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厨房集气罩可关闭式油淋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3830阅读:631来源:国知局
船用厨房集气罩可关闭式油淋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用厨房集气罩可关闭式油淋板,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集气罩应用于餐馆厨房,安装在灶台上,对炉灶烹饪时产生的油烟进行收集。油淋板设置在油烟集气罩内部,在对油烟气的收集过程中,对油烟中的细小油滴进行初步拦截。之后油烟通过排风机的抽吸进入烟气排放管道。

针对于船舶厨房中的油烟收集净化问题,现有工艺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船舶空间封闭,厨房油烟管道从油烟集气罩到油烟排放出口之间距离较长,使得整个系统管道阻力较大,从而造成了集气罩吸风口吸力不足的问题。

船用厨房油烟管道行程较长,如果集气罩油淋板不能有效拦截油烟中的细小油滴,那么油污进入后续管道中将附着在管道壁上,造成污染和安全问题。而船舶空间狭小,清洁管道非常困难。因此,需要集气罩油淋板具有高效的初步拦截油污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船用厨房集气罩可关闭式油淋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用厨房集气罩可关闭式油淋板,其包括边框、盖板和若干油淋片,所述盖板活动地铺设在边框的正面,若干所述油淋片交错地设置于边框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边框的顶部中央和底部中央各设有一个螺杆滑槽,所述螺杆滑槽内穿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穿过螺杆滑槽后嵌设于盖板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螺杆上嵌套有固定销。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油淋片包括平板部和对称地设置于所述平板部两端的两个斜板部,所述斜板部与平板部之间的夹角为60°。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边框的背面设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油淋板采用可关闭式的结构,船员可根据实际需要,关闭不用灶眼上的吸风口。这样在不增加系统抽吸能力的情况下,加强了局部吸风口的抽吸能力;

2、油淋板采用了双层瓦片式结构,使得油烟通过“S”型流道通过油淋板,增加了油淋板与油烟碰撞的次数,提高了油烟拦截的效率,可以减少油烟积累在烟气管路中,造成管路堵塞,排风不畅,甚至火灾等隐患。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油淋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盖板打开时的使用状态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盖板关闭时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边框;2、盖板;3、油淋板;11、螺杆滑槽;12、螺杆;31、平板部;32、斜板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船用厨房集气罩可关闭式油淋板,包括边框1、盖板2和若干油淋片3,盖板2活动地铺设在边框1的正面,若干油淋片3交错地设置于边框1内。盖板2是一块带有若干条形通孔的板材,在盖板铺设在边框上之后,条形通孔可通过盖板的移动对边框上相邻两块油淋片之间的间隙实现开放或封闭。

边框1的顶部中央和底部中央各设有一个螺杆滑槽11,螺杆滑槽11内穿设有螺杆12,螺杆12穿过螺杆滑槽11后嵌设于盖板2上。

螺杆12上嵌套有固定销,可以避免螺杆从螺杆滑槽中脱落。

为了进一步提升油滴吸附的效果,油淋片3包括平板部31和对称地设置于所述平板部两端的两个斜板部32,斜板部32与平板部31之间的夹角为60°。油淋板采用了双层瓦片式结构,即油淋片的交错设置,使得油烟须沿“S”型流道通过油淋板,增加了油淋板与油烟碰撞的次数,提高了油烟拦截的效率。可以减少油烟积累在烟气管路中,造成管路堵塞,排风不畅,甚至火灾等隐患。

为了便于油淋板的拆卸,在边框的背面设有把手。

使用时,如图5~6所示,横向移动螺杆,使盖板处于打开和关闭状态,船员可根据实际需要,关闭不用灶眼上的吸风口。这样在不增加系统抽吸能力的情况下,加强了局部吸风口的抽吸能力。方便快捷,易于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油淋板采用可关闭式的结构,船员可根据实际需要,关闭不用灶眼上的吸风口。这样在不增加系统抽吸能力的情况下,加强了局部吸风口的抽吸能力;

2、油淋板采用了双层瓦片式结构,使得油烟通过“S”型流道通过油淋板,增加了油淋板与油烟碰撞的次数,提高了油烟拦截的效率,可以减少油烟积累在烟气管路中,造成管路堵塞,排风不畅,甚至火灾等隐患。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