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分离等离子油烟净化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7707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离心分离等离子油烟净化一体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烟气体净化领域,特指一种离心分离等离子油烟净化一体机。



背景技术:

油烟净化器是利用风机将油烟转移、净化的设备,主要用于厨房低空排放油烟的净化治理,但随着油烟净化器使用时间的增长,油烟中的各种杂质在净化器内的各个部件内附着、堆积,尤其是随着净化装置上吸附越来越多的杂质,会导致整个油烟净化器的净化效果越来越差,即时定期清洗也会造成净化效果的不稳定;如现有技术201520914302.X中公开了一种动态离心分离低温等离子油烟净化一体机,通过动态离心分离系统作为整个油烟净化器的预处理端,可以将油烟中的油、水、颗粒分离出90%以上,最后通过低温等离子系统净化干净,能减小低温等离子系统的处理负荷,提高使用寿命,从而动态离心分离系统在使用后也需要定期清洗,否则也会导致净化效果越来越差,但现有技术清洗时需要拆卸侧壁才能取出动态系统、低温等离子系统、过滤网I和过滤网II,清洗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离心分离等离子油烟净化一体机,能快速从机箱内取出动态离心分离系统和低温等离子系统,使得清洗更加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离心分离等离子油烟净化一体机,包含机箱;所述机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机箱内从进风口至出风口依次设置有动态离心分离系统、低温等离子系统和风机;所述机箱内还设置有呈抽屉式安装的支撑座;所述动态离心分离系统和低温等离子系统均设置在支撑座上。

优选的,所述机箱内设置有多条水平且间隔放置的滑轨;所述支撑座设置在多条滑轨上,且与机箱形成密封空间。

优选的,所述动态离心分离系统包括两组离心分离器;每组所述离心分离器包括分离盘、设置在支撑座上驱动分离盘旋转的电机,且两组所述离心分离器内的分离盘转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机箱的内壁在分离盘处设置有一层环形的加热片。

优选的,所述机箱的底部在支撑座下方还设置有集油槽;所述加热片的下端延伸至集油槽内。

优选的,所述集油槽的底面倾斜放置,且最低处设置有开关阀。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离心分离等离子油烟净化一体机不仅净化能力强,结构简单,且通过滑动支撑座能快速取出动态离心分离系统和低温等离子系统,使得清洗更加方便,并且通过在动态离心分离系统处设置加热片,能增加油液的流动性,防止分离的油液硬化,粘在机箱的内壁上发生堵塞。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离心分离等离子油烟净化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中A-A处剖视图。

其中:1、机箱;11、进风口;12、出风口;13、集油槽;14、底面;21、分离盘;22、电机;3、低温等离子系统;4、风机;5、支撑座;6、加热片;7、开关阀;8、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离心分离等离子油烟净化一体机,包含机箱1;所述机箱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所述机箱1内从进风口11至出风口12依次设置有动态离心分离系统、低温等离子系统3和风机4;所述机箱1内还设置有呈抽屉式安装的支撑座5;所述动态离心分离系统和低温等离子系统3均设置在支撑座5上,通过滑动支撑座5能快速取出动态离心分离系统和低温等离子系统3,使得清洗、更换更加方便;所述机箱1内设置有多条水平且间隔放置的滑轨8;所述支撑座5设置在多条滑轨8上,且与机箱1形成密封空间;所述动态离心分离系统包括二组离心分离器,分离效果更好;每组所述离心分离器包括分离盘21、设置在支撑座5上驱动分离盘21旋转的电机22,且两组所述离心分离器内的分离盘21转向相反,便于机箱1内的废气错开流动,增加废气与分离盘21的碰撞面积,更容易拦截废气内的灰尘和有害分子,进一步提高净化效率;所述机箱1的内壁在每个分离盘21处均设置有一层环形的加热片6,能增加油液的流动性,防止分离的油液硬化,粘在机箱1的内壁上发生堵塞;所述机箱1的底部在支撑座5下方还设置有集油槽13;所述加热片6的下端延伸至集油槽13内;所述集油槽13的底面14倾斜放置,且最低处设置有开关阀7,使集油槽13内的油液能沿着倾斜的底面14全部流出,不会残留油液。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离心分离等离子油烟净化一体机不仅净化能力强,结构简单,且通过滑动支撑座能快速取出动态离心分离系统和低温等离子系统,使得清洗更加方便,并且通过在动态离心分离系统处设置加热片,能增加油液的流动性,防止分离的油液硬化,粘在机箱的内壁上发生堵塞。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