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电阻复合传导加热搅拌烘干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27059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微波电阻复合传导加热搅拌烘干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烘干装置,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微波电阻复合传导加热搅拌烘干腔。



背景技术:

通常微波“低温”干燥烘干腔是以纯微波作为热源对物料进行干燥处理,经研究发现这种装置对于含水量高,有一定游离水的物料进行烘干处理时,存在热效率低和生产周期长的不足。

微波干燥热源主要是通过物料内水分子的运动和碰撞产生,并由物料内部产生向外传导,水的加热和蒸发所需的能量全部由微波管发出的微波提供。而微波系统,由电能通过开关电源和磁控管发出微波,再由水分子运动碰撞转化为热能,这个过程的热效率最大不超过47%,由内向外的热传导效果不佳导致生产周期长。为了获得干燥均匀的产品、提高系统的热效率和生产节奏,降低电能的消耗。有必要在此基础上提供其它热源进行补充,提供物料加热和水汽蒸发所需的热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腔体内进行温度控制,提高系统的热效率和生产节奏的微波电阻复合传导加热搅拌烘干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波电阻复合传导加热搅拌烘干腔,其包括腔体、加热装置、以及控制器,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微波加热管和电阻加热铝板,所述微波加热管设置在腔体的顶部,所述电阻加热铝板设置在腔体的底部,所述控制器的第一控制端连接微波加热管,控制器的第二控制端连接电阻加热铝板,控制器分别控制微波加热管和电阻加热铝板的运行,所述腔体内和电阻加热铝板上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进入腔体内的物料,控制器通过控制微波加热管和电阻加热铝板,使得用于对腔体内进行加热,对有一定游离水的物料进行烘干处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腔体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腔体内从进料口到出料口依次由预热区、加热区、蒸发区和干燥区组合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物料依次通过预热区、加热区、蒸发区和干燥区,使得控制器能够按预设程序根据不同区段所需的热源,进行有针对性的提供不同的组合热源,达到热效率和生产节奏的提升,节约能耗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微波加热管设置有18个,并分布安装在腔体顶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阻加热铝板设置有2个,并均匀安装在腔体底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阻加热铝板背向腔体的一侧设置有隔热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通过加热装置和控制器的设置,使得能够对腔体内进行温度控制,提高腔体内物料烘干的热效率处理,通过微波加热管和电阻加热铝板的配合,使得控制器按预设程序根据不同区段所需的热源,进行有针对性的提供不同的组合热源,达到热效率和生产节奏的提升,节约能耗的目的,通过隔热层的设置,能够避免电阻加热铝板对外界的高温干扰,且能够使电加热板产生的热能均匀地通过腔底钢板传导到物料和整个腔体,使物料加热有一个由外向内的传导热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微波电阻复合传导加热搅拌烘干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微波电阻复合传导加热搅拌烘干腔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微波电阻复合传导加热搅拌烘干腔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微波电阻复合传导加热搅拌烘干腔的微波加热管的排列图。

图中:1、腔体;2、加热装置;3、控制器;4、微波加热管;5、电阻加热铝板;6、进料口;7、出料口;8、预热区;9、加热区;10、蒸发区;11、干燥区;12、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微波电阻复合传导加热搅拌烘干腔,其包括腔体1、加热装置2、以及控制器3,所述加热装置2包括微波加热管4和电阻加热铝板5,所述微波加热管4设置在腔体1的顶部,所述电阻加热铝板5设置在腔体1的底部,所述控制器3的第一控制端连接微波加热管4,控制器3的第二控制端连接电阻加热铝板5,控制器3分别控制微波加热管4和电阻加热铝板5的运行,所述腔体1内和电阻加热铝板5上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控制器3的信号输入端。

所述腔体1上设置有进料口6和出料口7,所述腔体1内从进料口6到出料口7依次由预热区8、加热区9、蒸发区10和干燥区11组合而成。

所述微波加热管4设置有18个,并分布安装在腔体1顶部。

所述电阻加热铝板5设置有2个,并均匀安装在腔体1底部。

设置18个磁控管,每三个为一个控制单元,共6个可控制单元,磁控管的额定功率为1.5KW,实际减除的功率为9KW,加设6KW电阻铝加热板二块,每块由二个加热单元组成,共四个可控制单元,总共有10个可控制单元。系统控制器3程序预设,按物料在整个烘干过程的不同阶段(预热-加热-蒸发-干燥)对可控制的10个热源单元进行匹配控制,在实现高效节能的同时获得“相对低温条件下”内外干燥均匀产品。

如附图4所示,微波热源改进就是需要18个磁控管,每三个为一个控制单元,共分6个可控制单元,这18个磁控管需在原来的安装板上设计安装位置,位置的设计需避免微波间的干涉,需核算间隔距离,波导口的形状和彼此间错位。

所述电阻加热铝板5背向腔体1的一侧设置有隔热层12。

电阻加热器二套,每套6KW由二组3KW的电阻加热组成,并按搅拌烘干腔底部的圆弧结构和所需加热长度制成弧形的铝加热板,制成后的铝加热板设有安装螺孔、温度传感器安装孔和二组加热单元的接线柱。加热板用螺栓紧密地安装在搅拌烘干腔的底部,外部采取隔热保温措施,使电阻加热铝板5产生的热能均匀地通过腔底钢板传导到物料和整个腔体1,使物料加热有一个由外向内的传导热源,同时提供水汽蒸发必须吸收的外部热源,提高微波加热的效率。

烘干腔由原来单一的可控制热源改为了10个可控制热源,腔体1、物料、电阻加热板配有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对可控制热源进行调配。

在腔体1预热阶段主要工作的是电阻加热器,可以对烘干腔进行工作前的预热;加料后加热升温阶段,在原预热阶段的基础上开启全部热源至临界蒸发状态,蒸发阶段则需要由传感器设定的温度逐渐关闭对应的热源,到干燥阶段只有部分微波热源处在开启工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进入腔体1内的物料,控制器3通过控制微波加热管4和电阻加热铝板5,使得用于对腔体1内进行加热,对有一定游离水的物料进行烘干处理。

通过加热装置2和控制器3的设置,使得能够对腔体1内进行温度控制,提高腔体1内物料烘干的热效率处理,通过微波加热管4和电阻加热铝板5的配合,使得控制器3按预设程序根据不同区段所需的热源,进行有针对性的提供不同的组合热源,达到热效率和生产节奏的提升,节约能耗的目的,通过隔热层12的设置,能够避免电阻加热铝板5对外界的高温干扰,且能够使电加热板产生的热能均匀地通过腔底钢板传导到物料和整个腔体1,使物料加热有一个由外向内的传导热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