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供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7326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移动供暖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居智能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控制的移动供暖设备。



背景技术:

既使在集中供暖地区,供暖也不可能个性化,对于特殊人群就存在了生活障碍。移动供暖设备已经常见,无非是电热、红外供暖、燃气供暖、油电供暖等,虽然解决了供暖个性化问题,但又产生了诸如电磁辐射、空气质量、安全等诸多副作用,而且不具备智能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特别提供一种智能控制的移动供暖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移动供暖设备,包括基座和暖气释放头,所述基座支撑所述暖气释放头,所述设备上设有工作环境温度、湿度监测装置,依据所述温度、湿度监测装置检测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与设定值对比,自动为环境供暖和释放蒸汽补湿。

优选地,所述基座包括封闭式水箱,及下部的底座,所述水箱与所述暖气释放头连通,用于回收冷凝水,所述底座中设置有驱动水箱旋转的传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封闭式水箱为圆环柱形,其中间设有管道,为蒸汽管、电源线、水管的通道,所述底座中设置有电源输入接口,蒸汽输入接口,以及冷凝水输出接口。所述蒸汽管的上端与暖气释放头连通,下端与蒸汽输入接口连通,冷凝水输出接口连通所述水箱。

优选地,所述封闭式水箱的底盖上设置有与底座相适配的旋转导板,水箱侧面设有水量可视窗和水位标尺。

优选地,所述暖气释放头包括外壳、前盖、风格、散热器、风扇、后盖、以及底板。

优选地,所述暖气释放头的底板上设有滑板,暖气释放头通过滑板可调整暖气输出的俯仰角度。

本实用新型是本申请人已获授权的专利产品“智控热能平台”(专利号ZL201520922649.9)的外衍功能设备之一,蒸汽热能由“智控热能平台”提供,本实用新型执行供暖指令,并具有环境温度、湿度监测功能,自动为环境供热和补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主机“智控热能平台”的连机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和2,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应当申明,以下介绍并不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移动供暖设备,包括基座200和暖气释放头100,所述基座200支撑所述暖气释放头100,所述设备上设有工作环境温度、湿度监测装置,依据所述温度、湿度监测装置检测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与设定值比对,自动为环境提供暖气和释放蒸汽补湿。

所述基座200包括封闭式水箱12和底座17,水箱12的上端可分解为上盖10,内壁上设置有供装卸的螺纹支柱11,上盖10与水箱1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9,下端设置有底盖14,底盖14上设置有与底座相适配的旋转导板,箱体侧面设有水量可视窗和水位标尺13。,所述水箱12与所述暖气释放头100连通,用于回收冷凝水。

所诉水箱12的下方为底座17,底座17是整个设备的支撑。所述底座17中设置有驱动水箱旋转的传动装置16,还设置有:电源输入接口19、蒸汽输入接口20、冷凝水输出接口21和排水口22。其中,电源输入接口19向供暖设备提供来自智控热能平台的低压直流电源;蒸汽输入接口20将智控热能平台300提供的蒸汽通过管道121内的蒸汽管输入至散热器4;冷凝水输出接口21将水箱12中集聚的冷凝水返回智控热能平台的蒸汽发生器中再利用;排水口22是当供暖设备长期不用时或者搬运前排放水箱12中剩余的水。

所诉暖气释放头100包括外壳3、前盖1、风格2、散热器4、风扇5、后盖6、以及底板8,风格2设在外壳3的前端并由前盖1固定,散热器4、风扇5设在外壳3内,后盖6设在外壳3后端,底板8设置在外壳3下方,连接水箱。由智控热能平台提供的蒸汽在散热器4中流动,风扇组5将热量向环境吹出供暖,设备上设有工作环境温度、湿度监测装置,当环境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智控热能平台自动进入恒温状态;当工作环境湿度降低时,设置在散热器4上部的蒸汽阀自动打开,向环境释放蒸汽予以补偿。

所述暖气释放头的底板8上设有滑板7,暖气释放头通过滑板可调整暖气输出的俯仰角度,俯仰角度为36度左右。

本实用新型与主机“智控热能平台”连机采用水、电、汽同轴通道快速连接,方便、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是介绍其具体实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护范围。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启发下可以作出某些修改,但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权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