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排量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17465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大排量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电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大排量油烟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双电机油烟机蜗壳,为了避免单电机工作时的排风倒流或者烟道内的烟倒灌的问题,如图1,往往在出风罩4的风管连接口 42处设置逆止阀5,且排风管14中间设有高度与排风管末端等高的隔板15,隔板15与出风罩内的隔板43相配合,使左右排风在油烟机内是相互隔离、互不干涉的,这样的结构使得油烟机在单电机使用时的排风面积为风管连接口 42的1/2横截面积,排风面积小;单电机使用时,左右排风在各自蜗壳内流动,不能充分利用排风管14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客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大排量油烟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排量油烟机,包括具有左腔体及右腔体的蜗壳、分别容纳在左腔体及右腔体中的风轮、与风轮同轴连接的驱动电机、及与蜗壳连接的出风罩,所述左腔体及右腔体分别具有蜗舌,蜗壳具有自蜗舌向上延伸的排风管,蜗壳内固定设有分隔左腔体与右腔体的隔板,隔板与左腔体及右腔体的蜗舌分别形成左出风口及右出风口,所述排风管内铰接有分别打开或关闭相应出风口的左盖板及右盖板。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完善:所述左盖板及右盖板分别铰接接在排风管的左侧壁及右侧壁上,自由端与隔板配合,分别打开或关闭对应的出风口。所述隔板末端低于排风管的上端面,高于蜗舌高度。所述左盖板及右盖板的上表面设有限位凸起,分别对左盖板及右盖板的打开角度进行限位。或者所述左盖板及右盖板铰接在隔板上,自由端分别与排风管的左侧壁及右侧壁配合,分别打开或关闭对应的出风口。所述左盖板及右盖板的上表面设有限位凸起,分别对左盖板及右盖板的打开角度进行限位。所述左盖板及右盖板打开时与竖直方向的角度为I 10°。所述出风罩下部设有连接蜗壳的入风口,上部设有风管连接口,入风口与风管连接口之间为空腔结构。所述排风管的左侧壁及右侧壁自下而上向外倾斜,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为5 25°。所述排风管的左侧壁及右侧壁具有竖直向上延伸的垂直管壁,垂直管壁末端与出风罩的入风口相接。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取消了现有技术中安装在出风罩的风管连接口处的止逆阀结构,在左腔体及右腔体分别设有左盖板及右盖板,单边电机工作时,排风面积由原来的风管连接口的1/2横截面积增大为现在的风管连接口的整个横截面积,排风面积增大一倍;2、左盖板及右盖板分别铰接接在左侧壁及右侧壁上,油烟通过左出风口或右出风口后可分别沿盖板向上运动排至出风罩,避免了油烟碰撞左侧壁或右侧壁,降低空气动力损耗,提升排风效果;3、隔板的高度低于排风管末端高度,隔板的高度越低,油烟通过左盖板及右盖板后进入较大空间的排风管,充分利用了排风管的空间,减少了油烟与隔板摩擦的空气动力损耗,使油烟外排更顺畅,提升排风效果;4、左侧壁及右侧壁向外侧倾斜,降低了风阻,且排风管设有垂直管壁,使排风管容积增大,有利于降低风压,同时避免了侧壁与出风罩的夹角结构,有效避免涡流、减小排风噪音。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右盖板打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一双盖板打开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右盖板打开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局部剖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左盖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蜗壳;11、左腔体;12、右腔体;13、蜗舌;14、排风管;141、左出风口;142、右出风口 ;143、左侧壁;144、右侧壁;145、垂直管壁;15、隔板;16、左盖板;17、右盖板;18、限位凸起;21、左风轮;22、右风轮;3、驱动电机;4、出风罩;41、入风口;42、风管连接口;43、隔板;5、止逆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2-7,一种大排量油烟机,包括具有左腔体11及右腔体12的蜗壳1、分别容纳在左腔体11及右腔体12中的左风轮21及右风轮22、分别与左风轮21及右风轮22同轴连接的驱动电机3、及与蜗壳I连接的出风罩4,所述左腔体11及右腔体12分别具有蜗舌13,蜗壳I具有自蜗舌13向上延伸的排风管14,蜗壳I内固定设有分隔左腔体11与右腔体12的隔板15,隔板15与左腔体11及右腔体12的蜗舌13分别形成左出风口 141及右出风口 142,所述排风管14内铰接有分别打开或关闭相应出风口的左盖板16及右盖板17。油烟机停止工作时,左盖板16及右盖板17具备止逆作用,防止烟道内的烟倒灌,或外界气流由烟机进入室内。而单边电机工作时,另外一边的盖板具备止逆作用,防止排烟倒灌。左盖板16及右盖板17铰接位置的设计,使左盖板16及右盖板17的单盖板面积大于风管连接口 42的1/2横截面积,从成本及空气动力损耗上考虑,可以将单盖板面积设计为不大于风管连接口 42的整个横截面积,当然,单盖板面积大于风管连接口 42的整个横截面积的设计也是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功能的。本实用新型取消了现有技术中安装在出风罩4的风管连接口 42处的止逆阀5结构,在左腔体11及右腔体12分别设有左盖板16及右盖板17,单边电机工作时,排风面积由原来的风管连接口 42的1/2横截面积增大为现在的风管连接口42的整个横截面积,排风面积增大一倍。所述左盖板16及右盖板17分别铰接接在排风管14的左侧壁143及右侧壁144上,左盖板16及右盖板17的自由端与隔板15配合,分别打开或关闭对应的出风口。左盖板16及右盖板17分别铰接接在排风管14的左侧壁143及右侧壁144上,使油烟通过左出风口 141或右出风口 142后可分别沿左盖板16或右盖板17向上运动排至出风罩,避免了油烟碰撞左侧壁143或右侧壁144,降低空气动力损耗,提升排风效果。同时,根据油烟排风原理及角度,将左盖板16及右盖板17分别铰接接在排风管14的左侧壁143及右侧壁144上,增大了风顶开盖板的力臂,也就是说相比较顶开相同面积但铰接在隔板15上的盖板来说,这种方式的风压损耗较小。所述隔板15末端低于排风管14的上端面,高于蜗舌13高度。本实用新型中的左盖板16及右盖板17均以水平位置关闭相对应的出风口,隔板15高度设置与盖板的铰接轴等高。隔板15的高度越低,油烟通过左盖板16及右盖板17后进入较大空间的排风管14,充分利用了排风管14的空间,减少了油烟与隔板15摩擦的空气动力损耗,使油烟外排更顺畅,提升排风效果。所述左盖板16及右盖板17上设有限位凸起18,限位凸起18位于左盖板6及右盖板17的上表面,限位凸起18与排风管的左侧壁143及右侧壁144配合,分别对左盖板16及右盖板17的打开角度进行限位。所述左盖板16及右盖板17打开时与竖直方向的角度为I 10°。优选3 5°,角度越小,盖板对风的阻力越小,但为了考虑盖板依靠自身重力回落关闭对应的出风口,本实施例中选择3°。为了设计更小的角度减小风阻,又能实现盖板的回落,可在盖板上设置配重,增加盖板重量,以便盖板回落。所述出风罩4下部设有连接蜗壳I的入风口 41,上部设有风管连接口 42,入风口41与风管连接口 42之间为空腔结构。空腔结构减小了油烟外排时的风动阻力。所述排风管14的左侧壁143及右侧壁144自下而上向外倾斜,排风管14最大横截面积等于出风罩4的入风口 41的横截面积。所述排风管14的左侧壁143及右侧壁144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为5 25°。所述排风管14的左侧壁143及右侧壁144的最大横截面端具有竖直向上延伸的垂直管壁145,垂直管壁145末端与出风罩4的入风口 41相接。为了降低风阻,特将侧壁设计为自下而上向外倾斜的形状,在出风罩4的入风口 41同样面积的情况下,倾斜角度越大,排风管14的高度越小,且左侧壁143及右侧壁144向外侧的倾斜角度越大,与出风罩4的侧壁之间的夹角越小,会增大空气动力损耗,且可能在夹角处形成涡流,影响油烟机的排风,因此,左侧壁143及右侧壁144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设计为5 25°,且最大横截面端具有竖直向上延伸的垂直管壁145,垂直管壁145增高了排风管14的高度,使排风管14容积增大,有利于降低风压,且垂直管壁145避免了左侧壁143及右侧壁144与出风罩4的侧壁之间的夹角结构,有效避免涡流、减小排风噪音。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左盖板16及右盖板17铰接在隔板15上,左盖板16及右盖板17的自由端分别与排风管14的左侧壁143及右侧壁144配合,分别打开或关闭对应的出风口。所述左盖板16及右盖板17上设有限位凸起18,限位凸起18位于左盖板16及右盖板17的上表面,限位凸起18与隔板15相配合,分别对左盖板16及右盖板17的打开角度进行限位。将左盖板16及右盖板17铰接接在隔板15上,在设计时需考虑在左盖板16或右盖板17打开后,与排风管14及出风罩4相应侧壁之间的最小通风面积不小于左出风口 141及右出风口 142的面积。本实用新型取消了现有技术中安装在出风罩4的风管连接口 42处的止逆阀结构,在左腔体11及右腔体12分别设有左盖板16及右盖板17,单边电机工作时,排风面积由原来的风管连接口 42的1/2横截面积增大为现在的风管连接口 42的整个横截面积,排风面积增大一倍。上述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化实施方式,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大排量油烟机,包括具有左腔体及右腔体的蜗壳、分别容纳在左腔体及右腔体中的风轮、与风轮同轴连接的驱动电机、及与蜗壳连接的出风罩,所述左腔体及右腔体分别具有蜗舌,蜗壳具有自蜗舌向上延伸的排风管,其特征在于,蜗壳内固定设有分隔左腔体与右腔体的隔板,隔板与左腔体及右腔体的蜗舌分别形成左出风口及右出风口,所述排风管内铰接有分别打开或关闭相应出风口的左盖板及右盖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盖板及右盖板分别铰接接在排风管的左侧壁及右侧壁上,自由端与隔板配合,分别打开或关闭对应的出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末端低于排风管的上端面,高于蜗舌闻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盖板及右盖板的上表面设有限位凸起,分别对左盖板及右盖板的打开角度进行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盖板及右盖板铰接在隔板上,自由端分别与排风管的左侧壁及右侧壁配合,分别打开或关闭对应的出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盖板及右盖板的上表面设有限位凸起,分别对左盖板及右盖板的打开角度进行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盖板及右盖板打开时与竖直方向的角度为I 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罩下部设有连接蜗壳的入风口,上部设有风管连接口,入风口与风管连接口之间为空腔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管的左侧壁及右侧壁自下而上向外倾斜,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为5 2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管的左侧壁及右侧壁具有竖直向上延伸的垂直管壁,垂直管壁末端与出风罩的入风口相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排量油烟机,包括具有左腔体及右腔体的蜗壳、分别容纳在左腔体及右腔体中的风轮、与风轮同轴连接的驱动电机、及与蜗壳连接的出风罩,所述左腔体及右腔体分别具有蜗舌,蜗壳具有自蜗舌向上延伸的排风管,蜗壳内固定设有分隔左腔体与右腔体的隔板,隔板与左腔体及右腔体的蜗舌分别形成左出风口及右出风口,所述排风管内铰接有分别打开或关闭相应出风口的左盖板及右盖板。本实用新型在左腔体及右腔体分别设有左盖板及右盖板,单电机工作时排风面积增大一倍。
文档编号F24C15/20GK203052782SQ201220737029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
发明者朱泽春, 张金阳, 熊苗东 申请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