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绿茶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的茶叶主要产于江南地区,茶叶品种众多,品质等级不一,而茶叶的加工对茶叶的品级有重要影响,茶叶的加工包括杀青、揉捻、干燥等。绿茶在经过高温烘干后,需要进行低温翻炒,以保证在钝化酶活性的同时,防止因水分散失过快而产生烟焦味;高温烘干的最佳温度为320°以上,以杀死茶叶内的细菌,而现有的烘干设备提供的烘干温度只能达到300°,其杀菌效果并不好。
公开号为CN104406394B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茶叶烘干机,锅炉外壁上接有进水管和排水管,进水管上装有第一电磁阀,排水管上装有第二电磁阀;锅炉内密布有竖直管,竖直管的上端与同一根上连接管连通,竖直管的下端与同一根下连接管连通;锅炉外壁顶部装有一根进气管,进气管的一端与空压机相连,进气管的另一端与上连接管连通;三通出气管装在锅炉外壁的下部,三通出气管的主管道与下连接管连通,三通出气管的一根支管上接有第三电磁阀和温度计,三通出气管的另一根支管上接有第四电磁阀和送气管。这种结构的烘干设备采用电加热的锅炉,将水蒸发为气体,有效的将气体的温度加热到320°以上,利用气体将茶叶高温烘干;但是茶叶的加工工艺流程包括采摘、高温烘干、低温翻炒、揉捻等,上述茶叶烘干机虽然能有效的烘干茶叶,但是其无法进行低温翻炒;从而无法提升茶叶的清香但是其功能单一,在高温烘干茶叶后无法进行低温翻炒以及揉捻加工,导致其加工效率低,无法满足现代茶叶加工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多功能绿茶加工装置,以对绿茶进行低温翻炒,并对绿茶进行初步的揉捻。
本方案中的多功能绿茶加工装置,包括炒锅、凸轮机构、风机和支架,所述凸轮机构和风机均固定在支架上,炒锅包括锅体、锅盖和连接轴;锅体与锅盖可拆卸连接,锅体内形成密闭的加热空腔,锅体由多块内部开有通气道的陶瓷砖拼接而成;相邻陶瓷砖内的通气道通过连接管连通,通气道与风机连通,每一块陶瓷砖上均开有若干与通气道连通的透气孔,透气孔还与加热空腔连通;连接轴分别穿过锅体和锅盖,且连接轴分别与锅体、锅盖滑动连接;连接轴内设有具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的出料通道,所述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均与出料通道相通,并且第一出料口位于连接轴与锅体的连接处,第二出料口位于连接轴的下端;连接轴上端连接凸轮机构,连接轴下端连有压制盘,且第二出料口所在的平面与压制盘的下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上;锅体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环,支撑环与压制盘滑动连接;压制盘下方设有出料板,所述出料板与支撑环滑动连接,并且出料板与支撑环形成密闭的压制空腔,所述支撑环上还装有第一泄压阀,第一泄压阀位于压制盘和出料板之间。
本方案的技术原理是:炒锅包括锅体和锅盖,锅体作为翻炒绿茶的主体结构,锅盖用于封闭锅体,使得锅体内的加热空腔保持翻炒温度。锅体是由陶瓷砖相互拼接而成,陶瓷砖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使得锅体能持续性的对绿茶加热,通风道通过连接管相互连通,通风道与风机连通,风机提供热风,风机内装有变频器,变频器用于调节风速,风速越大,风机向加热空腔内输送的热量越多,因此控制风机的风速即可控制加热空腔内的加热温度。所述热风经过通风道流向锅体各个部位,再经透气孔排入加热空腔内,由于锅体四周均有热风排入加热空腔,使得加热空腔内形成紊流,紊流对绿茶施加作用力,使得绿茶不断翻动,同时绿茶被热风不断加热,从而实现了对绿茶的低温翻炒。
连接轴是本技术方案的关键部件,连接轴与锅体、锅盖均为滑动连接,使得连接轴在凸轮机构的带动下往复运动,而连接轴上开有出料通道,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均与出料通道连通,当连接轴向上运动时,连接轴带动第一出料口向加热空腔内运动,使得第一出料口进入加热空腔内,由于有热风不断进入加热空腔,使得加热空腔内压强不断增大,而出料通道内的压强相对较小,由于加热空腔和出料通道之间的压强差,导致绿茶从第一出料口进入出料通道内,出料通道与压制空腔连通,最后绿茶将从第二出料口到达出料板上,而连接轴向下运动后,连接轴带动出料通道向加热空腔外运动,使得第一出料口运动至加热空腔外,绿茶无法从出料通道排出,绿茶将继续留在加热空腔内进行低温翻炒;同时,连接轴将带动压制盘向出料板运动,从而对排入出料板上的绿茶进行压制,以实现对绿茶的初步揉捻。初步揉捻即是对低温翻炒过后的绿茶,进行初步压制,将绿茶压制成条形状态的过程;将绿茶压制成条形状态,更便于将绿茶加工成卷;即更利于对绿茶进行正式的揉捻加工。在对绿茶进行压制时,出料板将承受较大的压力,第一泄压阀可以保护出料板,并保证压制盘能有效对绿茶进行压制。
本方案能产生的技术效果是:1、以连接轴为核心,凸轮机构为动力源,变频器控制风速,利用凸轮带动连接轴往复运动,使绿茶通过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间隙性排入出料板上,使得本方案不仅能进行低温翻炒,还进行了初步揉捻,与现有结构相比加工效率更高。2、本方案利用热风对绿茶进行翻炒,并用变频器控制风速,从而控制热量,不需要进行其他的人工干预,自动化程度高,并实现了对翻炒温度的控制,实现低温翻炒。3、经发明人实践发现,采用陶瓷材料的炒锅,无金属味,更能提升绿茶的清香。
进一步,所述连接轴上端开有泄压口和泄压道,所述泄压道与加热空腔连通,泄压口处安装有第二泄压阀。热风不断的进入加热空腔,导致加热空腔内的压强不断增大,通过安装第二泄压阀,可以对加热空腔进行泄压,从而避免加热空腔压力过大而发生危险;连接轴上下往复运动,使得泄压口可以间歇性的进入加热空腔进行泄压,而不同于普通结构的泄压阀,间歇性的泄压可以使得加热空腔内的压力处于动态变化状态,绿茶可以随着压力的变化运动,即当第二泄压阀泄压时,加热空腔内的绿茶向泄压口运动;增强了绿茶在加热空腔内的流动性,使得绿茶均匀受热。从而实现对绿茶均匀的低温翻炒。
进一步,所述出料板上开有多个平行的凹槽。凹槽作为压制绿茶时的模具,使绿茶在被压制后形成长条状,以便于后期揉捻。
进一步,所述通气道包括横向通气道和纵向通气道,且横向通气道与纵向通气道连通。使热风可以横向和纵向输送,热风通过透气孔排入加热空腔内,使热风可以从各个方向进入加热空腔内,风向不同的热风在加热空腔内碰撞更易形成紊流,从而对加热空腔内的绿茶进行低温翻炒。
进一步,所述连接管与通气道均为可拆卸连接。在连接管出现损伤时,方面更换连接管,利于后期对装置进行维护。
进一步,每根连接管内均设有干燥剂。干燥剂可以吸收热风中含有的水分,以保持热风的干燥性,提高低温翻炒效果,加快绿茶散失水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多功能绿茶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连接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陶瓷砖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支架1、风机2、凸轮机构3、锅盖4、锅体5、透气孔501、纵向通风道502、横向通风道503、连接管504、活性炭505、陶瓷砖506、支撑环6、连接轴7、出料通道701、第一出料口702、泄压口703、压制盘8、出料板9、绿茶10、第二泄压阀11、第一泄压阀12。
如图1和图4所示,一种多功能绿茶加工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1上固定有凸轮机构3和风机2,风机2内装有变频器,风机2与锅体5连通;所述锅体5由若干内部开有通风道的陶瓷砖506拼接而成,相邻陶瓷砖506通过连接管504可拆卸连接,每根连接管504内均装有活性炭505,通风道包括横向通风道503和纵向通风道502,通风道通过透气孔501与加热空腔连通,连接轴7从上之下一次穿过锅盖4、锅体5和压制盘8,连接轴7分别与锅体5和锅盖4滑动连接,连接轴7上端连接有凸轮机构3,凸轮机构3安装在支架1上,连接轴7上端开有泄压口703和泄压道,所述泄压道与加热空腔连通,泄压口703处安装有第二泄压阀11,连接轴7下端开有出料通道701,出料通道701有第一出料口702和第二出料口,第二出料口所在的端面与压制盘8的下表面处于同一平面,锅体5正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环6,支撑环6与压制盘8滑动连接,支撑环6底部连接有可抽出支撑环6的出料板9,出料板9上开有若干平行的凹槽,支撑环6上安装有第一泄压阀12,第一泄压阀12位于压制盘8和出料板9之间。
风机2用于产生热风,锅体5是由若干陶瓷砖506拼接而成,每一块陶瓷砖506内部均有横向通风道503和纵向通风道502,并且横向通风道503和纵向通风道502上均设有连接管504,相邻的陶瓷砖506通过连接管504连接,每根连接管504内均装有活性炭505;热风进入陶瓷砖内后,从横向通风道503和纵向通风道502经连接管504进入加热空腔内;如图2所示,陶瓷砖506上开有透气孔501,热风通过透气孔501对加热空腔内的绿茶10进行加热,而加热空腔内形成的紊流使得绿茶10在被热风加热的过程无规律运动,并且通过控制风机2的风速,控制加热空腔内的进风量,从而控制加热空腔内的温度,使加热控制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在60°—80°之间,从而形成对绿茶10的低温翻炒效果。
如图3所示,连接轴7穿过锅体5和锅盖4,并且连接轴7的下端连接压制盘8,压制盘8用于对绿茶10进行压制,以实现对绿茶10的初步揉捻。连接轴7上端连接凸轮机构3,凸轮机构3带动连接轴7上下往复运动,使得第一出料口701规律性的进入加热空腔内,而第一出料口701与出料通道701连通,因此绿茶10通过第一出料口701进入出料通道701,从第二出料口702排至出料板9上。具体过程是这样实现的,当凸轮机构3带动连接轴7向上运动时,第一进料口进入加热空腔内,由于加热空腔是封闭状态,而加热空腔又在不断通入热风,因此加热空腔的压强在不断增大,而出料通道701内压强相对较小,因此加热空腔内的绿茶10在压强的作用下将排入出料通道701内,从而实现了绿茶10从翻炒阶段进入初步揉捻阶段;而当凸轮结构3带动连接轴7向下运动,使得泄压口703进入加热空腔内,而第一出料口701位于加热空腔外;使得绿茶10继续在加热空腔内翻炒,并且如果加热空腔内的压强太大,气体将经泄压口703由于第二泄压阀11排除,从而实现对装置的保护。
压制盘8与支撑环6滑动连接,支撑环6用于稳定锅体5,压制盘8在连接轴7的带动下向下运动,压制盘8与出料板9配合,完成对绿茶10的初步揉捻,出料板9上平行并列的凹槽,有利于将绿茶10压制成长条状,便于后续对绿茶10进行完整的揉捻。而支撑环6上的第一泄压阀12,用于对压制盘8在对绿茶10进行初步揉捻加工时,对压制盘8和出料板9形成的空间,以及锅体5和压制盘8形成的空间进行泄压,以保证压制过程的顺利进行。
使用时,打开锅盖4,向锅体5内加入绿茶10,然后关闭锅盖4;打开风机2,使绿茶10在锅体5内被翻炒;一段时间后启动凸轮机构3,使连接轴7上下往复运动,使得绿茶10不断被排入出料板9进行压制,完成初步揉捻;带绿茶10全部揉捻完毕后,关闭风机2和凸轮机构3,抽出出料板9,取出绿茶10,即完成了对绿茶10的低温翻炒和初步揉捻。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