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灭菌恒温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6005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净化灭菌恒温调节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净化灭菌恒温调节器



背景技术:

在植物与中草药材育苗的时候,需要有一个恒温的环境,同时要求杀灭空气中细菌,对空气进行净化,将粉尘悬浮颗粒等污染物过滤掉,但是,现有空气净化器往往只具有消毒功能格,杀菌功能,或空气过滤功能等功能中的一种,功能比较单一,无法达到空气净化、杀菌、恒温于一体的作用,同时,专门针对植物、中草药材育苗培育的空气调节器更是空白,一些名贵的中药材、植物的种苗等需要在一些比较适合的环境才能生长,这样如果是简单的空气净化器,同时需要净化空气、消毒空气、恒温控制就无法胜任,需要进一步的改进与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灭菌恒温调节器,该空气净化灭菌恒温调节器在植物及中草药育苗时,可以净化空气、灭菌及对空气进行恒温调节,保证种苗的正常生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空气净化灭菌恒温调节器包括调节器主体、设置于调节器主体侧面底部的进风口、若干个设置于调节器主体侧面顶部的出风口,所述调节器主体的内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通风道,所述通风道将各个所述出风口与进风口连通,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用于将底部空气吸收进通风道的风机,各个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用于对空气进行过滤的过滤网组及杀灭空气中的细菌的灭菌组件,容置于所述调节器主体内部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通过线路分别与灭菌组件及风机连接,所述风机将底层的冷空气吸收入进风口,通过通风道达到出风口与上部热空气充分融合,并不断循环。

优选地,所述过滤网组包括前置过滤网、甲醛除臭过滤网、高压静电网、活性炭过滤网、负离子过滤层及HEPA过滤网,或者上述过滤网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灭菌组件为紫光灯灭菌灯。

优选地,所述灭菌组件为光触媒杀菌层或红外线发生器。

采用上述结构之后。

采用上述设备后,在植物及中草药育苗时,可以过滤空气中的微生物、粉尘、悬浮颗粒,同时各个所述出风口都有灭菌装置,从而保证培养室内无细菌,通过上下空气对流,所述风机将底层的冷空气吸收入进风口,通过通风道达到出风口与上部热空气充分融合,并不断循环,保证室内温度均匀,保证种苗的正常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空气净化灭菌恒温调节器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空气净化灭菌恒温调节器一个视角的立体透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空气净化灭菌恒温调节器另一个视角的立体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一种空气净化灭菌恒温调节器的正视图,在本实施例中,一种空气净化灭菌恒温调节器10,包括调节器主体11、设置于调节器主体11侧面底部的进风口12、若干个设置于调节器主体11侧面顶部的出风口16,调节器主体11的内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通风道,所述通风道将各个出风口16与进风口12连通,进风口12处设置有用于将底部空气吸收进通风道的风机15,各个出风口16处设置有用于对空气进行过滤的过滤网组13及杀灭空气中的细菌的灭菌组件14,容置于调节器主体11内部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通过线路分别与灭菌组件14及风机15连接,风机15将底层的冷空气吸收入进风口12,通过通风道达到出风口16与上部热空气充分融合,并不断循环。

本发明利用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浮的现象,把进口设置在最底下,出口设置在最上方,所述风机将底层的冷空气吸收入进风口12,通过通风道达到出风口16与上部热空气充分融合,并不断循环,通过上下空气对流使得室内的空气温度达到平衡。

请再参阅图2及图3,图2为本发明一种空气净化灭菌恒温调节器一个视角的立体透视图,图3为本发明一种空气净化灭菌恒温调节器另一个视角的立体透视图;

过滤网组13包括前置过滤网、甲醛除臭过滤网、高压静电网、活性炭过滤网、负离子过滤层及HEPA过滤网,或者上述过滤网中的一种,控制组件通过线路分别与高压静电网、负离子过滤网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灭菌组件14为紫光灯灭菌灯、光触媒杀菌层或红外线发生器。

控制组件通过线路分别与紫光灯灭菌灯、光触媒杀菌层或红外线发生器连接。

风机15使空气从进风口111进入,并穿过过滤网组,除去空气中的微生物、尘埃、甲醛和异味,最后灭菌层组件14,杀灭空气中的细菌。

采用上述设备后,在植物及中草药育苗时,可以过滤空气中的微生物、粉尘、悬浮颗粒,同时各个所述出风口都有灭菌装置,从而保证培养室内无细菌,通过上下空气对流,所述风机将底层的冷空气吸收入进风口,通过通风道达到出风口与上部热空气充分融合,并不断循环,保证室内温度均匀,保证种苗的正常生长。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不能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