直或倾斜方向弯折的方法中,突起部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圆弧状、角状等。但是,例如当切开正三角形的两边,将底边相对于过滤片底材弯折成90°时,若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的突起部的位置相同,则突起部进入邻接的过滤片底材的凹口部,过滤片底材间的间隙消失,使得风难以通过,加湿量降低。因此,通过具有比折线宽度长的宽度的区域存在于突起部,即使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间的突起部的位置相同,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的突起部也不会进入存在于加湿用过滤片的突起部的凹口部,可确保底材间的间隙,可提供稳定的加湿量。突起部的形状如上所述无特殊限定,但可为“突起部的加湿用过滤片的半径方向的长度 > 突起部的圆周方向的长度,并且突起部的加湿用过滤片的半径方向的长度 < 加湿用过滤片的半径”的形状。图10为表示过滤片底材10上设置有穿轴用的孔2和多个突起部3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加湿用过滤片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平面图。图11为图10的突起部3的放大图,符号A为“突起部的加湿用过滤片的半径方向的长度”,符号B为“突起部的圆周方向的长度”。作为“突起部的加湿用过滤片的半径方向的长度>突起部的圆周方向的长度,并且突起部的加湿用过滤片的半径方向的长度<加湿用过滤片的半径的突起部”具体形状,可列举出如图11所示的圆角长方形、如图12所示的长方形、椭圆形等细长的形状。图13为表示将设置有碗状突起部的加湿用过滤片浸溃于水槽20中,在旋转方向
22上旋转时的风的流动23的示意图,风基本不与突起部3碰撞而直接流动。与之相对的是,如图14,若使设置有细长形状的突起部3的加湿用过滤片旋转,则由于突起部3使进入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内的风的方向变更为向下,所以可使风通过以前风难以流入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下部,可增加加湿量。图15为表示将存在多个用以通过空气的穴7的加湿用过滤片浸溃于水槽20中,在旋转方向22上旋转时的风的流动23的示意图。由于存在用以通过空气的穴7,使得风穿过该穴7,从而能够通过过滤片底材间,风的滞留时间增加,由此可增加加湿量。用以通过空气的穴7可设置于过滤片底材10中的任一处,但由于为不使该穴7润湿而常优选位于水面21上的一方,所以优选设置于过滤片底材10的中部附近。过滤片底材的形状可列举出圆形、多边形、星形、波浪形等,若在加湿装置内于旋转时可旋转,则形状无特殊限定,也可为无规则形状。但是,将过滤片底材的外周形状制成凹凸状,形成星形或波浪形(图16)等时,过滤片底材外侧的截面积相对于与圆形相比时增力口,因而水润湿的面积增加,所以得到可增加加湿量的效果。加湿用过滤片优选具有亲水性能。亲水性能是为了在加湿装置运转时于加湿用过滤片的表层形成水膜的目的而设置的,可提供稳定的加湿性能。亲水性能可通过使用亲水性原料作为过滤片底材的材料的方法、使过滤片底材表面粗糙化的方法、等离子体处理或电晕处理等放电处理、表面活性剂处理、接枝处理、设置亲水层的方法等赋予。其中,从耐久性优异的点出发而优选设置亲水层的方法。对亲水层进行说明。本发明的亲水层的亲水性优异,是为了在加湿装置运转时在加湿用过滤片的表层形成均匀的水膜的目的而设置的。亲水层中优选含有微粒。微粒可为有机微粒或无机微粒。就微粒内部的空穴而言,可为内部不具有空穴的微粒、中空微粒、具有开口的中空微粒、多孔微粒等任一类型。作为有机微粒的具体实例,可列举出聚苯乙烯类微粒、苯乙烯-丙烯酸类微粒、苯乙烯-丁二烯类微粒、丙烯酸酯类微粒、聚酰胺类微粒等。可以为在微粒的表面部分与芯处的组成不同的所谓芯壳型微粒。作为无机微粒的具体实例,可列举出高岭土、滑石粉、硫酸钙、硫酸钡、二氧化钛、氧化锌、硫化锌、碳酸锌、缎光白、硅酸铝、硅藻土、煅烧硅藻土、硅酸钙、硅酸镁、锌钡白、沸石、多水高岭土、碳酸镁、氢氧化镁等,但为提高亲水性而优选使用硅胶、胶体氧化硅、气相法氧化硅、湿法氧化硅、氧化铝、胶体氧化铝、氢氧化铝。也可并用2种以上的微粒。
微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优选为10ηπΓ8. O μ m。体积平均粒径不足IOnm的微粒难以制备。另外,为不超过之后说明的亲水层的优选厚度的上限值,体积平均粒径优选为8. Ομπι以下。为防止微粒的剥落或提高粘接性,优选使亲水层中含有粘接剂。作为粘接剂,例如可使用聚乙烯醇树脂、聚氨酯树脂、聚乙烯树脂、聚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环氧树脂、醋酸乙烯酯树脂、聚丙烯酸树脂、聚丙烯酸酯树脂、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树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醋酸乙烯酯-丙烯酸共聚物树脂、乙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3元共聚物树脂等,但更优选难以水解或膨润的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树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树月旨、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3元共聚物树脂、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树脂、甲基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树脂。另外,也可并用2种以上的粘接剂。在亲水层中,微粒/粘接剂的比例(质量基准)优选为90/10 30/70,进一步优选为80/20 50/50。若粘接剂比例高于30/70,则亲水层中含有的微粒的比例减少,过滤片的加湿性能有降低之虞。另外,若粘接剂比例低于90/10,则亲水层中的微粒有剥落之虞。
另外,在不损害亲水层的效果的范围内,也可含有抗菌剂、防霉剂、除臭剂、催化剂之类的功能性添加剂。为制备亲水层,最好首先准备亲水层用涂布液。另外,也可根据需要作为溶液或分散液在亲水层用涂布液中含有亲水层中含有的功能性添加剂。亲水层例如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通过凹印辊涂布亲水层用涂布液,在涂布后干燥而获得。根据该方法可在两面同时获得亲水层。也可将浸溃、取出、干燥的一系列工序重复数次。亲水层的厚度优选为O. 5^8. O μ m。若亲水层的厚度低于O. 5 μ m,则亲水层表面的亲水性降低,有加湿性能降低之虞。另一方面,即使设置超过8. O μ m的亲水层,不仅无法期待进一步提高加湿性能,而且亲水层中随着时间经过而附着的水垢增多,有抑制亲水性之虞。亲水层用涂布液中也可使用表面活性剂。作为表面活性剂,例如可含有羧酸类、磺酸类、硫酸酯类、高级醇类、甘油脂肪酸酯类、聚氧乙烯烷基醚类、脂肪酸聚乙二醇酯类、炔二醇类表面活性剂等。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可在考虑微粒或粘接剂的原料或离子性等的同时适宜选择。另外,为提高亲水层的强度,优选使亲水层用涂布液中含有交联剂。作为交联剂,可使用醛类化合物、酮类化合物、三嗪类化合物、碳化二亚胺类化合物、环氧类化合物、异氰酸酯类化合物、三聚氰胺类化合物等目前公知的交联剂。特别是当亲水层中使用无机微粒时可优选使用有机硅化合物(例如硅烷偶联剂)。作为硅烷偶联剂的具体实例,例如可列举出稀丙基二甲氧基娃烧、稀丙基二乙氧基娃烧、~■乙氧基甲基乙稀基娃烧、3-环氧丙氧基丙基二乙氧基娃烧之类的稀丙基娃烧化合物,3_缩水甘油基氧丙基(_■甲氧基)甲基娃烧、二乙氧基(3-缩水甘油基氧丙基)甲基硅烷之类的环氧基硅烷化合物,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娃烧、3_氛基丙基二甲氧基甲基娃烧、3_氛基丙基二乙氧基甲基娃烧、3_(2_氛基乙基氛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之类的氨基硅烷化合物等。但是,在本发明中优选使用的硅烷偶联剂并不限定于这些具体实例。需说明的是,就本发明而言,在设置亲水层的情况下,也可在亲水层与过滤片底材之间设置锚固层。锚固层介于过滤片底材与亲水层之间,提高过滤片底材与亲水层的粘接性。此外,由于亲水层本身的强度也因设有锚固层而提高,所以可长期维持高的加湿性能。
也可使锚固层中含有成膜性高分子。另外,在设置成膜性高分子的锚固层的情况下,以质量基准计,成膜性高分子的含有比例为30%以上,更优选为5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以上。优选的比例上限无特殊限定,锚固层可仅包含成膜性高分子。当不足优选的比例时,有锚固层与过滤片底材的粘接性变差之虞。
作为成膜性高分子的具体实例,例如可列举出聚乙烯醇树脂、聚氨酯树脂、聚乙烯树脂、聚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环氧树脂、醋酸乙烯酯树脂、聚丙烯酸树脂、丙烯酸酯树脂、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树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醋酸乙烯酯-丙烯酸共聚物树月旨、乙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3元共聚物树脂等。根据本发明的加湿用过滤片为长时间浸溃于水中的用途,更优选难以水解或膨润的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树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树脂、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3元共聚物树脂、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树脂、甲基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树脂。可将这些成膜性高分子分别单独使用或混合多种使用。另外,锚固层中也可在不抑制其效果的范围内含有在空气清洁过滤片或抗菌防霉片领域公知的抗菌剂、防霉剂、除臭剂、催化剂之类的功能性添加剂。为制备锚固层,最好首先制备锚固层用涂布液。锚固层中优选使用的成膜性高分子在多数情况下制成以水为介质的乳状液或分散液,用于锚固层涂布液。另外,当锚固层中根据需要含有功能性添加剂时,锚固层用涂布液中也可含有作为溶液或分散液的该功能性添加剂。锚固层例如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将过滤片底材浸溃于锚固层用涂布液中,取出干燥而获得的方法。根据该方法可在过滤片底材的两面同时设置锚固层。也可将浸溃、取出、干燥的一系列工序重复数次。锚固层的厚度优选为0.01 μ m以上20. Oym以下。当不足O. 01 μ m时,有无法获得作为锚固层所期待的效果之虞。另一方面,当超过20. O μ m时,有难以获得平坦表面的锚固层之虞。为了提高锚固层用涂布液对过滤片底材的涂布适应性,也可并用表面活性剂。作为表面活性剂,例如可含有羧酸类、磺酸类、硫酸酯类、高级醇类、甘油脂肪酸酯类、聚氧乙烯烷基醚类、脂肪酸聚乙二醇酯类、炔二醇类表面活性剂等。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由于考虑成膜性高分子的组成等,分别单独或多种组合使用,而可适宜选择。本发明的加湿用过滤片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由大尺寸膜通过冲孔加工制备所需形状的过滤片底材,通过挤压形成突起部。穿轴用的孔或用以通过空气的穴也可通过冲孔加工形成。亲水性能可赋予冲孔加工后的过滤片底材,但通过赋予冲孔加工前的大尺寸膜以亲水性能,可减少制备工序中的破损。另外,通过在赋予大尺寸膜以亲水性能后进行冲孔加工而获得的加湿用过滤片并未赋予外侧截面以亲水性能。若水附着于过滤片底材的外侧截面,则易与风一起发生水花飞溅,在加湿装置内析出水垢等,在加湿装置内易引起污染。未赋予外侧截面以亲水性能的加湿用过滤片因可抑制水花飞溅而优选。对本发明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的使用方法进行简单说明。若为加湿用过滤片供给水,则在各加湿用过滤片的表层形成均匀的水膜,此水气化将干燥空气加湿。为提高加湿性能,优选每单位容积填充大量的加湿用过滤片,优选采用以下方法以一定间隔层压加湿用过滤片而构成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使干燥空气通过加湿用过滤片间的间隙进行加湿。例如有以下方法以一定的间隔层压多个圆形的加湿用过滤片,构成圆筒形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对通过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加湿的方法的一个实例进行说明。将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6的一部分(例如在图17中使圆筒形横倒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6的底部)浸溃于水槽20内的水中。常采用以下方法在加湿装置(也称“加湿器”。)运转时以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的中心部为轴,在旋转方向22上旋转,水面21下供给的水在整个加湿用过滤片表面连续扩散而在水面21上与干燥空气接触,从而水气化以进行加湿的方法等。旋转轴通常相对于加湿用过滤片的最宽的面垂直。例如,若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为圆筒形,则连结各加湿用过滤片的圆的中心的线成为旋转轴。当在加湿用过滤片的中心作为穿轴用的孔2存在开口部时,通过将芯棒穿过穿轴用的孔2,使得所层压的加湿用过滤片可不偏移地层压,与此同时可将芯棒作为旋转轴使用。
实施例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地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实施例。需说明的是,以下份或%为质量基准。另外,水溶液或乳状液、分散液等的份数记载换算成固体成分质量的数值。 实施例I
(过滤片底材)
使用厚度为250 μ 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以下称“PET膜”)。(亲水层的涂布)
将下列材料用搅拌机混合,制备亲水层用涂布液。胶体氧化硅
(日产化学工业社制,商品名; 一子y ” % (注册商标)20, 20%液体)
70份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树脂
(JSR公司制,商品名3600H, 50%液体)
30份
娃烧偶联剂(3_氣基丙基_■甲氧基甲基娃烧)I份。在由附着有亲水层用涂布液的凹印辊转印于上述PET膜后,干燥,两面涂布厚度为3 μ m的未水层。(加湿用过滤片的制备)
对涂布有亲水层的PET膜实施圆形(直径为141_)冲孔加工,还在中心部通过冲孔加工形成开口部(16. ImmX 10. Imm)作为穿轴用的孔2。如图I所示,通过挤压仅在过滤片底材10的单面形成16个突起部3,各制备58片在圆周方向上偏离45°的位置设置有突起部的2种加湿用过滤片IA和1B。突起部为如图7所示的碗状,使突起部3的最下部的直径W为5. Omm,高度H为I. 5mm。得到的加湿用过滤片无弯折等缺陷。(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的制备)
依次层压2种加湿用过滤片IA和1B,制备层压全部116片加湿用过滤片而成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由于设置于加湿用过滤片上的高度为H的突起部3发挥隔离物的作用,所以若层压加湿用过滤片,则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间形成I. 5mm的间隙,使空气通过该间隙。另外,通过将芯棒穿过设置于加湿用过滤片中央部的开口部(穿轴用的孔)2,所层压的加湿用过滤片可不错位地固定。另外,由于穿轴用的孔在旋转45°前后并非全等的形状,所以可以突起部3不进入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的凹陷部的方式而简单地层压。实施例2
(加湿用过滤片的制备)
对涂布有实施例I中制备的亲水层的PET膜实施圆形(直径为141mm)冲孔加工,还在中心部通过冲孔加工形成开口部(16. ImmXlO. Imm)作为穿轴用的孔2。如图8所示,各制备58片通过挤压在过滤片底材上形成有16个突起部(碗状)的加湿用过滤片IE和1F。以实线表示的突起部3A和以虚线表示的突起部3B分别形成于过滤片底材10的相反面。另夕卜,加湿用过滤片IE和IF的突起部圆周方向上偏离45°。在突起部3A和3B中,使最下部的直径为5. 0mm,高度为I. 5mm。得到的加湿用过滤片无弯折等缺陷。
(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的制备)
依次层压在过滤片底材10的单面形成有突起部3A、在相反面形成有突起部3B的2种加湿用过滤片IE和1F,制备层压全部116片加湿用过滤片而成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与实施例I相比,需要花费在两面形成突起部的时间,在层压时需要里外面的确认操作,但由于突起部3A和3B发挥隔离物的作用,所以若层压加湿用过滤片,则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间具有I. 5_的间隙,使空气通过该间隙。另外,通过将芯棒穿过设置于加湿用过滤片中央部的开口部(穿轴用的孔)2,所层压的加湿用过滤片可不错位而固定。另外,可使突起部3A和3B不进入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的凹陷部而层压。实施例3
(加湿用过滤片的制备)
对涂布有实施例I中制备的亲水层的PET膜实施圆形(直径为141mm)冲孔加工,还在中心部通过冲孔加工形成开口部(16. ImmXlO. Imm)作为穿轴用的孔2。如图4所示,各制备58片通过挤压仅在过滤片底材10的单面形成有8个突起部3 (碗状)的加湿用过滤片IC和1D。加湿用过滤片IC的突起部3和加湿用过滤片D的突起部3分别设置成半径不同的圆周状,在邻接的情况下也可使彼此的突起部3不重叠。需说明的是,使突起部3的最下部的直径为5. 0mm,高度为I. 5mm。得到的加湿用过滤片无弯折等缺陷。(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的制备)
依次层压2种加湿用过滤片IC和1D,制备层压全部116片加湿用过滤片而成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由于设置于加湿用过滤片上的突起部3发挥隔离物的作用,所以若层压加湿用过滤片,则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间形成I. 5mm的间隙,使空气通过该间隙。另外,通过将芯棒穿过设置于加湿用过滤片中央部的开口部(穿轴用的孔)2,所层压的加湿用过滤片可不错位而固定。另外,可使突起部3不进入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的凹陷部而层压。实施例4
(加湿用过滤片的制备)
对涂布有实施例I中制备的亲水层的PET膜实施圆形(直径为141mm)冲孔加工,还在中心部通过冲孔加工形成开口部(直径为15. Omm的正圆)作为穿轴用的孔2。如图5 (I)所示,通过挤压仅在过滤片底材10的单面形成16个突起部3 (碗状),各制备58片在圆周方向上偏离45°的位置设置有突起部的2种加湿用过滤片。使突起部3的最下部的直径为5. Omm,高度为1.5mm。得到的加湿用过滤片无弯折等缺陷。
(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的制备)
依次层压2种加湿用过滤片,制备层压全部116片加湿用过滤片而成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由于设置于加湿用过滤片上的突起部3发挥隔离物的作用,所以若层压加湿用过滤片,则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间形成I. 5mm的间隙,使空气通过该间隙。另外,通过将芯棒穿过设置于加湿用过滤片中央部的开口部(穿轴用的孔)2,所层压的加湿用过滤片可不错位而固定,但由于穿轴用的孔2为正圆,所以为使突起部3不进入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的凹陷部,需要花费时间将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的突起部调整为偏离45°的状态。另外,在使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旋转时,部分加湿用过滤片在芯棒的四周转动,突起部3往往进入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的凹陷部。实施例5
(加湿用过滤片的制备) 对涂布有实施例I中制备的亲水层的PET膜实施圆形(直径为141mm)冲孔加工,还在中心部通过冲孔加工形成开口部(一边为5. 7mm的正八边形)作为穿轴用的孔2。如图6
(I)所示,通过挤压仅在过滤片底材10的单面形成16个突起部3 (碗状),各制备58片在圆周方向上偏离45°的位置设置有突起部的2种加湿用过滤片。使突起部3的最下部的直径为5. Omm,高度为I. 5_。另外,通过印刷在过滤片底材10的单侧设置定位用标志11(底边为5. 0_、高度为10. Omm的二等边三角形)。得到的加湿用过滤片无弯折等缺陷。(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的制备)
依次层压2种加湿用过滤片,制备层压全部116片加湿用过滤片而成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由于设置于加湿用过滤片上的突起部3发挥隔离物的作用,所以若层压加湿用过滤片,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间形成I. 5mm的间隙,使空气通过该间隙。另外,通过将芯棒穿过设置于加湿用过滤片中央部的开口部(穿轴用的孔)2,所层压的加湿用过滤片可不错位而固定。此外,通过以对准定位用标志11的方式进行层压,可使突起部3不进入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的凹陷部而简单地层压。另外,在使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旋转时,加湿用过滤片并不转动芯棒的四周。实施例6
(加湿用过滤片的制备)
对涂布有实施例I中制备的亲水层的PET膜实施圆形(直径为141mm)冲孔加工,还在中心部通过冲孔加工形成开口部(16. ImmXlO. Imm)作为穿轴用的孔2。如图I的IA所示,制备116片通过挤压仅在过滤片底材10的单面形成16个突起部3 (碗状)的I种加湿用过滤片。如图7所示,使突起部3的最下部的直径W为5. 0mm,高度T为I. 5mm。得到的加湿用过滤片无弯折等缺陷。(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的制备)
制备层压116片加湿用过滤片IA而成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加湿用过滤片虽然设置有突起部3,但存在进入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的凹陷部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无法发挥隔离物的作用,在加湿用过滤片间空气难以通过。比较例I
(加湿用过滤片的制备)
如图18所示,在圆形(厚度为250 μ m,直径为141mm)过滤片底材10的中心部仅形成I个高度为I. 5_、直径为30. Omm的凸出状突起部3,制备116片作为穿轴用的孔2通过冲孔加工形成有开口部(直径为15. Omm的正圆)的加湿用过滤片。图19为图18的虚线UV下的示意截面图。(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的制备)
制备层压116片加湿用过滤片而成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加湿用过滤片的中心部虽然设置有突起部3,但基本上所有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彼此因水的表面张力而相互贴附,在加湿用过滤片间空气难以通过。实施例7
(过滤片底材)
使用厚度为250μπι的PET膜。(锚固层用涂布液的制备)
在对39. 3份的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树脂(JSR公司制,商品名3600Η,50%液体)进行搅拌的同时,追加水制备固体成分浓度为39. 3%的锚固层用涂布液。(亲水层用涂布液的制备)
将下列材料用搅拌机混合,制备亲水层用涂布液。胶体氧化硅
(日产化学工业社制,商品名; 一子y ” % (注册商标)20, 20%液体)
70份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树脂
(JSR公司制,商品名3600H、50%液体)
30份
娃烧偶联剂(3_氣基丙基_■甲氧基甲基娃烧)I份。(加湿用过滤片的制备)
将上述PET膜浸溃于上述锚固层用涂布液中,在取出后干燥,在两面涂布厚度为I μ m的锚固层。将该锚固层涂布品浸溃于上述亲水层用涂布液中,在取出后干燥,在两面涂布厚度为3μπι的亲水层。对涂布有亲水层的PET膜实施圆形(直径为150mm)冲孔加工,亦通过冲孔加工形成中心部的开口部2 (10. OmmX 15. 0mm)。如图20 (IlA)所示,通过挤压形成4个突起部3,作为加湿用过滤片。在图20 (IlA)中,将用虚线XY切断的突起部3的截面图示出于图20 (IlB)中。在突起部中,使最下部的宽度为5. 0mm,最大宽度为9. 0mm,高度为I. 5mm。得到的加湿用过滤片无弯折等缺陷。(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的制备)
层压51片上述加湿用过滤片制备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由于设置于加湿用过滤片上的I. 5mm的突起部的高度发挥隔离物的作用,所以若层压加湿用过滤片,则加湿用过滤片间可形成I. 5mm的间隙,使空气通过该间隙。另外,通过将芯棒穿过设置于加湿用过滤片中央部的开口部,所层压的加湿用过滤片可不错位地固定。另外,可使突起部不进入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的凹陷部而简单地层压。实施例8
与实施例7同样制备加湿用过滤片,如图21所示,仅突起部4通过以下方法形成切开过滤片底材的一部分,沿折线通过挤压以相对于过滤片底材为90°的角度进行弯折。折线的长度为5. 0mm,突起部的最大宽度为10. 0mm,突起部的高度为I. 5mm。得到的加湿用过滤片无弯折等缺陷。通过弯折过滤片底材的一部分制备突起部,在加湿用过滤片上形成通风口,使得风易于通过,所以不仅可凭借少的风量输出加湿量,也可容易地制备突起部。另外,可使突起部不进入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的刻槽而简单地层压。实施例9
与实施例7同样制备加湿用过滤片,挤压底材的一部分形成4个突起部,作为加湿用过滤片。该突起部如图22所示,最上部具有凹陷,该凹陷的突起宽度为7. 0_,最下部的宽度为5. Omm,最大宽度为10. Omm,高度为I. 5_。得到的加湿用过滤片无弯折等缺陷。在层压该加湿用过滤片制备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时,除风易通过、突起部不进入所毗邻加湿用过滤片的凹陷部的效果外,由于通过上述凹陷的突起与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接触,与不存在凹陷的实施例7的情况相比,与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接触的面积增加,所以还可得到即使加湿用过滤片旋转,变形也少的效果。·
实施例10
与实施例8同样制备加湿用过滤片,仅突起部通过以下方法形成切开过滤片底材的一部分,沿折线以相对于底材为90°的角度通过挤压来进行弯折。该突起部如图23所示,折线的长度为5. 0mm,突起部的最大宽度为10. 0mm,高度为I. 5mm。通过弯折过滤片底材的一部分形成突起部,在过滤片底材上形成通风口,使得风易于通过,所以不仅可凭借少的风量输出加湿量,也可容易地制备突起部。另外,可使突起部不进入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的凹陷部而简单地层压。需说明的是,通过赋予突起部的形状以圆形,还可得到提高使用者的安全性的效果。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加湿用过滤片不仅在加湿装置中可优选使用,在使空气净化器等具有加湿功能的情况下也可优选使用。符号说明
IA加湿用过滤片(仅在过滤片底材的单面设置有突起部)
IB加湿用过滤片(与加湿用过滤片IA相比,在圆周方向上偏离45°的位置设置有突起部)
IC加湿用过滤片
ID加湿用过滤片(与加湿用过滤片IC邻接的情况下彼此的突起部不重叠)
IE加湿用过滤片(在过滤片底材的两面设置有突起部)
IF加湿用过滤片(与加湿用过滤片IE邻接的情况下彼此的突起部不重叠)
2穿轴用的孔(开口部)
3突起部 3A突起部
3B突起部(在与突起部3A的相反面形成)
4突起部(通过切开过滤片底材的一部分并挤压,从而弯折形成)
5突起部的折线 6过滤片层压体7用以通过空气的穴10过滤片底材
20水槽21水面
22表示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的旋转方向的箭头23表示风的流动的箭头 IlA加湿用过滤片(突起部通过挤压过滤片底材的一部分形成)IlB突起部3的截面图。
权利要求
1.加湿用过滤片,所述加湿用过滤片在过滤片底材上设置有多个突起部而成,将多片层压作为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通过挤压底材的一部分形成。
2.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所述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将权利要求I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而成,其中以不彼此重叠的方式设置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的突起部。
3.权利要求2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其中,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的突起部设置于彼此不同的位置。
4.权利要求3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其中,所述层压体将在圆周方向上偏离(90/N) °的位置设置有突起部的N种加湿用过滤片依次层压而成,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
5.权利要求2 4中任一项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其中,加湿用过滤片上设置有定位用标志。
6.权利要求2飞中任一项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其中,加湿用过滤片的中心部设置有穿轴用的孔。
7.权利要求4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其中,加湿用过滤片的中心部设置有穿轴用的孔,使所述孔在圆周方向上旋转(90/N)°时的形状与旋转前孔的形状不全等。
8.权利要求疒7中任一项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其中,所述层压体以如下方式将加湿用过滤片层压而成仅在一面形成有加湿用过滤片的突起部,并且所述突起部朝向同一方向。
9.权利要求I的加湿用过滤片,其中,突起部中存在具有比突起部的最下部的宽度长的宽度的区域。
10.权利要求I的加湿用过滤片,其中,突起部通过切开底材的一部分并利用挤压将切开部的一部分弯折来形成,突起部中存在具有比折线长度长的宽度的区域。
11.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所述层压体将权利要求9或10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而成。
12.权利要求2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其中,突起部的加湿用过滤片的半径方向的长度> 突起部的圆周方向的长度,并且突起部的加湿用过滤片的半径方向的长度 <加湿用过滤片的半径。
13.权利要求2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其中,加湿用过滤片上存在多个用以通过空气的孔。
14.权利要求2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其中,加湿用过滤片的外周部的形状在圆周方向上为凹凸状。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加湿用过滤片,所述过滤片是在过滤片底材上设置有多个突起部而成的,将多片层压作为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通过挤压底材的一部分而形成,所述加湿用过滤片具有以下优点即使使用轻量的薄膜状过滤片底材,也可确保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相互间的间隙,加湿量不降低,而且制备工序中的过滤片底材破损的问题少。
文档编号F24F6/06GK102959337SQ201180032260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9日
发明者花生裕之, 中村隆之, 须崎活光, 中川久明 申请人:三菱制纸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