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温冰箱用高效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8339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超低温冰箱用高效换热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低温冰箱用高效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进行热交换操作的常用装置,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电力、轻工、冶金、航空、供热等工业部门中。其工作原理是第一介质在换热器的流道内流动的过程中与该流道外的第二介质进行热量的交换,从而使第一介质的温度、状态发生变化。在公知的制冷、通风设备上的换热器现有技术中如常见的冰箱、冷柜、空调蒸发器和冷凝器,换热器结构多种多样,常见的换热器按结构可分为板式的和管式的,从形状上可分为单片状的、多层叠加式的、螺旋盘状的、层架式的,但是目前常用的这些换热器制冷效率低,同时换热器的结构复杂,占用的体积大,影响冷柜内部布局。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换热器[申请号: 201020146906.1],包括换热管和散热钢丝,换热管以设定的间隔和长度弯制成盘管形状,在相邻的换热管上焊接散热钢丝,其特征在于:换热器设有两个以上的水平片层,所述换热管连续分布在各水平片层内,所述换热管走向是从每一水平层的进口位置走向出口位置后,依次从上至下走向下一水平层。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易于加工、造价低,金属管道换热器具有体积小、热交换效率高、严密性好、结构简单的特点,主要适用于冰箱、冷柜制冷领域。

上述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的部分问题,但是,该方案还至少存在以下缺陷:设计不合理,还是存在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而且制冷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更合理,结构简单、换热效果好的超低温冰箱用高效换热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超低温冰箱用高效换热器包括至少一组换热管组,每组换热管组包括至少一根第一空心管,所述的第一空心管上连接有至少一根第二空心管,所述的第一空心管与第二空心管内分别设有热转移介质,所述的第一空心管内的热转移介质流动方向与第二空心管内的热转移介质的流动方向相反。

在上述的超低温冰箱用高效换热器中,所述的第一空心管的中部与第二空心管的中部相互抵靠且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空心管的一端与第二空心管的一端相互分离,所述的第一空心管的另一端与第二空心管的另一端相互分离。

在上述的超低温冰箱用高效换热器中,所述的第一空心管与第二空心管之间焊接有锡料。

在上述的超低温冰箱用高效换热器中,所述的第一空心管与第二空心管的截面分别呈圆形。

在上述的超低温冰箱用高效换热器中,所述的第一空心管的内孔径大于第二空心管的内孔径。

在上述的超低温冰箱用高效换热器中,所述的换热管组由内往外或由外往内盘设且呈蚊香状。

在上述的超低温冰箱用高效换热器中,所述的第一空心管和第二空心管均由铜材或铝材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成。

在上述的超低温冰箱用高效换热器中,所述的第一空心管和第二空心管均由紫铜材料制成。

在上述的超低温冰箱用高效换热器中,所述的换热管组外设有保温发泡层。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超低温冰箱用高效换热器的优点在于: 1、设计更合理,有若干个空心管锡焊相连而成,换热效果好。2、结构紧凑,换热器体积小,能够直接设置在发泡保温层内,不仅换热效果好,同时不影响设备内部结构布局。3、换热管组呈蚊香状排列,当系统运行时热转移介质有离心力作用,因此不易出现积油现象。4、冷热管逆向运行,沿程阻力小。5、运行可靠,第一空心管和第二空心管互相独立互不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面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管组的展开图。

图3是凸2中A-A的剖视图。

图中,换热管组1、第一空心管2、第二空心管3、冷管进口 2a、冷管出口2b、热管进口3a、热管出口3b、锡料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本超低温冰箱用高效换热器包括至少一组换热管组1,换热管组1由内往外或由外往内盘设且呈蚊香状,每组换热管组1包括至少一根第一空心管2,第一空心管2上连接有至少一根第二空心管3,第一空心管2与第二空心管3内分别设有热转移介质,第一空心管2内的热转移介质流动方向与第二空心管3内的热转移介质的流动方向相反。

在本申请中,第一空心管2的一端为冷管进口2a,第一空心管的另一端为冷管出口2b,冷管进口2a与冷凝器相连,压缩机产生的气体将经过冷凝器后进入到冷管进口2a并向冷管出口2b 一端流动,在气体的流动过程中,与第一空心管2相连的第二空心管3能对第一空心管2进行换热,进而能够使第一空心管2内得到更低的温度,提高制冷效果。第二空心管可以呈直线分布在第一空心管上,也可以绕设在第一空心管2上以增加接触面积,第二空心管的一端为热管进口3a,第二空心管的另一端为热管出口3b,且热管进口3a与冷管出口2b为同侧,热管出口3b与冷管进口2a为同侧,第二空心管的数量至少为一个且第二空心管内的介质流动方向与第一空心管内的流动方向相反,从而能够提升制冷效果,将第一空心管2和第二空心管3呈蚊香状盘设后形成一个换热管组1,盘设完成就的换热管组1的内侧第一空心管2 相邻的外壁相互抵靠,同时第一空心管2的冷管出口和第二空心管的热管进口位于换热管组的内侧,第一空心管2的冷管进口和第二空心管的热管出口位于换热管组的外侧。

具体的说,第一空心管2的中部与第二空心管3的中部相互抵靠且固定连接,第一空心管2的一端与第二空心管3的一端相互分离,第一空心管2的另一端与第二空心管3的另一端相互分离。第一空心管2与第二空心管3之间焊接有锡料4。通过锡料焊接不仅能够使两者固定连接,同时能够保证起到很好的换热效果。

进一步的,第一空心管2与第二空心管3的截面分别呈圆形,同时第一空心管2的内孔径大于第二空心管3的内孔径。其中第一空心管2和第二空心管3均由铜材或铝材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成。作为优化方案,第一空心管2和第二空心管3均由紫铜材料制成,从而能够得到更好的制冷效果。

此外,换热管组1外设有保温发泡层。由于本换热器的结构简单,体积小,将换热管组1直接设置在发泡层内能够进一步减小占用的空间,不影响内部的结构布局。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空心管的冷管出口与蒸发器回气口相连,第二空心管的热管进口与毛细管相连,第一空心管的冷管进口与压缩机回气口相连,第二空心管的热管出口与冷凝出口相连设备。设备运行后,压缩机产生的气体将经过冷凝器后进入到冷管进口 2a并向冷管出口2b一端流动,在气体的流动过程中,第二空心管3能对第一空心管2进行换热,进而能够使第一空心管2内得到更低的温度,提高制冷效果。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换热管组1、第一空心管2、第二空心管3、冷管进口2a、冷管出口2b、热管进口3a、热管出口3b、锡料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