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石灰回转窑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4510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活性石灰回转窑密封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转窑密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活性石灰烧成回转窑的头尾两端的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炼钢过程中,用活性石灰炼钢有造渣快,脱磷、脱硫效率高,并可缩短溶炼时间,延长炉衬使用寿命,提高生产率等优点。随着钢铁产业的发展,活性石灰回转窑早已是活性石灰生产工艺中的重要设备之一,而回转窑窑头窑尾的密封装置,直接影响着窑内的热工制度,关系到活性石灰的产量,同时对防止窑内空气携带物料外泄起着关键性作用。

活性石灰回转窑密封装置主要包括接触型密封和非接触型密封。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密封装置主要有迷宫式密封装置和接触式密封装置,另外还有复合式密封装置及气密式密封装置等。

上述传统的活性石灰回转窑的密封装置部件组成较多,结构复杂、安装工程量大,,加之筒体本身存在热胀冷缩、串动、弯曲、径向跳动等因素,导致密封效果不理想,存在漏灰、漏风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用于活性石灰烧成回转窑的头尾两端的密封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活性石灰回转窑密封装置,包括:罩于回转窑筒体密封端部的罩体和轴向凸出于罩体的密封连接部;

密封连接部的凸出末端设置为两斜面相交的轴向凸出结构,且两斜面均与回转窑筒体中心轴线夹角小于90°;

其中,相对于回转窑筒体轴向向内倾斜的斜面上固定有金属密封鱼鳞片,即金属密封鱼鳞片一端固定于此斜面上,另一端与回转窑筒体内壁或者外壁挤压形变实现密封;

相对于回转窑筒体轴向向外倾斜的斜面上固定有由摩擦板、密封毡和压板组成的板式密封装置,其中内层为摩擦板作为密封接触层,中间层为密封毡,表面层为压板,最终通过钢丝绳预紧;

其中,板式密封装置的末端设置有径向卷曲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密封连接部的凸出末端设置为两斜面相交的突出结构(也可以选择三角形结构),这样就形成了相对于回转窑筒体一个轴向向内倾斜和一个轴向向外倾斜的两个斜面,然后在轴向向内倾斜的斜面安装金属密封鱼鳞片(金属密封鱼鳞片通过末端挤压形变实现接触式密封)用来实现第一层密封,在轴向向外倾斜的斜面上固定由摩擦板、密封毡和压板组成的板式密封装置,摩擦板作为密封接触层,中间层为密封毡,表面层为压板,并且在板式密封装置的末端设置有径向卷曲部增加接触密封面的同时可提供钢丝绳预紧位。

综上,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双向片式密封,首先利用金属密封鱼鳞片自身的弹性变形与回转窑筒筒体前端紧密接触,大大降低了在第一步因筒体热胀冷缩、串动、弯曲、径向跳动等因素影响下造成的密封缝隙过大而漏风漏灰的现象的发生,同时在外侧增加一层板式密封装置,此装置由摩擦板、密封毡、压板构成,由钢丝绳拉紧装置拉紧,既保证了密封性,而且双向密封保证了在筒体工作时因热膨胀带来的伸长量影响下密封性能不受影响。

此结构避免了迷宫密封等非接触密封存在的缝隙过大导致密封不严的问题,而且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同时可根据窑口的空间等情况设计鳞片的安装角度和位置。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共2幅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装配与冷风套外部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部位局部放大图。

图中:1、密封连接部,2、螺栓,3、垫片,4、螺母,5、金属密封鱼鳞片,6、密封毡,7、摩擦板,8、压板,9、冷风套,10,回转窑筒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活性石灰回转窑密封装置,通常罩置于回转窑筒体10的冷风套9外部,包括:罩于回转窑筒体密封端部的罩体和轴向凸出于罩体的密封连接部1;

密封连接部1的凸出末端设置为两斜面相交的轴向凸出结构,且两斜面均与回转窑筒体中心轴线夹角小于90°;

其中,相对于回转窑筒体轴向向内倾斜的斜面上固定有金属密封鱼鳞片5,即金属密封鱼鳞片5一端固定于此斜面上(通过选用螺栓2、垫片3和螺母4组成螺栓组件紧固),另一端与回转窑筒体内壁或者外壁挤压形变实现密封;

相对于回转窑筒体轴向向外倾斜的斜面上固定有由摩擦板7、密封毡6和压板8组成的板式密封装置,其中内层为摩擦板7作为密封接触层,中间层为密封毡6,表面层为压板8,最终通过钢丝绳预紧;

其中,板式密封装置的末端设置有径向卷曲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密封连接部1的凸出末端设置为两斜面相交的突出结构(也可以选择三角形结构),这样就形成了相对于回转窑筒体一个轴向向内倾斜和一个轴向向外倾斜的两个斜面,然后在轴向向内倾斜的斜面安装金属密封鱼鳞片5(金属密封鱼鳞片5通过末端挤压形变实现接触式密封)用来实现第一层密封,在轴向向外倾斜的斜面上固定由摩擦板7、密封毡6和压板8组成的板式密封装置,摩擦板7作为密封接触层,中间层为密封毡6,表面层为压板8,并且在板式密封装置的末端设置有径向卷曲部增加接触密封面的同时可提供钢丝绳预紧位。

综上,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双向片式密封,首先利用金属密封鱼鳞片5自身的弹性变形与回转窑筒筒体前端紧密接触,大大降低了在第一步因筒体热胀冷缩、串动、弯曲、径向跳动等因素影响下造成的密封缝隙过大而漏风漏灰的现象的发生,同时在外侧增加一层板式密封装置,此装置由摩擦板7、密封毡6、压板8构成,由钢丝绳拉紧装置拉紧,既保证了密封性,而且双向密封保证了在筒体工作时因热膨胀带来的伸长量影响下密封性能不受影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