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感应喷雾散热式冷水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9490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由压力感应控制喷雾系统和风冷冷水机组成的冷水机组。



背景技术:

目前风冷冷水机使用面临更多的问题,如极端环境,随着环境温度的逐年升高,以及不同地域使用通风条件差,空气中的悬浮物增多,换热肋片积满灰尘,换热效率低,压力高于设定的安全值,设备保护性停转,严重影响正常的使用,浪费能源。采用压力感应式喷雾散热系统后,情况将得到根本性的改变,雾化水将进入热交换器的雾霾空气清洁干净,减少粉尘的附着,降温后的湿冷空气与换热管接触,水在空气中吸热后汽化,带走换热管表面的热量,显热、潜热同时交换,极大提高换热器的换热能力,使制冷系统的压力回复正常的水平后自动停止喷雾,节省资源,应用此系统最大特点解决放置在户外或高温环境中的风冷冷水机组压力过大过高导致不能正常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使冷水机组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使用更稳定,降低环境因素的影响,节约运行及维护成本而提供的一款压力感应喷雾散热式冷水机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压力感应喷雾散热式冷水机组,包括电动风机(1)、喷雾头(2)、风冷凝器(3)、以及封闭的箱体(17),其中所述电动风机(1)垂直设置于箱体(17)两端,所述喷雾头(2)与水电磁阀(8)、管道喷雾管(9)、止回阀(13)和水过滤器(12)串联一体并与冷水出口终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压力感应喷雾散热式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凝器(3)位于喷雾头(2)下方与压缩机(5)、冷水热交换器(7)、水泵(10)、压力感应接管(11)串联一体并与冷水入口终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喷雾头(2)由上而下喷洒。

进一步的,集水盘(15)垂直位于风冷凝器(3)下部。

集水盘(15)左端与箱体(17)封闭连接,右端与喷雾管(9)三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17)的侧壁上设置控制面板(14)、压力表(16)。

进一步的,由水泵(10)、水过滤器(12)、止回阀(13)、水电磁阀(8)、管道喷雾管(9)、喷雾头(2)连接组成压力感应喷雾联动装置。由压缩机(5)、电动风机(1)、集水箱(15)组成冷水机组。

本实用新型冷水机组有效解决如下问题:1有效降低冷水机组的排汽压力,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提高制冷量,减少能源虚耗,提升效率,令高耗低能变为高效低耗并且确保正常运转。2降低冷水机排风及进风温度,提升冷凝器的换热能力。3经过喷雾处理的空气进入冷凝器后没有尘埃附着到换热器表面,排风清洁无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压力感应喷雾冷水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动风机,2冷水喷雾头,3风冷凝器,4感应压力控制器,5压缩机,6膨胀阀,7冷水热交换器,8水电磁阀,9喷雾管,10水泵,11压力感应接管,12过滤器,13止回阀,14控制面板,15集水盘,16压力表,17箱体,18冷水出口,19冷水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设计一种压力感应喷雾散热冷水机组,将1至16的所有设施放置在箱体17内,并且展示了压力感应控制器冷水喷雾头与各器件的相对位置。一种压力感应喷雾散热式冷水机组,包括电动风机1、喷雾头2、风冷凝器3以及封闭的箱体17,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风机1垂直设置于箱体17两端,所述喷雾头2与水电磁阀8、管道喷雾管9、止回阀13和水过滤器12串联一体并与冷水出口终端连接。所述的压力感应喷雾散热式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凝器3位于喷雾头2下方与压缩机5、冷水热交换器7、水泵10、压力感应接管11串联一体并与冷水入口终端连接。所述喷雾头2由上而下喷洒。集水盘15垂直位于风冷凝器3下部。集水盘15左端与箱体17封闭连接,右端与喷雾管9三通连接。所述箱体17的侧壁上设置控制面板14、压力表16。由水泵10、水过滤器12、止回阀13、水电磁阀8、管道喷雾管9、喷雾头2连接组成压力感应喷雾联动装置。由压缩机5、电动风机1、集水箱15组成冷水机组。

压力感应喷雾系统由安装在中部的压力感应控制器4喷雾头2设置在冷凝器的上方和设置在喷雾管9中段部位的过滤器12水电磁阀8通过管道连的止回阀13。

冷水机组箱体17内,下部包括压缩机5冷水热交换器7,用来输送冷水的水泵10位于上部的风冷凝器3,安装在机箱外部的由电机驱动的电动风机1,外箱壁设置通风格栅口进风。

本实用新型冷水机组,利用水泵将部分循环冷水分流小部分进入喷雾管中,通过压力感应控制器打开电磁阀,冷水通过喷雾头喷淋,湿冷的空气明显降低了进入冷凝器的温度,同时部分未完全汽化的雾化水直接冲刷冷凝器表面,直接吸热汽化后被机组上部由电机驱动的风机气流带走热量(含显热、潜热),与没有喷雾系统的机组相比,排气压力明显降低,避免压缩机的高压停机及减少因高温高压引发的故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