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化暖风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9234阅读:7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净化暖风一体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净化暖风一体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大气污染及室内空气质量的担心越来越大,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开始越来越普遍,目前,各种净化器一般都是将外部的空气吸入后,经过净化处理,然后排出,基本解决了室内空气的空气质量净化问题,但是在气候寒冷的地区,消费者不但有净化空气的需求,还有暖风的需求,所以如何解决现有的净化器无法提供暖风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净化暖风一体机,该设备不仅可以实现空气净化的问题,还可以提供暖风,解决了现有净化器只能满足室内空气净化而不能满足暖风需求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净化暖风一体机,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包括壳体、加热板、风机及净化装置;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出风口,另一侧开设有主进风口;所述风机具有吸入口及排出口;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排出口朝向所述出风口,所述加热板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并罩设于所述吸入口外侧;所述净化装置设于所述主进风口处,用于对进入的气流进行过滤。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所述壳体前部设有出风口,后部设有进风口,并且进风口处设有净化装置,壳体内设置带有加热板及风机,加热板设于风机的吸入口处,空气从壳体的进风口被进入后,经净化装置净化后,可由加热板进行加热,加热后从风机的吸入口吸入,再通过排出口排出,即可达到制热与净化空气的双重效果。同时,由于加热板罩设于风机的吸入口的外侧,其加热效率更高,噪音更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还包括进风栅格,所述进风栅格可拆装的安装于所述主进风口外侧,所述净化装置可拆装的安装于所述进风栅格内侧并与所述进风栅格相贴合。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净化装置和进风栅格均为可拆装的固定于壳体,可以方便更换。

进一步,所述净化装置为机械式过滤网或者静电除尘装置。

进一步,所述加热板采用电加热,并带有独立开关,可单独控制所述加热板的开启与关闭。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单独控制加热板的开启与关闭,可以方便用户在需要暖风时,开启加热功能,进行净化的同时排出暖风;当不需要暖风时,关闭暖风只开风机,即可单独实现空气净化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壳体前侧的底部,所述主进风口设于所述壳体的后侧,所述排出口正对于所述出风口。

进一步,还包括出风栅格,所述出风栅格安装于所述出风口处或者所述风机的所述排出口处。

进一步,所述壳体包括前面板、背板及底座,所述前面板与所述背板相互扣合安装,所述前面板与所述背板均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前面板上,所述主进风口设于所述背板上。

进一步,所述风机包括风道蜗壳、风轮及电机,所述风道蜗壳上设有所述吸入口和所述排出口,所述风轮置于所述风道蜗壳内,可将气流从所述吸入口吸入并从所述排出口排出;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风道蜗壳外部,并与所述风轮传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壳体内还设有进风支架,所述进风支架为框架式结构,所述加热板安装于框架内,所述进风支架安装于所述风机的吸入口外侧,并且所述进风支架与所述风机之间设有密封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净化暖风一体机的具体实施例的立体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装配结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拆去所述前面板后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所述风机及所述加热板相关部件的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照图1至图5,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净化暖风一体机的具体实施例的立体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装配结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拆去所述前面板后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5为所述风机及所述加热板相关部件的拆解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净化暖风一体机的具体实施例中,一种净化暖风一体机,包括壳体、加热板1、风机2及净化装置3;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出风口4,另一侧开设有主进风口5;所述风机2具有吸入口201及排出口202;所述风机2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加热板1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并罩设于所述吸入口201外侧;所述净化装置3设于所述主进风口5处,用于对进入的气流进行过滤。

壳体为立式圆柱形或者长方体形状,也可以为其它造型。

还包括进风栅格6,所述进风栅格6可拆装的安装于所述主进风口5外侧,所述净化装置3可拆装的安装于所述进风栅格6内侧并与所述进风栅格6相贴合。

进风栅格6与净化装置3均可以为卡扣式,卡接与壳体上,以方便拆卸。

所述净化装置3为机械式过滤网或者静电除尘装置。也可以为其它方式的净化装置。

所述加热板1采用电加热,并带有独立开关,可单独控制所述加热板1的开启与关闭。开关可以设于壳体外面板上,也可以设置遥控器,图中未示出,具体方式多样,可参考现有技术。

所述出风口4设于所述壳体前侧的底部,所述主进风口5设于所述壳体的后侧,所述排出口202正对于所述出风口4。出风口4与主进风口5前后布置,可以有利于空气的流通,并且可以防止排出的空气又被吸入。

还包括出风栅格7,所述出风栅格7安装于所述出风口4处或者所述风机2的所述排出口202处。本附图中所示的出风栅格7设于所述风机2的排出口处,形状多样,也可以为圆形或者其它造型。

所述壳体包括前面板8、背板9及底座10,所述前面板8与所述背板9相互扣合安装,所述前面板8与所述背板9均安装于所述底座10上,所述出风口4设于所述前面板8上,所述主进风口5设于所述背板9上。

所述风机2包括风道蜗壳、风轮22及电机23,所述风道蜗壳上设有所述吸入口201和所述排出口202,所述风轮22置于所述风道蜗壳内,可将气流从所述吸入口201吸入并从所述排出口202排出;所述电机23安装于所述风道蜗壳外部,并与所述风轮22传动连接。

还包括进风支架11,所述进风支架11为框架式结构,所述加热板1安装于框架内,所述进风支架11安装于所述风机2的吸入口201外侧,并且所述进风支架11与所述风机2之间设有密封垫。

风道蜗壳为两瓣式结构,包括风道盖211和风道座212,两者扣合后形成一个风道腔,风轮22置于其中,风道盖211的侧面设有吸入口201,风道腔的端部为排出口202,电机23安装于风道座212的外部,与风轮22传动连接。加热板1一般先固定于一个电加热支架101,电加热支架101固定于进风支架11上,再由进风支架固定于风道盖211上,将吸入口201罩住,并且在进风支架11与风道盖211之间装有密封垫,以保证吸入的空气全部经风道腔通过从排出口202排出。加热板1也可以根据吸入口201的大小而设为圆形,相应的电加热支架101、进风支架11也做成圆形,然后安装在一起,这样结构会更加紧凑。另外,为了便于风机21及相关部件的固定,还设有支撑板102,一端固定于风道盖211上,另一端固定于壳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