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U型管容积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3686阅读:1055来源:国知局
高效U型管容积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高效U型管容积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容积式换热器主要有RV系列容积式换热器,分为立式、卧式两种,现有立式、卧式容积式换热器是把换热管与管板连接,再用焊接的方式插入到容积式换热器的壳体内。其热媒和冷水行程过短,冷水在容积罐体内基本处于静止加热,无法实现传热学中的对流换热,因此热媒利用率极低,仅为50%左右,浪费了大量的可利用热量,增加了费用,容积利用率不高,而且有死水区,出水量较小,耗钢量较高,占地面积大,抽出换热管所需空间要求大,空间高度要求苛刻。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U型管容积式换热器,能提高热交换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U型管容积式换热器,包括

一注水箱,该注水箱内部为中空结构,注水箱的下侧具有冷水入口法兰,上侧具有热水出口法兰,于注水箱内上下水平设置有多块回程隔板,形成多个回程混合腔室;

一热媒模组,包括多条换热管、封头、管板、热媒出口法兰、热媒入口法兰;各换热管呈U形,换热管的入口和出口固定于管板上,管板固定于封头上,封头安装于注水箱,使各换热管水平式伸入注水箱内;热媒入口法兰安装于封头上并且正对换热管入口;热媒出口法兰安装于封头上并且正对换热管出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回程隔板有三片,包括第一回程隔板、第二回程隔板、第三回程隔板,该第一回程隔板靠近冷水入口法兰;该第三回程隔板靠近热水出口法兰,该第二回程隔板设置于该第一回程隔板和第三回程隔板之间,并且与第一、第三回程隔板形成错位设置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注水箱的底部设有一排污管。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注水箱上设有可拆开的检修入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注水箱上设有上水温度计接口和上水压力接口,该上水温度计接口和上水压力接口靠近于冷水入口法兰;注水箱上还设有出水温度计接口和出水压力接口,该出水温度计接口和出水压力接口靠近于热水出口法兰。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注水箱的顶部设有吊耳。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管板夹设于第一压合边和第二压合边上,该第一压合边与第二压合边之间采用螺栓、螺丝彼此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由于高效U型管容积式换热器包括注水箱和热媒模组,将注水箱用多块回程隔板隔开,形成多个回程混合腔室,这样,使热媒与冷水形成强烈的逆流和错流,从而形成传热学中的完美换热流动方式,强烈的逆流和错流提高了雷诺系数,加大了传热膜系数,促使热媒充分放热,冷水充分吸热,从而提高热效率和能源利用率;并且还增加出水量、降低成本和缩小建筑空间、无死水区、极不容易结垢、维修清洗方便、制作工艺简便。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U型管容积式换热器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U型管容积式换热器剖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注水箱 11、冷水入口法兰

12、热水出口法兰 13、回程隔板

131、第一回程隔板 132、第二回程隔板

133、第三回程隔板 14、排污管

15、检修入口 161、上水温度计接口

162、出水温度计接口 171、上水压力接口

172、出水压力接口 18、吊耳

20、热媒模组 21、换热管

22、封头 23、管板

24、热媒出口法兰 25、热媒入口法兰

26、第一压合边 27、第二压合边

28、螺栓 29、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U型管容积式换热器,包括一注水箱10和一热媒模组20。

其中,该注水箱10内部为中空结构,注水箱10的下侧具有冷水入口法兰11,上侧具有热水出口法兰12,于注水箱10内上下水平设置有多块回程隔板13,形成多个回程混合腔室。

该热媒模组20包括多条换热管21、封头22、管板23、热媒出口法兰24、热媒入口法兰25;各换热管21呈U形,换热管21的入口和出口固定于管板23上,管板23固定于封头22上,封头22安装于注水箱10,使各换热管21水平式伸入注水箱10内;热媒入口法兰25安装于封头22上并且正对换热管21入口;热媒出口法兰24安装于封头22上并且正对换热管21出口。

工作时,从热媒入口法兰25通入热媒,热媒进入换热管21内部,再从热媒出口法兰24输出,同时,注水箱10上的冷水入口法兰11通入冷水,在回程隔板13的作用下,于回程混合腔室充分混合、搅动、回程,并且与换热管21外壁面产生热交换,使冷水温度上升,而热媒温度下降,最终热水出口法兰12流出热水。

本实施例中,所述回程隔板13有三片,包括第一回程隔板131、第二回程隔板132、第三回程隔板133,该第一回程隔板131靠近冷水入口法兰11;该第三回程隔板133靠近热水出口法兰12,该第二回程隔板132设置于该第一回程隔板131和第三回程隔板133之间,并且与第一、第三回程隔板131、133形成错位设置结构。从而形成三个不同的腔室,使热媒与冷水形成强烈的逆流和错流,从而形成传热学中的完美换热流动方式,强烈的逆流和错流提高了雷诺系数,加大了传热膜系数,促使热媒充分放热,冷水充分吸热。需要指明的是,实际应用可以依据需要增减回程隔板13的数量,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此外,所述注水箱10的底部设有一排污管14,用于清洗时排出污水。所述注水箱10上设有可拆开的检修入口15,以便于出现故障时检修。所述注水箱上设有上水温度计接口161和上水压力接口171,该上水温度计接口和上水压力接口171靠近于冷水入口法兰11;注水箱10上还设有出水温度计接口162和出水压力接口172,该出水温度计接口和出水压力接口172靠近于热水出口法兰12。用于检测冷水进入温度、压力和热水输出温度、压力。还有,所述注水箱10的顶部设有吊耳18,以方便吊挂安装。

所述管板23夹设于第一压合边26和第二压合边27上,该第一压合边26与第二压合边27之间采用螺栓28、螺丝29彼此固定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由于高效U型管容积式换热器包括注水箱10和热媒模组20,将注水箱10用多块回程隔板13隔开,形成多个回程混合腔室,这样,使热媒与冷水形成强烈的逆流和错流,从而形成传热学中的完美换热流动方式,强烈的逆流和错流提高了雷诺系数,加大了传热膜系数,促使热媒充分放热,冷水充分吸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