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发电取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7637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可发电取暖炉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取暖炉领域,特别是一种可发电取暖炉。



背景技术:

在农村,有大量的秸秆和木材,若就地焚烧会导致较为严重的雾霾天气。而这些秸秆和木材是家用取暖炉的较好燃料,以秸秆和木材为燃料的家用取暖炉相比空调、电热取暖和煤气取暖的费用更低,使用体验也较佳。

家用取暖炉目前主要有两种结构,一种称为回风炉,包括炉体,炉体内设有炉膛,炉膛顶部的炉体位置设有封火盘,炉膛与炉体之间构成一个烟道,然后后的高温烟气经过烟道后再排出到烟囱内,由于具有一个换热的过程,因此,能够充分利用余热,节约了燃料。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 201339969公开了一种锥顶双桥取暖炉。包括炉体(12)、烟囱(17)和底座(18),其特征在于:炉膛(11)内设有柴炉桥(9)或煤炉桥(10),炉膛(11)内设有可拆卸的内炉膛(13),烟道(7)内设有发火烟道(14)和发火阀(6),炉体(12)上方设有锥形底座(4),炉体(12)下方设有封火口(15)和活动除灰口(16)。这种取暖炉,在炉膛内设有柴炉桥或煤炉桥,通过更换不同炉桥,从而可以使用柴禾、煤块或直径200MM规格的蜂窝煤,在炉膛内设置内炉膛可以使用直径120MM规格的蜂窝煤。通过在炉体上方设置锥形底座,使底座和各种炊具底部能更好的密封,防止烟灰排入室内。烟道内设置的发火烟道和发火阀,可以减少发火时产生的烟尘。通过在炉膛上方设置一个可以移动的封烟盘来减少烟尘。炉体下方设有封火口和活动除灰口,可以通过关闭来减少炉膛空气进入,从而延长燃料燃烧时间。但是该结构存在燃料燃烧不够充分的问题,烟囱容易堵塞。

另一种结构为气化炉,该结构中采用了特制的双层炉膛,在炉膛的顶部设置气化孔,双层炉膛与空气连通,实现从气化孔二次进气,从而实现在炉膛口对烟气进行二次燃烧,能够减少烟气中的可燃挥发分,一氧化碳等气体,提高燃料的热值,从而节约燃料,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5037359公开了一种隐藏烟道排灰口的二次进风煤柴两用节能取暖炉,包括炉座总成、炉体总成、燃烧室总成和炉面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总成设在炉座总成上方、燃烧室总成设于炉体总成内,炉面总成设于炉体总成上面,各总成均采用分体结构,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炉座总成包括炉座(1)、炉桥支座及风门焊合体(2)、风门手柄焊合体(20)和灰斗(21),灰斗(21)设于炉座(1)内,可取下,炉桥支座及风门焊合体(2)设于炉座(1)顶板上平面,风门手柄焊合体(20)设于炉座(1)顶板下平面,风门手柄焊合体(20)上的手柄位于炉座(1)顶板一侧;所述的炉体总成包括烟道(9)、盖火圈(13)和炉体(19),烟道(9)设于炉体(19)的一侧,烟道(9)内设有烤箱(7)和烟道门(8),烟道(9)顶部设有与排烟管连接的烟管接口(11),烟道门(8)将烟道(9)分隔成上下烟道口,炉体(19)另一侧设有生物质燃料入口(18),生物质燃料入口(18)处设有炉门(17),盖火圈(13)设于炉体(19)上方;所述的燃烧室总成包括二次进风套筒(4)、炉胆体(5)、耐火泥衬套(6)、二次进风帽(15)、炉胆帽(16),燃烧室总成底部设有炉桥(3)和炉桥支架附件(22),炉胆帽(16)设于燃烧室总成顶部,二次进风帽(15)设于炉胆帽(16)外。燃烧室组合结构设计使取暖炉可用于煤、柴两种燃料,燃烧室内的二次进风装置可实现二次补燃,使燃烧更充分,获得更多热量,通过烟道内设置的回风门,实现回风换热,提高取暖效果;烟道排灰口的隐藏设计,避免二次污染。但是,现有的气化炉均存在结构较为复杂,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二次进风的效果均依赖于炉膛内的负压程度,因此需要有较高的烟囱高度,和较大的烟囱直径。

上述两种结构的取暖炉,存在燃料燃烧不充分的问题,烟尘排放较大。因此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这两种取暖炉都不太适用在楼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发电取暖炉,能够提高效率,使燃料充分燃烧,降低烟尘排放,并能够解决二次进风的电能来源问题,实现自发电供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发电取暖炉,炉体,炉体内设有炉膛,炉膛内设有炉桥,炉膛与炉体之间形成烟道,炉膛的进气口与烟道隔开,烟道与排烟管连接,排烟管与烟囱连接,在炉膛顶部开口的位置设有二次进风腔,二次进风腔的内侧外壁设有多个喷孔,二次进风腔通过管路与送风装置的出风口连接,还设有温差发电模块,温差发电模块与蓄电池及电能转换装置电连接,蓄电池及电能转换装置与送风装置电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部分的烟道位于烟道箱内,温差发电模块的一面与烟道箱的外壁连接,温差发电模块的另一面设有散热片,散热片的外围包覆有壳体,壳体的一端开放,另一端通过管路与送风装置的进风口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送风装置为涡轮风扇。

优选的方案中,蓄电池及电能转换装置上还设有充电和放电接口。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二次进风腔设有管状的管体,在管体的接头处通过三通管接头与连接管连接,在管体的外缘设有用于搭接在炉膛顶部并形成密封的搭接环。

优选的方案中,在管体的内侧外壁设有多个上下交错布置的喷孔。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炉膛包括柴炉膛和煤炉膛;

当使用秸秆或木柴燃料时,使用柴炉膛,柴炉膛为中通的直筒状结构,采用金属材质,柴炉膛的侧壁与进柴口连接;

当使用煤燃料时,在柴炉膛内放入煤炉膛,煤炉膛为中通的直筒状结构,采用耐火泥材质。

优选的方案中,烟道箱位于炉膛的一侧,烟道箱内通过隔板隔成迷宫的结构。

优选的方案中,在烟道箱靠近炉膛一侧底部的位置设有过烟孔,烟气通过过烟孔进入到烟道箱内,在烟道箱内至少设有两层交错布置的隔板,将烟道箱分为首尾相连的第一烟道、第二烟道和第三烟道,第三烟道与排烟管连接,排烟管与烟囱连接;

炉膛与烟道箱的外壁之间设有横隔板。

优选的方案中,在烟道箱靠近炉膛一侧的顶部位置设有过烟孔,烟气通过过烟孔进入到烟道箱内,在烟道箱内至少设有一层隔板,将烟道箱分为首尾相连的烟道,烟道的尾端与排烟管连接,排烟管与烟囱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发电取暖炉,通过设置的温差发电模块和送风装置,强化了炉膛顶部位置的二次进风效果,使燃料的燃烧更为充分,二次进风腔位置的温度能够达到1000℃,可燃挥发分被充分烧蚀,大幅降低了烟尘的排放,尤其是能够实现利用温差发电模块自发电,充分利用了燃料的热能,降低能耗,也便于安装和布置。优选的方案中,配合烟道箱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去除烟气中的灰尘,降低排放,提高与烟气的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二次进风腔位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二次进风腔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炉体1,顶部烟道101,竖直烟道102,竖隔板103,横隔板104,第一烟道105,第二烟道106,第三烟道107,二次进风腔2,管体21,喷孔22,三通管接头23,连接管24,搭接环25,柴炉膛3,煤炉膛4,进柴口5,炉桥6,灰斗7,进气排灰腔8,过烟孔9,排烟管10,烟道箱11,送风装置12,温差发电模块13,散热片131,炉桥支架14,炉封15,桌面16,直通管1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中,一种可发电取暖炉,炉体1,炉体1内设有炉膛,炉膛内设有炉桥6,炉膛与炉体1之间形成烟道,炉膛的进气口与烟道隔开,烟道与排烟管10连接,排烟管10与烟囱连接,在炉膛顶部开口的位置设有二次进风腔2,二次进风腔2的内侧外壁设有多个喷孔22,二次进风腔2通过管路与送风装置12的出风口连接,还设有温差发电模块13,温差发电模块13与蓄电池及电能转换装置电连接,蓄电池及电能转换装置与送风装置12电连接。由此结构,通过温差发电模块13发电,驱动送风装置12给二次进风腔2供风,强化了炉膛顶部位置的二次进风效果,使燃料的燃烧更为充分,二次进风腔位置的温度能够达到1000℃,燃料在炉膛一次燃烧过程中生成的挥发分被充分烧蚀,大幅降低了烟尘的排放。

优选的方案如图1~2中,部分的烟道位于烟道箱11内,温差发电模块13的一面与烟道箱11的外壁连接,温差发电模块13的另一面设有散热片131,散热片的外围包覆有壳体,壳体的一端开放,另一端通过管路与送风装置12的进风口连接。由此结构,便于安装。并实现利用送风装置12的进风给温差发电模块13的散热片降温,进一步加大温差发电模块13两面的温差,提高发电效率。本例中的温差发电模块内设有温差发电半导体模块,为现有技术。图中送风装置12的电机和蓄电池及电能转换装置未示出。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送风装置12为涡轮风扇。采用涡轮风扇能够有效提高风压,进一步提高二次送风的风速,以及散热的效果。

优选的方案中,蓄电池及电能转换装置上还设有充电和放电接口。由此结构,能够给蓄电池预充电,以在未能自发电的时候先驱动送风装置12。并能将多余的点亮用于其他电器,例如手机充电,或者用于照明。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二次进风腔2设有管状的管体21,在管体21的接头处通过三通管接头23与连接管24连接,在管体21的外缘设有用于搭接在炉膛顶部并形成密封的搭接环25。由此结构,与现有技术的双层炉膛相比,大幅简化了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

优选的方案中,在管体21的内侧外壁设有多个上下交错布置的喷孔22。由此结构,提高二次进风的助燃效果。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炉膛包括柴炉膛3和煤炉膛4;

当使用秸秆或木柴燃料时,使用柴炉膛3,柴炉膛3为中通的直筒状结构,采用金属材质,柴炉膛3的侧壁与进柴口5连接;

当使用煤燃料时,在柴炉膛3内放入煤炉膛4,煤炉膛4为中通的直筒状结构,采用耐火泥材质。由此结构,能够根据需要使用不同的燃料。与传统的取暖炉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能够大幅降低排放,适于在楼房使用。

优选的方案如图2中,烟道箱11位于炉膛的一侧,烟道箱11内通过隔板隔成迷宫的结构。由此结构,提高烟道的换热效果,并使烟道箱的外壁具有足够的热量以提高温差发电的效率。

优选的方案如图1、2中,在烟道箱11靠近炉膛一侧底部的位置设有过烟孔9,烟气通过过烟孔9进入到烟道箱11内,在烟道箱11内至少设有两层垂直交错布置的隔板,如图1、2中所示,将烟道箱11分为首尾相连的第一烟道105、第二烟道106和第三烟道107,第三烟道107与排烟管10连接,排烟管10与烟囱连接;

炉膛与烟道箱11的外壁之间设有横隔板104。由此结构,延长了烟道,从而提高了换热效果,该结构需要配合较粗的烟囱使用。

优选的方案中,在烟道箱11靠近炉膛一侧的顶部位置设有过烟孔,烟气通过过烟孔9进入到烟道箱11内,在烟道箱11内至少设有一层垂直布置的隔板,图中未示出,将烟道箱11分为首尾相连的烟道,烟道的尾端与排烟管10连接,排烟管10与烟囱连接。该结构适于较为狭窄的居住条件使用,能够缩小整个取暖炉的体积。

如图1、2中的结构,在使用时,在炉膛内放入燃料,送入引火物,引燃燃料,启用送风装置12,在炉膛内一次燃烧后,再在炉膛顶部开口的位置使燃料中的部分挥发分以及一氧化碳充分二次燃烧,燃烧后的高温烟气经过顶部烟道101进入竖直烟道102,在竖直烟道102内设有横隔板104,以使高温烟气绕向进柴口5的方向,该结构使温度在炉体上的温度分布均匀,避免炉体后部较热,而前部较冷的状况。第一烟道102的烟气从过烟孔9进入到第一烟道105、第二烟道106和第三烟道107内,使烟道箱11加热,烟道箱11侧壁的温差发电模块13开始产生电能,以驱动送风装置12,实现自发电供风。高温烟气从烟道箱11经过排烟管10排入到烟囱内。本实用新型简化了二次进风装置的结构。提高了燃烧效率。克服了之前的取暖炉的缺陷,使主要以桔梗柴草和煤炭为燃料的取暖炉能够在楼房的结构中使用。取暖能耗与用电、天然气相比更低。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