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子加工用的高效的干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9711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鞋子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鞋子加工用的高效的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鞋子在加工过程中,通常是使用粘结剂将鞋帮粘结在鞋底上,然而现有的粘结剂初粘性小,干燥速率慢,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将鞋帮稳固的粘结在鞋底上,导致鞋子加工效率低,耗时长,不适合现有的生产使用。虽然市面上出现了一些鞋子干燥的装置,但是其烘干效率低,且烘干的不够均匀,影响鞋子的品质,导致鞋帮容易从鞋底脱落。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鞋子加工用的高效的干燥系统。

为达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鞋子加工用的高效的干燥系统,所述鞋子加工用的高效的干燥系统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支架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上的烘干装置、位于所述支架装置左侧的定位装置、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电机装置、位于所述电机装置上方的加热装置、位于所述加热装置上方的支撑板装置、位于所述加热装置右侧的电缸装置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板装置上的固定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块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下方的第一滚轮,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左侧的第一斜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方的第一横板、位于所述第一斜杆上方的第一弯曲杆及位于所述第一横板上方的第一支架,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第一框体、收容于所述第一框体内的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框体右侧的第一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上的第一风机、第一阀门、位于所述第一风机上方的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框体上方的第三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框体左侧的第二弯曲杆、位于所述第二弯曲杆上方的挡板及收容于所述第一框体内的第一加热棒,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板、位于所述定位板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的支撑框、位于所述支撑框左右两侧的第一横杆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框内左右两侧的第一固定杆,所述电机装置包括第一电机、位于所述第一电机上方的第一转轴、位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方的支撑网框、收容于所述支撑网框内的支撑环、位于所述支撑环上方的第二过滤网及位于所述支撑网框右侧的第三弯曲杆,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第二框体、位于所述第二框体下方的第二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上的第二风机、位于所述第二风机左侧的第四支架、位于所述第四支架左侧的第二固定杆、收容于所述第二框体内左右两侧的第二加热棒、位于所述第二框体内左右两侧的第二滚轮、设置于所述第二滚轮上的若干第一刷毛,所述支撑板装置包括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下方的连接框、收容于所述连接框内的第三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三过滤网下方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连接框左右两侧的第三固定杆、位于所述支撑板左侧的第二横板、位于所述支撑板右侧的第二横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横杆右端的第三滚轮,所述电缸装置包括第三横板、位于所述第三横板上方的限定块、位于所述第三横板左侧的第五支架、位于所述第五支架上方的电缸、位于所述电缸右侧的推动杆、位于所述推动杆上下两侧的第二弹簧、位于所述推动杆右侧的移动框、收容于所述移动框内左右两侧的第一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下方的移动块及设置于所述移动块上方的第一拉线,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机上的输出轴、设置于所述输出轴上的第二拉线、位于所述第二电机右侧的竖板、位于所述竖板右侧的第三横杆、设置于所述第三横杆上的第四弹簧、设置于所述竖板右侧的第二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块右侧的第四弯曲杆、设置于所述第四弯曲杆右侧的第四滚轮、位于所述第四滚轮右侧的顶靠块、设置于所述顶靠块上的连接环、位于所述顶靠块下方的第三固定块及设置于所述顶靠块上的第三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鞋子加工用的高效的干燥系统能够对鞋子上的粘结剂进行均匀的烘干,烘干效率高,并且烘干的效果好,使得粘结剂可以均匀受热,进而可以保证粘结的品质,使得鞋帮可以稳固的粘结在鞋底上;并且可以对鞋子进行有效的固定,防止烘干的过程中掉落,影响烘干的顺利进行;同时可以对鞋子多方位烘干,加快烘干的效率,节约时间,适合生产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鞋子加工用的高效的干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鞋子加工用的高效的干燥系统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鞋子加工用的高效的干燥系统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支架装置2、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2上的烘干装置3、位于所述支架装置2左侧的定位装置4、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电机装置5、位于所述电机装置5上方的加热装置6、位于所述加热装置6上方的支撑板装置7、位于所述加热装置6右侧的电缸装置8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板装置7上的固定装置9。

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1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底板1上设有位于其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块11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11下方的第一滚轮12。所述第一支撑块11的上表面与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11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凹槽111。所述第一滚轮12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12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111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撑块11枢轴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滚轮12可以在所述第一凹槽111内旋转。

如图1所示,所述支架装置2包括第一支撑杆21、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1左侧的第一斜杆22、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1上方的第一横板23、位于所述第一斜杆22上方的第一弯曲杆24及位于所述第一横板23上方的第一支架25。所述第一支撑杆21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21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21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板2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22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22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2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2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板23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弯曲杆24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24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24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板2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25呈L形,所述第一支架25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板23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烘干装置3包括第一框体31、收容于所述第一框体31内的第一过滤网32、位于所述框体31右侧的第一管道33、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33上的第一风机34、第一阀门35、位于所述第一风机34上方的第二支架36、位于所述第一框体31上方的第三支架37、位于所述第一框体31左侧的第二弯曲杆38、位于所述第二弯曲杆38上方的挡板39及收容于所述第一框体31内的第一加热棒30。所述第一框体3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框体31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横板2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25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框体3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框体31上设有位于其左表面的若干第一通孔311及位于其右表面的第二通孔312,所述第一通孔311及第二通孔312呈圆形且与所述第一框体3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过滤网32呈空心的半球状,所述第一过滤网32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3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32包住所述第二通孔312。所述第一管道33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312且与所述第一框体3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管道33的内部与所述第一框体3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风机34与电源连接,使其可以正常运行,所述第一风机34上设有开关,方便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一阀门35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管道33内气体的流量。所述第二支架36呈L形,所述第二支架36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框体3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36的下端与所述第一风机34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37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第三支架37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框体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37的左端与所述挡板3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弯曲杆38呈弯曲状,所述第二弯曲杆38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框体3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弯曲杆38的上端与所述挡板3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挡板39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加热棒30与电源连接,使其可以正常运行,所述第一加热棒30上设有开关,方便其打开或者关闭,且该开关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一框体31的外侧,方便使用者打开或者关闭。

如图1所示,所述定位装置4包括定位板41、位于所述定位板41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二支撑杆42、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42之间的支撑框43、位于所述支撑框43左右两侧的第一横杆44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框43内左右两侧的第一固定杆45。所述定位板41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42设有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42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42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42的上端与所述定位板4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43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支撑框43竖直放置,所述支撑框43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44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横杆44呈水平状,所述第一横杆4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4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44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框4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45设有两个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固定杆45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框4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电机装置5包括第一电机51、位于所述第一电机51上方的第一转轴52、位于所述第一转轴52上方的支撑网框53、收容于所述支撑网框53内的支撑环54、位于所述支撑环54上方的第二过滤网55及位于所述支撑网框53右侧的第三弯曲杆56。所述第一电机51与电源连接,使其可以正常运行,所述第一电机51上设有开关,方便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一电机51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45位于所述第一电机51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固定杆4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5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52呈圆柱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转轴52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电机51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电机51可以带动所述第一转轴52旋转,所述第一转轴52的上端与所述支撑网框5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进而可以带动所述支撑网框53旋转。所述支撑网框53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支撑网框53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支撑网框53的侧面上设有若干滤孔(未图示),方便空气从所述支撑网框53的外部进入到所述支撑网框53内,所述支撑网框53贯穿所述定位板41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使得所述支撑网框53可以稳定的旋转,所述支撑框43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网框53的下表面滑动连接,使得所述支撑框43对所述支撑网框53起到支撑作用。所述支撑环54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支撑环54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网框5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环54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过滤网5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55呈圆柱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弯曲杆56呈弯曲状,所述第三弯曲杆56的下端与所述支撑网框53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加热装置6包括第二框体61、位于所述第二框体61下方的第二管道62、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62上的第二风机63、位于所述第二风机63左侧的第四支架64、位于所述第四支架64左侧的第二固定杆65、收容于所述第二框体61内左右两侧的第二加热棒66、位于所述第二框体61内左右两侧的第二滚轮67、设置于所述第二滚轮67上的若干第一刷毛68。所述第二框体61呈空心的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支撑网框53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6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体61上设有位于其上表面的若干个第三通孔611及位于其下表面的第四通孔612,所述第三通孔611及第四通孔612呈圆形且与所述第二框体6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管道62的上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612且与所述第二框体6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管道62的内部与所述第二框体6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管道62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网5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风机63与电源连接,使其可以正常运行,所述第二风机63上设有开关,方便其打开或者关闭,且该开关可以设置于外侧。所述第四支架64呈L形,所述第四支架64的下端与所述第二风机63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64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框体6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65呈水平状,所述第二固定杆65的右端与所述第四支架6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65的左端与所述支撑网框5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热棒66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加热棒66与电源连接,使其可以产生热量,所述第二加热棒66上设有开关,方便其打开或者关闭,且该开关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二框体61的外侧。所述第二滚轮67设有两个,所述第二滚轮67呈圆柱体,所述第二滚轮67与所述第二框体61枢轴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滚轮67可以在所述第二框体61内旋转,所述第二滚轮67与电机连接,带动其主动旋转。所述第一刷毛68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滚轮67上,所述第一刷毛68与所述第二滚轮67固定连接,进而可以对空气进行过滤。

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板装置7包括支撑板71、位于所述支撑板71下方的连接框72、收容于所述连接框72内的第三过滤网73、位于所述第三过滤网73下方的第一弹簧75、位于所述连接框72左右两侧的第三固定杆74、位于所述支撑板71左侧的第二横板76、位于所述支撑板71右侧的第二横杆77、设置于所述第二横杆77右端的第三滚轮78。所述支撑板71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支撑板71位于所述第二框体61的上方,所述支撑板71上设有若干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五通孔711,所述第五通孔711呈圆形。所述连接框72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连接框72竖直放置,所述连接框72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板7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框72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6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框72包住所述第五通孔711及第三通孔611。所述第三过滤网73呈圆柱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过滤网73的侧面与所述连接框72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75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一弹簧75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框体6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75的上端与所述第三过滤网73固定连接,进而对所述第三过滤网73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三固定杆74设有两个,所述第三固定杆74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7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74的下端与所述连接框72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板76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横板76的右端与所述支撑板7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77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横杆77的左端与所述支撑板71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77的右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三滚轮78呈圆柱体,所述第三滚轮78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二横杆77枢轴连接,使得所述第三滚轮78可以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旋转。

如图1所示,所述电缸装置8包括第三横板81、位于所述第三横板81上方的限定块82、位于所述第三横板81左侧的第五支架83、位于所述第五支架83上方的电缸84、位于所述电缸84右侧的推动杆85、位于所述推动杆85上下两侧的第二弹簧86、位于所述推动杆85右侧的移动框87、收容于所述移动框87内左右两侧的第一固定块88、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88下方的移动块89及设置于所述移动块89上方的第一拉线80。所述第五支架83呈L形,所述第五支架83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框体6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83的上端与所述电缸8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板81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横板81的左端与所述第五支架83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定块82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限定块82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横板8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缸84与电源连接,使其可以正常运行,所述电缸84上设有开关,方便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电缸84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6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85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推动杆85的左端与所述电缸84连接,使得所述电缸84带动所述推动杆85可以左右移动,所述推动杆85的右端与所述移动框87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86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弹簧86呈水平状,所述第二弹簧86的左端与所述电缸8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86的右端与所述移动框87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框87呈空心的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移动框87的上下表面相通,所述移动框87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横板81的上表面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移动框87可以在所述第三横板81上左右移动。所述第一固定块88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88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块88的一端与所述移动框87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88的上表面与所述移动框87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移动块89呈长方体,所述移动块89与所述移动框87的内表面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移动块89可以在所述移动框87内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拉线80的下端与所述移动块89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框87及移动块89的质量较大,以便使得第一拉线80可以向下拉动所述顶靠块98。所述第三弯曲杆56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横板8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装置9包括第二电机91、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机91上的输出轴92、设置于所述输出轴92上的第二拉线921、位于所述第二电机91右侧的竖板93、位于所述竖板93右侧的第三横杆94、设置于所述第三横杆94上的第四弹簧941、设置于所述竖板93右侧的第二固定块95、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块95右侧的第四弯曲杆96、设置于所述第四弯曲杆86右侧的第四滚轮97、位于所述第四滚轮97右侧的顶靠块98、设置于所述顶靠块98上的连接环99、位于所述顶靠块98下方的第三固定块984及设置于所述顶靠块98上的第三弹簧90。所述第二电机91与电源连接,使其可以正常运行,所述第二电机91上设有开关,方便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二电机91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横板7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91上设有位于其上方的第六支架911,所述第六支架911呈L形,所述第六支架911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电机91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支架911的上端与所述竖板93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92呈圆柱体,所述输出轴9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91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电机91带动所述输出轴92旋转。所述第二拉线921的左端与所述输出轴92固定连接。所述竖板93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竖板93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7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竖板93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第六通孔931,所述第六通孔931呈圆形。所述第三横杆94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四横杆94的左端与所述竖板93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941呈竖直状,所述第四弹簧941的上端与所述第四横杆94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941的下端与所述第四弯曲杆96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941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四弹簧941向下按压所述第四弯曲杆96。所述第二固定块95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固定块95的左表面与所述竖板93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弯曲杆96呈弯曲状,所述第四弯曲杆96上设有位于其左端的第三凹槽、位于其右端的第四凹槽及位于其下方的第四固定杆961,所述第二固定块95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内且与所述第四弯曲杆96枢轴连接,使得所述第四弯曲杆96可以围绕所述第二固定块95旋转,所述第四固定杆961的上端与所述第四弯曲杆9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线921的右端与所述第四固定杆96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线921穿过所述第六通孔931。所述第四滚轮97呈圆柱体,所述第四滚轮97收容于所述第四凹槽内且与所述第四弯曲杆96枢轴连接,使得所述第四滚轮97可以在所述第四凹槽内旋转。所述顶靠块98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顶靠块98的左上端顶靠在鞋子上,对鞋子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所述顶靠块98上设有位于其右侧的握持架981、位于其下方的第四固定块982,所述握持架981呈T字形,所述握持架981的一端与所述顶靠块98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块982的上端与所述顶靠块98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块982的下端设有第五凹槽983。所述第三固定块984呈长方体,所述第三固定块984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7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块984收容于所述第五凹槽983内且与所述第四固定块982枢轴连接,使得所述第四固定块982可以围绕所述第三固定块984旋转,进而使得所述顶靠块98可以围绕所述第三固定块984旋转。所述连接环99呈半圆环状,所述连接环99的两端与所述顶靠块9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线80的上端与所述连接环99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90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7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90的上端与所述顶靠块98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90处于拉伸状态,所述第三弹簧90向下拉动所述顶靠块98,进而使得所述顶靠块98可以稳定的顶靠在鞋子上。

如图1所示,所述本发明鞋子加工用的高效的干燥系统使用时,首先打开电缸84,使得所述推动杆85向左移动,进而使得所述移动框87向左移动,然后所述移动块89向上移动,当所述移动块89顶靠在所述第一固定块88上时,所述移动块89开始向下拉动所述第一拉线80,由于所述移动框87及移动块89的质量较大,所述第一拉线80向下拉动所述连接环99,进而使得所述顶靠块98围绕所述第三固定块984顺时针旋转,此时所述第三弹簧90被拉伸,直至所述顶靠块98旋转一定角度且所述顶靠块98仍呈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使用者亦可以握住握持架981将顶靠块98抬起,然后将鞋子放置在所述支撑板71上,且从所述第四滚轮97的右端将鞋子的前端插入到所述第四滚轮97与所述支撑板71之间,所述第四滚轮97顶靠在鞋子上,然后电缸84使得所述推动杆85向右移动,进而使得所述移动框87向右移动,直至所述移动框87顶靠在所述限定块82上,此时关闭电缸84的开关,然后所述顶靠块98围绕所述第三固定块984逆时针旋转,使得所述顶靠块98的上端顶靠在鞋子的右侧,所述第三弹簧90向下拉动所述顶靠块98,使得所述顶靠块98顶靠的较为稳固。然后打开第二电机91,使得所述输出轴92旋转,进而使得所述第二拉线921被拉紧,然后通过所述第四固定杆961使得所述第四弯曲杆96围绕所述第二固定块95顺时针旋转,使得所述第四滚轮97稳稳的顶靠在鞋子上,对鞋子起到稳固的固定作用。然后打开第一加热棒30及第二加热棒66的开关,分别使得所述第一框体31及第二框体61内的温度上升。然后打开第一风机34、第一阀门35及第二风机63的开关,使得外界的空气分别进入到所述第一管道33内及第二管道62内,进入到所述第二管道62内的空气需要穿过所述支撑网框53的滤孔及第二过滤网55的过滤。进入到所述第一管道33内的空气进入到所述第一框体31内,经过所述第一过滤网32的过滤且经过所述第一加热棒30的加热后从所述第一通孔311向位于其左侧的鞋子喷出,以便对鞋子上的粘结剂进行烘干,所述挡板39的设置可以防止热量向上散发,使得热量与鞋子充分接触,保证烘干的效果。进入到所述第二管道62内的空气经过所述第四通孔612进入到所述第二框体61内,打开与第二滚轮67连接的电机,使得所述第二滚轮67旋转,进而使得所述第一刷毛68随之旋转,进而可以对进入到所述第二框体61内的空气进行过滤,且经过所述第二加热棒66的加热后经过第三通孔611进入到所述连接框72内,然后经过所述第三过滤网73的过滤后且穿过所述第五通孔711向上喷出,热空气喷到鞋子的底部,以便对位于其上方的鞋子进行干燥。为了能够实现烘干均匀,此时打开第一电机51的开关,使得所述第一转轴52旋转,进而使得所述支撑网框53、第二框体装置6及支撑板装置7随之旋转,然后鞋子随着支撑板装置7的旋转而旋转,由于烘干装置3的位置不变,进而可以对鞋子进行全方位的烘干,保证烘干的均匀,进而可以保证干燥的品质。至此,本发明鞋子加工用的高效的干燥系统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