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含潮率自动控制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99395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织物含潮率自动控制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织物干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织物含潮率自动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在纺织行业内,织物内的含潮率对该织物中纤维的尺寸、结构、性能等都会产生较大影响,故需要对织物的含潮率进行控制。因需配合后期的退浆、丝光、水洗等工序,目前主要是采用蒸汽加热烘筒对织物进行烘干干燥的处理方式,由于烘筒干燥织物的过程中,采用的烘筒数量相对较多,通常需要24-36个烘筒,织物在经过烘筒的过程中,展开的路线较长,故存在以下问题:1、容易造成织物各区段的含潮率不同,甚至偏差较大,故无法保证产品的质量;2、采用的烘筒数量较多,成本较高,另外还容易造成蒸汽能源的浪费,致使进一步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有效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织物含潮率自动控制设备。
[0004]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5]—种织物含潮率自动控制设备,包括第一烘筒组、第二烘筒组和控制主机,第一烘筒组设有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第二烘筒组设有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第一出口与第二入口相对应,第一出口与第二入口之间设有辊轮组件;第一烘筒组还设有第一蒸汽调节装置和温度传感器,第一蒸汽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第一烘筒组的温度,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烘筒组的温度,第二烘筒组还设有第二蒸汽调节装置和织物含潮检测器,第二蒸汽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第二烘筒组的温度,织物含潮检测器位于第二出口用于检测织物的含潮率;控制主机与第一蒸汽调节装置、温度传感器、第二蒸汽调节装置和织物含潮检测器分别电性连接。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烘筒组包括冷凝水管组,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冷凝水管组上。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烘筒组包括相对地差额半个烘筒位设置的第一列烘筒和第二列烘筒,所述第一入口位于第一列烘筒的始端,所述第一出口位于第二列烘筒的终端;所述冷凝水管组包含两条冷凝水管,两条冷凝水管分别设置在第一列烘筒和第二列烘筒上,两条冷凝水管上靠近所述第一出口的末端分别设有一个所述温度传感器。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蒸汽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蒸汽阀和第二蒸汽阀,第一蒸汽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列烘筒上用于调节第一列烘筒的温度,第二蒸汽阀设置在所述第二列烘筒上用于调节第二列烘筒的温度,第一蒸汽阀和第二蒸汽阀分别与所述控制主机电性连接。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烘筒组包括相对地差额半个烘筒位设置的第三列烘筒和第四列烘筒,所述第二入口位于第四列烘筒的末端与所述第一出口相对应,所述第二出口位于第三列烘筒的始端与所述第一入口相对应;所述织物含潮检测器位于所述第二出口周边。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蒸汽调节装置为蒸汽比例阀。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主机上设有控制屏或人机互动屏。
[0012]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0013]上述的织物含潮率自动控制设备中,织物从第一烘筒组的第一入口进入,进行第一次烘干干燥,从第一出口出来后通过辊轮组件再从第二烘筒组的第二入口进入,进行第二次烘干干燥,最后从第二出口出来,从而完成烘干工艺,在这过程中,第一次烘干干燥用于较大范围地调节织物的含潮率,即:使织物的含潮率较大范围地、快速地降低至标准范围的附近;第二次烘干干燥用于较小范围地、精确地调节织物的含潮率,即:使织物烘干干燥后的含潮率处于标准范围之内;辊轮组件用于使织物从第一烘筒组至第二烘筒组更安全、顺畅。在第一次烘干干燥中,控制主机通过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反馈而调节第一蒸汽调节装置,使第一烘筒组的温度稳定地处于第一预定范围之内,故织物的干燥效果既不会过大,也不会不足,这也保证了蒸汽能源的利用效率;在第二次烘干干燥中,控制主机通过织物含潮检测器的检测反馈而调节第二蒸汽调节装置,使第二烘筒组的温度随着织物从第二烘筒组出来后的含潮率的波动而变化,以保障织物从第二烘筒组出来后的含潮率始终处于第二预定范围之内,即保障织物烘干干燥后的含潮率始终处于标准范围之内,从而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亦间接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织物含潮率自动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织物含潮率自动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6]附图标记说明:
[0017]1、第一烘筒组,11、第一列烘筒,12、第二列烘筒,13、第一入口,14、第一蒸汽阀,15、第二蒸汽阀,16、温度传感器,17、第一出口,2、第二烘筒组,21、第三列烘筒,22、第四列烘筒,23、第二入口,24、第二出口,25、第二蒸汽调节装置,26、织物含潮检测器,3、控制主机,4、织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19]如图1-2所示,为一种织物含潮率自动控制设备,它包括第一烘筒组1、第二烘筒组2和控制主机3,第一烘筒组I设有第一入口 13和第一出口 17,第二烘筒组2设有第二入口 23和第二出口 24,第一出口 17与第二入口 23相对应,第一出口 17与第二入口 23之间设有用于传输织物的辊轮组件;第一烘筒组I还设有第一蒸汽调节装置和温度传感器16,第一蒸汽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第一烘筒组I的温度,温度传感器16用于检测第一烘筒组I的温度,第二烘筒组2还设有第二蒸汽调节装置25和织物含潮检测器26,第二蒸汽调节装置25用于调节第二烘筒组2的温度,织物含潮检测器26位于第二出口 24用于检测织物4的含潮率;控制主机3与第一蒸汽调节装置、温度传感器16、第二蒸汽调节装置25和织物含潮检测器26分别电性连接。
[0020]它采用一种织物含潮率自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具体内容:
[0021]控制主机3通过控制第一蒸汽调节装置调节蒸汽的流量,从而调控第一烘筒组I的温度;第一烘筒组I用于烘干干燥织物4,使织物4的含潮率降低,第一入口 13用于织物4穿入,第一出口 17用于从第一入口 13穿入的织物4穿出;温度传感器16检测第一烘筒组I的温度To,并将To传递给控制主机3,若To超出控制主机3内的第一预定范围,控制主机3控制第一蒸汽调节装置升高或降低第一烘筒组I的温度,使To恢复至控制主机3内的第一预定范围之内;控制主机3通过控制第二蒸汽调节装置25调节蒸汽的流量,从而调控第二烘筒组2的温度;第二烘筒组2用于烘干干燥织物4,使织物4的含潮率再次降低,第二入口 23用于从第一出口 17穿出的织物4穿入,第二出口 24用于从第二入口 23穿入的织物4穿出;织物含潮检测器26检测织物4从第二烘筒组2出来后的含潮率Ro,并将Ro传递给控制主机3,若Ro超出控制主机3内的第二预定范围,控制主机3控制第二蒸汽调节装置25升高或降低第二烘筒组2的温度,使Ro恢复至控制主机3内的第二预定范围之内。
[0022]原理为:织物4从第一烘筒组I的第一入口13进入,进行第一次烘干干燥,从第一出口 17出来后再从第二烘筒组2的第二入口 23进入,进行第二次烘干干燥,最后从第二出口 24出来,从而完成烘干工艺,在这过程中,第一次烘干干燥用于较大范围地调节织物4的含潮率,即:使织物4的含潮率较大范围地、快速地降低至标准范围的附近;第二次烘干干燥用于较小范围地、精确地调节织物4的含潮率,S卩:使织物4烘干干燥后的含潮率处于标准范围之内;辊轮组件用于使织物4从第一烘筒组I至第二烘筒组2更安全、顺畅。在第一次烘干干燥中,控制主机3通过温度传感器16的检测反馈而调节第一蒸汽调节装置,使第一烘筒组I的温度稳定地处于第一预定范围之内,故织物4的干燥效果既不会过大,也不会不足,这也保证了蒸汽能源的利用效率;在第二次烘干干燥中,控制主机3通过织物含潮检测器26的检测反馈而调节第二蒸汽调节装置25,使第二烘筒组2的温度随着Ro的波动而变化,以保障R0始终处于第二预定范围之内,即保障织物4烘干干燥后的含潮率始终处于标准范围之内,从而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亦间接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0023]本上述的织物含潮率自动控制设备中,第一烘筒组I包括冷凝水管组,温度传感器16设置在冷凝水管组上;第一烘筒组I包括相对地差额半个烘筒位设置的第一列烘筒11和第二列烘筒12,第一入口 13位于第一列烘筒11的始端,第一出口 17位于第二列烘筒12的终端。其中,冷凝水管组包含两条冷凝水管,两条冷凝水管分别设置在第一列烘筒11和第二列烘筒12上,两条冷凝水管上靠近第一出口 17的末端分别设有一个温度传感器16,该方式利于更精确地检测温度。
[0024]本上述的织物含潮率自动控制设备中,第一蒸汽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蒸汽阀14和第二蒸汽阀15,第一蒸汽阀14设置在第一列烘筒11上用于调节第一列烘筒11的温度,第二蒸汽阀15设置在第二列烘筒12上用于调节第二列烘筒12的温度,第一蒸汽阀14和第二蒸汽阀15分别与控制主机3电性连接。该方式更利于控制主机3调控第一列烘筒11和第二列烘箱的温度。
[0025]本上述的织物含潮率自动控制设备中,第二烘筒组2包括相对地差额半个烘筒位设置的第三列烘筒21和第四列烘筒22,第二入口 23位于第四列烘筒22的末端与第一出口 17相对应,第二出口 24位于第三列烘筒21的始端与第一入口 13相对应;织物含潮检测器26位于第二出口24周边。其中,第二蒸汽调节装置25为蒸汽比例阀,用于精确地调控第二烘筒组2的温度。另外,将织物4的入口和出口设置在同一边,在保证织物4干燥效果的同时也减小了织物含潮率自动控制设备的占地面积,提高了生产场地的利用率。
[0026]本上述的织物含潮率自动控制设备中,控制主机3上设有能够设置工艺流程的控制屏或人机互动屏,内部设有PID控制系统,以便于工作人员设置及操控。
[0027]在上述的织物含潮率自动控制方法中,控制主机3通过控制第一蒸汽调节装置中的第一蒸汽阀14调节第一烘筒组I中第一列烘筒11的温度,控制主机3通过控制第一蒸汽调节装置中的第二蒸汽阀15调节第一烘筒组I中第二列烘筒12的温度;
[0028]在上述的织物含潮率自动控制方法中,温度传感器16检测第一烘筒组I中第一列烘筒11的温度T1和第二列烘筒12的温度T2,然后将TjPT2都传递给控制主机3,若!^超出控制主机3内的第一预定范围,控制主机3控制第一蒸汽阀14升高或降低第一列烘筒11的温度,使TI恢复至控制主机3内的第一预定范围之内,若Τ2超出控制主机3内的第一预定范围,控制主机3控制第二蒸汽阀15升高或降低第二列烘筒12的温度,使IV^复至控制主机3内的第一预定范围之内。
[0029]在本实施例中,本织物含潮率自动控制设备能够极大地提高织物4的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其中,第一列烘筒11、第二列烘筒12、第三列烘筒21和第四列烘筒22都分别包括6个烘筒,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能减少至每列4-5个烘筒,从而还能够进一步地降低生产成本。
[0030]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3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织物含潮率自动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烘筒组、第二烘筒组和控制主机,第一烘筒组设有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第二烘筒组设有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第一出口与第二入口相对应,第一出口与第二入口之间设有辊轮组件;第一烘筒组还设有第一蒸汽调节装置和温度传感器,第一蒸汽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第一烘筒组的温度,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烘筒组的温度,第二烘筒组还设有第二蒸汽调节装置和织物含潮检测器,第二蒸汽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第二烘筒组的温度,织物含潮检测器位于第二出口用于检测织物的含潮率;控制主机与第一蒸汽调节装置、温度传感器、第二蒸汽调节装置和织物含潮检测器分别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含潮率自动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烘筒组包括冷凝水管组,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冷凝水管组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物含潮率自动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烘筒组包括相对地差额半个烘筒位设置的第一列烘筒和第二列烘筒,所述第一入口位于第一列烘筒的始端,所述第一出口位于第二列烘筒的终端;所述冷凝水管组包含两条冷凝水管,两条冷凝水管分别设置在第一列烘筒和第二列烘筒上,两条冷凝水管上靠近所述第一出口的末端分别设有一个所述温度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织物含潮率自动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汽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蒸汽阀和第二蒸汽阀,第一蒸汽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列烘筒上用于调节第一列烘筒的温度,第二蒸汽阀设置在所述第二列烘筒上用于调节第二列烘筒的温度,第一蒸汽阀和第二蒸汽阀分别与所述控制主机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物含潮率自动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烘筒组包括相对地差额半个烘筒位设置的第三列烘筒和第四列烘筒,所述第二入口位于第四列烘筒的末端与所述第一出口相对应,所述第二出口位于第三列烘筒的始端与所述第一入口相对应;所述织物含潮检测器位于所述第二出口周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织物含潮率自动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蒸汽调节装置为蒸汽比例阀。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织物含潮率自动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机上设有控制屏或人机互动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织物含潮率自动控制设备,它包括第一烘筒组、第二烘筒组和控制主机,第一烘筒组设有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第二烘筒组设有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第一出口与第二入口相对应,第一出口与第二入口之间设有辊轮组件;第一烘筒组还设有第一蒸汽调节装置和温度传感器,第一蒸汽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第一烘筒组的温度,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烘筒组的温度,第二烘筒组还设有第二蒸汽调节装置和织物含潮检测器,第二蒸汽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第二烘筒组的温度;控制主机与第一蒸汽调节装置、温度传感器、第二蒸汽调节装置和织物含潮检测器分别电性连接。该织物含潮率自动控制设备能够有效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IPC分类】F26B23/00, F26B25/22, F26B21/06
【公开号】CN205383880
【申请号】CN201620074458
【发明人】李灿荣, 骆小来, 林豫涛, 罗允盛
【申请人】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7月13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