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候多能集成环保热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8550发布日期:2018-06-05 23:33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全天候多能集成环保热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风机,具体地,涉及一种全天候多能集成环保热风机。



背景技术:

热风装置,即能够提供热风的一种装备,主要是用于加热/干燥待处理物。目前,热风装置一般通过电加热或者化学能源燃烧(煤、天然气等)的方式为空气进行加热,从而形成热风。

其中,化学能热风装置虽然对装备的要求较低,但是使用过程中耗能大且污染环境。电加热热风装置具有加热时间短、无污染的优势,但是其成本较大,尤其是热风装置中需要增设电加热的元器件进而提高了生产成本;同时,电加热热风装置还会受到气候的影响(如加热元器件上形成了冰霜),尤其是在极低温度下,电加热热风装置启动较为困难,同时电能转换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天候多能集成环保热风机,该热风机具有全天候、环保和能量利用率高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天候多能集成环保热风机,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隔热保温墙;第一壳体内设置有蒸发器,第二壳体内设置有压缩机和冷凝散热器;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散热器依次通过管道连接,蒸发器与冷凝散热器之间通过毛细管连接,管道、毛细管内填充有制冷剂;

其中,第一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第一壳体的顶部设置有顶散冷风机;第二壳体的侧壁上依次设置有第二进风口、第一出风口;第一进风口与第二进风口均流通有太阳能热风。

优选地,第二壳体内还设置有自动补温恒温器。

优选地,太阳能热风通过太阳风热风发生装置提供,太阳风热风发生装置包括:主体,主体的顶部为倒“V”形的屋面斜顶,屋面斜顶的一侧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吸收层以形成吸热斜面;吸热斜面的外部设置有采光板且采光板的底部延伸至主体的风道侧壁的底部,以使得吸热斜面、风道侧壁与采光板之间形成空气预热通道;空气预热通道的顶部的入风口与外界相连通,空气预热通道能够加热冷空气并将加热后的太阳能热风经第二出风口排出。

优选地,入风口的两端分别铰接有两个挡风板。

优选地,吸热斜面为波浪形斜面或锯齿形斜面。

优选地,采光板为玻璃板。

优选地,玻璃板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向下凹陷的盲孔。

优选地,风道侧壁也设置有太阳能吸收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天候多能集成环保热风机具体工过程如下:首先,制冷剂进入蒸发器,通过蒸发器的工作使得制冷剂由液态变成低温低压气态,此过程为吸热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太阳能热风能够通过第一进风口进入第一壳体中,从而能够提高蒸发器的初始温度,进而能够避免蒸发器的结霜的情况的发生,从而减小蒸发器的能耗;接着,气态的制冷剂进入压缩机进行压缩,在耗电做功的作用下从而使得低温低压气态变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再接着,高温高压的气态在冷凝散热器的作用下散热,进而制冷剂再次成为液态,该散热过程能够对第二壳体内的空气进行加热,从而使得自风口排除的热空气对待处理物进行干燥(如谷物);然后,在毛细管的作用下降低制冷剂的压力再次进入蒸发器中工作。在上述过程中,太阳能热风还能够经过第二进风口进入第二壳体内,进一步提高第二壳体内的空气的加热加热效率。

综上所述,该全天候多能集成环保热风机具有全天候(蒸发器的启动不收寒冷气候的影响)、环保(利用太阳能)和能量利用率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天候多能集成环保热风机的优选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工作原理图;

图3是图1中太阳风热风发生装置的优选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壳体 2、蒸发器

3、顶散冷风机 4、第一进风口

5、隔热保温墙 6、压缩机

7、冷凝散热器 8、自动补温恒温器

9、第二进风口 10、第一出风口

11、主体 12、吸热斜面

13、风道侧壁 14、采光板

15、空气预热通道 16、第二出风口

17、入风口 18、挡风板

19、第二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顶、底、内和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天候多能集成环保热风机,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19,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19之间设置有隔热保温墙5(防止第一壳体1的较低温度的空气降低第二壳体19的空气的温度的降低);第一壳体1内设置有蒸发器2,第二壳体19内设置有压缩机6 和冷凝散热器7;蒸发器2、压缩机6和冷凝散热器7依次通过管道连接,蒸发器2与冷凝散热器7之间通过毛细管连接,管道、毛细管内填充有制冷剂;

其中,第一壳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4,第一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顶散冷风机3(能够促进太阳能热风进入第一壳体1对蒸发器2进行预热);第二壳体19的侧壁上依次设置有第二进风口9、第一出风口10;第一进风口4与第二进风口9均流通有太阳能热风。

上述的全天候多能集成环保热风机具体工过程如下:首先,制冷剂进入蒸发器2,通过蒸发器2的工作使得制冷剂由液态变成低温低压气态,此过程为吸热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太阳能热风能够通过第一进风口4进入第一壳体1中,从而能够提高蒸发器2的初始温度,进而能够避免蒸发器2的结霜的情况的发生,从而减小蒸发器2的能耗;接着,气态的制冷剂进入压缩机6进行压缩,在耗电做功的作用下从而使得低温低压气态变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再接着,高温高压的气态在冷凝散热器7的作用下散热,进而制冷剂再次成为液态,该散热过程能够对第二壳体19内的空气进行加热,从而使得自风口10排除的热空气对待处理物进行干燥(如谷物);然后,在毛细管的作用下降低制冷剂的压力再次进入蒸发器2中工作。在上述过程中,太阳能热风还能够经过第二进风口9进入第二壳体19内,进一步提高第二壳体 19内的空气的加热加热效率。总之,该全天候多能集成环保热风机具有全天候(蒸发器2的启动不收寒冷气候的影响)、环保(利用太阳能)和能量利用率高的优点。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考虑到部分待处理的物品的干燥/烘干需要在恒定的温度下进行处理,优选地,第二壳体19内还设置有自动补温恒温器8。该自动补温恒温器8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单元、控制单元和加热单元,温度传感单元与加热单元分别与控制单元相连接,温度传感单元能够采集第二壳体19 的温度信号并且将温度信号传送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通过温度信号控制加热单元补温或者停止工作。如此便可控制第二壳体19内的温度的恒定,提高全天候多能集成环保热风机的智能化。

在本实用新型中,太阳能热风的来源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考虑到太阳能热风产生的便捷,太阳能热风通过太阳风热风发生装置提供,其中,太阳风热风发生装置的具体结构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优选地,如图3所示,太阳风热风发生装置包括:主体 11,主体11的顶部为倒“V”形的屋面斜顶,屋面斜顶的一侧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吸收层以形成吸热斜面12;吸热斜面12的外部设置有采光板14且采光板14的底部延伸至主体11的风道侧壁13的底部,以使得吸热斜面12、风道侧壁13与采光板14之间形成空气预热通道15;空气预热通道15的顶部的入风口17与外界相连通,空气预热通道15能够加热冷空气并将加热后的太阳能热风经第二出风口16排出。

上述的太阳风热风发生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冷空气通过入风口17进入空气预热通道15;接着,阳光通过采光板14透射到吸热斜面 12上,吸热斜面12上的太阳能吸收层便能够吸收太阳能进而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进而将冷空气加热成热风;然后,热风通过第二出风口16排出。上述太阳风热风发生装置能够高效、快捷地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中,入风口17处可以是敞口设置,但是为了增强冷空气的进入速率,优选地,入风口17的两端分别铰接有两个挡风板18,针对不同的风向,可以通过调节两个挡风板18的角度便可增强冷空气进入空气预热通道15的速率和空气量,这样便可提高冷空气的加热效率进而提高太阳能的使用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吸热斜面12可以是平面设置,也可以是非平面设置,为了进一步提高吸热斜面12的天阳能的采集面积,进而提高太阳能的使用率,优选地,吸热斜面12为波浪形斜面或锯齿形斜面。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采光板14只要满足透光的要求便可,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阳光的透过率,优选地,采光板14为玻璃板。进一步提提高太阳的使用率,优选地,玻璃板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向下凹陷的盲孔,这样通过盲孔可使得太阳光在盲孔中的漫反射,提高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的太阳能转换效率。

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考虑到阳光也有可能照射到风道侧壁13上,为了进一步地提高太阳能的使用率,优选地,风道侧壁13也设置有太阳能吸收层。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