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层水自动循环的增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09089阅读:24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的增氧机,具体涉及一种底层水自动循环的增氧系统。



背景技术:

水中溶氧量是水产养殖安全健康高效生产的关键,是制约养殖密度和单产量提高的充要条件,是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的管理中心。水中溶氧是养殖水生生物生存、健康和生长的必需条件。统计分析,每年因缺氧死亡的鱼类占总死亡量的60%;水中溶氧量从2.7mg/L提高到5.5mg/L,草鱼的增肉率提高近10倍,饲料转化率提高近6倍。增氧机是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水中溶氧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来源,成为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中时刻离不开的关键养殖设备,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据相关研究报告估计:目前我国增氧机市场容量约为30-50万台/年,并且将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递增,市场价值近10亿元/年。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增氧机主要有叶轮式增氧机、水车式增氧机、涌喷式增氧机、射流式增氧机等类型,占到市场总量的80-90%。现行增氧机的缺点是:(1)只能对上层水层进行增氧,不能有效提高中下层水体溶氧,因此,导致增氧效率低,能耗高;(2)机械噪音大,水体表层水扰动强烈,造成鱼群惊吓,甚至绞伤,影响鱼类健康和生长;(3)需要布水下防电缆和电机等需要防水防漏电装置设备,增加设备维护和费用,且存在触电等安全隐患。纳米微孔增氧是一种新型的增氧技术,通过电机、风机经管道和充气软管将空气输入水体底部的纳米微孔增氧盘,通过增氧盘将空气分散成纳米微气泡,扩散到水体中,使整个水体的溶解氧迅速增加且分布均匀,增氧效果比传统增氧机高出数倍,为解决高密度、工厂化、集约化水产养殖池的溶氧需要提供了希望。但目前,纳米微孔增氧机实际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纳米微孔增氧机在池塘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1)纳米微孔增氧盘出气孔正对着水面,由于纳米气团向四周扩散,使得水流方向混乱,不能有效的垂直循环,仅能对部分中下层水进行的有效增氧;(2)增氧盘放置在池底,因重力作用陷入淤泥,纳米排气孔经常被塘底淤泥、鱼食残渣覆盖堵塞,清理维护困难;(3)存在“拱池底”现象,对于淤泥较厚的池塘影响很大,在池底形成多个深坑,不能有效起捕鱼类,使得养殖户即使安装上了,也不敢使用;(4)因池塘面积大,在水上铺设较长管道固定,在捕捞或需要移动位置时十分困难,给设备维护和渔业生产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层水自动循环的增氧系统,解决现有纳米微孔增氧盘不能有效的垂直循环,仅能对部分中下层水进行的有效增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底层水自动循环的增氧系统,包括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与进气系统连通,所述输气管上连通有多个输气软管,输气软管上设置有浮体,所述输气软管的端部与纳米微孔增氧盘连通,纳米微孔增氧盘设置在水体底层,所述纳米微孔增氧盘的上端罩设有导流软管罩,所述导流软管罩远离纳米微孔增氧盘的一端为开端。

现有的纳米微孔增氧盘出气孔正对着水面,由于纳米气团向四周扩散,使得水流方向混乱,不能有效的垂直循环,使纳米气泡能够上移的距离较短,仅能对部分中下层水进行的有效增氧。

本实用新型所述进气系统为增氧系统供气,所述浮体为现有技术,能够让输气软管浮在水面,所述纳米微孔增氧盘为现有技术,空气通过纳米微孔曝气,为水体供氧,所述导流软管罩具体是指中空的软管结构,具有引导纳米微孔增氧盘产生的纳米气泡沿着其内部向上移动,能够避免纳米气泡在上移的过程中向四周扩散,继而导致水流方向混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纳米微孔增氧盘的上端罩设导流软管罩,有效避免纳米气泡在上移的过程中向四周扩散,继而导致水流方向混乱的问题,实现垂直循环,提高纳米气泡能够上移的距离,实现对中下层水体的有效供氧。

进一步地,导流软管罩为弯折结构。

所述弯折结构具体是指导流软管罩为非直管结构,将导流软管罩设置为弯折结构在水高度不变的情况下,纳米气泡在导流软管罩内路径和时间延长,相当于增加了水体的深度,延长了纳米气泡向中下层水体传递氧气的时间,进一步提高中下层水体的溶氧量。

进一步地,弯折结构为Z形结构或波浪形结构。

进一步地,纳米微孔增氧盘的底部设置有挡泥板。

所述挡泥板具体是指与纳米微孔增氧盘外壁连接的板状结构,优选向下凹陷的弧形板,所述挡泥板的设置能够避免池塘底部的泥沙堵塞纳米微孔增氧盘的纳米孔。

进一步地,挡泥板与导流软管罩连通,所述导流软管罩的靠近纳米微孔增氧盘的侧壁设置有进水口。

所述连通具体是指挡泥板与导流软管罩在连接处非封闭式结构,上述结构能够在导流软管罩的开口与进水口之间形成垂直和水平循环,达到立体增氧的目的。

进一步地,浮体通过伸缩杆与纳米微孔增氧盘连接。

所述伸缩杆的设置能够对纳米微孔增氧盘在水体中的位置进行调节,以便根据供氧需要实时调整纳米微孔增氧盘的位置。

进一步地,进气系统包括动力输出机构,所述动力输出机构的输出端与罗茨风机连接,罗茨风机与储气罐连接,所述储气罐与输气管连接。

进一步地,进气系统包括2个动力输出机构,所述动力输出机构的输出端与罗茨风机连接,罗茨风机与储气罐连接,2个储气罐通过三通管与输气管连接。

进一步地,动力输出机构为电动机或柴油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纳米微孔增氧盘的上端罩设导流软管罩,有效避免纳米气泡在上移的过程中向四周扩散,继而导致水流方向混乱的问题,实现垂直循环,提高纳米气泡能够上移的距离,实现对中下层水体的有效供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刷设置挡泥板,有效避免了池塘底部的泥沙堵塞纳米微孔增氧盘的纳米孔。

3、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导流软管罩的开口与进水口之间形成垂直和水平循环,达到立体增氧的目的,且将导流软管罩为弯折结构,纳米气泡在导流软管罩内路径和时间延长,相当于增加了水体的深度,延长了纳米气泡向中下层水体传递氧气的时间,进一步提高中下层水体的溶氧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增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动力输出机构,2-罗茨风机,3-储气罐,4-输气管,5-输气软管,6-浮体,7-伸缩杆,8-导流软管罩,9-纳米微孔增氧盘,10-挡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底层水自动循环的增氧系统,包括输气管4,所述输气管4与进气系统连通,所述输气管4布设于池塘岸边,沿路适当位置上设有多个输气软管5,每个输气软管5与输气管4连接处都设有小阀门,软管上安装有浮体6,所述输气软管5的端部与纳米微孔增氧盘9连通,纳米微孔增氧盘9设置在水体底层,所述纳米微孔增氧盘9设置在池塘底部淤泥之上,所述纳米微孔增氧盘9的上端罩设有导流软管罩8,所述导流软管罩8远离纳米微孔增氧盘9的一端为开端;所述进气系统包括2个动力输出机构1,所述动力输出机构1的输出端与罗茨风机2连接,罗茨风机2与储气罐3连接,2个储气罐3通过三通管与输气管4连接,所述动力输出机构1为电动机,也可以是柴油机,所述输气管4与动力输出机构1连接处设置有总阀门。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水体底部的纳米微孔增氧盘9通过输气软管5压入水中的微纳气泡直接向中下层水体传递氧气,增加中下层水中的溶氧量,导流软管罩8的设置能够防止纳米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向四周扩散造成水流方向混乱,隔离上层不需要增氧的水体,形成有效的垂直循环,大幅提高中下层水体的溶氧量。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2个动力输出机构1,实现轮流工作,不仅保证增氧系统24小时连续不间断增氧,而且给设备检修带来方便,2个动力输出机构1同时工作还能为高温高热天气的应急需要带来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双储气罐3,可以有效缓冲增氧系统工作排气不连续产生的压力脉动和动力输出机构1轮换的压力波动,提高工作压力上限,保证供气的平稳,有效增氧,提高养殖效应。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与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进气系统包括动力输出机构1,所述动力输出机构1的输出端与罗茨风机2连接,罗茨风机2与储气罐3连接,所述储气罐3与输气管4连接。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或实施例2,所述导流软管罩8为弯折结构,所述所述弯折结构为Z形结构,也可以是波浪形结构,所述挡泥板10与导流软管罩8连通,所述导流软管罩8的靠近纳米微孔增氧盘9的侧壁设置有进水口。

在本实施例中,纳米气泡沿着Z形结构或波浪形结构的导流软管罩8缓慢上升,上浮路径和时间延长,相当于增加了水体的深度,延长了纳米气泡向中下层水体传递氧气的时间,进一步提高中下层水体的溶氧量。

在本实施例中,在纳米气泡带动下,水体在导流软管罩8内部向上运动,从导流软管罩8的开端处冲出,导流软管罩8外侧色水体由进水口进入导流软管罩8内部,使整个水体形成有效的垂直和水平循环,达到立体增氧的目的,其增氧效率比其它增氧机提高80-160%以上,降低了能耗,节约了养殖成本。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或实施例2,所述纳米微孔增氧盘9的底部设置有挡泥板10。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挡泥板10能够有效阻止池塘底部的泥沙堵住纳米微孔增氧盘9的纳米排气孔。

实施例5: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或实施例2,所述浮体6通过伸缩杆7与纳米微孔增氧盘9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调节伸缩杆7可以调节纳米微孔增氧盘9的高度,使本系统能够适用于不同深度的池塘,且池塘底部高低不平的实际情况,将纳米微孔增氧盘9放置在需要增氧的水层。输气软管5悬浮在水面,收起伸缩杆7和导流软管罩8,可以非常方便的将整个纳米增氧盘9移到岸上,方便维护和捕捞操作。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