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换热的空气能整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3783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换热的空气能整体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能整体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快速换热的空气能整体机。



背景技术:

空气能热水器分为整体式和分体式两种,整体式空气能热水器主要由上部的主机部分(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四通阀、电器盒部件、节流元件、风机等)和下部的水箱部分(包括水箱内胆体和冷凝盘管)组成。但是整体式的目前的空气能整体机的换热器均安装于水箱内部,热交换不快速,并且冷凝盘管与压缩机之间需要管道连接,热传导速率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热传导速度快的空气能整体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快速换热的空气能整体机,包括保温水箱、空气能主机、电磁阀、换热器和支架,所述空气能主机包括箱体、散热装置和压缩组件,所述压缩组件和所述换热器安装于所述箱体内部,所述散热装置安装于所述箱体上,所述压缩组件与所述换热器连接,所述换热器通过电磁阀与所述保温水箱连接,所述保温水箱和所述空气能主机均安装于所述支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箱体分为两个分割腔,所述压缩组件安装于一个分割腔内,所述换热器安装于另一个分割腔内。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换热器的分割腔内壁上设置有第一保温层。

作为优选,所述保温水箱包括内胆、第二保温层和壳体,所述第二保温层设置于所述内胆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第二保温层内部设置走线管。

作为优选,所述保温水箱设置有除垢器。

作为优选,所述保温水箱内部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换热器由金属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快速换热的空气能整体机,包括保温水箱、空气能主机、电磁阀、换热器和支架,所述空气能主机包括箱体、散热装置和压缩组件,所述压缩组件和所述换热器安装于所述箱体内部,所述散热装置安装于所述箱体上,所述压缩组件与所述换热器连接,所述换热器通过电磁阀与所述保温水箱连接,所述保温水箱和所述空气能主机均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本实用新型的压缩组件和换热器安装于同一箱体,与传统的将换热器安装于水箱的空气能整体机相比,可进行快速的换热,并且可减少换热器与压缩组件之间的冷媒,降低成本,有利于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空气能主机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保温水箱示意图。

附图标记分别为:

箱体--1,散热装置--2,换热器--3,空气能主机--4,隔板--5,保温水箱--6,电磁阀--7,支架--8,压缩组件--9,内胆--10,第二保温层--11,壳体--12,走线管--13,除垢器--14,压力传感器--15,温度传感器--1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快速换热的空气能整体机,包括保温水箱6、空气能主机4、电磁阀7、换热器3和支架8,所述空气能主机4包括箱体1、散热装置2和压缩组件9,所述压缩组件9和所述换热器3安装于所述箱体1内部,所述散热装置2安装于所述箱体1上,所述压缩组件9与所述换热器3连接,所述换热器3通过电磁阀7与所述保温水箱6连接,所述保温水箱6和所述空气能主机4均安装于所述支架8上;本实用新型的压缩组件9和换热器3安装于同一箱体1,与传统的将换热器3安装于水箱的空气能整体机相比,可进行快速的换热,并且可减少换热器3与压缩组件9之间的冷媒,降低成本,有利于环保。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内部设置有隔板5,所述隔板5将箱体1分为两个分割腔,所述压缩组件9安装于一个分割腔内,所述换热器3安装于另一个分割腔内,可防止压缩组件9与其他组件发生碰撞,所述安装换热器3的分割腔内壁上设置有第一保温层,防止换热时的热量散失。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温水箱6包括内胆10、第二保温层11和壳体12,所述第二保温层11设置于所述内胆10与所述壳体12之间,所述第二保温层11内部设置走线管13,走线管13可安装电线与水管,有效的防止长久的使用过程中电线与水管的风化,并且对水管有保温作用,还可防止水管在低温时的冰堵与冻裂。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温水箱6设置有除垢器14,在使用的过程中,可将内胆10产生的水垢进行除垢,可有效的保证保温水箱6的热交换率。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温水箱6内部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5和温度传感器16,可对水箱内部的温度与水压进行检测。

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由金属材质制成,有利于进行热交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