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2205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空调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空调机,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在待机模式下能够减少室外机的消耗功率的空调机。



背景技术:

空调机为了营造舒适的室内环境,向室内吐出冷温的空气,调节室内温度并净化室内空气,从而向用户提供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一般而言,空调机包括:室内机,由热交换器构成,并设置于室内;室外机,由压缩机和热交换器等构成,并用于向室内机供给制冷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待机模式下能够减少室外机的消耗功率的空调机。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空调机,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其中,室内机包括:第一连接部,设置有第一交流电源端子、第一通信端子、第一中性端子,第一继电器,连接于第一交流电源端子和第一通信端子之间,第一通信部,与第一通信端子相连接;室外机包括:第二连接部,设置有与第一交流电源端子、第一通信端子、第一中性端子分别对应地相连接的第二交流电源端子、第二通信端子、第二中性端子,第二继电器,其一端连接于第二通信端子,第三继电器,其一端连接于第二交流电源端子,电压降压部及转换器,连接于第二继电器的另一端及第三继电器的另一端,电压降压部及转换器相互并联连接;通信电压输出部,连接于第二继电器的另一端及第三继电器的另一端,并用于输出通信电压,第二通信部,连接于通信电压输出部和第二通信端子之间。

另外,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空调机,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其中,室内机包括:第一连接部,设置有第一交流电源端子、第一通信端子、第一中性端子,第一继电器,连接于第一交流电源端子和第一通信端子之间,第一通信部,与第一通信端子相连接;室外机包括:第二连接部,设置有与第一交流电源端子、第一通信端子、第一中性端子分别对应地相连接的第二交流电源端子、第二通信端子、第二中性端子,第二继电器,其一端连接于第二交流电源端子,第三继电器,其一端连接于第二交流电源端子及第二继电器的一端,电压降压部及转换器,其连接于第二继电器的另一端及第三继电器的另一端,电压降压部及转换器相互并联连接,通信电压输出部,连接于第二继电器的另一端及第三继电器的另一端,并用于输出通信电压,第二通信部,连接于通信电压输出部和第二通信端子之间。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空调机,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其中,室内机包括:第一连接部,设置有第一交流电源端子、第一通信端子、第一中性端子,第一继电器,连接于第一交流电源端子和第一通信端子之间,第一通信部,与第一通信端子相连接;室外机包括:第二连接部,设置有与第一交流电源端子、第一通信端子、第一中性端子分别对应地相连接的第二交流电源端子、第二通信端子、第二中性端子,第二继电器,其一端连接于第二通信端子,第三继电器,其一端连接于第二交流电源端子,电压降压部及转换器,连接于第二继电器的另一端及第三继电器的另一端,电压降压部及转换器相互并联连接;通信电压输出部,连接于第二继电器的另一端及第三继电器的另一端,并用于输出通信电压,第二通信部,连接于通信电压输出部和第二通信端子之间。由此,能够在待机模式下减少室外机的消耗功率。

特别是,原先通过作为启动继电器的第二继电器供给交流电源,在第二继电器被关断后第三继电器被导通,并通过第三继电器供给交流电源,因此,在待机模式结束后连接插头时,能够迅速地供给交流电源。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空调机,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其中,室内机包括:第一连接部,设置有第一交流电源端子、第一通信端子、第一中性端子,第一继电器,连接于第一交流电源端子和第一通信端子之间,第一通信部,与第一通信端子相连接;室外机包括:第二连接部,设置有与第一交流电源端子、第一通信端子、第一中性端子分别对应地相连接的第二交流电源端子、第二通信端子、第二中性端子,第二继电器,其一端连接于第二交流电源端子,第三继电器,其一端连接于第二交流电源端子及第二继电器的一端,电压降压部及转换器,其连接于第二继电器的另一端及第三继电器的另一端,电压降压部及转换器相互并联连接,通信电压输出部,连接于第二继电器的另一端及第三继电器的另一端,并用于输出通信电压,第二通信部,连接于通信电压输出部和第二通信端子之间。由此,能够在待机模式下减少室外机的消耗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空调机的结构的图。

图2是图1的室外机和室内机的概略图。

图3是图1的空调机的简单内部框图。

图4是图3的压缩机驱动部的电路图的一例。

图5A是图4的逆变器控制部的内部框图。

图5B是图4的转换器控制部的内部框图的一例。

图6是例示出室内机和室外机的电源连接的图。

图7例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的电源的电路图。

图8A至图8B是在说明图7的动作时作为参照的图。

图9例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的电源的电路图。

图10例示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用于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的电源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在以下说明中使用的针对结构元件的接尾词“模块”及“部”仅是考虑到便于说明书的撰写而被赋予或混用,其自身并不带有相互区分的含义或作用。因此,所述“模块”及“部”可相混合使用。

图1是例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空调机的结构的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空调机100可包括:室内机21;与室内机21相连接的室外机31。

空调机的室内机21可适用直立式空调机、墙挂式空调机以及天花板式空调机中的任一种,附图中例示出直立式室内机21。

另外,空调机100可还包括换气装置、空气净化装置、加湿装置以及加热器中的至少一种,其可与室内机及室外机的动作相连动地进行动作。

室外机31还包括:压缩机(未图示),对供给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室外热交换器(未图示),使制冷剂和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储液器(未图示),从供给的制冷剂提取出气相制冷剂并提供给压缩机;四通阀(未图示),用于选择基于制热运转的制冷剂的流路。并且,还包括多个传感器、阀以及油回收器等,但是以下将省去对其结构的说明。

室外机31使所设有的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进行动作,根据设定对制冷剂进行压缩或热交换,并将制冷剂提供给室内机21。室外机31可利用远程控制器(未图示)或室内机21的请求(demand)进行驱动。此时,随着与驱动的室内机对应地改变制冷/制热容量,也可使室外机的工作台数及设置于室外机的压缩机的工作台数发生变化。

此时,室外机31向连接的室内机21供给被压缩的制冷剂。

室内机21接收从室外机31供给的制冷剂,并向室内吐出冷温的空气。室内机21包括:室内热交换器(未图示)、室内机风扇(未图示)、使供给的制冷剂进行膨胀的膨胀阀(未图示)、多个传感器(未图示)。

此时,室外机31和室内机21通过通信线连接并收发相互数据,室外机和室内机可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远程控制器(未图示)相连接,并根据远程控制器(未图示)的控制进行动作。

遥控器(未图示)与室内机21相连接,向室内机输入用户的控制指令,接收室内机的状态信息并显示。此时,遥控器可根据与室内机的连接形态,以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通信。

图2是图1的室外机和室内机的概略图。

参照附图进行说明,空调机100大体上区分为室内机21和室外机31。

室外机31包括:压缩机102,用于压缩制冷剂;压缩机用电动机102b,用于驱动压缩机;室外侧热交换器104,用于对被压缩的制冷剂进行放热;室外送风机105,由配置于室外热交换器104的一侧并促进制冷剂的放热的室外风扇105a和用于旋转室外风扇105a的电动机105b构成;膨胀机构或膨胀阀106,用于对被冷凝的制冷剂进行膨胀;制冷/制热切换阀或四通阀110,用于改变被压缩的制冷剂的流路;储液器103,暂时存储气态化的制冷剂,去除水分和杂质后,向压缩机供给恒定的压力的制冷剂。

室内机21包括:室内侧热交换器108,配置于室内并执行制冷/制热功能;室内送风机109,由配置于室内侧热交换器108的一侧并用于促进制冷剂的放热的室内风扇109a和用于旋转室内风扇109a的电动机109b构成。

室内侧热交换器109可设置有至少一个。压缩机102可使用变频压缩机、定速压缩机中的至少一种。

并且,空调机100可由对室内进行制冷的制冷机构成,也可由对室内进行制冷或制热的加热泵构成。

另外,室外机31内的室外风扇105a可由用于驱动马达250的室外风扇驱动部(图3的200)进行驱动。以下,可将室外风扇驱动部200命名为室外风扇驱动装置。

另外,室外机31内的压缩机102可由用于驱动压缩机马达102b的压缩机马达驱动部(图3的113)进行驱动。

另外,室内机21内的室内风扇109a可由用于驱动室内风扇马达109b的室内风扇驱动部(图3的300)进行驱动。

图3是图1的空调机的简单内部框图。

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图3的空调机100包括:压缩机102、室外风扇105a、室内风扇109a、控制部170、吐出温度检测部118、室外温度检测部138、室内温度检测部158、存储器140。并且,空调机100可还包括:压缩机驱动部113、室外风扇驱动部200、室内风扇驱动部300、切换阀110、膨胀阀106、显示部130以及输入部120。

关于压缩机102、室外风扇105a、室内风扇109a的说明参照图2。

输入部120设置有多个操作键,将与输入的空调机的运转目标温度对应的信号传送给控制部170。

显示部130可显示空调机100的动作状态。

存储器140可存储空调机100动作所需的数据。特别是,与本发明的实施例相关地,存储器140可存储关于用于判断外风的强度的相电流电平中的第一电平、第二电平的数据。

吐出温度检测部118可检测压缩机102中的制冷剂吐出温度Tc,可将与检测出的制冷剂吐出温度Tc对应的信号传送给控制部170。

室外温度检测部138可检测作为空调机100的室外机31周边的温度的室外温度To,可将与检测出的室外温度To对应的信号传送给控制部170。

室内温度检测部158可检测作为空调机100的室内机21周边的温度的室内温度Ti,可将与检测出的室内温度Ti对应的信号传送给控制部170。

控制部170可基于检测出的制冷剂吐出温度Tc、检测出的室外温度To、检测出的室内温度Ti中的至少一种及所输入的目标温度,控制空调机100进行运转。例如,可算出最终目标过热度并控制空调机100进行运转。

另外,为了控制压缩机102、室内风扇109a、室外风扇105a的动作,如图所示,控制部170可对压缩机驱动部113、室外风扇驱动部200、室内风扇驱动部300分别进行控制。

例如,控制部170可基于目标温度向压缩机驱动部113、室外风扇驱动部200或室内风扇驱动部300输出各自相应的速度指令值信号。

此外,基于各个速度指令值信号,压缩机马达(未图示)、马达250、室内风扇马达109b可分别以目标旋转速度进行动作。

另外,控制部170除了控制压缩机驱动部113、室外风扇驱动部200或室内风扇驱动部300以外,可还对空调机100整体的动作进行控制。

例如,控制部170可控制制冷/制热切换阀或四通阀110的动作。

或者,控制部170可控制膨胀机构或膨胀阀106的动作。

图4是图3的压缩机驱动部的电路图的一例。

参照附图,压缩机驱动部113可包括:逆变器220,用于向压缩机马达250输出三相交流电流;逆变器控制部230,用于控制逆变器220;转换器210,用于向逆变器220供给直流电源;转换器控制部215,用于控制转换器210;DC端电容器C,配置于转换器210和逆变器220之间。

另外,压缩机驱动部113可还包括:DC端电压检测部B、输入电压检测部A、输入电流检测部D、输出电流检测部E。

马达驱动装置200接收来自系统的交流电源,进行功率转换并将被转换的功率提供给马达250。因此,马达驱动装置200可又称为功率转换装置。

转换器210将输入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转换器210可仅设置有整流部(未图示),或者可设置有整流部和开关元件。

整流部(未图示)接收单相交流电源201,对其进行整流并输出被整流的电源。

为此,在整流部(未图示)中例示出,分别相互串联连接的上升沿二极管元件Da、Db和下降沿二极管元件D'a、D'b成为一对,并且总共两对的上升沿、下降沿二极管元件相互并联(Da&D'a、Db&D'b)连接的情形。即,可以桥接(bridge)形态相互进行连接。

另外,在转换器210设置有开关元件的情况下,例如,转换器210可设置有升压转换器。即,在整流部(未图示)和逆变器220之间可设置有相互串联连接的电感器和二极管,并设置有连接于电感器和二极管之间的开关元件。

在转换器设置有开关元件的情况下,转换器控制部215可控制开关元件的导通时间(turn on timing)。由此,可输出用于开关元件的导通时间的转换器开关控制信号Scc。

为此,转换器控制部215可从输入电压检测部A、输入电流检测部D分别接收输入电压Vs、输入电流Is。

输入电压检测部A可检测来自输入交流电源201的输入电压Vs。例如,输入电压检测部A可位于整流部(未图示)前端。

为了进行电压检测,输入电压检测部A可包括电阻元件、OP AMP等。检测出的输入电压Vs为脉冲形态的离散信号(discrete signal),为了生成转换器开关控制信号Scc,其可施加给转换器控制部215。

另外,利用输入电压检测部A可还检测输入电压的零交叉(zero crossing)点。

接着,输入电流检测部D可检测来自输入交流电源201的输入电流Is。具体而言,输入电流检测部D可位于整流部(未图示)前端。

为了进行电流检测,输入电流检测部D可包括电流传感器、电流互感器(current transformer,CT)、分流电阻(shunt resistance)等。检测出的输入电压Is为脉冲形态的离散信号(discrete signal),为了生成转换器开关控制信号Scc,其可施加给转换器控制部215。

DC端电压检测部B检测DC端电容器C的直流电压Vdc。为了进行电源检测,可使用电阻元件、OP AMP等。检测出的DC端电容器C的电压Vdc为脉冲形态的离散信号(discrete signal),其可施加给逆变器控制部230,基于DC端电容器C的直流电压Vdc可生成逆变器开关控制信号Sic。

并且,检测出的DC端电压可施加给转换器控制部215,用于生成转换器开关控制信号Scc。

逆变器220可设置有多个逆变器开关元件,利用开关元件的导通/关断动作将被平滑的直流电源Vdc转换为规定频率的三相交流电源,并输出给三相马达250。

由此,逆变器220可向作为负载的马达250供给逆变器功率。此时的逆变器功率为作为负载的马达250所需的功率,其可跟踪所需的目标功率。

具体而言,逆变器220可设置有多个开关元件。例如,分别相互串联连接的上升沿开关元件Sa、Sb、Sc和下降沿开关元件S'a、S'b、S'c成为一对,总共三对的上升沿、下降沿开关元件相互并联(Sa&S'a、Sb&S'b、Sc&S'c)连接。此外,在各开关元件Sa、S'a、Sb、S'b、Sc、S'c可逆并联连接有二极管。

为了控制逆变器220的开关动作,逆变器控制部230可将逆变器开关控制信号Sic输出给逆变器220。逆变器开关控制信号Sic为脉冲宽度调制方式PWM的开关控制信号,其可基于马达250中流动的作为三相电流的输出电流io和作为DC端电容器两端的DC端电压Vdc生成并输出。此时的三相的输出电流io可从输出电流检测部E被检测出,DC端电压Vdc可从DC端电压检测部B被检测出。

输出电流检测部E可检测逆变器420和马达250之间流动的输出电流io。即,检测马达250中流动的电流。输出电流检测部E可对各相的输出电流ia、ib、ic都进行检测,或者可利用三相平衡来检测二相的输出电流。

输出电流检测部E可位于逆变器220和马达250之间,为了进行电流检测,可使用CT(current transformer)、分流电阻等。

另外,输出的逆变器开关控制信号Sic在栅极驱动部(未图示)变换为栅极驱动信号,并输入给逆变器220内的各开关元件的栅极。由此,逆变器220内的各开关元件Sa、S'a、Sb、S'b、Sc、S'c可进行开关动作。

图5A是图4的逆变器控制部的内部框图。

参照图5A,逆变器控制部230可包括:轴变换部310、速度计算部320、电流指令生成部330、电压指令生成部340、轴变换部350以及开关控制信号输出部360。

轴变换部310接收从输出电流检测部E中检测出的三相输出电流ia、ib、ic,将其变换为静态坐标系的二相电流iα、iβ。

另外,轴变换部310可将静态坐标系的二相电流iα、iβ变换为旋转坐标系的二相电流id、iq。

速度计算部320可基于在轴变换部310中被轴变换的静态坐标系的二相电流iα、iβ来输出计算出的位置和计算出的速度

另外,电流指令生成部330基于计算速度和速度指令值ω*r来生成电流指令值i*q。例如,电流指令生成部330可基于计算速度和速度指令值ω*r的差异,在PI控制器335执行PI控制,并生成电流指令值i*q。附图中作为电流指令值例示出q轴电流指令值i*q,但是,也可与附图不同地一同生成d轴电流指令值i*d。另外,d轴电流指令值i*d的值可被设定为0。

另外,电流指令生成部330可还设置有限制器(未图示),用于限制电流指令值i*q的电平,以防止其超出允许范围。

接着,电压指令生成部340基于在轴变换部中被轴变换为二相旋转坐标系的d轴、q轴电流id、iq和来自电流指令生成部330等的电流指令值i*d、i*q来生成d轴、q轴电压指令值v*d、v*q。例如,电压指令生成部340可基于q轴电流iq和q轴电流指令值i*q的差异,在PI控制器344中执行PI控制,并生成q轴电压指令值v*q。并且,电压指令生成部340可基于d轴电流id和d轴电流指令值i*d的差异,在PI控制器348中执行PI控制,并生成d轴电压指令值v*d。另外,电压指令生成部340可还设置有限制器(未图示),用于限制d轴、q轴电压指令值v*d、v*q的电平,以防止其超出允许范围。

另外,生成的d轴、q轴电压指令值v*d、v*q输入给轴变换部350。

轴变换部350接收从速度计算部320中计算出的位置和d轴、q轴电压指令值v*d、v*q,并执行轴变换。

首先,轴变换部350执行从二相旋转坐标系至二相静态坐标系的变换。此时,可使用速度计算部320中计算出的位置

此外,轴变换部350执行从二相静态坐标系至三相静态坐标系的变换。通过这样的变换,轴变换部350输出三相输出电压指令值v*a、v*b、v*c。

开关控制信号输出部360基于三相输出电压指令值v*a、v*b、v*c,生成基于脉冲宽度调制PWM方式的逆变器用开关控制信号Sic并输出。

输出的逆变器开关控制信号Sic可在栅极驱动部(未图示)中被变换为栅极驱动信号,并输入给逆变器420内的各开关元件的栅极。由此,逆变器420内的各开关元件Sa、S'a、Sb、S'b、Sc、S'c进行开关动作。

图5B是图4的转换器控制部的内部框图的一例。

参照附图,转换器控制部215可包括:电流指令生成部410、电压指令生成部420以及开关控制信号输出部430。

电流指令生成部410可基于从输出电压检测部B,即DC端电压检测部B中检测出的DC端电压Vdc和DC端电压指令值V*dc,通过PI控制器等生成d轴、q轴电流指令值i*d、i*q

电压指令生成部420基于d轴、q轴电流指令值i*d、i*q和从输入电流检测部A中检测出的输入电流is,通过PI控制器等生成d轴、q轴电压指令值v*d、v*q

开关控制信号输出部430可基于d轴、q轴电压指令值v*d、v*q,将用于驱动图4的转换器210内的开关元件的转换器开关控制信号Scc输出给转换器210。

图6是例示出室内机和室外机的电源连接的图。

参照附图,室内机21包括与室内电路部620相连接的室内连接部610,室外机31包括与室外电路部625相连接的室外连接部615。

室内连接部610可包括:交流电源端子L、通信端子C、中性端子N1(neutral terminal)。

室外连接部615可包括:第一交流电源端子L1、第二交流电源端子L2、第一中性端子N1、第二中性端子N2、通信端子C。

室外连接部615的第二交流电源端子L2、第二中性端子N2、通信端子C可与室内连接部610的交流电源端子L、中性端子N、通信端子C分别对应地相连接。

在电源插头605连接于连接部615的室外引入结线方式的情况下,通过第一交流电源端子L1和第一中性端子N1施加交流电源,并向室外电路部625供给交流电源。

并且,通过与第二交流电源端子L2和第二中性端子N2相连接的交流电源端子L和中性端子N,向室内电路部620供给交流电源。

由此,在虽然处于电源插头605与系统相连接的状态,但是电源键不进行动作的待机模式(standby mode)的情况下,因室内电路部620及室外电路部625中供给有交流电源而发生功率消耗。

本发明中提示出在这样的待机模式状态下减少消耗功率的方案。特别是,提示出一种使用室外引入结线方式并减少待机模式状态下的消耗功率的方案。

图7例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的电源的电路图。

参照附图,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室内机21可包括:第一连接部710,设置有第一交流电源端子L1、第一通信端子C1、第一中性端子N1;第一继电器Ry1,连接于第一交流电源端子L1和第一通信端子C1之间;第一通信部720,与第一通信端子C1相连接。

另外,室内机21可还设置有与第一交流电源端子L1相连接的整流部712。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室外机31可包括:第二连接部715,设置有与第一交流电源端子L1、第一通信端子C1、第一中性端子N1分别对应地相连接的第二交流电源端子L2、第二通信端子C2、第二中性端子N2;第二继电器Ry2,其一端a连接于第二通信端子C2;第三继电器Ry3,其一端连接于第二交流电源端子L2;电压降压部213及转换器210,与第二继电器Ry2的另一端b及第三继电器Ry3的另一端b相连接,所述电压降压部213及转换器210相互并联连接;通信电压输出部717,与第二继电器Ry2的另一端b及第三继电器Ry3的另一端b相连接,并用于输出通信电压;第二通信部725,连接于通信电压输出部717和第二通信端子C2之间。

另外,室外机31可还包括:控制部215,接收从电压降压部213供给的电源进行动作。

另外,与电源插头701电连接的第一电源线Li1连接于第一交流电源端子L1和第二交流电源端子L2之间。

另外,与电源插头701电连接的第二电源线Li2连接于第一中性电源端子N1和第二中性端子N2之间。

控制部215可执行针对室外机31内的第二继电器Ry2、第三继电器Ry3、电压降压部213、转换器210、通信电压输出部717、第二通信部725的开启/关闭控制或动作控制。

进一步,控制部215可执行针对室内机21内的第一继电器Ry1、第一通信部720的开启/关闭控制或动作控制。

另外,第三继电器Ry3优选是利用来自控制部215的直流电源或来自电压降压部213的直流电源来进行动作的直流继电器。

图8A至图8B是在说明图7的动作时作为参照的图。

首先,参照图8A,在通过连接于第一交流电源端子L1和第二交流电源端子L2之间的第一电源线Li1来施加交流电源的状态下,当第一继电器Ry1被导通(on)且第二继电器Ry2被关断(off)时,通过第一电源线Li1的交流电源经由第一交流电源端子L1、第一继电器Ry1传送给第一通信部720。

特别是,从第一交流电源端子L1经由第一继电器Ry1并至第一通信部720形成第一电流路径Path1。

另外,在通过连接于第一交流电源端子L1和第二交流电源端子L2之间的第一电源线Li1来施加交流电源的状态下,当第一继电器Ry1被导通且第二继电器Ry2被导通时,通过第一电源线Li1的交流电源经由第一交流电源端子L1、第一继电器Ry1、第一通信端子C1、第二通信端子C2、第二继电器Ry2传送给电压降压部213和转换器210,以使电压降压部213和转换器210进行动作。

此时,通过第一交流电源端子L1、第一继电器Ry1、第一通信端子C1、第二通信端子C2、第二继电器Ry2来形成第二电流路径Path2。

控制部250随着接收到来自电压降压部213的动作电源而进行动作,并可控制第二继电器Ry2被关断(off)且第三继电器Ry3被导通(on)。

接着,参照图8B,在电压降压部213和转换器210进行动作后,当第二继电器Ry2被关断且第三继电器Ry3被导通时,通过第一电源线Li1的交流电源经由第二交流电源端子L2、第三继电器Ry3传送给电压降压部213和转换器210,以使电压降压部213和转换器210进行动作。

此时,通过第一电源线Li1、第二交流电源端子L2、第三继电器Ry3来形成第三电流路径Path3。

另外,通信电压输出部717根据电压降压部213和转换器210的动作而输出通信电压,所输出的通信电压可经由第二通信部725、第二通信端子C2、第一通信端子C1传送给第一通信部720。

附图中例示出,经由通信电压输出部717、第二通信部725、第二通信端子C2、第一通信端子C1并至第一通信部720的第五电流路径Path5。

另外,控制部250随着接收到来自电压降压部213的动作电源,可控制第二继电器Ry2被关断且第三继电器Ry3被关断。

由此,如图所示,通过第一电源线Li1的交流电源可经由第一交流电源端子L1传送给整流部712。

附图中例示出,通过第一电源线Li1、整流部712的第四电流路径Path4。

如上所述,在向室内机21和室外机31进行供电的情况下,当待机模式时,不会发生不必要的功率消耗。特别是,能够在待机模式下减少室外机31的消耗功率。

并且,原先通过作为启动继电器(start relay)的第二继电器Ry2供给交流电源,在第二继电器Ry2被关断后第三继电器Ry3被导通,从而通过第三继电器Ry3供给交流电源,在待机模式结束后连接插头时,能够迅速地供给交流电源。

图9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的电源的电路图。

图9的电路图与图8类似,其在一部分结线关系等中存在区别。

参照附图进行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室内机21可包括:第一连接部710,设置有第一交流电源端子L1、第一通信端子C1、第一中性端子N1;第一继电器Ry1,连接于第一交流电源端子L1和第一通信端子C1之间;第一通信部720,与第一通信端子C1相连接。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室外机31可包括:第二连接部715,设置有与第一交流电源端子L1、第一通信端子C1、第一中性端子N1分别对应地相连接的第二交流电源端子L2、第二通信端子C2、第二中性端子N2;第二继电器Ry2,其一端a连接于第二交流电源端子L2;第三继电器Ry3,其一端连接于第二交流电源端子L2和第二继电器Ry2的一端a;电压降压部213及转换器210,与第二继电器Ry2的另一端b及第三继电器Ry3的另一端b相连接,所述电压降压部213及转换器210相互并联连接;通信电压输出部717,与第二继电器Ry2的另一端b及第三继电器Ry3的另一端b相连接,并用于输出通信电压;第二通信部725,连接于通信电压输出部717和第二通信端子C2之间。

另外,室外机31可还包括:控制部215,接收从电压降压部213供给的电源进行动作。

另外,与电源插头701电连接的第一电源线Li1连接于第一交流电源端子L1和第二交流电源端子L2之间。

另外,与电源插头701电连接的第二电源线Li2连接于第一中性电源端子N1和第二中性端子N2之间。

控制部215可执行针对室外机31内的第二继电器Ry2、第三继电器Ry3、电压降压部213、转换器210、通信电压输出部717、第二通信部725的开启/关闭控制或动作控制。

进一步,控制部215可执行针对室内机21内的第一继电器Ry1、第一通信部720的开启/关闭控制或动作控制。

另外,第三继电器Ry3优选是利用来自控制部215的直流电源或来自电压降压部213的直流电源来进行动作的直流继电器。

图9的动作说明如下。

在通过连接于第一交流电源端子L1和第二交流电源端子L2之间的第一电源线Li1来施加交流电源的状态下,当第一继电器Ry1被导通时,通过第一电源线Li1的交流电源经由第一交流电源端子L1、第一继电器Ry1传送给第一通信部720。

另外,在通过连接于第一交流电源端子L1和第二交流电源端子L2之间第一电源线Li1来施加交流电源的状态下,当第二继电器Ry2被导通时,通过第一电源线Li1的交流电源经由第二交流电源端子L2、第二继电器Ry2传送给电压降压部213和转换器210,以使电压降压部213和转换器210进行动作。

另外,在电压降压部213和转换器210进行动作后,当第二继电器Ry2被关断且第三继电器Ry3被导通时,通过第一电源线Li1的交流电源经由第二交流电源端子L2、第三继电器Ry3传送给电压降压部213和转换器210,以使电压降压部213和转换器210进行动作。

另外,通信电压输出部717根据电压降压部213和转换器210的动作而输出通信电压,所输出的通信电压可经由第二通信部725、第二通信端子C2、第一通信端子C1传送给第一通信部720。

另外,在电压降压部213和转换器210进行动作后,当第二继电器Ry2被关断且第三继电器Ry3被关断时,通过第一电源线Li1的交流电源可经由第一交流电源端子L1传送给整流部712。

图10例示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用于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的电源的电路图。

图10与图9相同,其区别在于,在室外机31内还设置有辅助供电部1000。

辅助供电部1000可包括:第四继电器Ry4,其一端连接于第二通信端子C2;第二电压降压部1013,与第四继电器Ry4的另一端b相连接。

辅助供电部1000可还包括:调节器1015(regulator),用于调节(regulating)来自第二电压降压部1013的输出电压。

在通过连接于第一交流电源端子L1和第二交流电源端子L2之间的第一电源线Li1来施加交流电源的状态下,当第一继电器Ry1被导通时,通过第一电源线Li1的交流电源可从第一交流电源端子L1经由第一继电器Ry1、第一通信端子C1、第二通信端子C2传送给辅助供电部1000。

当辅助供电部1000的第四继电器Ry4被导通时,第二电压降压部1013输出被降压的电压,调节器1015可输出被调节的电源。例如,可输出大致5V的DC电压。

这样被调节的电源施加给控制部215,从而可使控制部215被激活。

此外,控制部215可如上所述控制第二继电器Ry2被导通,并在规定时间后,控制第二继电器Ry2被关断且第三继电器Ry3被导通。

本发明的空调机并不限定于如上所述的实施例的结构和方法,而是可由各实施例的全部或一部分选择性地组合并构成,从而对所述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形。

另外,本发明的空调机的动作方法可由在设置于功率转换装置或空调机的处理器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处理器可读取的代码来实现。处理器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包括存储有可由处理器读取的数据的所有种类的记录装置。处理器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例有ROM、RAM、CD-ROM、磁带、软盘、光数据存储装置等,并且也可以诸如基于因特网的传输的载波的形态实现。并且,处理器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可分散于利用网络相连接的计算机系统,并以分散方式存储处理器可读取的代码并执行。

并且,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及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上所述的特定的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对其进行多种变形实施,而且这样的变形实施不应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或前景而单独地加以理解。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