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烘干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14186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茶叶烘干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的加工机械领域,具体的是一种茶叶烘干箱。
背景技术
茶叶的加工工序中,有一道工序是烘干,烘干需要使用专业的烘干装置,一保证茶叶的品质和产量。现有的烘干装置中还没有供热装置和烘箱一体的结构设计,而且需要使用的资源较多,产生较多的资源浪费,不能回收带有余热的风,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炉与烘箱为一体茶叶烘干箱,较传统的茶叶烘干装置相t匕,本装置更加先进,更具有可使用价值。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茶叶烘干箱,包括由支撑腿固定的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箱左侧壁为铰接的烘箱门,烘箱右端设有内置的锅炉,锅炉正对着其上方的空腔,且锅炉的右下部设有锅炉门;所述的烘箱的内壁上设有多层滑轨并滑动安装有网板,网板上方的烘箱内壁连接有封闭的余热收集室,余热收集室的上壁上连接有烟 和湿气出口,余热收集室上连接有进风口 ;所述的余热收集室的右端与所述的烘箱通过管道连通,该管道在所述的空腔内弯曲设置,所述的锅炉上方的空腔通过排烟管道与所述的烟 连通,且排烟管道在所述的余热收集室内弯曲设直。所述的茶叶烘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炉和烘箱的交接处设有风向朝烘箱的风扇。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锅炉与烘箱为一体,这种设计在茶叶机械行业均为国内首创;2.锅炉的一面紧贴烘箱壁上,热传递路线短、热效率高、热量通过箱壁直接副射到烘箱内,提高烘箱内的干燥强度;3.烘箱顶面与炉壁在工作时会产生红外线副射,解决茶叶外干内湿问题; 4.余热收集室为余热利用装置,将排烟管道上余热进行回收循环利用,热效率高,节省燃料费用,降低生产成本,节能环保。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箭头方向为空气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茶叶烘干箱,包括由支撑腿固定的烘箱1,烘箱I左侧壁为铰接的烘箱门2,烘箱I右端设有内置的锅炉3,锅炉3正对着其上方的空腔,且锅炉3的右下部设有锅炉门4 ;烘箱I的内壁上设有多层滑轨并滑动安装有网板5,网板5上方的烘箱I内壁连接有封闭的余热收集室6,余热收集室6的上壁上连接有烟囱7和湿气出口 8,余热收集室6上连接有进风口 9 ;余热收集室6的右端与烘箱I通过管道11连通,该管道11在空腔内弯曲设置,锅炉3上方的空腔通过排烟管道12与烟囱7连通,且排烟管道12在余热收集室6内弯曲设置。锅炉3和烘箱 I的交接处设有风向朝烘箱的风扇10。
权利要求1.茶叶烘干箱,包括由支撑腿固定的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箱左侧壁为铰接的烘箱门,烘箱右端设有内置的锅炉,锅炉正对着其上方的空腔,且锅炉的右下部设有锅炉门;所述的烘箱的内壁上设有多层滑轨并滑动安装有网板,网板上方的烘箱内壁连接有封闭的余热收集室,余热收集室的上壁上连接有烟 和湿气出口,余热收集室上连接有进风口 ;所述的余热收集室的右端与所述的烘箱通过管道连通,该管道在所述的空腔内弯曲设置,所述的锅炉上方的空腔通过排烟管道与所述的烟 连通,且排烟管道在所述的余热收集室内弯曲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烘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炉和烘箱的交接处设有风向朝烘箱的 风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烘干箱,包括由支撑腿固定的烘箱,烘箱左侧壁为铰接的烘箱门,烘箱右端设有内置的锅炉,锅炉正对着其上方的空腔,且锅炉的右下部设有锅炉门;烘箱的内壁上设有多层滑轨并滑动安装有网板,网板上方的烘箱内壁连接有封闭的余热收集室,余热收集室的上壁上连接有烟囱和湿气出口,余热收集室上连接有进风口;余热收集室的右端与所述的锅炉连通。本实用新型锅炉的一面紧贴烘箱壁上,热传递路线短、热效率高、热量通过箱壁直接副射到烘箱内,提高烘箱内的干燥强度;烘箱顶面与炉壁在工作时会产生红外线副射,解决茶叶外干内湿问题;余热收集室可以回收循环利用余热,热效率高,节省燃料费用,降低生产成本,节能环保。
文档编号F26B15/18GK203120887SQ20122061645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1日
发明者王卫兵 申请人:岳西县同发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