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节能型加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46806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节能型加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加热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环保节能型加热设备。



背景技术:

在今天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用到很多的电热电器,比如电水壶、电饭锅、电热水器、电热水龙头、电炒锅等不胜枚举。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发展,电热管产品的应用领域包括电热水器、微波炉、烤箱、电厨具、电水壶、洗碗机、冰箱、干衣机、空调等家用电器产品。特别是近年来在产品品种,数量和应用普及率上进入一个突飞猛进的阶段。由于社会的发展,电热管的产品结构也所随着电热应用技术、工程技术、材料技术和设备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尤其在当今电热元件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期,电热管作为电热元件系列中的一个主要代表产品,在市场的应用中更是日趋广泛和普及。所以说,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也是电热管直接发展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对电热管企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感应加热技术具有快速、清洁、节能、易于实现自动化和在线生产、生产效率高等特点,是内部热源,属非接触加热方式,能提供高的功率密度,在加热表面及深度上有高度灵活的选择性,能在各种载气中工作(空气、保护气、真空),损耗极低,不产生任何物理污染,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针,是绿色环保型加热工艺之一。它与可控气氛热处理、真空热处理少无氧化技术已成为热处理技术的发展主流。

电热管的广泛使用,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市场上的电热管品种也是各种各样,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据有关人士分析电热管发展之快的原因之一是:电热管的加热设备与其它加热设备相比有着很大的优越性,因此电热管如雨后春笋。

现代社会对生产效率和产品制造品质的要求不断的在提高,这也间接就导致了对工业生产中所使用的感应加热设备在数量和性能上需求的增长。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崛起、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增强和半导体制造工艺的大步跨越,感应加热电源未来将朝着以下借个趋势快速发展。

智能化:目前产品生产线的自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感应加热设备作为其中重要的环节对其智能化控制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在流水线的产品生产线中,一个环节的低效不功将影响整个生产线的生产效率,所以感应加热电源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性能水平将显得十分的引人关注,它将会直接影响整个工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绿色化:感应加热电源对电网环境存在着污染的因素,现如今国家政策对电网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电网造成严重污染的陈旧电源设备将会被市场逐渐淘汰,具有高效率因数、对电网污染小的感应加热电源将会是未来研制生产所追求主要目标。

大容量、高频化:目前店里功率半导体器件制造理论的丰富和制造工艺的提升,大容量和高频率的半导体器件能够安全稳定的工作在电源设备之中,这使得感应加热电源咋高频工况下所具有的一些优异性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也促使感应加热电源向大容量和高频率的方向快速发展。

动态负载匹配:由于感应加热电源锁加载负载的特性,就需要电源对负载阻抗变化需要一定的适应能力,再加上电源通常运行在各类环境复杂的工业现场,这就进一步导致了负载阻抗的不稳定性,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保证电源逆变器的工作频率与负载的固有频率相接近,他们之间的配置情况会直接影响到电源的运行情况和工作效率。

电热的发展遵循了和其它行业发展同样的规律。从先进的国家逐步推广到世界各国;从城市逐步发展到乡村;由集体使用发展到家庭个人使用;产品由简单结构不断发展到复杂精密的结构;从单一功能发展为多功能并逐步向智能化发展;产品由低档到高档。

加热设备一般是由加热元件和附件组成的器件,在多股电阻丝绞线外缠绕有玻璃纤维增强耐火纤维层,在耐火纤维层外编织有金属丝增强耐火纤维层,紧密结合并沿电阻丝绞线全长分布的双层包覆层与其中心的电阻丝绞线组成了一整体式可随意按需弯折并可与被加热件紧密接触的直接加热单体,加热单体按加热物件的形状、大小反复并绕形成带片状,然后用金属丝将多条并列单体横向穿编在一起,形成可直接围包在被加热物体上直接使用的编织型高温电加热器。

工作原理是把一个匝数较多的初级线圈和一个匝数较少的次级线圈装在同一个铁芯上,输入与输出的电压比等于线圈匝数之比,同时能量保持不变,因此,次级线圈在低电压的条件下产生大电流,对于感应加热器来说,轴承是一个短路单匝的次级线圈,在较低交流电压的条件下通过大电流,因而产生很大的热量,加热器本身及磁轭则保持常温。

现有的加热设备都是采用电源对设备进行加热,家用小型加热设备也是如此,较为浪费电力,不环保,而连接家用电源,漏电或短路会发生危险,影响人身安全,且在野外没有电源,不能进行工作,使用具有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节能型加热设备,解决了现有的加热设备都是采用电源对设备进行加热,浪费电力,不环保,而连接家用电源,漏电或短路会发生危险,且在野外没有电源,不能进行工作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环保节能型加热设备,包括箱体和夹紧装置,所述箱体的内部开设有加热仓,所述加热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加热筒,所述加热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加热管,所述加热仓的右上角开设有透气孔。

为了进一步提高环保节能型加热设备的使用性能,所述箱体的内部其位于加热仓的下方开设有电池槽,所述电池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

为了进一步提高环保节能型加热设备的使用性能,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推杆。

为了进一步提高环保节能型加热设备的使用性能,所述推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夹板,所述夹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防滑胶垫。

为了进一步提高环保节能型加热设备的使用性能,所述推杆的表面且位于底座的侧壁与夹板之间均套设有弹簧。

为了进一步提高环保节能型加热设备的使用性能,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右侧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的左侧电性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环保节能型加热设备的使用性能,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箱盖,且箱盖的左侧通过铰链与箱体左侧的顶部铰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环保节能型加热设备的使用性能,所述箱体底部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垫脚。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节能型加热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环保节能型加热设备,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光能,并将之转化为电能储存到蓄电池中,使用时,蓄电池可通过加热器对加热管加热,对加热仓内的水进行加热,间接加热加热筒,使加热筒内的饮品等进行加热保温,节能环保,且安全。

(2)、该环保节能型加热设备,通过向两侧推动夹板套住窗台等支架,利用弹簧的弹力夹紧支架,使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在支架上,可用于野外及窗台边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夹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夹紧装置、21底座、22推杆、23夹板、24弹簧、3加热仓、4加热筒、5加热管、6透气孔、7电池槽、8蓄电池、9加热器、10太阳能电池板、11导线、12箱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环保节能型加热设备,包括箱体1和夹紧装置2,箱体1的内部其位于加热仓3的下方开设有电池槽7,电池槽7的内部从左到右依次固定安装有蓄电池8和加热器9,夹紧装置2包括底座21,底座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10,通过太阳能电池板10吸收光能,并将之转化为电能储存到蓄电池8中,使用时,蓄电池8可通过加热器9对加热管5加热,对加热仓3内的水进行加热,间接加热加热筒5,使加热筒5内的饮品等进行加热保温,节能环保,且安全,太阳能电池板10的右侧通过导线11与蓄电池8的左侧电性连接,底座21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推杆22,两个的推杆22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夹板23,通过向两侧推动夹板23套住窗台等支架,利用弹簧24的弹力夹紧支架,使太阳能电池板10固定在支架上,可用于野外及窗台边使用,夹板23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防滑胶垫,防滑胶垫可防止太阳能电池板10滑落,两个推杆22的表面且位于底座21的侧壁与夹板23之间均套设有弹簧24,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箱盖12,且箱盖12的左侧通过铰链与箱体1左侧的顶部铰接,箱体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垫脚,箱体1的内部开设有加热仓3,加热仓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加热筒4,加热仓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加热管5,加热仓3的右上角开设有透气孔6。

工作时,向两侧推动夹板23套住窗台等支架,松开夹板23,在弹簧24的弹力作用下夹板23夹紧支架,向加热仓3内加入水,然后将加热筒4放进加热仓3内,将饮品等放进加热筒4内,太阳能电池板10吸收光能,并将之转化为电能储存到蓄电池8中,蓄电池8可通过加热器9对加热管5加热,对加热仓3内的水进行加热,间接加热加热筒5,使加热筒5内的饮品等进行加热保温。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