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风管布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48857阅读:582来源:国知局
分风管布风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干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风管布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物料进行干燥的方式有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按照干燥操作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类,分为对流干燥、辐射干燥、真空干燥和联合干燥。就传统干燥技术而言,热风干燥技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热风干燥技术由于干燥操作方式简单,过程易于控制,因而具有较大的应用优势,但它也存在干燥热源能耗大,热能利用率低等缺点。因此,需要对热风干燥技术进行优化改进以提高其经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生物质燃料,热风干燥方式是一种比较经济可行的方式。

现有的热风干燥,一般直接对物料进行吹风,只能够带走物料表面的温度和湿度,对于物料内部产生的温度以及蕴含的水分,则难以通过表面吹风进行干燥,因此,导致物料的干燥效率较低,干燥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分风管布风装置,能够保证空气与物料接触更加充分,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吹扫表面积,加速物料水分蒸发,提高物料干燥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分风管布风装置,包括进风总管和第一分风支管,第一分风支管连接至进风总管,第一分风支管上设置有第一出气孔。

优选地,多个第一分风支管并联连接在进风总管上。

优选地,第一分风支管径向连接在进风总管上,各第一分风支管上还设置有末端分风支管,末端分风支管上设置有第二出气孔。

优选地,第一分风支管的管径小于进风总管的管径,末端分风支管的管径小于第一分风支管的管径。

优选地,每个第一分风支管上沿长度方向上均间隔设置有多个末端分风支管,各末端分风支管沿其所在的第一分风支管的径向延伸。

优选地,第一分风支管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出气孔,第一出气孔沿第一分风支管的外周分布;和/或,第一分风支管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出气孔,第二出气孔沿末端分风支管的外周分布。

优选地,第一分风支管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出气孔,多个第一出气孔沿着气体流动方向孔径逐渐增大;和/或,末端分风支管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出气孔,多个第二出气孔沿着气体流动方向孔径逐渐增大。

优选地,第一分风支管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出气孔,多个第一出气孔沿着气体流动方向孔间距逐渐减小;和/或,末端分风支管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出气孔,多个第二出气孔沿着气体流动方向孔间距逐渐减小。

优选地,第一分风支管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出气孔,第一分风支管沿长度方向分为多个出风区域,位于同一出风区域内的第一出气孔的孔径相同,沿着空气流动方向,各出风区域内的第一出气孔的孔径逐渐增大;和/或,末端分风支管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出气孔,末端分风支管沿长度方向分为多个出风区域,位于出风区域内的第二出气孔的孔径相同,沿着空气流动方向,各出风区域内的第二出气孔的孔径逐渐增大。

优选地,至少一个第一分风支管的入口处设置有控制阀。

优选地,进风总管竖直设置,多个第一分风支管沿竖直方向间隔水平设置;或,进风总管水平设置,多个第一分风支管沿水平方向间隔水平设置。

优选地,末端分风支管水平设置;或,末端分风支管竖直设置。

优选地,末端分风支管绕自身轴向可转动地设置。

优选地,第一分风支管的内周和/或外周设置有防止物料从第一出气孔进入第一分风支管内的挡料网;和/或,末端分风支管的内周和/或外周设置有防止物料从第二出气孔进入末端分风支管内的挡料网。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分风管布风装置包括进风总管和第一分风支管,第一分风支管连接至进风总管,第一分风支管上设置有第一出气孔。在对物料进行干燥时,可以通过进风总管和第一分风支管将外界空气送入到物料内部,从而使得空气能够从物料内部与物料进行接触,使得物料与空气之间接触更加充分,使空气在流动过程中能够更加方便快速地带走物料中的水分,对物料进行干燥,同时可以通过进入物料内的空气带走物料堆积所产生的内部高温,避免物料内部微生物活动,消耗物料碳源,降低物料热值,提高物料干燥效率,并提高物料存放的安全性,提升物料燃烧时的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分风管布风装置的末端分风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分风管布风装置的末端分风支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分风管布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分风管布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进风总管;2、第一分风支管;3、第一出气孔;4、末端分风支管;5、第二出气孔;6、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结合参见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分风管布风装置包括进风总管1和第一分风支管2,第一分风支管2连接至进风总管1,第一分风支管2上设置有第一出气孔3。

在对物料进行干燥时,可以通过进风总管1和第一分风支管2伸入物料内部,将外界空气送入到物料内部,从而使得空气能够从物料内部与物料进行接触,使得物料与空气之间有更加充分的接触,可以使空气在流动过程中能够更加方便快速地带走物料中的水分,对物料进行干燥,实现有效穿透性的吹扫,同时也可以通过进入物料内的空气快速带走物料堆积所产生的内部高温,避免物料自燃,提高物料干燥效率,并提高物料存放的安全性。

优选地,多个第一分风支管2并联连接在进风总管1上,可以使空气进入到进风总管1之后,能够快速平均分配至各第一分风支管2,从而使得空气可以经第一分风支管2快速到达物料内部的各处,对物料内部各处进行散热以及干燥,提高干燥效率。当然,也可以仅采用一个第一分风支管2将进风总管1传输的空气送入到物料内部。

优选地,第一分风支管2径向连接在进风总管1上,各第一分风支管2上还设置有末端分风支管4,末端分风支管4上设置有第二出气孔5。一般而言,空气进入进风总管1之后,通过第一分风支管2进行分配,只能够沿着第一分风支管2所在路径上进行空气分配,受限于第一分风支管2的数量和排布方式,当物料区域较大时,会有部分区域第一分风支管2的送风不能达到,影响空气对物料的干燥以及散热,因此需要在第一分风支管2上继续进行分风,从而扩大空气流动范围,使得空气能够更加充分地到达物料内的各个区域,与物料进行更加充分的接触,提高物料的干燥效率以及降低微生物碳消耗。末端分风支管4可以沿着与第一分风支管2的延伸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从而在第一分风支管2难以到达的地方,也可以通过末端分风支管4进行送风,扩大分风管布风装置的送风范围和送风距离,更加便于实现物料内部的全区域送风,从而方便排出湿气,实现干燥,同时可以降低微生物活动,减少碳源消耗,从两个方面提升物料燃烧时的热值。

优选地,第一分风支管2的管径小于进风总管1的管径,末端分风支管4的管径小于第一分风支管2的管径。由于第一分风支管2的数量多于进风总管1的数量,末端分风支管4的数量多于第一分风支管2的数量,因此,为了保证空气分配到每个支管后,仍然具有足够的风压和风速,可以更加有效地对物料进行干燥,需要保证空气从进风总管1进入到第一分风支管2时,风压不会大幅减小,将第一分风支管2的管径设置为小于进风总管1的管径,末端分风支管4的管径设置为小于第一分风支管2的管径,就能够方便地实现这一目的。优选地,所有第一分风支管2的总截面面积等于进风总管1的总截面面积,所有末端分风支管4的总截面面积等于第一分风支管2的总截面面积,使得空气在分配过程中,风压和风速都不会有过大波动,提高空气的流动效率,提高空气分配的均匀性和流速的稳定性。

优选地,每个第一分风支管2上沿长度方向上均间隔设置有多个末端分风支管4,各末端分风支管4沿其所在的第一分风支管2的径向延伸。多个末端分风支管4沿着各第一分风支管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就可以保证空气更加均匀地分配至各末端分风支管4,也能够使得末端分风支管4将空气更加有效地输送至相连的两个第一分风支管2之间的空间,提高空气与物料的换热效率,提高空气对物料的干燥效率。

当然,末端分风支管4与第一分风支管2之间还可以设置多个其它支管,从而进一步增加空气在物料内的送风范围,保证空气对物料的干燥效果。

优选地,第一分风支管2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出气孔3,第一出气孔3沿第一分风支管2的外周分布;和/或,第一分风支管2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出气孔5,第二出气孔5沿末端分风支管4的外周分布。第一分风支管2上的第一出气孔3可以仅仅与末端分风支管4之间实现连接,也可以在与末端分风支管4之间实现连接的同时,对第一分风支管2所经过的区域输送空气。由于第一出气孔3在第一分风支管2的外周分布,因此可以沿第一分风支管2的周向吹风,同时这些第一出气孔3也沿着第一分风支管2的轴向延伸,从而使得第一出气孔3遍布整个第一分风支管2的表面,形成更加面积的出风,进一步提高布风装置的布风范围。此处第二出气孔5在末端分风支管4上的设置方式类似,效果也类似。当然,第二出气孔5在末端分风支管4上的设置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例如仅沿轴向布置不沿周向布置等。

优选地,第一分风支管2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出气孔3,多个第一出气孔3沿着气体流动方向孔径逐渐增大;和/或,末端分风支管4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出气孔5,多个第二出气孔5沿着气体流动方向孔径逐渐增大。一般运行时,分风管上部风压较大,下部风压较小,各分风管上的出气孔沿着气体流动方向逐渐增大,就可以保证各分风管沿着其长度方向在各个位置的出风量基本保持一致,从而保证物料干燥的均匀性。

优选地,第一分风支管2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出气孔3,多个第一出气孔3沿着气体流动方向孔间距逐渐减小;和/或,末端分风支管4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出气孔5,多个第二出气孔5沿着气体流动方向孔间距逐渐减小。在第一出气孔3的孔径一致的情况下,孔间距逐渐减小,就可以使得孔密度沿着空气流动方向逐渐增大,从而使得在风压逐渐减小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在整个第一分风支管2上的出风量基本保持一致,保证物料干燥的均匀性。同样的,在第二出气孔5的孔径一致的情况下,孔间距逐渐减小,就可以使得孔密度沿着空气流动方向逐渐增大,从而使得在风压逐渐减小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在整个末端分风支管4上的出风量基本保持一致,保证物料干燥的均匀性。

优选地,第一分风支管2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出气孔3,第一分风支管2沿长度方向分为多个出风区域,位于同一出风区域内的第一出气孔3的孔径相同,沿着空气流动方向,各出风区域内的第一出气孔3的孔径逐渐增大;和/或,末端分风支管4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出气孔5,末端分风支管4沿长度方向分为多个出风区域,位于出风区域内的第二出气孔5的孔径相同,沿着空气流动方向,各出风区域内的第二出气孔5的孔径逐渐增大。

由于各个出风区域的出风面积是与该出风区域所处位置相匹配,因此就可以保证各个出风区域的出风量基本上保持一致,仍然可以有效地保证物料干燥的均匀性。

优选地,至少一个第一分风支管2的入口处设置有控制阀6。对于物料而言,由于其各个部分的堆积结构等并不相同,因此并不能保证物料内部各个位置的湿度和温度均匀分布,这就需要根据物料内部实际的温度和湿度来对风量进行调节,从而使得物料内部的温度控制更加精确,湿度调节效率更高。通过控制控制阀6的开口大小或者开关,就可以有效控制该控制阀6所在的第一分风支管2上的风量大小,从而能够更具需要对进入各第一分风支管2的风量进行调节,使得布风装置的风量分配更加合理,从而保证物料干燥效果更佳,散热效果更好。

优选地,进风总管1竖直设置,多个第一分风支管2沿竖直方向间隔水平设置,第一分风支管2可以沿进风总管1的设置方向间隔水平设置,从而沿着物料的厚度方向分层对物料进行送风,使得物料的各层均能够与空气进行换热,提高物料的干燥效率。

优选地,进风总管1水平设置,多个第一分风支管2沿水平方向间隔水平设置,从而能够使第一分风支管2沿着物料的水平方向进行分布,使得第一分风支管2可以沿着物料的整个铺开面积进行送风,提高送风范围。当然,也可以进风总管1水平设置,多个第一分风支管2竖直设置。

优选地,末端分风支管4水平设置;或,末端分风支管4竖直设置。当末端分风支管4水平设置时,如果第一分风支管2也水平设置,则可以从整个水平方向上使空气与物料充分接触。当末端分风支管4水平设置时,如果第一分风支管2竖直设置,则可以通过第一分风支管2使得空气能够到达多层物料,通过末端分风支管4使得空气在各层物料位置处能够达到水平方向上的各个位置处,与物料各层均能够形成更加充分的接触,干燥效果更好,干燥效率更高。

优选地,末端分风支管4绕自身轴向可转动地设置。由于各末端分风支管4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在干燥的过程中,为保证能够充分对物料进行干燥,末端分风支管4在干燥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旋转,以避免部分物料无法吹扫到。

优选地,第一分风支管2的内周和/或外周设置有防止物料从第一出气孔3进入第一分风支管2内的挡料网;和/或,末端分风支管4的内周和/或外周设置有防止物料从第二出气孔5进入末端分风支管4内的挡料网。

挡料网可以对第一分风支管2以及末端分风支管4等埋入物料的管路形成有效保护,在对物料进行干燥的过程中,可以有效避免物料进入孔道,阻塞出气孔,导致设备运行不畅的问题。

分风管布置装置的总管和支管的布置形式也可以为其他的结构,只要能够保证空气可以经分风管布置装置均匀分配在物料内部,实现物料的均匀快速干燥,均应该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然,以上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