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再生器预处理空气的热泵驱动的溶液调湿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1784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产工艺环境用风及物料干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再生器预处理空气的热泵驱动的溶液调湿机组。



背景技术:

溶液调湿就是利用盐溶液对空气进行除湿或加湿处理。当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力大于(小于)盐溶液的表面蒸汽压时,溶液对空气进行除湿(加湿)。热泵驱动的溶液调湿机组主要包括除湿器,再生器和热泵系统。在除湿器中,溶液对空气进行除湿。为了增强溶液与空气间的热质传递驱动力及降低处理空气的出口温度,需要对溶液降温。对空气除湿后的溶液浓度变稀,除湿能力降低,则被送至再生器进行再生处理。再生与除湿是相反的热质传递过程,再生过程需要对溶液进行加热,使再生空气能将其中的水蒸气带出,提高溶液浓度,而后送回除湿器继续处理空气。如此完成一个循环。热泵的冷端和热端则分别用于满足除湿器中溶液的降温和再生器中溶液的升温。

对于现有的热泵驱动的溶液调湿机组而言,除湿系统和热泵系统的冷热量不平衡,也即热泵系统和除湿系统的匹配问题是关系到此系统能否稳定运行的关键问题。一般,当热泵系统供冷满足除湿系统需求时,供热相对除湿系统的需求有富余。对于多余的部分热,目前更多的措施是直接将热排向环境,这样就造成了能源浪费。且再生风一般利用的是新风(新风一般指的是自然风),新风与再生溶液的温差较大,使再生过程的效果不佳。对于溶液除湿系统而言,除湿和再生是同时进行的,二者的运行状态息息相关,相互影响,所以提高再生器的再生效率,也是提高除湿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利用再生器预处理空气的热泵驱动的溶液调湿机组,以解决现有热泵驱动的溶液调湿机组中热量富余造成浪费的问题,同时有利于提高溶液的再生效率。在提高再生效率的前提下,使除湿器的除湿效率有所提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再生器预处理空气的热泵驱动的溶液调湿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再生预 处理器、再生器、除湿器以及热泵系统,

所述再生预处理器与所述再生器之间通过平衡管连接,且溶液由再生预处理器流向再生器;

所述再生器底部连接有再生器溶液泵,再生器溶液泵的出口端连接有一个第一三通阀,第一三通阀的一出口端连接主冷凝器;溶液经过主冷凝器实现升温,升温后的溶液进入再生器的顶部进行喷淋;第一三通阀的另一端则连接到溶液-溶液换热器,浓溶液经过该换热器实现降温后,被送到除湿器底部的溶液槽内;所述除湿器底部连接有除湿溶液泵,溶液泵的出口端连接有第二三通阀,三通阀的一出口端连接到蒸发器,稀溶液经过该蒸发器实现降温,而后进入除湿器顶部喷淋处理新风;第二三通阀的另一端连接第三三通阀,将溶液分为两路,一路流经溶液-溶液换热器升温后进入再生器底部的溶液槽内,另一路则流经次冷凝器升温后,进入再生预处理器对空气进行喷淋预处理;所述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次冷凝器、主冷凝器、节流阀以及蒸发器,上述的主冷凝器为再生器提供热源,次冷凝器为再生预处理器中的喷淋溶液进行升温预处理,所述热泵系统的次冷凝器、主冷凝器的冷凝段并联;蒸发器则为除湿器提供冷源。

所述再生器底部接有一补水阀,用于控制再生侧的溶液浓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再生预处理器利用除湿侧的稀溶液进行预处理,对空气和溶液都有一定的预处理作用,空气的温湿度都有所升高,溶液的浓度也有所提高。对整个再生侧来说,盐溶液的再生效果得到提升,从而改善了除湿侧的除湿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再生预处理器、再生器以及除湿器底部的溶液浓度是不相同的,准确的说是再生器溶液槽中的溶液浓度大于再生预处理器溶液槽中的溶液浓度,再生预处理器溶液槽中的溶液浓度大于除湿器内溶液槽中的溶液浓度。除湿器,再生预处理器,再生器,三者的溶液浓度为递增的关系,且浓度差较小,这样使系统运行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除湿器溶液泵;1’、再生器溶液泵 2、第一三通阀;2’、第一三通阀;2’、第一三通阀’;3、压缩机;4、蒸发器;5、次冷凝器;6、主冷凝器;7、 节流阀;8、溶液-溶液换热器;9、平衡管;10、补水阀;A、再生预处理器;B、再生器;C、除湿器;D、热泵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一种利用再生器预处理空气的热泵驱动的溶液调湿机组;包括再生预处理器A、再生器B、除湿器C以及热泵系统D,所述再生预处理器A与所述再生器B之间通过平衡管9连接,且溶液由再生预处理器A流向再生器B。

再生预处理器(A)、再生器(B)、除湿器(C)的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基本结构类似,主要包括溶液槽、填料、喷嘴、挡水板、导流板和风机;其中溶液槽位于塔的底部;填料设置在溶液槽的上部;挡水板位于喷嘴上部;与挡水板间有一定的距离;所述风机设置在塔的出风口处。

所述再生预处理器A利用除湿后又流经次冷凝器5升温的稀溶液,对新风进行喷淋处理,处理后的新风温度升高,湿度也有所提高,同时喷淋后的稀溶液浓度也有所提升。

所述再生器B底部连接有再生器溶液泵1’,再生器溶液泵1’的出口端连接有一个第一三通阀2”,第一三通阀2”的一出口端连接主冷凝器6,溶液经过该冷凝器实现升温,升温后的溶液进入再生器B的顶部进行喷淋;第一三通阀2”的另一端则连接到一溶液-溶液换热器8,浓溶液经过该换热器实现降温后,被送到除湿器C底部的溶液槽内。

所述除湿器C底部连接有除湿器溶液泵1,除湿器溶液泵1的出口端连接有一个第二三通阀2,第二三通阀2的一出口端连接到蒸发器4,稀溶液经过该蒸发器实现降温,而后进入除湿器C顶部喷淋处理新风;第二三通阀2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第三三通阀2’,将溶液分为两路,一路流经溶液-溶液换热器8升温后进入再生器8底部的溶液槽内,另一路则流经次冷凝器5升温后,进入再生预处理器A对空气进行喷淋预处理。所述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3、四通换向阀、次冷凝器5、主冷凝器6、节流阀7以及蒸发器4,主冷凝器6为再生器B提供主要的辅助热源,次冷凝器5的作用除起到排除冷凝端多余的热量外,还对再生侧的溶液和再生空气进行了预处理,次冷凝器5和主冷凝器6并联;蒸发器4则为除湿器C提供冷源。

所述再生器B底部接有一补水阀10,用于控制再生侧的溶液浓度,保证整套系统 的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溶液调湿机组通过增加一套再生预处理器来实现对空气、溶液的预处理,使再生器的再生效果得到提升,从而使除湿效果随之提高。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