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取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06726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加热取暖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设备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加热炉,更具体说是一种民用加热取暖炉。
背景技术
现在的民用取暖设备,一种是普通的取暖炉,热量直接通过烟囱(北方用炕连接烟囱)排除,热量依靠烟 的散热释放,从而给室内加热。由于烟气在未完全冷却的情况下就已经排出了,因此,热效率较低。另外一种是用加热炉带动暖气,该方式尽管加热效率较高,但成本高,更重要的是不安全,常常发生爆裂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成本较低、热效率 高的加热取暖炉,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加热取暖炉,包括炉体、炉膛、排烟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交换箱;所述热交换箱设置在炉体与排烟道间,所述热交换箱内设置热交换管,所述热交换管一端与所述炉膛连接,另外一端与排烟道连接;所述热交换箱两侧设置通孔,其中一个通孔设置风扇。为提高热效率,所述炉体与炉膛间为封闭空间,炉体上设置通孔将所述空间与所述热交换箱连接起来。所述热交换管为多根;最佳方式为6根,上下两排,每排3根。为适应不同的室内结构,所述风扇位置可在所述热交换箱两侧任意调换。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成本较低;将传统的家用取暖炉的热交换方式由辐射式变成直接加热式,大大提高了热效率,在同样条件下,和使用传统加热炉相比,本实用新型可提高室内温度5度以上。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俯视图;图3为图IAA方向示意图;图中,I为炉体;2为炉膛;3为炉盖;4为炉箅;5为热交换管;6为热交换箱;7为排烟道;8为风扇;11为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I-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炉体I、炉膛2、排烟道7,还包括热交换箱6 ;所述热交换箱6设置在炉体I与排烟道7间,所述热交换箱6内设置热交换管5,所述热交换管5 —端与所述炉膛2连接,另外一端与排烟道7连接;所述热交换箱6两侧设置通孔,其中一个通孔设置风扇8。[0014]为提高热效率,所述炉体I与炉膛间2为封闭空间,炉体I上设置通孔11将所述空间与所述热交换箱6连接起来。所述热交换管5为多根;最佳方式为6根,上下两排,每排3根。为适应不同的室内结构,所述风扇8位置可在所述热交换箱6两侧任意调换。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炉膛内燃烧后,热量经热交换管经排烟道排出,炉体与炉膛空间内的热量经通孔进入热交换箱,热交换箱内设置的风扇将热交换管及炉体与炉膛空间 内的热量排至室内,从而加热室内。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家用取暖炉的热交换方式由辐射式变成直接加热式,大大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在同样条件下,和使用传统加热炉相比,本实用新型可提高室内温度5度以上。
权利要求1.一种加热取暖炉,包括炉体、炉膛、排烟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交换箱;所述热交换箱设置在炉体与排烟道间,所述热交换箱内设置热交换管,所述热交换管一端与所述炉膛连接,另外一端与排烟道连接;所述热交换箱两侧设置通孔,其中一个通孔设置风扇。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加热取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与炉膛间为封闭空间,炉体上设置通孔将所述空间与所述热交换箱连接起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加热取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为多根。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加热取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位置可在所述热交换箱两侧任意调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取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为6根,上下两排,每排3根。
专利摘要为提高加热炉的热效率,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加热取暖炉,包括炉体、炉膛、排烟道,还包括热交换箱;所述热交换箱设置在炉体与排烟道间,所述热交换箱内设置热交换管,所述热交换管一端与所述炉膛连接,另外一端与排烟道连接;所述热交换箱两侧设置通孔,其中一个通孔设置风扇。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成本较低;将传统的家用取暖炉的热交换方式由辐射式变成直接加热式,大大提高了热效率,在同样条件下,和使用传统加热炉相比,本实用新型可提高室内温度5度以上。
文档编号F24B1/185GK202709190SQ201220358038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3日
发明者常铁林 申请人:常铁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