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热解液化用气化剂加热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36728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生物质热解液化用气化剂加热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热解液化用气化剂加热装置,包括用于加热气化剂的绕管换热器、用于对加热介质进行加热的电加热器和用于将电加热器输出的加热介质泵送至绕管换热器的压力泵;所述绕管换热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换热管,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有气化剂输入管、气化剂输出管和加热介质输出管,所述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加热介质输入管,所述换热管的一端与气化剂输入管连接,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与气化剂输出管连接,所述电加热器的输出口通过第一输送管与压力泵的输入口连接,所述压力泵的输出口通过第二输送管与加热介质输入管连接。该气化剂加热装置对气化剂的加热时间短,且气化剂的热损耗小。
【专利说明】生物质热解液化用气化剂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生物质热解液化用气化剂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生物质热解液化过程中,气化剂需加热至450°C左右,现多采用电加热方式,采用电加热方式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加热时间长;由于气化剂的比热容过小,在电加热装置中,气化剂在加热装置中流态处于过渡流,气化剂要从常温加热至450°C左右,至少需数小时之久(要么就是小流量的气化剂配一台大功率的电加热装置);(2)能耗大;由于电加热器结构的限制,气化剂在电加热器中加热时间长;(3)气化剂流量和温度控制差;生物质不同,热解最佳温度和流量都有差异,但电加热器很难自动化控制;(4)工业化放大效应差。随着生物质处理量的加大,气化剂需量相应增大,电加热器从制造和检修都存在很大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生物质热解液化用气化剂加热装置。该气化剂加热装置对气化剂的加热时间短,且气化剂的热损耗小,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生物质热解液化用气化剂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加热气化剂的绕管换热器、用于对加热介质进行加热的电加热器和用于将电加热器输出的加热介质泵送至绕管换热器的压力泵;所述绕管换热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换热管,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有气化剂输入管、气化剂输出管和加热介质输出管,所述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加热介质输入管,所述换热管的一端与气化剂输入管连接,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与气化剂输出管连接,所述电加热器的输出口通过第一输送管与压力泵的输入口连接,所述压力泵的输出口通过第二输送管与加热介质输入管连接。
[0005]上述的生物质热解液化用气化剂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竖直布设的柱体和沿柱体圆周方向布设的多个竖条,所述换热管的一端与气化剂输入管连接,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沿柱体由上向下螺旋布设、再沿多个所述竖条由下向上螺旋布设并与所述气化剂输出管连接。
[0006]上述的生物质热解液化用气化剂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与柱体、竖条、气化剂输入管和气化剂输出管均为焊接连接。
[0007]上述的生物质热解液化用气化剂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介质输出管通过第三输送管与电加热器的输入口连接。
[0008]上述的生物质热解液化用气化剂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送管上设置有平衡阀。
[0009]上述的生物质热解液化用气化剂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送管上且位于平衡阀和绕管换热器之间设置有调节阀。
[0010]上述的生物质热解液化用气化剂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介质为熔盐。
[00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2]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易于安装。
[0013]2、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加热器对加热介质进行加热,加热介质能够在绕管换热器内通过换热管对气化剂进行有效的加热,本实施例相比于现有的直接对气化剂加热的方式,大大的节省了加热时间,提闻了加热效率。
[0014]3、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介质在绕管换热器内给气化剂加热,由于在绕管换热器中,气化剂流动处于充分紊流状态,气化剂和加热介质充分换热,只需几分钟就可达到要求温度。
[0015]4、本实用新型加热设备体积小,极易保温,热损耗很小,气化剂加热时间相对缩小。
[0016]5、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001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节约了加热时间,提高了加热效率,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0018]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绕管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I—电加热器;2—第一输送管;3—压力泵;
[0023]4一第二输送管;5—绕管换热器;5-1—壳体;
[0024]5-2一气化剂输出管; 5-3—加热介质输出管;5-4—柱体;
[0025]5-5一气化剂输入管; 5-6—竖条;5-7—换热管;
[0026]5-8一加热介质输入管;6—第二输送管;7—调节阀;
[0027]8—平衡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生物质热解液化用气化剂加热装置,包括用于加热气化剂的绕管换热器5、用于对加热介质进行加热的电加热器I和用于将电加热器I输出的加热介质泵送至绕管换热器5的压力泵3 ;所述绕管换热器5包括壳体5-1和设置在壳体5-1内的换热管5-7,所述壳体5-1的上端设置有气化剂输入管5-5、气化剂输出管5-2和加热介质输出管5-3,所述壳体5-1的下端设置有加热介质输入管5-8,所述换热管5-7的一端与气化剂输入管5-5连接,所述换热管5-7的另一端与气化剂输出管5-2连接,所述电加热器I的输出口通过第一输送管2与压力泵3的输入口连接,所述压力泵3的输出口通过第二输送管4与加热介质输入管5-8连接。
[0029]本实施例中,先通过电加热器I对加热介质进行加热,由于选用熔盐作为加热介质,熔盐在450°C时仍为液态,其能够在绕管换热器5内通过换热管5-7对气化剂进行有效的加热,本实施例相比于现有的直接对气化剂加热的方式,大大的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加热效率。
[0030]如图2所示,所述壳体5-1内设置有竖直布设的柱体5-4和沿柱体5_4圆周方向布设的多个竖条5-6,所述换热管5-7的一端与气化剂输入管5-5连接,所述换热管5-7的另一端沿柱体5-4由上向下螺旋布设、再沿多个所述竖条5-6由下向上螺旋布设并与所述气化剂输出管5-2连接。通过将换热管5-7的布设设计为螺旋状,增加了其与加热介质的换热面积,能够有效的为气化剂加热。
[0031]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5-7与柱体5-4、竖条5-6、气化剂输入管5-5和气化剂输出管5-2均为焊接连接。
[0032]如图1所不,所述加热介质输出管5-3通过第三输送管6与电加热器I的输入口连接。这样从壳体5-1输出的加热介质通过第三输送管6输送至电加热器I内,能够实现对加热介质的循环利用。
[0033]如图1所示,所述第三输送管6上设置有平衡阀8。所述第三输送管6上且位于平衡阀8和绕管换热器5之间设置有调节阀7。通过设置平衡阀8和调节阀7,能够对加热介质的流量进行控制,使得气化剂温度和流量可以得到相应调整。
[003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生物质热解液化用气化剂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加热气化剂的绕管换热器(5 )、用于对加热介质进行加热的电加热器(I)和用于将电加热器(I)输出的加热介质泵送至绕管换热器(5)的压力泵(3);所述绕管换热器(5)包括壳体(5-1)和设置在壳体(5-1)内的换热管(5-7 ),所述壳体(5-1)的上端设置有气化剂输入管(5-5 )、气化剂输出管(5-2 )和加热介质输出管(5-3),所述壳体(5-1)的下端设置有加热介质输入管(5-8),所述换热管(5-7)的一端与气化剂输入管(5-5)连接,所述换热管(5-7)的另一端与气化剂输出管(5-2)连接,所述电加热器(I)的输出口通过第一输送管(2)与压力泵(3)的输入口连接,所述压力泵(3)的输出口通过第二输送管(4)与加热介质输入管(5-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热解液化用气化剂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1)内设置有竖直布设的柱体(5-4)和沿柱体(5-4)圆周方向布设的多个竖条(5-6),所述换热管(5-7)的一端与气化剂输入管(5-5)连接,所述换热管(5-7)的另一端沿柱体(5-4)由上向下螺旋布设、再沿多个所述竖条(5-6)由下向上螺旋布设并与所述气化剂输出管(5-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质热解液化用气化剂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5-7)与柱体(5-4)、竖条(5-6)、气化剂输入管(5-5)和气化剂输出管(5-2)均为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热解液化用气化剂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介质输出管(5-3)通过第三输送管(6)与电加热器(I)的输入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质热解液化用气化剂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送管(6 )上设置有平衡阀(8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质热解液化用气化剂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送管(6)上且位于平衡阀(8)和绕管换热器(5)之间设置有调节阀(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热解液化用气化剂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介质为熔盐。
【文档编号】F24H7/02GK203396098SQ201320496485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1日
【发明者】王利 申请人:西安清水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