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冷-水冷淋激式空调系统及其外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52366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风冷-水冷淋激式空调系统及其外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冷-水冷淋激式空调系统及其外机,其外机包括外机壳体以及设在外机壳体上的压缩机、四通阀、制冷系统管、水冷系统和风冷系统。该风冷-水冷淋激式空调系统的外机换热系统由风冷、水冷两个系统构成,从而得到的空调系统既具有水冷空调压缩机排气压力低、排气温度低的优点,又具有风冷空调采暖的功能,在制冷时,风冷、水冷两部分共同工作,从而使压缩机高压压力下降,当制冷剂为R22时,压力最低可降至14kgf/cm2,排气温度也可下降到70℃,有利于保障压缩机的性能,并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风冷-水冷淋激式空调系统及其外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冷-水冷淋激式空调系统及其外机。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空调机组室外侧基本上采用空气冷却,室外换热器采用铝翅片套铜管。这种换热方式在制冷时,压缩机高压压力很高,当制冷剂为R22时,压力最高达23kgf/cm2,最高排气温度达110°C,因此,压缩机工作条件恶劣,影响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排气压力和排气温度的风冷-水冷淋激式空调系统及其外机。
[0004]—种风冷-水冷淋激式空调系统的外机,包括外机壳体以及设在外机壳体上的压缩机、四通阀、制冷系统管、水冷系统和风冷系统;
[0005]所述水冷系统包括循环水泵、洒水盘、接水盘、循环水管及淋水换热器,其中,所述洒水盘具有洒水孔且设在所述接水盘的上方,所述淋水换热器设在所述洒水盘与所述接水盘之间,所述循环水管连通所述洒水盘及所述接水盘,所述循环水泵设在所述循环水管上;
[0006]所述风冷系统设在所述水冷系统的上方,包括风机和风冷换热器,所述外机壳体在所述淋水换热器附近设有进风口,且所述外机壳体在所述风机附近设有出风口,所述淋水换热器及所述洒水盘分别设有风通道,所述风机从所述进风口抽风并依次经由所述淋水换热器的风通道、所述洒水盘的风通道、所述风冷换热器后从所述出风口排出;
[0007]所述制冷系统管依次经由所述淋水换热器及所述风冷换热器后通过所述四通阀与所述压缩机连接。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为变流量调节式压缩机。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循环水泵为潜水泵,所述循环水泵设在所述接水盘里,与循环水管一端连接。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洒水盘包括基盘以及设在所述基盘一侧的多个平行的子盘;所述子盘之间形成所述风通道;所述基盘及所述子盘为圆形管道结构,内部具有连通的储水腔;所述循环水管与所述基盘的储水腔连通;所述基盘及所述子盘面向所述淋水换热器的一侧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所述洒水孔。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所述子盘的相对的侧壁部分以及所述基盘上位于任意两所述子盘之间的侧壁部分均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所述洒水孔。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水盘上设有自动补水装置,用于从外界抽水。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淋水换热器包括靠近所述接水盘的第一汇总管、靠近所述洒水盘的第二汇总管以及设在所述第一汇总管与所述第二汇总管之间的将所述第一汇总管与所述第二汇总管连通的散热管,所述散热管有多根且平行设置,所述散热管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风通道,每根所述散热管从与所述第一汇总管连通的一端经多次回转弯曲延伸至与所述第二汇总管连通;所述制冷系统管依次经由所述第一汇总管、多根所述散热管及所述第二汇总管后与所述风冷换热器连接。
[0014]一种风冷-水冷淋激式空调系统,包括内机、制冷连接管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外机,所述内机通过所述制冷连接管与所述外机的所述制冷系统管的两端连接。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机有多个,多个内机之间并联设置。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连接管上设有节流元件。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连接管与所述制冷系统管的两端分别通过内外机连接阀门连接。
[0018]上述风冷-水冷淋激式空调系统的外机换热系统由风冷、水冷两个系统构成,从而得到的空调系统既具有水冷空调压缩机排气压力低、排气温度低的优点,又具有风冷空调采暖的功能,在制冷时,风冷、水冷两部分共同工作,从而使压缩机高压压力下降,当制冷剂为R22时,压力最低可降至14kgf/cm2,排气温度也可下降到70°C,有利于保障压缩机的性能,并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风冷-水冷淋激式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外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2中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3中洒水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图2中风系统与水系统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7]如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的风冷-水冷淋激式空调系统10包括内机100、制冷连接管200以及外机300。该风冷-水冷淋激式空调系统10为多联机空调系统,包括有多个内机100。多个内机100之间并联设置。内机100通过制冷连接管200与外机300连接。制冷连接管200或各个内机接管上分别设有节流元件210,用于调整制冷剂的供应量,将中温高压的液体变为低温低压的液体。可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风冷-水冷淋激式空调系统10也可以只包括一个内机100。
[0028]请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方式的外机300包括外机壳体310以及设在外机壳体310上的压缩机320、四通阀330、制冷系统管340、水冷系统350和风冷系统360。
[0029]压缩机320为变流量调节式压缩机。压缩机320的制冷剂排量可以根据室内温度的高低来调整。
[0030]四通阀330设在压缩机320上,且与压缩机320连通。
[0031]制冷系统管340 —端通过内外机连接阀门220与制冷连接管200连接,然后依次经由水系统350和风系统360后,另一端与四通阀330连通。从四通阀330引出的制冷系统管340通过另一内外机连接阀门220与制冷连接管200连接。四通阀330、制冷系统管340及制冷连接管200的连接关系可按照传统的常规设计布置。
[0032]如图3所示,水冷系统350包括循环水泵351、洒水盘352、接水盘353、循环水管354及淋水换热器355。循环水泵351、洒水盘352、接水盘353及循环水管354构成水冷却机构。其中,洒水盘352设在接水盘353的上方。淋水换热器355设在洒水盘352与接水盘353之间。循环水管354连通洒水盘352及接水盘353。循环水泵351为潜水泵,设在接水盘353中,与循环水管354 —端连接,用于将接水盘353中的冷却水循环泵至洒水盘352上,实现循环用水。
[0033]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洒水盘352包括基盘3522和子盘3524。基盘3522及子盘3524均为圆形管道结构,内部设有储水腔(图未示)。子盘3524有多个,且多个子盘3524平行设置。相邻子盘3524之间的间隙形成风通道3526。循环水管354的一端与基盘3522的储水腔连通。基盘3522及子盘3524面向淋水换热器355的一侧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洒水孔3528,以实现均匀洒水。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相邻子盘3524的相对的侧壁以及基盘3522上位于任意两子盘3524之间的侧壁均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洒水孔3528。洒水盘352从洒水孔3528洒出的水淋在淋水换热器355上,实现水冷效果。可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洒水孔3528可以只设在基盘3522及子盘3524面向淋水换热器355的一侧。
[0034]接水盘353收集来自洒水盘352洒出的冷却水,并经由循环水泵351泵出至洒水盘352,实现循环用水。在本实施方式中,接水盘353上设有自动补水装置(图未示),如浮球阀补水机构或电子液位自动补水机构等,用于从外界抽水。
[0035]淋水换热器355包括靠近接水盘353的第一汇总管3552、靠近洒水盘352的第二汇总管3554以及设在第一汇总管3552与第二汇总管3554之间的将第一汇总管3552与第二汇总管3554连通的散热管3556。散热管3556有多根且平行设置。每根散热管3556从与第一汇总管3552连通的一端经多次回转弯曲延伸至与第二汇总管3554连通。相邻散热管3556之间的空隙形成风通道3558。制冷系统管340依次经由第一汇总管3552、多根散热管3556及第二汇总管3554后与风冷系统360连接。
[0036]请结合图2和图5,风冷系统360设在水冷系统350的上方,包括风机362和风冷换热器364。外机壳体310在淋水换热器355附近设有进风口(图未示),且在风机362附近设有出风口 312。风机362从进风口抽风并依次经由淋水换热器355的风通道3558、洒水盘352的风通道3526、风冷换热器364后从出风口 312排出。制冷系统管340依次经由淋水换热器355及风冷换热器364后通过四通阀330与压缩机320连接。
[0037]在换热介质循环回路中,当风冷-水冷淋激式空调系统10在制冷时,四通阀330不通电,换热介质经过压缩机320后变为高温高压的气体,高温高压的气体通过四通阀330后流入风冷换热器364,风系统360对其进行散热,接着进入淋水换热器355,水系统350又对其进行散热,使得高温高压的气体变为中温高压的液体,中温高压的液体流入节流元件210后变为低温低压的液体,低温低压的液体流入内机100的换热器后,与内机100所在的室内环境气体进行换热,使室内温度降低,达到制冷的效果,换热介质由低温低压的液体变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并通过四通阀330流回压缩机320,实现换热介质的循环。
[0038]当风冷-水冷淋激式空调系统10在制热时,四通阀330通电,换热介质经过压缩机320后变为高温高压的气体,高温高压的气体通过四通阀330后流入内机100的换热器,与内机100所在室内的环境气体进行换热,使室内温度升高,达到制热的效果,换热介质由高温高压的气体变为中温高压的液体,中温高压的液体流入节流元件210后变为低温低压的液体,流入淋水换热器355,再进入风冷换热器364,使得低温低压的液体变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并通过四通阀330流回压缩机320,实现换热介质的循环。
[0039]该风冷-水冷淋激式空调系统10的外机300的换热系统由风冷、水冷两个系统构成,从而得到的空调系统10既具有水冷空调压缩机排气压力低、排气温度低的优点,又具有风冷空调采暖的功能,在制冷时,风冷、水冷两部分共同工作,从而使压缩机320高压压力下降,最低可降至14kgf/cm2,排气温度也可下降到70°C,有利于保障压缩机320的性能,并延长压缩机320的使用寿命。
[004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风冷-水冷淋激式空调系统的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机壳体以及设在外机壳体上的压缩机、四通阀、制冷系统管、水冷系统和风冷系统; 所述水冷系统包括循环水泵、洒水盘、接水盘、循环水管及淋水换热器,其中,所述洒水盘具有洒水孔且设在所述接水盘的上方,所述淋水换热器设在所述洒水盘与所述接水盘之间,所述循环水管连通所述洒水盘及所述接水盘,所述循环水泵设在所述循环水管上; 所述风冷系统设在所述水冷系统的上方,包括风机和风冷换热器,所述外机壳体在所述淋水换热器附近设有进风口,且所述外机壳体在所述风机附近设有出风口,所述淋水换热器及所述洒水盘分别设有风通道,所述风机从所述进风口抽风并依次经由所述淋水换热器的风通道、所述洒水盘的风通道、所述风冷换热器后从所述出风口排出; 所述制冷系统管依次经由所述淋水换热器及所述风冷换热器后通过所述四通阀与所述压缩机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水冷淋激式空调系统的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为变流量调节式压缩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水冷淋激式空调系统的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泵为潜水泵,所述循环水泵设在所述接水盘里,与循环水管一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水冷淋激式空调系统的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洒水盘包括基盘以及设在所述基盘一侧的多个平行的子盘;所述子盘之间形成所述风通道;所述基盘及所述子盘为圆形管道结构,内部具有连通的储水腔;所述循环水管与所述基盘的储水腔连通;所述基盘及所述子盘面向所述淋水换热器的一侧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所述洒水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冷-水冷淋激式空调系统的外机,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子盘的相对的侧壁部分以及所述基盘上位于任意两所述子盘之间的侧壁部分均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所述洒水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水冷淋激式空调系统的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上设有自动补水装置,用于从外界抽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水冷淋激式空调系统的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淋水换热器包括靠近所述接水盘的第一汇总管、靠近所述洒水盘的第二汇总管以及设在所述第一汇总管与所述第二汇总管之间的将所述第一汇总管与所述第二汇总管连通的散热管,所述散热管有多根且平行设置,所述散热管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风通道,每根所述散热管从与所述第一汇总管连通的一端经多次回转弯曲延伸至与所述第二汇总管连通;所述制冷系统管依次经由所述第一汇总管、多根所述散热管及所述第二汇总管后与所述风冷换热器连接。
8.一种风冷-水冷淋激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机、制冷连接管以及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外机,所述内机通过所述制冷连接管与所述外机的所述制冷系统管的两端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冷-水冷淋激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机有多个,多个内机之间并联设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冷-水冷淋激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连接管上设有节流元件;所述制冷连接管与所述制冷系统管的两端分别通过内外机连接阀门连接。
【文档编号】F24F1/14GK104456762SQ201410635440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2日
【发明者】苏宇贵 申请人:苏宇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