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1213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室内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量建筑材料和装潢材料造成了室内空气的污染,同时这些材料中各种化学添加剂使用量也在不断增加,使得新装修房间内空气中挥发性气体浓度高于室外,甚至高于工业区。常见的室内污染物有甲醛、甲苯、氨等挥发性气体,固体颗粒物质以及微生物污染物等。医学科研人员指出,这些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威胁,尤其是挥发性气体(VOCs),长期吸人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有严重的危害,因此各种室内空气净化器逐渐进入日常生活,用于解决室内环境问题。室内空气净化器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杀灭或转化去除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创造健康舒适的办公室和住宅环境十分有效的方法。

尽管市面上的空气净化装置较多,但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以下两方面的缺陷。一方面,现有的室内空气净化装置的风道通常为直线型,进风口和出风口位于同一直线上。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若风道入口设置滤网、催化模块等空气净化单元时,会导致气流的流阻增加,风道内形成负压。而负压状态下,风机的实际转速会大大高于预期控制转速,导致无法很好的按预期进行调速。另一方面,现有的室内空气净化装置通常占据部分室内人体活动空间,或需要进行复杂的安装,不适应节省空间和现代化的快速安装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并提供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以满足高效静音净化、准确调速和快速安装的需求。

室内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外壳、进风口、出风口、空气净化模块、风道、蜗壳、风舌和横流叶轮;所述的进风口、出风口均设置于外壳上,由横流叶轮和外壳、蜗壳侧壁夹持形成风道。且连接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上设置有用于提供空气动力的横流叶轮;所述的蜗壳的空气流经面具有和叶轮平行的棱状拐角;以所述的棱状拐角为转折点,风道分为渐缩段和渐扩段,所述的渐缩段位于进风口一侧,所述的渐扩段位于出风口一侧;所述的风舌位于风道靠近出风口一端;所述的空气净化模块用于对风道中的空气进行净化。空气净化模块可根据装置的用途进行选择,例如增加杀菌模块、除尘模块、加湿模块等。

本实用新型中,风道设计的两段式设计可以使得风机克服负压状态下,实际转速与目标转速不匹配的问题,获得工况下最大风速、最佳调节可靠度、最低噪音。

作为优选,所述的渐缩段和渐扩段的转折点位于横流叶轮的水平直径沿气流方向的下游,但不能过于设置于离水平直径过远的地方,具体可根据实际试验进行确定。此处水平直径是指与进风口朝下、出风口水平状态下,与水平面平行的直径,如图3中水平方向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中,棱状拐角转折点设计的优点在于:可使横流叶轮在电机带动下,将空气以最大风压进入风道渐扩段出风区。

作为优选,所述的风舌下表面由相互连接的直线段和弯折段组成,所述的直线段一端与外壳相连,另一端与弯折段相连,两者形成开口朝向气流方向的导流区。

本实用新型中,风舌设计的优点在于:获得最佳导流效果,控制风道噪音、防止回风扰流。

作为优选,所述的进风口、出风口均设置于外壳的相邻两个侧面上,所述的风道具有呈90°的拐角。本实用新型中,90°的拐角并不意味着风道必须完全呈90°直角,而是指风道与普通的直线风道不同,具有近乎90°的一个弯折曲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略微偏离90°也能够实现其引风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空气净化模块包括催化模块和高压静电模块,所述的催化模块设置于进风口前端,所述的高压静电模块设置于出风口末端。两个模块的具体设计和安装位置可按照净化装置的实际使用用途而定。

作为优选,所述的进风口和/或出风口上设置有伸缩口。伸缩口能够便捷地与外接安装部件的进出口相接,实现良好的导流效果。伸缩口也可按实际情况使用或取消。

作为优选,所述的蜗壳靠近出风口一端设置有带倾斜角的导流板,导流板向出风口倾斜,且末端位于出风口边缘,一般位于出风口的上方或下方,以能顺利将气流导向出风口为准。

作为优选,所述的横流叶轮在控制器的控制下由电机驱动旋转,所述的控制器与终端控制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控制,并可由此进行远程无线控制。

作为优选,所述的高压静电模块通过陶瓷高压接线端子排及静电模块控制器与外接电源相连。陶瓷高压接线端子排增加了接线的安全保护和生产加工、后期维护中的便捷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壳上固定有若干个吊挂安装扣件,用于与吊挂杆件配合将室内空气净化装置进行吊挂安装。吊挂式安装,可节省室内人员活动空间,也便于和室内装饰配套施工。

进一步的,所述的风舌与位于渐缩段内的蜗壳之间的夹角为70~120°,优选为78°;所述的风舌与所述的导流板的夹角为16~24°,优选为18°。呈现上述角度的带曲线的导流蜗壳通过风舌的角度控制空气的流向及流速;另外,风舌的圆弧段与风轮的间距的控制,可减轻扰流并降低高速流动空气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室内空气净化装置通过特殊设计的风道,解决了因为风道内负压所引起的风机转速与预期不匹配、风速与噪音难以控制的问题,使横流风机能够按照预期进行转速调整,获得工况下最佳的风量和噪音控制。另外,采用挂装结构能够快速的进行装配,可节省室内人员活动空间满足现代化的安装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室内空气净化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室内空气净化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3为室内空气净化装置的内部风道示意图。

图中:图中:伸缩进风口第一组件1、伸缩进风口第二组件2、快拆盖板3、外壳4、电机及叶轮支架5、电机6、电机支架7、第一机箱封头8、横流叶轮9、高压静电模块10、叶轮支架11、第二机箱封头12、伸缩出风口第一组件13、伸缩出风口第二组件14、吊挂杆件15、风舌16、蜗壳17、催化模块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是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外壳4内部同轴装有横流叶轮9,横流叶轮9底部为蜗壳17,外壳4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本实施例中,进风口、出风口设置于外壳4的相邻两个侧面上。进风口、出风口、蜗壳17以及部分外壳4夹持构成呈90°拐角的风道。横流叶轮9为风道中气流流动提供动力。蜗壳17在进风口一端倾斜设置,使整个风道形成渐缩段和渐扩段两部分,所述的渐缩段位于进风口一侧,所述的渐扩段位于出风口一侧。位于风道靠近出风口一端设置有风舌16。渐缩段和渐扩段的转折点位于横流叶轮9的水平直径沿气流方向的下游,即位于图3中横流叶轮9的水平直径上方。风舌16下表面由相互连接的直线段和弯折段组成,直线段一端与外壳4相连,另一端与弯折段相连,两者形成开口朝向气流方向的导流区,用于使气流改变方向进入出风口中。外壳4一端设有叶轮支架11,叶轮支架11外部通过第二机箱封头12进行封堵。外壳4另一端设有电机及叶轮支架5。横流叶轮9两端架设于叶轮支架11和电机及叶轮支架5上。电机及叶轮支架5另一端同时架设有电机6,该电机6驱动横流叶轮9旋转。电机6另外一端支承于电机支架7上,最外侧用第一机箱封头8进行封堵。第一机箱封头8上设置有电机6的控制器以及静电模块控制器、无线通信模块。横流叶轮9在控制器的控制下由电机6驱动旋转,控制器与终端控制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本实施例中设计了多种终端控制设备,如遥控器、特制的空气盒子以及移动端APP等,实现对整个装置的控制。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连接装置安装位置的实际进出风口,装置本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均设置为伸缩口形式。如图1所示,进风口上设置两个可拉伸的伸缩进风口第一组件1、伸缩进风口第二组件2;出风口上设置两个可拉伸的伸缩出风口第一组件13、伸缩出风口第二组件14。

另外,装置中需要在风道上设置空气净化模块,以用于对流经的空气进行净化。本实施例中,空气净化模块包括前置初滤网、催化模块18和高压静电模块10。催化模块18安装于风道前端的进风口上,且上部卡有快拆盖板3。进风必须通过催化模块18的过滤后才能进入风道。催化模块18上附着有催化剂,能分解空气中的甲醛、苯、二甲苯、臭氧有害气体。高压静电模块10设置于风道的出风口末端。本实施例中,高压静电模块10包括负极孔板、金属圆管、棒状放电极、正极导电网板、连接固定支架。金属圆管与负极导电孔板滚压铆固,金属圆管的空腔为气流通道,棒状放电极的根部与正极导电网板压铆接固定,棒状放电极的头部加工成半圆球,棒状放电极置于金属圆管的轴心线上,并且棒状放电极与金属圆管两者数量相等,正极导电网板与负极导电孔板通过连接固定支架保持平行距离,并以螺钉紧固,正极导电网板和负极导电孔板分别用电缆与高压发生器的正、负极相连。本实施例中,为了安全快捷起见,将高压静电模块10通过陶瓷高压接线端子排及静电模块控制器后方才与外接电源相连。空气中的悬浮微粒在带正电荷后被极性相反的负极所吸附,能去除空气中的烟尘、PM2.5可吸入颗粒物;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电离碳化杀灭真菌、细菌、微生物,净化空气。

另外,由于本实施例中,高压静电模块10外侧包裹了一层绝缘外框,因此其出风口底部高于外壳4底部。因此,将蜗壳17靠近出风口一端设置成导流板,即设置成斜面状,斜面的终点刚好位于出风口边界上,使风道内部的气流能够形成旋状气流并顺利导入出风口。

上述装置中,需要注意设计风舌的末端(即上述所说的直线段)的角度,经过大量试验后,本实施例中,将风舌与位于渐缩段内的蜗壳之间的夹角优选为78°;风舌与导流板的夹角优选为18°。在该设计下,能够最大程度的通过风舌的角度控制空气的流向及流速,同时减轻扰流并降低高速流动空气的噪音。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快速安装的需求,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外壳4上两端均固定有1个吊挂安装扣件。吊挂安装扣件上开设有一侧开口的安装孔,吊挂杆件15配合卡入安装孔中,并通过螺丝进行固定。最终将吊挂杆件15安装与目标位置即可实现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室内空气净化装置通过特殊设计的风道,解决了因为风道内负压所引起的风机转速与预期不匹配和噪音难以控制的问题,使横流风机能够按照预期进行转速调整,并在该工况下获得最大的风量和最小的噪声。另外,采用挂装结构能够快速的进行装配,满足现代化的安装需求。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凡采取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