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9673发布日期:2018-12-28 19:04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取暖器。



背景技术:

在寒冷的冬季,取暖器成为家中必不可少的取暖设施。现有的产品,特别是壁挂式取暖器,其正面一般为金属外壳或塑料外壳,即使是在外壳正面采用丝印图案,产品还是会显得与墙面装修异类,不能融为一体,影响整体家装美观。还有部分取暖器的外壳采用玻璃装饰面或大理石面,这些都不能采用螺钉对其进行固定,一般是采用金属框架对其进行包裹,影响产品整体形象,并且采用大理石面或者玻璃装饰面的重量较重,强度差,不耐冲击,还不能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重量轻、强度高,且能够隐藏安装痕迹的取暖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取暖器,其技术方案为:

包括粘接成型、挤压成型或者3D打印成型的岩板,岩板粘接在取暖器的后壳上或者通过预埋件固定在取暖器的后壳上。

其中,岩板上预制有与周围装饰风格相融洽的图案。

其中,还包括金属前壳,岩板通过金属前壳固定于取暖器的后壳上。

其中,岩板粘接在金属前壳上。

其中,预埋件为预埋螺钉,岩板通过预埋螺钉固定于金属前壳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取暖器,其技术方案为:

包括装饰面板,该装饰面板为所述的装饰面板。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取暖器,其结构包括装饰面板,装饰面板包括粘接成型、挤压成型或者打印成型的岩板,岩板上能够预制各种图案的岩板,使得岩板能够与家居整体装修风格融为一体,且岩板质量轻、强度高,使得岩板的使用范围广、灵活度高。岩板粘接在取暖器的后壳上或者通过预埋件固定在取暖器的后壳上,使得岩板不仅能够根据需要随时更换,便于固定,而且采用粘接或者预埋螺钉的固定方式能够有效隐藏将岩板安装在取暖器的后壳上的安装痕迹,确保产品整体完整、美观、协调。

本实用新型的取暖器,通过采用上述装饰面板,使得取暖器能够与家居整体装修风格融为一体,还能够隐藏安装痕迹,确保取暖器整体更为完整、美观、协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装饰面板安装在取暖器上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装饰面板安装在取暖器上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1-后壳;

2-岩板;

3-金属前壳;

4-预埋螺钉;

5-螺母;

6-发热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旨在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而对其不起任何限定作用。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取暖器,其包括装饰面板,参见图1所示,装饰面板安装于取暖器的后壳1上或者与该后壳1相连的其他部件上,装饰面板包括由粘接成型、挤压成型或3D打印成型的岩板2,岩板2的正面能够预制各种与周围装饰风格相匹配的图案。具体的,岩板2由无机粘土、长石粉及二氧化硅可以通过粘接在一起而成也可以通过挤压而成,还可以通过3D打印而成,岩板2 具有高强度,高耐温、密度轻(与铝的密度相近)、抗冲击等特性,而且环保耐用。岩板2的正面可以根据需要制作成适合家居整体装修风格的各种图案,例如类似大理石花纹、墙纸花纹等。因此,岩板2能够与家居整体装修风格融为一体,使得岩板2的使用范围广、灵活度高。

参见图1所示,岩板2直接粘接固定于取暖器的后壳1上,或者岩板2先粘接在金属前壳3上,然后将金属前壳3固定于取暖器的后壳1上,这不仅便于岩板2固定,而且采用粘接的固定方式能够有效隐藏安装痕迹,确保取暖器整体的完整性、美观性和协调性。

具有上述装饰面板的取暖器,不仅能够与家居整体装修风格融为一体,还能够隐藏安装痕迹,确保取暖器整体更为完整、美观和协调。在取暖器的后壳 1内安装有用于发热的发热体6。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取暖器,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技术方案相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同的技术特征采用实施例1中的进行解释,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岩板2的背面设有预埋件,预埋件为预埋螺钉4,然后将预埋螺钉4插入取暖器的后壳1的固定孔中,最后将螺母5旋拧在预埋螺钉4上,实现岩板2与取暖器的后壳1的固接。当然,岩板2可以先通过预埋螺钉4固定于金属前壳3上,然后金属前壳3再固定在取暖器的后壳1上。预埋螺钉4的固定方式不仅便于岩板2的固定,而且还能够有效隐藏安装痕迹,确保取暖器整体的完整性、美观性和协调性。

具有上述装饰面板的取暖器,不仅能够与家居整体装修风格融为一体,还能够隐藏安装痕迹,确保取暖器整体更为完整、美观和协调。在取暖器的后壳 1内安装有用于发热的发热体6。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