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窑结圈去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9603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回转窑结圈去除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转窑高温煅烧物料制造成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回转窑结圈去除装置。



背景技术:

回转窑内直接还原法生产高镍铁时,窑内特别是窑口位置易产生结圈,进而致使回转窑内径变小,阻碍物料的正常进行,严重时甚至造成停产。为减少影响,保证后序生产的正常进行,通常需停窑处理,待窑内冷却后,人工进入回转窑,敲打结圈,以将结圈脱落、去除。该种回转窗结圈去除方法,停窑时间长,严重影响生产进度,且人工于回转窑内,降落的结圈易构成人身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转窑结圈去除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回转窑结圈去除装置,包括长杆,长杆的一端沿其轴向间隔分布有若干径向贯通固定穿设长杆的把杆,工作时,长杆远离把杆的一端位于回转窑内。

进一步地,长杆为管状结构。如此,以方便把杆穿过长杆。

进一步地,长杆远离把杆的一端端部固定有若干刀具。长杆远离把杆的一端位于回转窑内后,由刀具直接敲打结圈,结圈更易脱落。

进一步地,长杆悬挂于一吊具上。该结构下,操作人员施加较小的力,即可移动长杆,工作更省力、轻松。

本实用新型回转窑结圈去除装置,将把杆径向贯通固定穿设于长杆,把杆的两端形成两手柄的结构,相比将单根把杆端部与长杆点固定的结构,其工作时,两操作人员作用于同一把杆的两端,把杆两端受力平衡,把杆受到的力由其径向直接过渡至长杆,不会发生如单根把杆端部与长杆点固定结构中,因由固定点处过渡力,而导致固定点处断裂的情况,其把杆与长杆的固定结构更牢固,如此,以便可多人操作手柄,共同施力于长杆,使长杆远离把杆的一端伸于回转窑内,将结圈敲打掉落,另因工作时操作人员均位于回转窑外,故其无需停窑处理,不会影响生产效率,且操作人员人身也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回转窑结圈去除装置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回转窑结圈去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回转窑结圈去除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回转窑结圈去除装置,包括长杆1,长杆1的一端沿其轴向间隔分布有若干径向贯通固定穿设长杆的把杆2,工作时,长杆1远离把杆2的一端位于回转窑10内。 长杆1为管状结构。长杆1远离把杆2的一端端部固定有若干刀具3。长杆1悬挂于一吊具4上。

本实用新型回转窑结圈去除装置,工作时,若干操作人员以把杆2为手柄,共同施力于长杆1,使长杆1远离把杆2的一端可伸于回转窑10内,将结圈敲打脱落。

本实用新型回转窑结圈去除装置,将把杆2径向贯通固定穿设于长杆1,把杆2的两端形成两手柄的结构,相比将单根把杆2端部与长杆1点固定的结构,其工作时,两操作人员作用于同一把杆1的两端,把杆2两端受力平衡,把杆2受到的力由其径向直接过渡至长杆1,不会发生如单根把杆2端部与长杆1点固定结构中,因由固定点处过渡力,而导致固定点处断裂的情况,其把杆2与长杆1的固定结构更牢固,如此,以便可多人操作手柄2,共同施力于长杆1,使长杆1远离把杆2的一端伸于回转窑10内,将结圈敲打掉落,另因工作时操作人员均位于回转窑10外,故其无需停窑处理,不会影响生产效率,且操作人员人身也更安全。

本实用新型回转窑结圈去除装置,为方便把杆2穿过长杆1,较佳地,长杆1为管状结构;为使结圈更易脱落,较佳地,长杆1远离把杆2的一端端部固定有若干刀具3;为使操作人员施加较小的力,即可移动长杆1,工作更省力、轻松,较佳地,长杆1悬挂于一吊具4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