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大温度梯度的烧结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14029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大温度梯度的烧结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烧结炉,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大温度梯度的烧结炉。
背景技术
随着太阳能电池发电的普及,太阳能电池片的需求量增加,作为生产太阳能电池片的重要设备-太阳能电池片烧结炉需求量和使用量也在增加,太阳能电池片烧结炉往往要实现数个月无故障运行,因此烧结炉的耗电量相当大,主要体现在加热管对温区的加热上。烧结炉一般分为三个温区,烘干区,烧结区和冷却区,烘干区和烧结区均是通过热管将温区温度提升,与此同时,由于烧结区与其相邻的烘干区和冷却区的温差较大,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容易发生串温现象,即烧结区的温度向烘干区和冷却区传递,这种串温不仅影响了烧结区的烧结温度,而且影响了冷却区的冷却效果。这种串温现象同时也浪费了大量资源这种浪费掉的资源以生产用电成本的方式分担在了最终生产出的太阳能电池片的单价上。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大温度梯度的烧结炉。该烧结炉能够有效防止炉膛间串温,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推广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大温度梯度的烧结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烧结炉炉体、传输带和电池片,所述烧结炉炉体内依次设置有烘干炉膛、烧结炉膛和冷却炉膛,所述传输带从烧结炉炉体一端伸入烧结炉炉体内部并沿烧结炉炉体的中轴线从烧结炉炉体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烘干炉膛和烧结炉膛内均匀布设有多个加热管,所述烧结炉膛和冷却炉膛之间设置有热量吸收管道,所述热量吸收管道竖直布设且向上延伸,所述烧结炉膛的上方设置有水平布设的热量输送管道,所述热量输送管道的一端与热量吸收管道的上端相连通,所述热量输送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有伸入烘干炉膛内的热量回收管道,所述热量输送管道内安装有用于定向输送热量的抽风机,所述抽风机的驱动电机安装在烧结炉炉体的上部,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输出轴伸入热量输送管道内,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烧结炉炉体上,所述电机输出轴与烧结炉炉体的炉壁转动配合,所述热量输送管道内且位于驱动电机的下方设置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箱通过支撑杆与热量输送管道的管壁相连接,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下端伸入齿轮箱内部,所述抽风机驱动轴的一端伸入齿轮箱,所述齿轮箱内设置有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下端的锥齿轮一,所述齿轮箱内设置有安装在所述驱动轴上且与所述锥齿轮一相啮合的锥齿轮二。上述的一种具有大温度梯度的烧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输送管道包括左侧连接段、右侧连接段以及用于连接左侧连接段和右侧连接段的中间连接段,所述中间连接段位于驱动电机的下方,所述齿轮箱和抽风机均位于中间连接段,所述中间连接段的管径大于左侧连接段和右侧连接段的管径。[0007]上述的一种具有大温度梯度的烧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输送管道内且位于左侧连接段内设置有阀门。上述的一种具有大温度梯度的烧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连接段、右侧连接段和热量吸收管道的管径均相等,所述热量回收管道的管径小于热量吸收管道的管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易于安装。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烧结炉膛和冷却炉膛相接处安装抽风系统,可以防止烧结炉膛和冷却炉膛之间的相互串温,保证了各个温区温·度的稳定性;与此同时,将吸收的热量最终输送至烘干炉膛内,对热量进行了回收。3、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能够有效防止炉膛间串温,且使用方便,便于推广使用。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I—电池片; 2—热量回收管道;3—阀门;4一热量输送管道;4_1 一左侧连接段;4-2—中间连接段;4-3—右侧连接段;5—驱动电机;6—烧结炉炉体;7一传输带; 8—冷却炉膛;9一热量吸收管道;10—齿轮箱; 11 一加热管;12—烧结炉膛;13—烘干炉膛;14一抽风机;15—锥齿轮一;16—锥齿轮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具有大温度梯度的烧结炉,包括烧结炉炉体6、传输带7和电池片1,所述烧结炉炉体6内依次设置有烘干炉膛13、烧结炉膛12和冷却炉膛8,所述传输带7从烧结炉炉体6 —端伸入烧结炉炉体6内部并沿烧结炉炉体6的中轴线从烧结炉炉体6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烘干炉膛13和烧结炉膛12内均匀布设有多个加热管11,所述烧结炉膛12和冷却炉膛8之间设置有热量吸收管道9,所述热量吸收管道9竖直布设且向上延伸,所述烧结炉膛12的上方设置有水平布设的热量输送管道4,所述热量输送管道4的一端与热量吸收管道9的上端相连通,所述热量输送管道4的另一端连接有伸入烘干炉膛13内的热量回收管道2,所述热量输送管道4内安装有用于定向输送热量的抽风机14,所述抽风机14的驱动电机5安装在烧结炉炉体6的上部,所述驱动电机5的电机输出轴伸入热量输送管道4内,所述驱动电机5固定安装在烧结炉炉体6上,所述电机输出轴与烧结炉炉体6的炉壁转动配合,所述热量输送管道4内且位于驱动电机5的下方设置有齿轮箱10,所述齿轮箱10通过支撑杆17与热量输送管道4的管壁相连接,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下端伸入齿轮箱10内部,所述抽风机14驱动轴的一端伸入齿轮箱10,所述齿轮箱10内设置有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下端的锥齿轮一 15,所述齿轮箱10内设置有安装在所述驱动轴上且与所述锥齿轮一 15相啮合的锥齿轮二 16。如图1所示,所述热量输送管道4包括左侧连接段4-1、右侧连接段4-3以及用于连接左侧连接段4-1和右侧连接段4-3的中间连接段4-2,所述中间连接段4-2位于驱动电机5的下方,所述齿轮箱10和抽风机14均位于中间连接段4-2,所述中间连接段4-2的管径大于左侧连接段4-1和右侧连接段4-3的管径。所述热量输送管道4内且位于左侧连接段4-1内设置有阀门3。所述左侧连接段4-1、右侧连接段4-3和热量吸收管道9的管径均相等,所述热量回收管道2的管径小于热量吸收管道9的管径。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烧结炉膛12和冷却炉膛8相接处安装由热量吸收管道9和抽风机14组成的抽风系统,可以防止烧结炉膛12和冷却炉膛8之间的相互串温,保证了各个温区温度的稳定性;与此同时,将吸收的热量最终输送至烘干炉膛13内,对热量进行了回收。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大温度梯度的烧结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烧结炉炉体(6)、传输带(7)和电池片(1),所述烧结炉炉体(6)内依次设置有烘干炉膛(13)、烧结炉膛(12)和冷却炉膛(8),所述传输带(7)从烧结炉炉体(6) —端伸入烧结炉炉体(6)内部并沿烧结炉炉体(6)的中轴线从烧结炉炉体(6)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烘干炉膛(13)和烧结炉膛(12)内均匀布设有多个加热管(11),所述烧结炉膛(12)和冷却炉膛(8)之间设置有热量吸收管道(9),所述热量吸收管道(9)竖直布设且向上延伸,所述烧结炉膛(12)的上方设置有水平布设的热量输送管道(4),所述热量输送管道(4)的一端与热量吸收管道(9)的上端相连通,所述热量输送管道(4)的另一端连接有伸入烘干炉膛(13)内的热量回收管道(2),所述热量输送管道(4)内安装有用于定向输送热量的抽风机(14),所述抽风机(14)的驱动电机(5)安装在烧结炉炉体(6)的上部,所述驱动电机(5)的电机输出轴伸入热量输送管道(4)内,所述驱动电机(5)固定安装在烧结炉炉体(6)上,所述电机输出轴与烧结炉炉体(6)的炉壁转动配合,所述热量输送管道(4)内且位于驱动电机(5)的下方设置有齿轮箱(10),所述齿轮箱(10)通过支撑杆(17)与热量输送管道(4)的管壁相连接,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下端伸入齿轮箱(10)内部,所述抽风机(14)驱动轴的一端伸入齿轮箱(10),所述齿轮箱(10)内设置有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下端的锥齿轮一(15),所述齿轮箱(10)内设置有安装在所述驱动轴上且与所述锥齿轮一(15)相啮合的锥齿轮二(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大温度梯度的烧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输送管道(4 )包括左侧连接段(4-1)、右侧连接段(4-3 )以及用于连接左侧连接段(4-1)和右侧连接段(4-3)的中间连接段(4-2),所述中间连接段(4-2)位于驱动电机(5)的下方,所述齿轮箱(10)和抽风机(14)均位于中间连接段(4-2),所述中间连接段(4-2)的管径大于左侧连接段(4-1)和右侧连接段(4-3)的管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大温度梯度的烧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输送管道(4)内且位于左侧连接段(4-1)内设置有阀门(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大温度梯度的烧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连接段(4-1)、右侧连接段(4-3)和热量吸收管道(9)的管径均相等,所述热量回收管道(2)的管径小于热量吸收管道(9)的管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大温度梯度的烧结炉,包括烧结炉炉体、传输带和电池片,所述烧结炉炉体内设置烘干炉膛、烧结炉膛和冷却炉膛,烧结炉膛和冷却炉膛之间设置热量吸收管道,烧结炉膛的上方设置热量输送管道,热量输送管道内安装抽风机,抽风机的驱动电机安装在烧结炉炉体的上部,驱动电机的电机输出轴伸入热量输送管道内,热量输送管道设置齿轮箱,齿轮箱通过支撑杆与热量输送管道的管壁相连接,电机输出轴的下端伸入齿轮箱内部,抽风机驱动轴的一端伸入齿轮箱,齿轮箱内设置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下端的锥齿轮一,齿轮箱内设置安装在驱动轴上的锥齿轮二。该烧结炉能够有效防止炉膛间串温,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F27D17/00GK202902843SQ20122060858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6日
发明者田伟国 申请人:陕西子竹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