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能阳光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9975阅读:565来源:国知局
聚能阳光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聚能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人类将来重要的能源,目前利用太阳能的装置很多,但大多为整体设计,如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集热板等,这些技术已经成型,但功能单一,每个装置只能实现一个功能,缺少一种便于集成安装、可在多种场合组合使用或用于多种用途的太阳能集热聚能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多种用途的太阳能集热聚能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附图所示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太阳能聚能阳光板,包括一个底壳,底壳体内设置有能量转换装置,底壳上固定的能量导出端子与能量转换装置连接,底壳上覆盖聚光板,其特征在于聚光板由透光板和透镜组成,透镜设置在透光板下面,每个透镜上方向后方倾斜,倾斜角a为5~30°。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透镜为菲涅耳透镜。为保证采光效率,聚光板呈正、倒梯形连接的梯形波形状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能量转换装置可以是导热体或太阳能电池板,本实用新型利用透镜使得太阳光线被充分聚焦到导热体或太阳能电池板,倾斜角a设置提高了太阳能接收效率,本实用新型各个连接密闭后形成大面积采光板,可作为建筑物的墙体和屋面顶,也可以作为防水层、保温层、防火层等建筑材料,也可用于集热、发电和制冷领域,同时还可以安装在汽车上作为汽车的太阳能电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之一,透镜为凸透镜,图中透光板呈正、倒梯连接形设置,聚能阳光板处于正立状态。

图2为图1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截面图之一,图中透镜为凸透镜,透光板呈正、倒梯连接形设置。

图4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之二,图中透镜为菲涅耳透镜。

图5为图4B—B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截面图之二,图中透镜为菲涅耳透镜。

图7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之三,图中透镜为菲涅耳透镜,方块形。

图8为本实用新型底壳内部示意图之一,图中底壳内部的导热体为太阳能真空管。

图9本实用新型局部截面图之三,图中导热体为太阳能真空管。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底壳内部示意图之二,图中底壳内部的导热体为太阳能真空管。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截面图之四,图中导热体为太阳能真空管。

图12本实用新型正视图之四,图中透光板呈正梯连接形设置。

图例:1、能量转换装置,2、能量输出端子,3、底壳,4、透光板,5、凸透镜,6、菲涅耳透镜,7、方形菲涅耳透镜,8、条形透镜,9、太阳能真空管,10、太阳能真空管引出端,11、反光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一、如附图1和附图3所示,底壳3由绝缘隔热材料制成,底壳内的能量转换装置可以是导热板,透光板4和凸透镜5由玻璃制成,凸透镜5与透光板4制成一体成为聚光板,聚光板呈正、倒梯形连接的梯形波形状设置,凸透镜与玻璃表面成20°角,见图2。所述聚光板梯形的每个边上可以是多个圆形凸透镜5,也可以是一个与梯形边等长的条状凸透镜8,既在梯形的每个面上设置一个条形凸透镜8。

二、实施例一所述的聚光板上的透镜可以为菲涅耳透镜6,可由塑料制成,也可由玻璃材料制成,菲涅耳透镜表面与玻璃表面成10°角,聚光板呈正、倒梯形连接的梯形波形状设置,菲涅耳透镜6与玻璃表面成20°角。所述聚光板梯形的每个边上可以是多个菲涅耳透镜,也可以是一个与梯形边等长的菲涅耳透镜,既在梯形的每个面上设置一个条形菲涅耳透镜。

三、如附图8所示,底壳3内的能量转换装置1可以是太阳能真空管9,也可以安装太阳能真空球,太阳真空管9或真空球下方安装有使光线反射到太阳能真空管9或真空球上的聚光罩11。

四、如附图11所示,聚光板呈多个正梯形连接设置,聚光板下可以是凸透镜5,也可以是菲涅耳透镜6,聚光板梯形的每个边上可以是多个圆形凸透镜5,也可以是一个与梯形边等长的条状凸透镜8,底壳内可以安装有太阳能真空管9,也可以安装太阳能真空球,可根据不同使用场合、环境组合使用。

五、聚光板可以是一个平面板,其下面的透镜可以是凸透镜5,也可是菲涅耳透镜6,菲涅耳透镜可以方块形,如图7所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