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源热泵用接水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34570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空气源热泵用接水盘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源热泵用接水盘。



背景技术:

在低温环境下,空气源热泵机组在对室内制热时,位于室外的翅片换热器会结存大量的结霜,机组除霜运行会产生冷凝水。当外界环境温度低到一定程度时,冷凝水不能有效的从集水盘流出,冷凝水会在集水盘内迅速结冰,周而复始形成恶性循环,集水盘中的冰会越来越多,最终冰会覆盖到翅片换热器上和换热扇叶上,造成机组制热效果差、机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源热泵用接水盘,能够快速实施对接水盘的化霜操作,确保机组的制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空气源热泵用接水盘,包括盒状接水盘,所述接水盘的盘底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接水盘的盘底周向延伸,凹槽的槽腔内设置有加热管,加热管内通入有加热媒介,凹槽的槽口设置有用于托撑加热管的撑托件。

本实用新型还存在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加热管为圆管,所述凹槽的槽底为弧面且与加热管的外壁贴合。

所述撑托件沿着凹槽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多个。

凹槽的两侧槽壁为两平面,所述撑托件包括用于托撑加热管外壁的卡板,所述卡板与第一弹簧的一端连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板固连,连接板位于凹槽内且两端分别设置有抵靠板连接,两抵靠板的端部分别与凹槽的两侧槽壁抵靠,两抵靠板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两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连接板连接。

两抵靠板与凹槽的两侧槽壁抵靠的端部设置有突起,两抵靠板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所述接水盘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接水盘的盘底设置有空腔,所述加热管远离空腔位置处设置。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沿着接水盘的盘底周向方向设置加热管,加热管内与外界的热媒介连通,当接水盘上结存有冰霜时,向加热管内通入热媒介,从而能够快速融化接水盘上的冰霜,确保机组的制热效果,该接水盘实用性强,在热泵机组中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接水盘的剖切视图;

图2是接水盘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对本空气源热泵用接水盘的特征详述如下:

空气源热泵用接水盘,包括盒状接水盘10,所述接水盘10的盘底设置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位于接水盘10的盘底周向延伸,凹槽11的槽腔内设置有加热管20,加热管20内通入有加热媒介,凹槽11的槽口设置有用于托撑加热管20的撑托件30。

上述的接水盘10结存有冰霜时,通过向接水盘10的盘底的加热管20内通入热媒介,从而能够快速融化接水盘10内结存的冰霜,该处的接水盘10内可以设置温度传感器等检测部件,当检测到接水盘10内的温度低于设定的温度时,可以判断接水盘10已经处在结霜的状态,这样就启动热源向加热管20内通入热媒介,该处的加热管20可以是热泵的制热系统内的热媒介,这样可以简化热泵系统的结构,在接水盘10的盘底设置有凹槽11,方便加热管20的安装,利用撑托件30能够避免加热管20的掉落或者移位。

为确保对接水盘10的化霜效果,所述加热管20为圆管,所述凹槽11的槽底为弧面且与加热管20的外壁贴合。这样能够尽可能增大加热管20与凹槽11的接触面积,从而确保对冰霜的融化效果。

为确保对加热管20的有效托撑,所述撑托件30沿着凹槽1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多个。

凹槽11的两侧槽壁为两平面,所述撑托件30包括用于托撑加热管20外壁的卡板31,所述卡板31与第一弹簧32的一端连接,第一弹簧32的另一端与连接板33固连,连接板33位于凹槽11内且两端分别设置有抵靠板34连接,两抵靠板34的端部分别与凹槽11的两侧槽壁抵靠,两抵靠板34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弹簧35的一端连接,两第二弹簧35的另一端分别与连接板33连接。在实际的安装过程中,利用两抵靠板34可将撑托件30固定在凹槽11内,利用卡板31可实施对加热管20的有效托撑。

为确保撑托件30与凹槽11两侧槽壁固定的牢靠度,两抵靠板34与凹槽11的两侧槽壁抵靠的端部设置有突起,两抵靠板34采用橡胶材料制成,两抵靠板34采用橡胶材质且在端部设置凸起,可增大与凹槽11两侧槽臂的摩擦力。

为增强化霜效果,所述接水盘10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接水盘10的盘底设置有空腔12,由于空腔12位置传热效率较慢,所述加热管20远离空腔12位置处设置。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