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净化除湿机。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市场上的除湿机而言,绝大多数的除湿机普遍只具备除湿功能,而这单一的功能除了在短暂的潮湿天气得以发挥作用外,其余时间均被闲置,导致现有除湿机的使用率极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净化除湿机,旨在提供一种具备空气净化功能的除湿机,同时使得其空气净化功能能够开启或关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净化除湿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除湿进风口、净化进风口、以及出风口,所述除湿进风口和所述净化进风口于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壳体内形成有连通所述除湿进风口、净化进风口、以及出风口的风道;
风机,所述风机设于所述风道内,将气流由所述除湿进风口和/或所述净化进风口引入所述风道内,并将所述风道内的气流由所述出风口吹出;
除湿组件,所述除湿组件设于所述风道内并对应所述除湿进风口设置;
净化组件,所述净化组件设于所述风道内并对应所述净化进风口设置;
第一风门组件,所述第一风门组件设于所述风道内并对应所述净化进风口设置,所述第一风门组件打开或关闭所述净化进风口处的气流通道。
可选地,所述第一风门组件包括:
至少二摆叶;
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每一所述摆叶转动,使每相邻二所述摆叶拼接形成整体而关闭所述净化进风口处的气流通道,或者,使每相邻二所述摆叶脱离形成间隙而打开所述净化进风口处的气流通道。
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齿轮;
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至少二第二齿轮,每一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带动所述齿条运动,所述齿条运动带动每一所述第二齿轮转动,每一所述第二齿轮转动带动一所述摆叶转动。
可选地,每相邻二所述摆叶的拼接处为二导斜面抵接。
可选地,所述除湿进风口和所述净化进风口均沿所述壳体的周向分布。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筒体以及盖合于所述筒体上端的端盖,所述筒体的周壁形成有所述除湿进风口和所述净化进风口,所述端盖形成有所述出风口,所述风机临近所述出风口设置。
可选地,所述风机为轴流风机。
可选地,所述除湿组件包括呈环形设置的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和冷凝器覆盖所述除湿进风口设置,且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冷凝器外侧。
可选地,所述净化组件包括呈环形设置的净化滤层,所述净化滤层覆盖所述净化进风口设置。
可选地,所述净化滤层至少包括活性炭滤层和hepa滤层。
可选地,所述净化除湿机还包括设于所述风道内的第二风门组件,所述第二风门组件于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上位于所述除湿进风口与所述净化进风口之间,所述第二风门组件隔断或连通其两侧的风道。
可选地,所述第二风门组件包括:
风门;
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风门转动,以隔断或连通其两侧的风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于除湿机的壳体上还开设净化进风口,并对应净化进风口设置净化组件,可使得由净化进风口进入壳体内的空气能够经过净化组件的净化处理,之后成为干净空气由出风口排出,从而实现了除湿机的空气净化功能,即提供了一种具备空气净化功能的除湿机。并且,由于除湿进风口与净化进风口于壳体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其可分别占据壳体不同高度位置的侧壁面,从而利用于增大除湿进风面积和净化进风面积,进而大大提升除湿、净化效果,提升除湿、净化效率。
同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应净化进风口还设置有第一风门组件,以打开或关闭净化进风口处的气流通道,这样,还可使得本发明净化除湿机的空气净化功能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而开启或关闭,实现节能,并提高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净化除湿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净化除湿机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净化除湿机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净化除湿机沿c-c线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ⅴ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2中净化除湿机沿f-f线的剖视图;
图7为图2中净化除湿机沿b-b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净化除湿机100。
请参阅图1至图3,在本发明净化除湿机100一实施例中,所述净化除湿机100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除湿进风口111、净化进风口113、以及出风口115,所述除湿进风口111和所述净化进风口113于所述壳体10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壳体10内形成有连通所述除湿进风口111、净化进风口113、以及出风口115的风道11;
风机90,所述风机90设于所述风道11内,将气流由所述除湿进风口111和/或所述净化进风口113引入所述风道11内,并将所述风道11内的气流由所述出风口115吹出;
除湿组件50,所述除湿组件50设于所述风道11内并对应所述除湿进风口111设置;
净化组件30,所述净化组件30设于所述风道11内并对应所述净化进风口113设置;
第一风门组件70,所述第一风门组件70设于所述风道11内并对应所述净化进风口113设置,所述第一风门组件70打开或关闭所述净化进风口113处的气流通道。
本实施例中,壳体10大致呈圆柱形,且其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除湿进风口111和净化进风口113均开设于壳体10的侧壁,且于壳体10的高度方向上呈间隔设置,净化进风口113位于除湿进风口111的上方。
除湿组件50包括蒸发器53、冷凝器55、以及冷媒循环管路,蒸发器53和冷凝器55分别连接于冷媒循环管路中。蒸发器53和冷凝器55均临近除湿进风口111设置,且蒸发器53较冷凝器55更为靠近除湿进风口111,这样,由除湿进风口111进入的空气可依次经过蒸发器53冷凝除湿和冷凝器55加热升温后由出风口115吹出,完成除湿过程。需要说明的是,冷媒循环管路包括压缩机51、节流装置、以及用于连接各部件的管路,压缩机51压缩冷媒形成高温气体,经过冷凝器55散热后,再经过节流装置形成低温液体,该低温液体在蒸发器53中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而蒸发,再回到压缩机51中,完成一次冷媒循环过程。
净化组件30包括净化滤层31和安装组件(未图示),安装组件将净化滤层31固定于壳体10内,并使净化滤层31覆盖净化进风口113设置,这样,由净化进风口113进入的空气可经过净化滤层31过滤后由出风口115吹出,完成净化过程。
当风机90正常工作、且第一风门组件70打开净化进风口113处的气流通道时,壳体10外部的空气分别由除湿进风口111和净化进风口113进入壳体10内,在壳体10内流通后,由出风口115排出。具体地,由除湿进风口111进入的空气,经过除湿组件50的除湿处理,变成干燥空气后,由位于壳体10上端的出风口115排出。由净化进风口113进入的空气,经过净化组件30的净化处理,变成干净空气后,由位于壳体10上端的出风口115排出。此时,净化除湿机100同时开启除湿功能和空气净化功能。
当风机90正常工作、但第一风门组件70关闭净化进风口113处的气流通道时,壳体10外部的空气仅由除湿进风口111进入壳体10内,在壳体10内流通后,由出风口115排出。具体地,由除湿进风口111进入的空气,经过除湿组件50的除湿处理,变成干燥空气后,由位于壳体10上端的出风口115排出。而净化进风口113处的气流通道已关闭,净化进风口113无空气流通,净化组件30不工作。此时,净化除湿机100仅开启除湿功能。
因此,可以理解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于除湿机的壳体10上还开设净化进风口113,并对应净化进风口113设置净化组件30,可使得由净化进风口113进入壳体10内的空气能够经过净化组件30的净化处理,之后成为干净空气由出风口115排出,从而实现了除湿机的空气净化功能,即提供了一种具备空气净化功能的除湿机。并且,由于除湿进风口111与净化进风口113于壳体10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其可分别占据壳体10不同高度位置的侧壁面,从而利用于增大除湿进风面积和净化进风面积,进而大大提升除湿、净化效果,提升除湿、净化效率。
同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应净化进风口113还设置有第一风门组件70,以打开或关闭净化进风口113处的气流通道,这样,还可使得本发明净化除湿机100的空气净化功能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而开启或关闭,实现节能,并提高实用性。
请参阅图3至图5,所述第一风门组件70包括:
至少二摆叶71;
第一驱动组件73,所述第一驱动组件73驱动每一所述摆叶71转动,使每相邻二所述摆叶71拼接形成整体而关闭所述净化进风口113处的气流通道,或者,使每相邻二所述摆叶71脱离形成间隙而打开所述净化进风口113处的气流通道。
本实施例中,第一风门组件70包括若干设于壳体10内的摆叶71,每一摆叶71均呈长条形,且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若干摆叶71沿壳体10的周向排列,且每相邻二摆叶71拼接后可形成一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即形成一整体),该筒状结构的周向无间隙。并且,该筒状结构的两端还分别设有一环形隔板131,该筒状结构的上端抵接位于上方的环形隔板131的内侧边缘,该筒状结构的下端抵接位于下方的环形隔板131的内侧边缘,即该筒状结构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分别与对应的环形隔板131中部的开口相连通。此时,该筒状结构与位于其两端的环形隔板131形成一密封罩并罩设于净化进风口113,换言之,该筒状结构的外侧与两环形隔板131之间形成了一与净化进风口113连通的密封腔,从而阻断了净化进风口113与该筒状结构内风道11的连通,空气不再由净化进风口113进入,即每相邻二摆叶71拼接形成整体而关闭净化进风口113处的气流通道。
而当第一驱动组件73驱动每一摆叶71进行转动时,每相邻二摆叶71相互脱离而形成间隙,此时,上述密封腔与上述筒状结构内风道11连通,净化进风口113与上述筒状结构内风道11连通,空气可由净化进风口113进入而得以净化,即每相邻二摆叶71脱离形成间隙而打开净化进风口113处的气流通道。
如此,有效实现了净化进风口113处的气流通道打开或关闭,实现了空气净化功能的开闭,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为用户带来了便利。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净化滤层31可设置于上述密封腔内,以实现空间的有效利用,及提升净化除湿机100的净化效果。
具体地,请进一步参阅图6,所述第一驱动组件73包括:
第一齿轮731;
齿条733,所述齿条733与所述第一齿轮731啮合;
至少二第二齿轮735,每一所述第二齿轮735与所述齿条733啮合;
第一驱动电机737,所述第一驱动电机737驱动所述第一齿轮731转动,所述第一齿轮731转动带动所述齿条733运动,所述齿条733运动带动每一所述第二齿轮735转动,每一所述第二齿轮735转动带动一所述摆叶71转动。
本实施例中,位于上方的环形隔板131上设置有弧形滑轨1311,相应地,齿条733亦呈弧形设置,并与该弧形滑轨1311相匹配、安装于该弧形滑轨1311,且可沿该弧形滑轨1311相对滑动。并且,弧形齿条733的内侧齿牙与每一第二齿轮735相啮合,每一第二齿轮735套设于一摆叶71的转轴,同时,弧形齿条733的外侧齿牙与第一齿轮731啮合,第一齿轮731套设于第一驱动电机737的输出轴。
当第一驱动电机737运行时,第一驱动电机737的输出轴驱动第一齿轮731转动,第一齿轮731的转动带动齿条733沿滑轨1311滑动,齿条733的滑动带动每一第二齿轮735转动,每一第二齿轮735的转动带动一摆叶71转动,从而实现每相邻二摆叶71的拼接或脱离,实现净化进风口113处的气流通道的关闭或打开。如此,有效实现了每一摆叶71的同步转动,结构简单、切实可行。
优选地,每相邻二所述摆叶71的拼接处为二导斜面抵接。如此,利用导斜面的导向和缓冲作用,不仅可使得每相邻二摆叶71的拼接处磨损减小、使得摆叶71的使用寿命延长,而且,二导斜面抵接,还可使得每相邻二摆叶71的拼接处的密封效果更加良好,避免漏风的情况,从而有效提升空气净化功能关闭时除湿进风口111的风量,提升除湿效果和除湿效率。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除湿进风口111和所述净化进风口113均沿所述壳体10的周向分布。
具体地,所述壳体10包括筒体13以及盖合于所述筒体13上端的端盖15,所述筒体13的周壁形成有所述除湿进风口111和所述净化进风口113,所述端盖15形成有所述出风口115,所述风机90临近所述出风口115设置。
本实施例中,除湿进风口111和净化进风口113均沿筒体13的周向分布,其中,除湿进风口111和净化进风口113均为由若干间隔分布的小圆孔构成的网格形状。此时,相应地,所述除湿组件50包括呈环形设置的蒸发器53和冷凝器55,所述蒸发器53和冷凝器55覆盖所述除湿进风口111设置,且所述蒸发器53位于所述冷凝器55外侧(如图3和图7)。所述净化组件30包括呈环形设置的净化滤层31,所述净化滤层31覆盖所述净化进风口113设置(如图3和图4)。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将出风口115设置于筒体13上端的端盖15,并将风机90临近出风口115设置,如此,在风机90的驱动下,净化除湿机100外部的空气可由环绕筒体13周壁的各个方向进入内部,并经过呈环形设置的蒸发器53和冷凝器55的作用后、或者经过呈环形设置的净化滤层31的作用后,经过风道11,由净化除湿机100上端的出风口115吹出,这样,有效增大了进风面积、增大了蒸发器53、冷凝器55、及净化滤层31的容积,从而大大提升了除湿和净化效果,提升了除湿和净化效率。并且,将出风口115设置于筒体13的上端,经过净化或除湿的空气从出风口115吹出后,会形成360度扩散的效果,使得空气净化的效果得以增强。同时,还也会使得净化后的空气的风力增大,送风距离增长。
此外,可以理解的,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壳体10设置为横截面呈椭圆形或者多边形的腔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90为轴流风机。轴流风机相较于正反两面设置的离心风机,具有可360度吸风的优点,吸附空气范围广,送风距离远,可有效增大净化除湿机100的有效工作面积,提升工作效率。此外,轴流风机还具有功耗低、散热快、噪音低、节能环保等优点。
进一步地,所述净化滤层31至少包括活性炭滤层和hepa滤层,所述活性炭滤层和所述hepa滤层沿所述净化进风口113的进风方向依次层叠设置。如此,可使得由净化进风口113进入的空气能够先后经过活性炭滤层和hepa滤层的过滤,从而有效提升空气净化效果。
可以理解的,活性炭滤层可利用多孔的活性炭,使空气中一种或多种物质被吸附在其表面而去除,去除对象包括溶解性的有机物质、微生物、病毒和一定量的重金属,并能够脱色、除臭、空气净化。活性炭经过活化后碳晶格可形成形状和大小不一的发达细孔,从而大大增加了比表面积,提高了吸附能力。hepa(highefficiencyparticulateairfilter,高效空气过滤器),其主要用于捕集0.5微米以下的灰尘颗粒及各种悬浮物,hepa滤层的特点是空气可以通过,但其中细小的微粒却无法通过,其对粒径≥0.1微米的微粒的计数透过率≤0.001%(即效率≥99.999%),是烟雾、灰尘以及细菌等污染物最有效的过滤介质。hepa滤层可采用pp滤纸、玻璃纤维、复合pp-pet滤纸、熔喷涤纶无纺布或熔喷玻璃纤维等。
因此,通过活性炭滤层和hepa滤层的过滤,可使得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和颗粒都被净化,提升净化效果,提升空气质量。可以理解的,净化滤层31的形状、大小及排布方式需要与净化进风口113的设置相匹配,以达到最优的净化效果。
如图3所示,所述净化除湿机100还包括设于所述风道11内的第二风门组件80,所述第二风门组件80于所述壳体10的高度方向上位于所述除湿进风口111与所述净化进风口113之间,所述第二风门组件80隔断或连通其两侧的风道11。
具体地,所述第二风门组件80包括:
风门81;
第二驱动组件(未图示),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风门81转动,以隔断或连通其两侧的风道11。
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组件包括转轴(未图示)和第二驱动电机(未图示),风门81位于风道11内,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风门81,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筒体13,第二驱动电机可驱动风门81绕转轴旋转,以隔断或连通其两侧的风道11。
可以理解的,当用户需要同时开启除湿功能和空气净化功能时,可控制第一风门组件70打开净化进风口113处的气流通道,并控制第二风门组件80连通其两侧的风道11。此时,壳体10外部的空气分别由除湿进风口111和净化进风口113进入壳体10内,在壳体10内流通后,由出风口115排出。具体地,由除湿进风口111进入的空气,经过除湿组件50的除湿处理,变成干燥空气后,由位于壳体10上端的出风口115排出。由净化进风口113进入的空气,经过净化组件30的净化处理,变成干净空气后,由位于壳体10上端的出风口115排出。
当用户仅需要开启除湿功能时,可控制第一风门组件70关闭净化进风口113处的气流通道,并控制第二风门组件80连通其两侧的风道11。此时,壳体10外部的空气仅由除湿进风口111进入壳体10内,在壳体10内流通后,由出风口115排出。具体地,由除湿进风口111进入的空气,经过除湿组件50的除湿处理,变成干燥空气后,由位于壳体10上端的出风口115排出。而净化进风口113处的气流通道已关闭,净化进风口113无空气流通,净化组件30不工作。
当用户仅需要开启空气净化功能时,可控制第一风门组件70打开净化进风口113处的气流通道,并控制第二风门组件80隔断其两侧的风道11。此时,壳体10外部的空气仅由净化进风口113进入壳体10内,在壳体10内流通后,由出风口115排出。具体地,由净化进风口113进入的空气,经过净化组件30的净化处理,变成干净空气后,由位于壳体10上端的出风口115排出。而除湿进风口111处的气流通道已关闭,除湿进风口111无空气流通,除湿组件50不工作。
如此,实现了本发明净化除湿机100空气净化功能与除湿功能的单独控制,即,可单一开启其中一项功能,亦可同时开启两项功能,从而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为用户带来了便利。
需要说明的是,蒸发器53和冷凝器55均可设置若干换热翅片,以增大换热面积,提升换热效率。此外,第一驱动电机737和第二驱动电机均可采用步进电机,由于步进电机每步的精度在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之间,而且不会将一步的误差积累到下一步,因而有较好的位置精度和运动的重复性。
请进一步参阅图3,壳体10内还设有水箱59和接水盘57,接水盘57位于蒸发器53的下端,并与水箱59连通。通过将接水盘57设置在蒸发器53的下端,使得该接水盘57可以承接有蒸发器53流下的冷凝水,再将该冷凝水导流至水箱59内,如此,使得冷凝水能较好地导流至水箱59内。该水箱59内可设有液位检测装置,该液位检测装置与净化除湿机100的主控器连接,当该液位检测装置检测到水箱59内的水位达到预设阈值时,传递报警信号到主控器,主控器发出提示音或提示信息。如此,可提醒用户是否要将水箱59中的水导流出。水箱59中的水导流出的方式可为两种:一种为设置出水管,在该出水管上设置阀门,通过阀门来控制水的流出。另一种是在壳体10上设置让位口,该让位口上设置有活动门17,水箱59对应该让位口设置。通过将活动门17打开,将自让位口水箱59取出,然后将水倒掉即可。
进一步地,压缩机51位于蒸发器53和冷凝器55的下方,水箱59与压缩机51相对设置。将压缩机51设置在蒸发器53和冷凝器55的下方,可方便管路的连通,蒸发器53和冷凝器55的形状要适配于壳体10形成的除湿进风口111的形状。因水箱59和压缩机51均为重量较重的部件,将水箱59和压缩机51均设置在壳体10的下端,可使得净化除湿机100的安放更加稳定。同时将水箱59与压缩机51相对设置可节约壳体10内部的安放排布空间,使得净化除湿机100的整体结构布局更加紧凑。
该净化除湿机100还可以设置空气质量监测装置,具体可为颗粒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空气质量监测装置与主控器电性连接,当检测到空气内的粉尘较多时,主控器控制第一风门组件70开启净化进风口113处的气流通道,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当检测到空气内的湿气较大时,主控器控制第二风门组件80开启除湿进风口111处的气流通道,对室内空气进行除湿。当然,当检测到粉尘较多和湿气较大同时存在的情况时,主控器控制二风门组件分别开启净化进风口113和除湿进风口111处的气流通道,对空气进行除湿净化。
可以理解的是,该净化除湿机100还可以为家庭智能物联网中的一部分,如该净化除湿机100设置有信号传输装置,该信号传输装置与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无线连接,该无线连接的方式可以为wifi、蓝牙、红外或4g,通过该信号传输装置,移动终端可接受净化除湿机100的监测数据和工作状态,通过移动终端可控制净化除湿机100的工作模式,同时,该净化除湿机100还可形成空气质量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供用户查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