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集热管尾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64318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可调节集热管尾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节集热管尾架,包括集热管支撑座,所述集热管支撑座前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管尾支撑空间,集热管支撑座后部连接设置有至少一个螺杆;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上分别开设有支撑体孔,所述螺杆依次穿过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的支撑体孔,在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之间设置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与螺杆通过螺纹连接,调节螺母尺寸大于所述支撑体孔尺寸。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集热管尾架,针对侧面设置有突出插接部的水箱,可以调节尾架至缩回状态,将集热管管口插入插接部,然后调节尾架至顶出状态,使集热管被抵紧固定。
【专利说明】可调节集热管尾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光热领域,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可调节集热管尾架。

【背景技术】
[0002]太阳能热水器是吸收太阳光热量,并加热其内部传热介质的设备。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包括水箱和集热管,集热管的管口与水箱连通,热水器工作时,传热介质会在集热管和水箱中循环。为了增加集热管和水箱的连接稳固性,需要设置用于托起集热管尾部的集热管尾架。
[0003]以紧凑式太阳能热水器为例,如图5所示,其包括一个主支架91,主支架下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集热管尾架92,水箱93被安装在主支架的上部,水箱93侧面设置有用于插接集热管的圆孔94,集热管安装时,需要将集热管管尾略微抬起,使管尾高过尾架,然后将集热管管口插入水箱93侧面的圆孔94内,再将集热管从水箱略微向外拉出,使其管尾嵌入集热管尾架92的管尾支撑空间29中。这样可以保障集热管的两端均得到支撑,使热水器更加稳固。
[0004]然而,上述实施方式中,如果水箱受到挤压变形,则会非常容易导致圆孔94变形,进而引起传热介质泄露。为避免上述问题,业界提出一种新型的水箱设计,如图6所示,其侧面设置有突出的圆筒形的插接部95用于实现与集热管管口的插接。由于集热管管口无法倾斜的插入突出的插接部95,这导致集热管管尾无法顺利安装到管尾支撑空间29中。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调节集热管尾架,针对侧面设置有突出插接部的水箱,可以调节尾架至缩回状态,将集热管管口插入插接部,然后调节尾架至顶出状态,使集热管被抵紧固定。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可调节集热管尾架,包括集热管支撑座,所述集热管支撑座前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管尾支撑空间,集热管支撑座后部连接设置有至少一个螺杆;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上分别开设有支撑体孔,所述螺杆依次穿过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的支撑体孔,在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之间设置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与螺杆通过螺纹连接,调节螺母尺寸大于所述支撑体孔尺寸。
[0008]进一步的,所述螺杆与水平面夹角为m,所述m为O?90°。
[0009]进一步的,所述螺杆尾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尺寸大于支撑体孔尺寸。
[0010]进一步的,所述管尾支撑空间为与集热管管尾相适配的圆形孔。
[0011]进一步的,所述管尾支撑空间为集热管支撑座上设置的碗形结构,所述碗形结构与集热管管尾相适配的。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集热管尾架,针对侧面设置有突出插接部的水箱,可以调节尾架至缩回状态,将集热管管口插入插接部,然后调节尾架至顶出状态,使集热管被抵紧固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集热管尾架一种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的左视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调节集热管尾架的管尾支撑空间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实用新型可调节集热管尾架的管尾支撑空间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7]图5是采用现有技术的固定式尾架时,集热管管口插入水箱侧面圆孔时的示意图;
[0018]图6是采用现有技术的固定式尾架时,集热管管口插入水箱侧面突出圆筒形插接部时的示意图;
[0019]图中部件附图标记为:1-底座、12-第一支撑体、13-第二支撑体、14-支撑体孔、2-集热管支撑座、21-螺杆、22-调节螺母、23-限位块、29-管尾支撑空间、32-碗形结构、91-主支架、92-集热管尾架、93-水箱、94-圆孔、95-插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
[0021]可调节集热管尾架,包括集热管支撑座2,所述集热管支撑座2前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管尾支撑空间29,集热管支撑座2后部连接设置有至少一个螺杆21 ;还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I上设置有第一支撑体12和第二支撑体13,第一支撑体12和第二支撑体13上分别开设有支撑体孔14,所述螺杆21依次穿过第一支撑体12和第二支撑体13的支撑体孔14,在第一支撑体12和第二支撑体13之间设置有调节螺母22,所述调节螺母22与螺杆21通过螺纹连接,调节螺母22尺寸大于所述支撑体孔14尺寸。
[0022]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集热管尾架,其集热管支撑座2前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管尾支撑空间29,是用于支撑稳固集热管管尾的结构。
[0023]集热管支撑座2后部连接设置的螺杆21、螺杆21上的螺母22、以及第一支撑体12和第二支撑体13等结构,是用于调节本尾架前端的集热管支撑座2架至顶出或缩回状态。
[0024]使用时,如图1所示,由于调节螺母22尺寸大于所述支撑体孔14尺寸,所以螺母22会始终被卡第一支撑体12和第二支撑体13之间,当顺时针旋转螺母22时,可以带动螺杆21缩回,即是使螺杆21向限位块23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集热管支撑座2向限位块23的方向运动。同样的道理,逆时针旋转螺母22时,可以带动集热管支撑座2顶出。
[0025]因此,针对水箱侧面设置有突出的圆筒形插接部的情况,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集热管尾架,可以先顺时针调节螺母使集热管支撑座2缩回,然后将集热管管口插入圆筒形插接部中,再逆时针调节螺母22,使集热管支撑座2顶出,此时操作集热管的管尾进入管尾支撑空间29中,达到稳固状态。
[0026]所述螺杆21的夹角角度,会直接影响集热管支撑座2缩回和顶出的方向,其角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任意设置,例如图1所示,所述螺杆21与水平面夹角为m,所述m可以为O ?90°。
[0027]当逆时针旋转螺母22时,螺杆21会向前顶出,为了防止螺杆21无限制的向前运动导致螺杆21和螺母22分离。优选的,所述螺杆21尾部设置有限位块23,所述限位块23尺寸大于支撑体孔14尺寸。设置限位块23后,逆时针旋转螺母22到一定程度,限位块23就会抵紧第二支撑体13,从而阻止螺杆21继续向前运动。
[0028]集热管支撑座2前部的管尾支撑空间29用于支撑和托起集热管管尾,其形状与集热管管尾相适配即可。
[0029]例如可以是,如图3所示,所述管尾支撑空间29为与集热管管尾相适配的圆形孔。当集热管安装好后,集热管管尾正好嵌入集热管支撑座2前部开设圆形孔中,达到托起稳固的作用。
[0030]同样的原理,还可以是,如图4所示,所述管尾支撑空间29为集热管支撑座2上设置的碗形结构32,所述碗形结构32与集热管管尾相适配的。当集热管安装好后,集热管管尾正好嵌入所述碗形结构32中。
【权利要求】
1.可调节集热管尾架,包括集热管支撑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管支撑座(2)前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管尾支撑空间(29),集热管支撑座(2)后部连接设置有至少一个螺杆(21);还包括底座(I),所述底座(I)上设置有第一支撑体(12)和第二支撑体(13),第一支撑体(12)和第二支撑体(13)上分别开设有支撑体孔(14),所述螺杆(21)依次穿过第一支撑体(12)和第二支撑体(13)的支撑体孔(14),在第一支撑体(12)和第二支撑体(13)之间设置有调节螺母(22),所述调节螺母(22)与螺杆(21)通过螺纹连接,调节螺母(22)尺寸大于所述支撑体孔(14)尺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集热管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21)与水平面夹角为m,所述m为O?9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集热管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21)尾部设置有限位块(23),所述限位块(23)尺寸大于支撑体孔(14)尺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集热管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尾支撑空间(29)为与集热管管尾相适配的圆形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集热管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尾支撑空间(29)为集热管支撑座(2)上设置的碗形结构(32),所述碗形结构(32)与集热管管尾相适配的。
【文档编号】F24J2/52GK204027050SQ201420423365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30日
【发明者】刘正彬 申请人:刘正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