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通道换热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5823阅读:952来源:国知局
微通道换热一体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通道换热一体机,特别适用于无外界动力、且空间小的空调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空调换热器一直采用翅片管式结构,其技术已相对成熟,但随着传统空调对紧凑、高效和低成本的要求不断提高,翅片管式换热器越来越难于满足要求,同时,这种传统的翅片管式换热器还普遍存在换热效率较低、体积庞大、制冷剂易泄漏等缺点,因此,一种性能更好的微通道换热器开始被适用于空调设备,它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等特点对空调设备的发展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在现有技术中,微通道换热器一般包括采用多种结构形式,换热管一般采用具有多微通道的扁管,在扁管之间设置有换热翅片,扁管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集流管上。其中,集流管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一般截面为圆形。现在市面上的微通道换热器主要面向家用空调设备和工业领域的制冷设备。传统微通道换热器其翅片与微通道扁管的连接处多采用胀管连接方式,这种连接对结构的强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该类产品所设计的换热器占用空间相对比较大,并不适用于换热器无外界动力且对空间要求比较高的场合;换热器所填充的制冷剂量较多,提高了产品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一体机。

一种微通道换热一体机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第三集流管、第四集流管、扁管组一、翅片组一、扁管组二、翅片组二、边板一、边板二、边板三、边板四、转接座一、转接座二、连接管一、连接管二、连接管三、端盖组;扁管组一两端分别与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连通,扁管组二两端分别与第三集流管和第四集流管连通,翅片组一钎焊在扁管组一的每两根微通道扁管之间,翅片组二钎焊在扁管组二的每两根微通道扁管之间,边板一、边板二设置在扁管组一的左右两侧,边板三、边板四设置在扁管组二的左右两侧,转接座一焊接在第一集流管左侧、第二集流管右侧、第三集流管左侧和第四集流管右侧上,转接座二焊接在第一集流管右侧,连接管一焊接在第一集流管的转接座一和第三集流管的转接座一之间,连接管二焊接在第二集流管的转接座一和第四集流管的转接座一之间,连接管三焊接在第一集流管的转接座二上,端盖组固定安装在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第三集流管和第四集流管的左右端面上。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管一将第一集流管和第三集流管相连贯通,连接管二将第二集流管和第四集流管相连贯通,使冷媒可通过连接管一和连接管二流通。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管三,一端与集流管一上的转接座二焊接相连,使其与集流管一相连贯通,另一端焊接充液阀,使其方便冷媒的充注和管口的密封。

优选的,所述的边板一、边板二、边板四端边均有开口设计,保证产品连接管一、连接管二、连接管三的焊接空间,边板的翻边设计,使连接管一和连接管二可以嵌入其中,起到了有效的防护连接管一和连接管二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的转接座一焊接在第一集流管左侧、第二集流管右侧、第三集流管左侧和第四集流管右侧上,转接座二焊接在第一集流管右侧,提高了产品在焊接连接管一、连接管二、连接管三时的可靠性。

使用本实用新型,在边板一、边板二、边板四端边均有开口设计,保证产品连接管一、连接管二、连接管三的焊接空间,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转接座一焊接在第一集流管左侧、第二集流管右侧、第三集流管左侧和第四集流管右侧上,转接座二焊接在第一集流管右侧上的设计,提高了产品的焊接可靠性;本产品采用全铝材料轻量化设计,减轻了换热器的重量,降低了材料成本,同时扁管的使用降低了换热器的厚度,特别适用于可使用空间比较小的场合尤其是大巴客车,而且扁管的微通道在保证制冷效率不变的基础上使得所需的制冷剂大大减少了。除此以外,该产品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对工人的技术水平不高,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微通道换热一体机的示意图;其中(a)为右视图,(b)为主视图,(c)为左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微通道换热一体机边板一的示意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俯视图。

图中,微通道第一集流管1、第二集流管2、第三集流管3、第四集流管4、扁管组一5、翅片组一6、扁管组二7、翅片组二8、边板一9、边板二10、边板三11、边板四12、转接座一13、转接座二14、连接管一15、连接管二16、连接管三17、端盖组1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微通道换热一体机包括第一集流管1、第二集流管2、第三集流管3、第四集流管4、扁管组一5、翅片组一6、扁管组二7、翅片组二8、边板一9、边板二10、边板三11、边板四12、转接座一13、转接座二14、连接管一15、连接管二16、连接管三17、端盖组18;

扁管组一5两端分别与第一集流管1、第二集流管2连通,扁管组二7两端分别与第三集流管3和第四集流管4连通,翅片组一6钎焊在扁管组一5的每两根微通道扁管之间,翅片组二8钎焊在扁管组二7的每两根微通道扁管之间,边板一9、边板二10设置在扁管组一5的左右两侧,边板三11、边板四12设置在扁管组二7的左右两侧,转接座一13焊接在第一集流管1左侧、第二集流管2右侧、第三集流管3左侧和第四集流管4右侧上,转接座二14焊接在第一集流管1右侧,连接管一15焊接在第一集流管1的转接座一13和第三集流管3的转接座一13之间,连接管二16焊接在第二集流管2的转接座一13和第四集流管4的转接座一13之间,连接管三17焊接在第一集流管1的转接座二14上,端盖组18固定安装在第一集流管1、第二集流管2、第三集流管3和第四集流管4的左右端面上。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管一将第一集流管和第三集流管相连贯通,连接管二将第二集流管和第四集流管相连贯通,使冷媒可通过连接管一和连接管二流通。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管三,一端与集流管一上的转接座二焊接相连,使其与集流管一相连贯通,另一端焊接充液阀,使其方便冷媒的充注和管口的密封。

优选的,所述的边板一、边板二、边板四端边均有开口设计,保证产品连接管一、连接管二、连接管三的焊接空间,边板的翻边设计,使连接管一和连接管二可以嵌入其中,起到了有效的防护连接管一和连接管二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的转接座一焊接在第一集流管左侧、第二集流管右侧、第三集流管左侧和第四集流管右侧上,转接座二焊接在第一集流管右侧,提高了产品在焊接连接管一、连接管二、连接管三时的可靠性。

产品在使用中,冷媒从连接管三充入集流管一,待冷媒充入完后,将连接管三上的充液阀密封,将集流管一与集流管二相连部分描述为区域一,将集流管三与集流管四相连部分描述为区域二,区域一与区域二为不同温度,通过温差,区域一内的冷媒流过扁管组一经翅片组一换热后,通过连接管一流入区域二中,并流入扁管组二经翅片组二换热后,再循环回区域一,达到换热的效果,此产品无外界辅力,单个产品为一个独立系统,通过环境的温差进行内循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