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定域增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0809阅读:9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室内环境控制领域,具体的说,是用于建筑物、交通工具等内部空间的定域增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空调早已成为普通民众避暑和保暖的必需品,近年来,伴随着越来越严重的雾霾天气,导致人们更多的时间呆在室内的密闭环境。相对封闭的室内环境空气质量较差,长期工作和生活在该种环境下会出现多种不适感,例如:头痛、胸闷、易疲劳、烦躁、皮肤过敏等,其实这些都是由于室内空气缺氧而造成的。我们知道,环境中氧气浓度的高低对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消除缺氧环境,是当前改善室内空气的重要前提。

现有专利文献CN87103979A(高原增氧装置及其用途,1987.05.29)公开了一种广泛用于高原环境下局部空间的高原增氧装置,空气通过“富氧膜”或“分子筛”得到富氧空气,由风扇叶片与驱动电机组组成通气机组,将空气强行引入增氧室,在增氧室的另一侧,便可得到含氧量25%-90%的富氧空气。

现有专利文献CN202087197U(一种室内空气增氧净化系统,2011.12.28)公开了一种室内空气增氧净化系统,它包括室外制氧系统和室内送风装置,室外制氧系统主要由压缩机、电磁阀、分子筛组件以及储氧罐构成,室内送风装置连接储氧罐,当室内需要增氧时,将分子筛组件制备得到的氧气送至送风装置,与净化后的空气一并送入室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空间定域增氧系统,通过在室内设置终端气体分布装置,一方面可以利用调节监测装置和总控电路实现室内环境氧浓度的自动调节,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手动调节装置实现室内环境氧浓度的手动调节,弥补了现有室内环境增氧系统对定域增氧和环境增氧浓度控制的不足,可广泛适用于不同数量级别的建筑环境或车、船、飞机等内部空间,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空间定域增氧系统,包括室内送风装置和设于室内的终端气体分布装置,所述室内送风装置和终端气体分布装置分别连接总控电路,在所述终端气体分布装置上设有手动调节装置和调节监测装置,调节检测装置连接总控电路;所述室内送风装置包括制氧单元和空气压缩机,所述制氧单元和空气压缩机连通终端气体分布装置的进风管。

所述室内设空气出口,所示空气出口通过管道连通终端气体分布装置的进风管,在所述管道内设空气净化装置。

在所述空气压缩机的进风口处设空气净化装置。

所述制氧单位为PSA制氧装置、VPSA制氧装置或VSA制氧装置。

所述终端气体分布装置包括室内散流分布器、百叶分布器、格栅分布器、球形喷口分布器、旋流风口分布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室内设与总控电路相连的氧气浓度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室内,如室内送风装置、室内散流分布器等均泛指一切民用或工业用建筑物的内部,即建筑空间,也可以是车、船、飞机等运输工具的内部空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运用PSA制氧装置、VPSA制氧装置或VSA制氧装置制备富氧,通过与来自空气压缩机的室外新空气或处理过的来自空气出口的建筑空间内循环空气混合来增加建筑物或运输空间内氧气浓度,并通过设置与建筑空间内的终端气体分布装置实现定域增氧,可使空间内每立方含有6.7~10.7mol氧分子,提高人们的居住或工作环境。

(2)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不同数量级别的空间区域,使用时,终端气体分布装置可针对不同数量级别的空间区域配备相应的终端设备,例如:室内散流分布器、百叶分布器、格栅分布器、球形喷口分布器、旋流风口分布器等。

(3)本实用新型使用安全无隐患,由于在空间内设置有氧气浓度监测装置,可以实时反映室内空间环境的氧气浓度,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

(4)本实用新型通过总控电路、手动调节装置以及调节监测装置等结构,可实现对环境氧浓度的控制,用户可根据氧气浓度监测装置所显示的室内环境情况,利用手动调节装置实现室内环境氧浓度的手动调节;其次,用户还可以利用调节监测装置和总控电路实现室内环境氧浓度的自动调节,弥补了现有室内环境增氧系统对环境增氧浓度控制的不足,操作简单易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风管,2—空气出口,3—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间定域增氧系统,如图1结构所示,包括用于向建筑空间内增氧的室内送风装置和设于室内的终端气体分布装置,室内送风装置和终端气体分布装置分别连接总控电路,终端气体分布装置上设有手动调节装置和调节监测装置,调节检测装置连接总控电路,可通过总控电路实现远端调节和控制;室内送风装置包括制氧单元和空气压缩机,制氧单元和空气压缩机连通终端气体分布装置的进风管1。

本实施例中,空气压缩机可设置于室外,空气压缩机的进风口处设空气净化装置,外界空气经空气净化装置除尘杀菌后送入空气压缩机;制氧单元可采用PSA制氧装置、VPSA制氧装置或VSA制氧装置,空气经制氧单元制得的富氧与空气压缩机制得的压缩空气一并由进风管1送至位于建筑空间内的终端气体分布装置。通常情况下,终端气体分布装置可以是室内散流分布器、百叶分布器、格栅分布器、球形喷口分布器、旋流风口分布器中的一种或多种,终端气体分布装置的选择和送风量则需根据实际室内建筑环境而决定。

实际使用时,建筑空间内氧气浓度的含量是决定制氧单元和空气压缩机的送风量的根本,为此,本实施例在室内设置有与总控电路相连的氧气浓度监测装置,一方便远程控制室可通过总控电路和调节监测装置对终端气体分布装置的送风量及含氧量进行实现远程监控和调节,另一方面,可方便室内人员及时观察室内氧浓度,并通过手动调节装置实现终端气体分布装置的送风量及含氧量的调节,操作方便、快捷,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为实现建筑空间内的空气流通,本实施例在室内还设有空气出口2,为降低系统能耗,特别针对大型建筑物,本实施例还将空气出口2通过管道3连通终端气体分布装置的进风管1,同时在管道3内设空气净化装置,因此,由室内空气出口2排出的气体由于含氧量较空气较高,经空气净化后与富氧和/或压缩空气混合后再一并送至终端气体分布装置。

本实施例除适用于建筑空间外,还适用于车、船、飞机等运输工具的内部空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