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能保温屋面联共恒温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93632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蓄能保温屋面联共恒温太阳能热水系统。



背景技术:

在当今社会,能源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传统能源如石油和煤炭等的消耗速度的逐年递增使人们产生了能源危机感。新型可再生能源由于其具有可再生性以及环境污染小等优点而引起了人们的日益关注,而太阳能是清洁的新型可再生能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人们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方式通常为:在住房交工后,住户在屋顶自行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现:现有的太阳能热水器多为外置水箱,同时每户单独安装方式安装使得集热效率低、总费用高、牢固性差、耐久性低等缺点;而且,安装太阳能热水器过程中还会对原建筑屋顶的防水以及外墙保温层等造成损伤;另外,也影响了建筑的美观。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太阳能热水器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新型结构的太阳能热水系统,能够克服现有的太阳能热水器存在的问题,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蓄能保温屋面联共恒温太阳能热水系统,以提供一种集热效率高、储水能力强、安全稳定、美观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蓄能保温屋面联共恒温太阳能热水系统,包括储能保温水箱、太阳能真空管、辅助加热控制器、集热分户系统和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太阳能真空管覆盖在建筑物屋顶表面,其一端与储能保温水箱连通,为水箱中的水加热;所述储能保温水箱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外部自来水连通,其出水口通过一水管与辅助加热控制器进水口连接;所述辅助加热控制器的出水口通过另一水管与集热分户系统的总进水口连接;所述集热分户系统由设于屋顶墙体内部的保温板,及设于保温板内部的若干分户管道组成,其中分户管道通过出水管与建筑物的进户水管连接,实现供水。

进一步地,所述储能保温水箱在建筑物建设浇灌屋顶过程中预敷设在屋顶墙体内部,可提高建筑物屋顶的密闭性、隔热性,增强建筑物的保温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储能保温水箱的出水口通过一恒温水管与辅助加热控制器进水口连接,所述辅助加热控制器的出水口通过另一恒温水管与集热分户系统的总进水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储能保温水箱包括相互套设的不锈钢内胆和不锈钢外胆,所述不锈钢内胆和外胆之间为聚氨酯保温层,储能保温水箱内嵌在屋顶墙体,可增强房屋的防渗漏和保温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真空管通过建筑物屋顶预埋的螺栓锚杆固件进行固定,避免了二次安装过程中对屋顶的损耗。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蓄能保温屋面联共恒温太阳能热水系统,该系统与建筑物屋顶形成统一整体,具有很强的牢固性和耐久性,避免了各户分开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时对原建筑物屋顶的防水和外墙保温层等造成的损伤,且不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将储能保温水箱在房屋建设浇灌屋顶过程中预敷设在屋顶墙体内部,在加大储水能力的同时,占用空间少,提高了屋顶的密闭性、隔热性,提高了建筑物屋顶的保温效果,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蓄能保温屋面联共恒温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蓄能保温屋面联共恒温太阳能热水系统,具有如图1所示的结构,包括储能保温水箱1、太阳能真空管2、辅助加热控制器3、集热分户系统4和控制系统,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的结构进行详细阐述。

所述太阳能真空管2覆盖在建筑物屋顶10的表面,并通过建筑物屋顶10预埋的螺栓锚杆固件101进行固定,以避免了二次安装过程中对屋顶10的损耗,所述太阳能真空管2的一端与储能保温水箱1连通,为水箱中的水加热。所述储能保温水箱1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外部自来水连通,其出水口通过一恒温水管5与辅助加热控制器3进水口连接,储能保温水箱1可以在建筑物建设浇灌屋顶10过程中预敷设在屋顶10墙体内部,可提高建筑物屋顶10的密闭性、隔热性,增强建筑物的保温效果,本实施例的储能保温水箱1设于屋顶10上,通过建筑屋顶10预埋的螺栓锚杆固件102进行固定。所述辅助加热控制器3的出水口通过另一恒温水管6与集热分户系统4的总进水口连接。所述集热分户系统4由设于屋顶10墙体内部的保温板,及设于保温板内部的若干分户管道7组成,其中分户管道7通过出水管与建筑物的进户水管连接,实现供水。

所述储能保温水箱1包括相互套设的不锈钢内胆和不锈钢外胆,不锈钢内胆和外胆之间为聚氨酯保温层,储能保温水箱1内嵌在屋顶10墙体内,可增强房屋的防渗漏和保温功能。

以上为本发明一种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是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