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流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4168阅读:7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流槽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流槽,属于铝合金熔炼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铝合金熔炉过程中,精炼炉的铝液不可避免的出现成分不合格难以调整。通常都是放出部分铝液凝固成铸锭后再重新投炉配料熔化,以便腾出精炼炉的熔池空间进行再次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液体铝合金的回用,降低二次熔炉能耗、损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移动流槽,主要由叉脚座、槽钢座和流槽本体组成,其中:槽钢座位于叉脚座之上,流槽本体位于槽钢座之上,流槽本体内设有容纳铝熔液的空间和供铝熔液流经的空间。

进一步地,槽钢座的长度大于叉脚座的长度,流槽本体的长度大于槽钢座的长度。优选地,叉脚座的长度为300mm,槽钢座的长度为2390mm,流槽本体的长度为3200mm。

进一步地,流槽本体开设有凹陷的铝液包和槽沟,槽沟的起始端与铝液包连通。铝液包的底部为球面型。槽沟的底部横截面为圆弧形。槽沟的起始端底部最低点高于铝液包的底部最低点。槽沟整体向下倾斜。槽沟的末端底部最低点低于铝液包的底部最低点。

进一步地,流槽本体由耐火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移动流槽将液体铝合金输送至炉中继续使用,避免了二次重熔带来的能耗、铝耗。与铝合金先凝固成固态,再次熔化升温的传统方式相比较,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流槽,生产每吨铝合金节约300多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的移动流槽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移动流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移动流槽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附图均采用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图1至图3展示了本实施例中的移动流槽,移动流槽主要由叉脚座1、槽钢座2和流槽本体3组成,其中:槽钢座2位于叉脚座1之上,流槽本体3位于槽钢座2之上,流槽本体3内设有容纳铝熔液的空间和供铝熔液流经的空间。流槽本体3由耐火材料制成。

槽钢座2的长度大于叉脚座1的长度,流槽本体3的长度大于槽钢座1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叉脚座的长度为300mm,槽钢座的长度为2390mm,流槽本体的长度为3200mm。

流槽本体3开设有凹陷的铝液包31和槽沟32,槽沟32的起始端与铝液包31连通。铝液包31的底部为球面型。槽沟32的底部横截面为圆弧形。槽沟32的起始端底部最低点高于铝液包31的底部最低点。槽沟32整体向下倾斜。槽沟32的末端底部最低点低于铝液包31的底部最低点。

移动流槽可以将不合格铝合金通过铝液转运包的形式运送到熔化炉或其他炉体口,采用移动流槽直接将不合格铝液倒入炉中使用。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