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加热储能器外置的集中供暖式智能储热电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6015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电加热储能器外置的集中供暖式智能储热电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采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储能式电暖器,具体来说就是一种电加热储能器外置的集中供暖式智能储热电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寒冷的冬季,北方家庭或办公场所主要采用锅炉暖气片或中央空调取暖,但对于生活或工作在没有安装锅炉暖气片或中央空调的建筑内的人群,电热取暖是主流,主要表现形式为电暖器。电暖器虽然方便、清洁、加热效率高,但是无法储存热量,全部电暖器同时启动会导致用电高峰,电网供电压力大,同时,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适用自适应电价,在用电高峰期间使用电暖器,取暖成本高昂,因此人们研发出储能式电暖器。

储能式电暖器是一种电采暖设备,其利用夜间电网用电负荷低谷期储存能量,并在白天为室内供暖。一般储能式电暖器可以在电价低谷期的6小时~8小时内完成储热,并在全天24小时供暖,从而达到节省采暖费用的目的。储能式电暖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为:利用耐高温的电热元件发热将储能式电暖器内置的储热材料加热,以此方式将热量储存起来;当需要为房间供暖时,再将热量依照一定的速率释放出来。

但是,现有储能式电暖器可以在定程度上实现使用低谷电为全天供暖需求,但仍有如下缺点制约其应用:l.现有储能式电暖器均为一体化设计,即储热单元与散热单元为一个整体,受室内空间及美观要求的限制,电暖器的体积不能过大,因此储能式电暖器的储热量非常有限,功率较小的储能式电暖器甚至无法满足白天正常取暖的需求,对于供暖需求较大的房间,需要购置多台设备;此外,由于储热单元与散热单元一体设置,保温性能差,在实际应用中,设备储热完成后,即使房间没有供暖需求,热量也会从电暖器以辐射、对流等形式流失,当实际供暖需求降低时,热能浪费严重;2.现有储能式电暖器主要分为动态储热电暖器和静态储热电暖器,动态储热电暖器在释放热量时,使用风扇将储热材料中的热量主动传至空气中,而静态储热电暖器采用被动对流的方式将热量散发出来,因此,动态储热电暖器和静态储热电暖器均存在保温死角,电暖器释放的热量无法到达;3.当各房间供暖需求发生变化时,无法根据各房间的实际供暖需求对供暖进行灵活调控,储能/放热过程不够智能;4.由于使用空气为传热介质,室内容易扬尘,并且动态储热电暖器的风扇会产生噪音。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研发出一种占地面积小、储热量大、保温效果好、无噪声的储能式电暖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加热储能器外置的集中供暖式智能储热电暖系统,解决了现有储能式电暖器占地面积大、储热量小、保温效果差、噪音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加热储能器外置的集中供暖式智能储热电暖系统,包括:容器,用于储存导热液体;设置在室外的电加热储能器,用于存储电热量、并利用存储的电热量加热所述导热液体;取暖装置,设置在室内,用于向室内释放所述导热液体传送的热量;循环管道,用于连接所述容器、所述电加热储能器和所述取暖装置,从而形成传送所述导热液体的环路;泵装置,设置在所述循环管道上,用于促使所述导热液体在所述循环管道内循环传输;开关,设置在靠近所述取暖装置的循环管道上,用于控制所述导热液体在所述取暖装置内传输。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该集中供暖式智能储热电暖系统还包括:加热管道,与所述循环管道连接,用于利用所述导热液体携带的热量加热冷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关为电子开关,该集中供暖式智能储热电暖系统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室内,用于测量室内温度;第一微处理器,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电子开关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室内温度通断所述电子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该集中供暖式智能储热电暖系统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电加热储能器内,用于测量所述电加热储能器的储热材料温度;第二微处理器,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储热材料温度开关所述电加热储能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该集中供暖式智能储热电暖系统还包括:无线接收器,与所述第二微处理器连接,用于接收实时电价信息。所述第二微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实时电价信息开关所述电加热储能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该集中供暖式智能储热电暖系统还包括:显示器,与所述第二微处理器连接,用于显示所述实时电价信息。

其中,所述容器为储油罐;所述导热液体为导热油。

其中,所述取暖装置为金属暖气片。

其中,所述电加热储能器具体包括:壳体;相变储热材料,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存储并释放热量;电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相变储热材料内或者所述壳体外,用于加热所述相变储热材料;与所述循环管道连接的换热管,设置在所述相变储热材料内,用于利用所述相变储热材料释放的热量加热所述导热液体。

其中,所述换热管内壁焊接有翅片以增强热交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可知,电加热储能器外置的集中供暖式智能储热电暖系统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电加热储能器设置在室外,不占用室内面积,不会影响生活区域的空间及美观,电加热储能器的体积可以根据储热量的需求进行设计,保温材料可以完全包裹电加热储能器,保温效果好;使用导热油作为传热介质,不会产生扬尘,也不会产生噪音。智能储热电暖系统还可以具有微处理器,以及与微处理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和无线收发器,各个房间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可以根据房间内温度调整对应房间导热油传送速度,从而提高热能利用率;无线收发器可以接收当前电价,并在电价低谷开启加热储能器中的加热元件,在电价高峰关闭电加热储能器中的加热元件,降低供暖开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储热电暖系统适用于办公楼、学校、商场以及别墅、普通住宅等建筑的采暖,可以替换原来的锅炉加空调两套系统;可以在原有供暖上进行改造而成,进一步节省用户成本;还可以有效实现削峰填谷,转移用电负荷,增加电能利用率,降低用户的取暖费用。

应了解的是,上述一般描述及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仅为示例性及阐释性的,其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欲主张的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的所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的一部分,其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所附附图与说明书的描述一起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电加热储能器外置的集中供暖式智能储热电暖系统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电加热储能器外置的集中供暖式智能储热电暖系统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电加热储能器外置的集中供暖式智能储热电暖系统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电加热储能器外置的集中供暖式智能储热电暖系统的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电加热储能器外置的集中供暖式智能储热电暖系统的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电加热储能器外置的集中供暖式智能储热电暖系统的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7A为图6中换热管的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B为图6中换热管的实施例二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 容器 20 电加热储能器

30 取暖装置 40 循环管道

50 泵装置 60 开关

70 加热管道 80 第一温度传感器

90 第一微处理器 100 第二温度传感器

110 第二微处理器 120 无线接收器

130 显示器

201 壳体 202 相变储热材料

203 电加热元件 204 换热管

2041 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将以附图及详细叙述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内容的精神,任何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实用新型内容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内容的精神与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在附图及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相同或类似标号的元件/构件是用来代表相同或类似部分。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也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元件或操作。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创作。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及/或”,包括所述事物的任一或全部组合。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语“大致”、“约”等,用以修饰任何可以微变化的数量或误差,但这些微变化或误差并不会改变其本质。一般而言,此类用语所修饰的微变化或误差的范围在部分实施例中可为20%,在部分实施例中可为10%,在部分实施例中可为5%或是其他数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前述提及的数值可依实际需求而调整,并不以此为限。

某些用以描述本申请的用词将于下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论,以提供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有关本申请的描述上额外的引导。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电加热储能器外置的集中供暖式智能储热电暖系统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将电加热储能器设置在室外,存储电热量、并利用存储的电热量加热从进风口进入的冷空气,管道将电加热储能器输出的热空气传送到室内,并利用室内暖气开关控制热空气向室内的输出。

该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该集中供暖式智能储热电暖系统包括:容器10、电加热储能器20、取暖装置30、循环管道40、泵装置50和开关60。其中,容器10用于储存导热液体,导热液体可以为水、油等液体;电加热储能器20设置在室外,电加热储能器20用于存储电热量、并利用存储的电热量加热所述导热液体;取暖装置30设置在室内,取暖装置30用于向室内释放所述导热液体传送的热量;循环管道40用于连接所述容器10、所述电加热储能器20和所述取暖装置30,从而形成传送所述导热液体的环路;泵装置50设置在所述循环管道40上,泵装置50用于促使所述导热液体在所述循环管道40内循环传输;开关60设置在靠近所述取暖装置30的循环管道40上,开关60用于控制所述导热液体在所述取暖装置30内传输。本实施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循环管道40的材质可以采用铝合金、钢、镀锌管、铝塑复合、塑料等材质;开关60可以为机械开关或者电子开关,如果为电子开关,可以通过遥控器、网络进行控制;开关60可以调节导热液体的流量,以控制供暖效率;容器10为储油罐,储油罐的外壳为耐火保温材料;导热液体为导热油,使用导热油与空气相比,不会扬尘,使用导热油与使用水相比,不会产生噪音,易于控制;取暖装置30为金属暖气片,取暖装置30包括内部管道和散热外壳等。

参见图1,将电加热储能器设置在室外,不占用室内面积,不会影响生活区域的空间及美观,电加热储能器的体积可以根据储热量的需求进行设计,保温材料可以完全包裹电加热储能器外部,保温效果好,用户可以根据供热需求打开或关闭开关,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中供暖式智能储热电暖系统适用于办公楼、学校、商场以及别墅、普通住宅等建筑的采暖,可以替换原来的锅炉加空调两套系统;可以有效实现削峰填谷,转移用电负荷,增加电能利用率,降低用户的取暖费用。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电加热储能器外置的集中供暖式智能储热电暖系统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还可以利用导热液体携带的热量加热冷水,供用户从事洗澡、洗衣服等活动。

该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该智能储热电暖系统还包括加热管道70,其中,加热管道70与所述循环管道40连接,加热管道70用于利用所述导热液体携带的热量加热冷水。加热管道70可以缠绕在水容器外面,也可以设置在水容器内。图2中的加热管道70缠绕在水容器外面。

参见图2,电加热储能器输出的导热液体的温度可达80度以上,可以用于加热冷水,冷水加热后可以用于洗澡、洗衣服等,可以省去家用热水器,节省用户开支。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电加热储能器外置的集中供暖式智能储热电暖系统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如果开关为电子开关,可以根据室内温度自动通断电子开关,从而实现室温的自动控制。

该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关60为电子开关,该集中供暖式智能储热电暖系统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80和第一微处理器90。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80设置在室内,第一温度传感器80用于测量室内温度;第一微处理器90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80和所述电子开关连接,第一微处理器90用于根据所述室内温度通断所述电子开关。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微处理器90可以为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单片机、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

参见图3,根据室内温度通断电子开关,从而实现室温的自适应控制,提高了用户体验度,提高了热量利用率。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电加热储能器外置的集中供暖式智能储热电暖系统的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为了节省电能,当电加热储能器的储热材料温度达到预定值时,停止对电加热储能器内的储热材料进行加热;为了进一步节省电能,还可以根据实时电价信息开关电加热储能器。

该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该智能储热电暖系统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100和第二微处理器110。其中,第二温度传感器100设置在所述电加热储能器20内,第二温度传感器100用于测量所述电加热储能器20的储热材料温度;第二微处理器110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00连接,第二微处理器110用于根据所述储热材料温度开关所述电加热储能器20。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该智能储热电暖系统还可以包括:无线接收器120。无线接收器120与所述第二微处理器110连接,无线接收器120用于接收实时电价信息,所述第二微处理器110还用于根据所述实时电价信息开关所述电加热储能器20。

参见图4,当储热材料温度达到预设值,或者当电价高于预设值时,关闭电加热储能器,电热器停止加热储热材料,从而实现电能节省,降低用户开支。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电加热储能器外置的集中供暖式智能储热电暖系统的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智能储热电暖系统还可以包括显示实时电价信息的显示器。

该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该智能储热电暖系统还包括显示器130,其中,显示器130与所述第二微处理器110连接,显示器130用于显示所述实时电价信息。

参见图5,显示器也可以显示实时电价信息,用户可以根据需求,手动开关电加热储能器,方便用户使用。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电加热储能器外置的集中供暖式智能储热电暖系统的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电加热储能器除了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之外,还具有壳体、相变储热材料、电加热元件、换热管和气泵。

该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加热储能器20还包括:壳体201、相变储热材料202、电加热元件203和换热管204。其中,相变储热材料202设置在所述壳体201内,相变储热材料202用于存储并释放热量,相变储热材料202的储热密度比一般的储热材料大,室内温度更容易实现自动控制;电加热元件203设置在所述相变储热材料202内或者所述壳体201外,电加热元件203用于加热所述相变储热材料202;换热管204位于所述进风口11和所述出风口12之间,换热管204设置在所述相变储热材料202内,换热管204用于利用所述相变储热材料202释放的热量加热导热液体。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壳体201的材质为铝合金、不锈钢、碳钢、塑料等;电加热元件203可以为直型、翅片式、U型、L型或异型;相变储热材料202为有机相变储热材料或者无机相变储热材料。

参见图6,当电价处于低俗时,电加热元件加热相变储热材料,开始自动储热;当电价处于高位时,电加热元件停止加热相变储热材料;相变储热材料利用存储的热量加热换热管,换热管加热其内传送的冷空气,将冷空气加热成为热空气,从而实现成本的节省,有利于节能减排。

图7A为图6中换热管的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B为图6中换热管的实施例二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7A、图7B所示,所述换热管204内壁焊接有翅片2041以增强热交换,换热管204内壁焊接翅片2041,增加导热液体与换热管204之间的接触面积。翅片2041可以与内壁垂直设置,如图7A所示,翅片2041也可以与内壁倾斜设置,如图7B所示,翅片2041与内壁倾斜设置时,对导热液体的阻力更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加热储能器外置的集中供暖式智能储热电暖系统,将电加热储能器设置在室外,不占用室内面积,不会影响生活区域的空间及美观,电加热储能器的体积可以根据储热量的需求进行设计,保温材料可以完全包裹电加热储能器,保温效果好;使用导热油作为传热介质,不会产生扬尘,也不会产生噪音。智能储热电暖系统还可以具有微处理器,以及与微处理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和无线收发器,各个房间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可以根据房间内温度调整对应房间导热油传送速度,从而提高热能利用率;无线收发器可以接收当前电价,并在电价低谷开启加热储能器中的加热元件,在电价高峰关闭电加热储能器中的加热元件,降低供暖开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储热电暖系统适用于办公楼、学校、商场以及别墅、普通住宅等建筑的采暖,可以替换原来的锅炉加空调两套系统;可以在原有供暖上进行改造而成,进一步节省用户成本;还可以有效实现削峰填谷,转移用电负荷,增加电能利用率,降低用户的取暖费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