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导风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25523阅读:2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导风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空调导风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空调的导风板多采用直板式的,对空调吹出的风向进行调节,但是这样的设计只是单一的对空调的风向进行上下的调节,空调风力比较集中,长时间吹在使用者身上,舒适感较低。

如中国专利201310248155.2,一种空调导风板,呈长条形设置,该空调导风板包括左导风部和右导风部,所述左导风部的一导风面上设有若干相邻设置、用以将空调送风口送出的风向左侧导流的第一凹面和第一凸面;所述右导风部设有若干相邻设置、用以将空调送风口送出的风向右侧导流的第二凹面和第二凸面。

该导风板采用两端对称的波浪型结构,将空调吹出的风向两侧分散,这样,使得导风板两侧出风较强,中部出风较弱,由于导风板不均匀,因此降低了使用者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旨在提供一种可以均匀分散空调吹出的风,增加使用者舒适度的空调导风板。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空调导风板,所述导风板的两侧均为波浪形,该波浪形呈正弦波状,且两侧的波形相位相反。

较佳的,所述导风板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用以减小空气流动时产生的噪音的凹槽。

较佳的,所述导风板两端的端部为用以与空调内机相固定的水平板状结构。

较佳的,所述凹槽为圆形。

较佳的,每一所述凹槽的直径D2为1-5mm,相邻的所述凹槽的圆心之间的距离h为1.5-12.5mm,凹槽的槽深为1-5mm。

较佳的,所述导风板的宽度d为30-40mm,厚度s为2-10mm,导风板的总长L为700-800mm,且端部的长度L2为3-10mm。

较佳的,每一波形所在的圆的直径D为45-80mm,其中每一波形的弧长L3为-10mm。

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导风板采用两侧相位相反的正弦波浪形结构,使得出风更加的均匀,同时空调吹出的风经过空调导风板后,受到导风板波形的作用,分别间隔的上下运行,导风板两侧相反的相位使得两侧对应位置的波形一侧端高起另一侧低落,这样的设置延长了空调风的运行路程,使得空调风更接近于自然风,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2)同时在导风板上设置凹槽,可以降低空调使用时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调导风板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调导风板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调导风板的俯视图。

附图中,1、导风板;11、凹槽;12、端部;d、导风板的宽度;s、导风板的厚度;L、导风板总长;L2、端部的长度;D、波形所在的圆的直径;L3、波形的弧长;D2、凹槽的直径;h、相邻凹槽的圆心之间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作具体阐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调导风板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调导风板的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调导风板的俯视图,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的空调导风板,其设置在所述空调出风口处,所述导风板1的两侧均为波浪形,该波浪形呈正弦波状,且两侧的波形相位相反。即导风板两侧对应的波形所在的弧形的开口方向相反,一侧波形为开口方向向上的弧形结构时,另一侧则为开口向下的弧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导风板1采用两侧相位相反的正弦波浪形结构,使得出风更加的均匀,同时空调吹出的风经过空调导风板后,受到导风板1波形的作用,分别间隔的上下运行,导风板两侧相反的相位使得两侧对应位置的波形一侧端高起另一侧低落,这样的设置延长了空调风的运行路程,使得空调风更接近于自然风,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图1中箭头所指的方向为空调所产生的风沿导风板1的流向。

以下,以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实施方式中所描述之结构、工艺、选材仅用以说明实施方式的可行性,并无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意图。

所述导风板1两端的端部12为无波纹的水平板状结构,用以与所述空调内机相固定。

更具体的,所述导风板1的宽度d为30-40mm,导风板1的厚度s为2-10mm,导风板1总长L为700-800mm,且端部12的长度L2为3-10mm,每一波形所在的圆的直径D为45-80mm,其中每一波形的弧长L3为-10mm。

波浪形设计使导风板1每一处均为光滑弧面,气流经过弧面时,根据康达理论,速度方向会沿着弧面变化并切向射出,因此导风板1出口处风速会沿波浪形曲面变化,实现气流无序,分散的效果,模拟自然风,增强使用舒适性。

但是,当流体流过光滑表面时,叶片表面会形成边界层。该边界层粘滞在壁面上,不随主流流动,并在边界层内产生流向涡,导致低速流体的聚集和底层流体的向上突射,容易引起近壁区湍流猝发,从而产生噪音。

因此,进一步的,所述空调导风板1上设置有多个凹槽11,用以减小空气流动时产生的噪音。

其中,凹槽11为圆形,且每一所述凹槽11的直径D2为1-5mm,相邻的所述凹槽11的圆心之间的距离h为1.5-12.5mm,凹槽11的槽深为1~5mm。

凹槽11内大部分横向流动受到沟槽边界的阻碍,无法形成大尺度的漩涡,这种阻滞作用相当于减小了边界层厚度同时减少了壁面上的速度梯度,从而减小导风板1阻力,提高出口风速并减小噪音。

本实用新型中,导风板1采用两侧相反的波浪形结构,使得空调吹出的风经过空调导风板1后,受到导风板1波形的作用,分别间隔的上下运行,同时同一波形一端高起一端低落的设置延长了空调风的运行路程,使得空调风更接近于自然风,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同时在导风板上设置凹槽,可以降低空调使用时的噪音。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