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水暖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1738阅读:3857来源:国知局
民用水暖锅炉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民用水暖锅炉,属于民用锅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多数北方农村家庭的冬季取暖多采用燃煤或燃柴锅炉方式,所用的锅炉通常为水暖锅炉;传统的水暖锅炉由燃烧室和炉腔两部分构成,燃烧室燃烧燃料,上方炉腔内盛水,对水加热。也有内外双胆式水暖锅炉,内胆燃烧燃料,外胆内盛水,对水加热。传统水暖锅炉由于燃烧室上方正对炉腔,对炉腔内水的加热速度快,但由于炉腔容积有限,导致供热效果低;内外双胆式水暖锅炉,由于外胆与内胆结构不一致,盛水腔较大,虽然供热效果有所提升,但加热速度慢,上述锅炉均不能充分地利用燃料,因此,十分需要一种新型民用水暖锅炉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民用水暖锅炉,将锅炉内部可接触热源的地方均合理利用,加热速度快至可即放即用,供热效果好,可接火炕。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民用水暖锅炉,包括锅炉双层上燃烧腔1、锅炉双层下燃烧腔3、炉盖10、锅炉烟筒16、锅炉双层炉筒19、炉盖固定杆20、固定座21、空心炉箅管22、和空心立管26,所述锅炉双层下燃烧腔为顶端无封盖的内外两层侧壁的矩形腔体,其前端预留有上下两个矩形镂空区,锅炉进料门罩在锅炉双层下燃烧腔的上方矩形镂空区上,收灰抽拉槽插入锅炉双层下燃烧腔的下方矩形镂空区内,空心炉箅管共有数根,等间距并排设置在锅炉双层下燃烧腔内,位于收灰抽拉槽上方,且与锅炉双层下燃烧腔的双层间空隙通联,锅炉回水管B与锅炉回水管A位于锅炉双层下燃烧腔左右两侧底部,且均锅炉双层下燃烧腔的双层间空隙通联;锅炉双层上燃烧腔为底端无封盖的内外两层侧壁的倒梯形腔体,锅炉双层上燃烧腔内层和外层的底端面与锅炉双层下燃烧腔内层和外层的上端面焊接,炉体内部为燃烧室,炉体内层与外层的空隙为盛水区,火炕接口位于其炉体后方,与内部燃烧室通联,火炕接口上设有火炕接口插板,其中,炉体内部的每根空心炉箅管中部均设有与其通联的空心立管,空心立管顶端与锅炉双层上燃烧腔内层和外层间空隙通联;锅炉双层上燃烧腔顶面偏前方设有一圆形镂空区,炉盖为空心圆盘,炉盖顶面设有炉盖回水接口和炉盖出水接口,炉盖罩在锅炉双层上燃烧腔的圆形镂空区上,锅炉双层上燃烧腔顶面中部设有一对固定座,两固定座通过铰轴与一U型炉盖固定杆的两根部铰接,炉盖固定杆的端部固定在炉盖上;锅炉双层炉筒为底端无封盖的内外两层侧壁的圆柱筒体,锅炉双层炉筒内层和外层的底端面与锅炉双层上燃烧腔内层和外层焊接,锅炉双层炉筒内部腔体与锅炉双层上燃烧腔内部腔体通联,锅炉双层炉筒内层和外层间空隙与锅炉双层上燃烧腔内层和外层间空隙通联,锅炉烟筒位于锅炉双层炉筒顶端,锅炉烟筒上设有炉筒翻板,排气阀接口位于锅炉双层炉筒侧壁,与锅炉双层炉筒内层和外层间空隙通联,锅炉出水管B和锅炉出水管A位于锅炉双层炉筒左右两侧,均与锅炉双层炉筒内层和外层间空隙通联,其中的锅炉出水管A上设有出水橡胶导管接口,炉筒水管设有数根,每次一根为一层分为数层设置在锅炉双层炉筒内部,每根炉筒水管均穿过锅炉双层炉筒筒心,每根炉筒水管均与锅炉双层炉筒内层和外层间空隙通联,每根炉筒水管间均设有等间距夹角;出水橡胶导管一端连接出水橡胶导管接口一端连接炉盖出水接口,回水橡胶导管一端连接炉盖回水接口一端连接回水橡胶导管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民用水暖锅炉加热速度慢和供热效果差的问题,将锅炉内部可接触热源的地方均合理利用,加热速度快,内部热水可用于家庭淋浴,供热效果好,可接火炕,将上部炉盖掀开,炉体可以当炉具做饭使用,制作成本低,提高了燃料的使用效率,实际使用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炉盖打开后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后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后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剖视图。

图中标号:

1、锅炉双层上燃烧腔,2、锅炉进料门,3、锅炉双层下燃烧腔,4、锅炉回水管A,5、收灰抽拉槽,6、锅炉回水管B,7、回水橡胶导管接口,8、回水橡胶导管,9、炉盖回水接口,10、炉盖,11、炉盖出水接口,12、出水橡胶导管,13、排气阀接口,14、出水橡胶导管接口,15、锅炉出水管A,16、锅炉烟筒,17、烟筒翻板,18、锅炉出水管B,19、锅炉双层炉筒,20、炉盖固定杆,21、固定座,22、空心炉箅管,23、火炕接口,24、炉筒水管,25、火炕接口插板,26、空心立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7所示,一种民用水暖锅炉,包括锅炉双层上燃烧腔1、锅炉双层下燃烧腔3、炉盖10、锅炉烟筒16、锅炉双层炉筒19、炉盖固定杆20、固定座21、空心炉箅管22、和空心立管26,所述锅炉双层下燃烧腔3为顶端无封盖的内外两层侧壁的矩形腔体,其前端设有上下两个矩形镂空区,锅炉进料门2罩在锅炉双层下燃烧腔3的上方矩形镂空区上,收灰抽拉槽5插入锅炉双层下燃烧腔3的下方矩形镂空区内,空心炉箅管22有数根,等间距并排设置在锅炉双层下燃烧腔3内,位于收灰抽拉槽5上方,且与锅炉双层下燃烧腔3的双层间空隙通联,锅炉回水管B6与锅炉回水管A4位于锅炉双层下燃烧腔3左右两侧底部,且均于锅炉双层下燃烧腔3的双层间空隙通联;锅炉双层上燃烧腔1为底端无封盖的内外两层侧壁的倒梯形腔体,锅炉双层上燃烧腔1内层和外层的底端面与锅炉双层下燃烧腔3内层和外层的上端面焊接,炉体内部为燃烧室,炉体内层与外层的空隙为盛水区,火炕接口23位于其炉体后方,与内部燃烧室通联,火炕接口23上设有火炕接口插板25,其中,炉体内部的每根空心炉箅管22中部均设有与其通联的空心立管26,空心立管26顶端与锅炉双层上燃烧腔1内层和外层间空隙通联;锅炉双层上燃烧腔1顶面偏前方设有一圆形镂空区,炉盖10为空心圆盘,炉盖10顶面设有炉盖回水接口9和炉盖出水接口11,炉盖10罩在锅炉双层上燃烧腔1的圆形镂空区上,锅炉双层上燃烧腔1顶面中部设有一对固定座21,两固定座21通过铰轴与一U型炉盖固定杆20的两根部铰接,炉盖固定杆20的端部固定在炉盖10上;锅炉双层炉筒19为底端无封盖的内外两层侧壁的圆柱筒体,锅炉双层炉筒19内层和外层的底端面与锅炉双层上燃烧腔1内层和外层焊接,锅炉双层炉筒19内部腔体与锅炉双层上燃烧腔1内部腔体通联,锅炉双层炉筒19内层和外层间空隙与锅炉双层上燃烧腔1内层和外层间空隙通联,锅炉烟筒16位于锅炉双层炉筒19顶端,锅炉烟筒16上设有炉筒翻板17,排气阀接口13位于锅炉双层炉筒19侧壁,与锅炉双层炉筒19内层和外层间空隙通联,锅炉出水管B18和锅炉出水管A15位于锅炉双层炉筒19左右两侧,均与锅炉双层炉筒19内层和外层间空隙通联,其中的锅炉出水管A15上设有出水橡胶导管接口14,炉筒水管24设有数根,每次一根为一层分为数层设置在锅炉双层炉筒19内部,每根炉筒水管24均穿过锅炉双层炉筒19筒心,每根炉筒水管24均与锅炉双层炉筒19内层和外层间空隙通联,每根炉筒水管24间均设有等间距夹角;出水橡胶导管12一端连接出水橡胶导管接口14一端连接炉盖出水接口11,回水橡胶导管8一端连接炉盖回水接口9一端连接回水橡胶导管接口7。

使用时,将锅炉进料门2打开,将燃料放于空心炉箅管22和空心立管26间,将燃料点燃,凉水从锅炉回水管B6和锅炉回水管A4进入锅炉双层下燃料腔3内层和外层间盛水区,其中一部分凉水从锅炉回水管B6上的回水橡胶导管接口7通过回水橡胶管8进入炉盖10内盛水区;锅炉双层下燃烧腔3、空心炉箅管22、空心立管26、炉盖10、锅炉双层上燃烧腔1、锅炉双层炉筒19和炉筒水管24内部盛水区充分吸热后变成热水,一部分炉盖10内的热水从炉盖出水接口11通过出水橡胶导管12进入锅炉出水管A15,一部分直接进入锅炉出水管B18和锅炉出水管A15,排气阀接口13可接排气阀排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