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接提炼红土镍矿的回转窑电弧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06939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直接提炼红土镍矿的回转窑电弧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弧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弧炉(electric arc furnace)是利用电极电弧产生的高温熔炼矿石和金属的电炉。气体放电形成电弧时能量很集中,弧区温度在3000°C以上。对于熔炼金属,电弧炉比其他炼钢炉エ艺灵活性大,能有效地除去硫、磷等杂质,炉温容易控制,设备占地面积小,适于优质合金钢的熔炼。电弧炉按电弧形式可分为三相电弧炉、自耗电弧炉、単相电弧炉和电阻电弧炉等类型。电弧炼钢炉的炉体由炉盖、炉门、出钢槽和炉身组成,炉底和炉壁用碱性耐火材料或酸性耐火材料砌筑。目前提炼红土镍矿行业不断发展,需要电弧炉进行提炼。而目前电弧炉大量用来生产普通碳素钢。现有的电弧炉用于提炼红土镍矿存在结构复杂,不便于卸料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ー种直接提炼红土镍矿的回转窑电弧炉,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电弧炉用于提炼红土镍矿存在结构复杂,不便于卸料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ー种直接提炼红土镍矿的回转窑电弧炉,包括预热回转窑I和电弧炉6 ;电弧炉6的弧形底部设置于一个电弧炉支座7上面;电弧炉6内上部设置电极4,电弧炉6左、右侧分别有电弧炉加料ロ 3和电弧炉出ロ 5 ;预热回转窑I的回转窑出口 2连通电弧炉加料ロ 3。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气缸8,气缸8设置于电弧炉6左侧下方,气缸8的活塞杆9顶在电弧炉6的边沿位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结构简单,方便卸料。

图I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符号说明预热回转窑I、回转窑出口 2、电弧炉加料ロ 3、电极4、电弧炉出口5、电弧炉6、电弧炉支座7、气缸8、活塞杆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最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如图I所示,ー种直接提炼红土镍矿的回转窑电弧炉,包括预热回转窑I和电弧炉6 ;电弧炉6的弧形底部设置于一个电弧炉支座7上面;电弧炉6内上部设置电极4,电弧炉6左、右侧分别有电弧炉加料ロ 3和电弧炉出ロ 5 ;预热回转窑I的回转窑出ロ 2连通电弧炉加料ロ 3。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气缸8,气缸8设置于电弧炉6左侧下方,气缸8的活塞杆9顶在电弧炉6的边沿位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气缸可以将电弧炉左侧顶起,熔炼的原料从出ロ处卸出。本实用新型利用回转窑电弧炉对红土镍矿直接进行提炼,其エ艺流程为原料配制,回转窑直接还原,冷却筒冷却,破碎,精选,压球、熔融炉熔炼,镍铁中镍含量> 23%。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 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1.一种直接提炼红土镍矿的回转窑电弧炉,包括预热回转窑(I)和电弧炉(6);其特征在于,电弧炉(6)的弧形底部设置于一个电弧炉支座(7)上面;电弧炉(6)内上部设置电极(4),电弧炉(6)左、右侧分别有电弧炉加料口⑶和电弧炉出口(5);预热回转窑⑴的回转窑出口(2)连通电弧炉加料口(3)。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直接提炼红土镍矿的回转窑电弧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缸(8),气缸⑶设置于电弧炉(6)左侧下方,气缸⑶的活塞杆(9)顶在电弧炉(6)的边沿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接提炼红土镍矿的回转窑电弧炉,涉及电弧炉技术领域。包括预热回转窑(1)和电弧炉(6);电弧炉(6)的弧形底部设置于一个电弧炉支座(7)上面;电弧炉(6)内上部设置电极(4),电弧炉(6)左、右侧分别有电弧炉加料口(3)和电弧炉出口(5);预热回转窑(1)的回转窑出口(2)连通电弧炉加料口(3)。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电弧炉用于提炼红土镍矿存在结构复杂,不便于缷料的问题。
文档编号F27B19/04GK202757443SQ201220363738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6日
发明者王凯 申请人:王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